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2004年2月26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发以来,学术界对未成年人道德教育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但从总体上看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探讨,还远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研究,使其系统性。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3-032-03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学术界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的学术论文。通过文献检索,可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来探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亿万家庭的共同心愿和期盼。深入未成年人当中,找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其实效性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苏耀华认为,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形成造成消极影响。文化市场不规范,黄赌毒等腐朽文化和有害信息的传播,特别是西方某些腐朽没落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尤为严重。陈承红认为,社会环境不良污染,严重地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各种传媒的普及和应用,尤其是网络的出现导致一些由网络引起的道德指导问题暂时无法通过法律加以规范。
2.家庭教育的误区。苏耀华认为,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一些家长把自身的希望强加给孩子,还有一些家长忙于自己的事业而忽视孩子的教育等。陈承红认为,优良的传统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减弱。现在未成年人的长辈已有的学习方法和技能远不如他们的孩子先进,导致教育的无力和无能。
3.学校教育失当。陈琼认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几年来,由于新旧体制的转换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主要表现重智轻德的评价体系、人文主义的缺失、忽视实践的灌输体系。苏耀华认为,在学校教育中,“德育首位”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不少学校重点抓的是“硬件”建设,德育存在分散、割裂状态及形式化、浅层化倾向,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陈承红认为,学校现有的德育课程内容陈旧,与快速发展的客观世界和未成年人的思想实际存在距离,不能真正使品德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4.未成年人自身素质的不足。青少年时期是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转变的特殊时期,被称为成长中的“危险期”。他们在生理上处于“萌动期”,在心理上处于“朦胧期”,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身体生理“早熟”与心理“晚熟”的反差越来越大。由于阅历、经历浅,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差,极易引起思想迷失和行为失范,偏离正确的人生道路。
上述学者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些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缺乏理论系统性,而且对于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从工作角度进行探讨的多,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层面进行探讨的少,同样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研究中亟需加强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因素入手,来探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思想道德教育主体、思想道德教育客体、思想道德教育介体和思想道德教育环体。目前学者们主要是从这四个要素来分析和探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
1.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体
易岗颖认为,推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要充分发挥老师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率先垂范作用,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成功、成才多做实事。教师要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时时处处作未成年人的学习榜样。奚之青、崔华前老师认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德育工作者必须更新德育理念,重视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德育工作者要做未成人的知心朋友,充分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善于发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质的闪光点,引导和鼓励未成年人主动参与德育,才能帮助他们实现思想转变。
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客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德育工作者只有真正了解未成年人的实际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对策,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效益。朱贻庭教授认为,未成年人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话语系统和心理特点,只有了解和把握未成年人的思想特点,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建设。不能用成人的意志去刻意改造、要求未成年人,不能把未成年人的教育成人化。邱柏生教授认为,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是理性的、合理的,但是这些行为往往结合起来却成了不合理的、非理性的行为,其中的原因也在于一个意识的问题。成年人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小社会,不给孩子自由活动、自我选择、自我判断的空间,使现在的孩子缺乏良好的精神食粮,无法实现自身的个性发展,只能接受成年人设置好的框框。但成年人自认为对的行为在未成年人特有的社会里却可能是错误的。王珊认为,我国当代未成年人群体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未成年人自身的特殊性。二是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三是未成年人需求的特殊性。第一,精神慰藉高与物质满足。第二,追求挑战、刺激的新事物。第三,崇尚个性。第四,自我塑造。王珊认为,正是未成年人的这些特殊性使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抓住未成年人的心理,才能解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
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介体
思想道德教育介体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目标、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和思想道德教育载体。这四个要素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即思想道德教育介体,其作用的发挥制约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效益的实现。
(1)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目标是否合理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益的关键。邵宝龙教授认为,最好把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定位为人格教育。现代社会中的超前效应太明显,“两课”教学中的超前效应也非常明显,这种效应导致我们不去认真研究未成年人的教育。教育的核心是要给学生爱,要人性化,如果没有了爱,孩子的正常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崔宜明教授认为,公民道德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公民道德教育不同于圣贤道德,它不是中国传统社会所提倡的尽善尽美的道德,而是公民作为一个权利主体应有的道德。河北省政研会课题组的同志认为,以主导价值观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还有学者提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应从“高调”教育走向“平民教育”。高调道德实际是一种成人霸权,它未必导致高调的道德水平。
(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对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应包含的内容,学者们有各自不同的概括。周中之教授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消费道德教育就是其中一个新的着力点。张茜伦认为,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要求,当前我们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框架,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进行底线教育;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为内容,进行民族文化渗透教育;以人生信仰为切入点,进行信仰教育。黑龙江社会科学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课题组的同志认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养成具有阶段性特点,搞好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要分层次、分年龄段进行。对小学生应重点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中学生应重点进行理想信念和“三观”教育。同时还要对未成年人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性健康教育和媒体素养教育。
(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曾盛聪认为,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法上,把践约守法、规范性精神、权利与义务统一、合作包容等现代社会公共精神范式,通过理性化的宣传教育注入到未成年人的头脑中是必要的。但思想道德灌输是有一定限度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借助于情感式的心灵教育之道。奚之青、崔华前提出,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养成教育即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教育,通过长期、耐心、细致的工作,使未成年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我要求,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实施综合教育即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系统整合,做到优势互补并产生一种新的更大的教育合力的德育方法。三是坚持身教示范即教育者应该少说多做,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良好行为给未成年人树立榜样,通过身教来体现教育要求,使未成年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四是渗透情感教育即在对未成年人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感人,使未成年人情感上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从而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高惠珠教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法问题上进行了深入思考,她指出教育方法在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中非常重要,有四个要素需要格外加以关注:一是环境,在内和外的因素上,外的影响要大于内的影响;二是监护人,监护人主要是父母和教师,现在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父母和教师的问题都很多;三是榜样,未成年人非常善于模仿,因此为其树立榜样对未成年人是非常有利的。四是有关教育立法,西方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相关的教育立法,我们国家可以借鉴其经验和做法。
(4)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载体。奚之青、崔华前提出,更新德育载体,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德育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只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未成年人,才能使德育工作深入未成年人心中。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德育活动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二是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亲密联系。心理健康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特殊载体。三是大力加强法律制度教育,法律和道德之间的紧密联系,决定了法律制度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有学者提出,德育课是学校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但长期以来其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对新形势下应该如何发挥主渠道的作用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对策。有学者提出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还有学者认为,对于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当代媒体首当其冲,教育者要重视媒体载体,特别是网络载体的运用。
4.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环体
王珊探讨了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分别对国内环境、国际环境和文化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今天的未成年人是在特殊的国内、国际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特殊的环境对他们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课题组的同志认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在未成年人身上,根子在成年人身上,责任在社会。具体说来,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规带来的消极影响。二是西方文化扩张与价值观渗透的消极影响。三是学校道德教育薄弱。四是家庭教育基础不牢,五是社会教育力量不足。六是不良文化的侵蚀。同时提出了一些对策。学术界围绕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氛围和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提出了各自的对策。
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因素入手,来探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是比较系统的,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一个较为科学的方法。但目前学术界对影响因素的探讨主要集中在静态的分析,缺乏对其因素的动态研究,如各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并发挥作用的,是如何与外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等,这些领域学术界涉及较少。因此,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影响因素的分析不仅要注意静态的理论研究,更要注重动态的理论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其效益。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成果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其理论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R],2004年2月26.
[2]奚之青 崔华前.积极探索未成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路[J].教育探索,2005-8.
[3]张茜伦.立足人文,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J].教育探索,2005-3.
[4]王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综述[J].道德与文明,2004-4.
[5]王珊.把握当代未成年人的特殊性[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2.
[6]河北省政研会课题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问题的调查与建议[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4.
[7]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课题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5-2.
[8]曾盛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三个基本问题[J].社会,2004-11.
[9]易岗颖、史冰川.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05-2.
[10]苏耀华.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缺陷的原因与对策[J].江西教育,2006-3.
[11]陈琼.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12.
[12]陈承红.当前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问题及对策探讨[J].职业时空,2006-15.
[13]李长春.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上新台阶[J].青年教师,2006-10.
[14]上海教育编辑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刻不容缓[J].上海教育,2007年Z1.
[15]张永定.借力使力 重在引导——浅谈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养策略[J].文教资料,2007-1.
[16]李光平.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N].贵州政协报,2007年3月9日第A01版.
[17]连旭明.浅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N].太原日报,2007年3月2日第006版.
[18]黄凤.关爱未成年:我们共同的责任[N].雅安日报,2007年3月15日第001版.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3-032-03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学术界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的学术论文。通过文献检索,可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来探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亿万家庭的共同心愿和期盼。深入未成年人当中,找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其实效性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苏耀华认为,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形成造成消极影响。文化市场不规范,黄赌毒等腐朽文化和有害信息的传播,特别是西方某些腐朽没落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尤为严重。陈承红认为,社会环境不良污染,严重地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各种传媒的普及和应用,尤其是网络的出现导致一些由网络引起的道德指导问题暂时无法通过法律加以规范。
2.家庭教育的误区。苏耀华认为,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一些家长把自身的希望强加给孩子,还有一些家长忙于自己的事业而忽视孩子的教育等。陈承红认为,优良的传统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减弱。现在未成年人的长辈已有的学习方法和技能远不如他们的孩子先进,导致教育的无力和无能。
3.学校教育失当。陈琼认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几年来,由于新旧体制的转换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主要表现重智轻德的评价体系、人文主义的缺失、忽视实践的灌输体系。苏耀华认为,在学校教育中,“德育首位”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不少学校重点抓的是“硬件”建设,德育存在分散、割裂状态及形式化、浅层化倾向,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陈承红认为,学校现有的德育课程内容陈旧,与快速发展的客观世界和未成年人的思想实际存在距离,不能真正使品德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4.未成年人自身素质的不足。青少年时期是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转变的特殊时期,被称为成长中的“危险期”。他们在生理上处于“萌动期”,在心理上处于“朦胧期”,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身体生理“早熟”与心理“晚熟”的反差越来越大。由于阅历、经历浅,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差,极易引起思想迷失和行为失范,偏离正确的人生道路。
上述学者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些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缺乏理论系统性,而且对于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从工作角度进行探讨的多,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层面进行探讨的少,同样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研究中亟需加强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因素入手,来探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思想道德教育主体、思想道德教育客体、思想道德教育介体和思想道德教育环体。目前学者们主要是从这四个要素来分析和探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
1.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体
易岗颖认为,推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要充分发挥老师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率先垂范作用,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成功、成才多做实事。教师要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时时处处作未成年人的学习榜样。奚之青、崔华前老师认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德育工作者必须更新德育理念,重视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德育工作者要做未成人的知心朋友,充分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善于发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质的闪光点,引导和鼓励未成年人主动参与德育,才能帮助他们实现思想转变。
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客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德育工作者只有真正了解未成年人的实际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对策,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效益。朱贻庭教授认为,未成年人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话语系统和心理特点,只有了解和把握未成年人的思想特点,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建设。不能用成人的意志去刻意改造、要求未成年人,不能把未成年人的教育成人化。邱柏生教授认为,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是理性的、合理的,但是这些行为往往结合起来却成了不合理的、非理性的行为,其中的原因也在于一个意识的问题。成年人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小社会,不给孩子自由活动、自我选择、自我判断的空间,使现在的孩子缺乏良好的精神食粮,无法实现自身的个性发展,只能接受成年人设置好的框框。但成年人自认为对的行为在未成年人特有的社会里却可能是错误的。王珊认为,我国当代未成年人群体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未成年人自身的特殊性。二是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三是未成年人需求的特殊性。第一,精神慰藉高与物质满足。第二,追求挑战、刺激的新事物。第三,崇尚个性。第四,自我塑造。王珊认为,正是未成年人的这些特殊性使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抓住未成年人的心理,才能解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
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介体
思想道德教育介体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目标、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和思想道德教育载体。这四个要素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即思想道德教育介体,其作用的发挥制约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效益的实现。
(1)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目标是否合理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益的关键。邵宝龙教授认为,最好把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定位为人格教育。现代社会中的超前效应太明显,“两课”教学中的超前效应也非常明显,这种效应导致我们不去认真研究未成年人的教育。教育的核心是要给学生爱,要人性化,如果没有了爱,孩子的正常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崔宜明教授认为,公民道德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公民道德教育不同于圣贤道德,它不是中国传统社会所提倡的尽善尽美的道德,而是公民作为一个权利主体应有的道德。河北省政研会课题组的同志认为,以主导价值观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还有学者提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应从“高调”教育走向“平民教育”。高调道德实际是一种成人霸权,它未必导致高调的道德水平。
(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对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应包含的内容,学者们有各自不同的概括。周中之教授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消费道德教育就是其中一个新的着力点。张茜伦认为,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要求,当前我们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框架,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进行底线教育;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为内容,进行民族文化渗透教育;以人生信仰为切入点,进行信仰教育。黑龙江社会科学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课题组的同志认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养成具有阶段性特点,搞好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要分层次、分年龄段进行。对小学生应重点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中学生应重点进行理想信念和“三观”教育。同时还要对未成年人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性健康教育和媒体素养教育。
(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曾盛聪认为,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法上,把践约守法、规范性精神、权利与义务统一、合作包容等现代社会公共精神范式,通过理性化的宣传教育注入到未成年人的头脑中是必要的。但思想道德灌输是有一定限度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借助于情感式的心灵教育之道。奚之青、崔华前提出,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养成教育即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教育,通过长期、耐心、细致的工作,使未成年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我要求,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实施综合教育即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系统整合,做到优势互补并产生一种新的更大的教育合力的德育方法。三是坚持身教示范即教育者应该少说多做,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良好行为给未成年人树立榜样,通过身教来体现教育要求,使未成年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四是渗透情感教育即在对未成年人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感人,使未成年人情感上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从而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高惠珠教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法问题上进行了深入思考,她指出教育方法在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中非常重要,有四个要素需要格外加以关注:一是环境,在内和外的因素上,外的影响要大于内的影响;二是监护人,监护人主要是父母和教师,现在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父母和教师的问题都很多;三是榜样,未成年人非常善于模仿,因此为其树立榜样对未成年人是非常有利的。四是有关教育立法,西方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相关的教育立法,我们国家可以借鉴其经验和做法。
(4)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载体。奚之青、崔华前提出,更新德育载体,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德育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只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未成年人,才能使德育工作深入未成年人心中。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德育活动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二是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亲密联系。心理健康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特殊载体。三是大力加强法律制度教育,法律和道德之间的紧密联系,决定了法律制度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有学者提出,德育课是学校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但长期以来其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对新形势下应该如何发挥主渠道的作用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对策。有学者提出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还有学者认为,对于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当代媒体首当其冲,教育者要重视媒体载体,特别是网络载体的运用。
4.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环体
王珊探讨了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分别对国内环境、国际环境和文化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今天的未成年人是在特殊的国内、国际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特殊的环境对他们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课题组的同志认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在未成年人身上,根子在成年人身上,责任在社会。具体说来,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规带来的消极影响。二是西方文化扩张与价值观渗透的消极影响。三是学校道德教育薄弱。四是家庭教育基础不牢,五是社会教育力量不足。六是不良文化的侵蚀。同时提出了一些对策。学术界围绕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氛围和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提出了各自的对策。
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因素入手,来探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是比较系统的,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一个较为科学的方法。但目前学术界对影响因素的探讨主要集中在静态的分析,缺乏对其因素的动态研究,如各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并发挥作用的,是如何与外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等,这些领域学术界涉及较少。因此,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影响因素的分析不仅要注意静态的理论研究,更要注重动态的理论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其效益。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成果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其理论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R],2004年2月26.
[2]奚之青 崔华前.积极探索未成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路[J].教育探索,2005-8.
[3]张茜伦.立足人文,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J].教育探索,2005-3.
[4]王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综述[J].道德与文明,2004-4.
[5]王珊.把握当代未成年人的特殊性[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2.
[6]河北省政研会课题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问题的调查与建议[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4.
[7]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课题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5-2.
[8]曾盛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三个基本问题[J].社会,2004-11.
[9]易岗颖、史冰川.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05-2.
[10]苏耀华.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缺陷的原因与对策[J].江西教育,2006-3.
[11]陈琼.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12.
[12]陈承红.当前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问题及对策探讨[J].职业时空,2006-15.
[13]李长春.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上新台阶[J].青年教师,2006-10.
[14]上海教育编辑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刻不容缓[J].上海教育,2007年Z1.
[15]张永定.借力使力 重在引导——浅谈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养策略[J].文教资料,2007-1.
[16]李光平.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N].贵州政协报,2007年3月9日第A01版.
[17]连旭明.浅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N].太原日报,2007年3月2日第006版.
[18]黄凤.关爱未成年:我们共同的责任[N].雅安日报,2007年3月15日第0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