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微团队:院校协作助力骨干教师成长的有效路径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ck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以有效的培训方式更好地促进骨干教师的成长成为了学校当前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中既非常突出又具有关键意义的问题。笔者在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工作期间,借助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的专家力量,以由骨干教师组成的微团队为突破口,探索了一种新型的骨干教师研修模式——学校创新微团队协同培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组建微型团队,精准把脉指导
  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多位专家在学校进行两轮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并且根据需求和调研报告制定了微团队工作方案,形成了共同愿景及为期三年的行动计划,并基于自主申报、专家遴选、学科协同的原则组建了华阳小学创新微团队。微团队模式三个非常明显的导向:
  1.强调针对性导向
  根据华阳小学贯彻的“生本理念”,以“思维课堂”为手段的微教学改革目标,从“提升学生学习力”“提升教师领导力”“提升学校竞争力”三个方面的实际需要打造微团队,制动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
  2.强调实践性导向
  以微团队实践能力的提升为目标,以岗位實践引领为路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策略,以促进学校发展的业绩为评价标准。
  3.强调双发展导向
  一方面,专家团队要对微团队建设起指导、监督和支持作用,不断为微团队建设服务;另一方面,微团队建设也反过来促进专家团队的研究和发展,双方达成协同发展的共同愿景。
  二、聚焦核心基础,深度合作研究
  学校创新微团队协同培育研究,以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教师的核心技术以及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基本目标,其基本理念可概括为“核心基础”。为实现这一目标,微团队培训采取微团队建设,以微教学(思维课堂)改革为主要抓手,辅以微课题研究等措施和途径,最终通过检验学生的学习力、教师的领导力、学校的影响力来进行效果评价。
  我们根据“双微机制”理论,将微团队与微任务有机结合,根据管理学规律组建微团队,建设小规模、高效能、异质化的学习共同体。聚焦“核心基础、思维课堂”的主题,以“微任务”的形式分割系列小目标,沿着“构建团队、形成愿景——诊断分析、精准把脉——研讨学习、反思改进——评价提升、形成特色”这一路径,层层推进。
  1.构建团队,形成愿景
  对院校合作进行基于学校的校情分析,遴选微团队成员,商讨形成微团队建设的共同愿景和个人成长规划书。我们组建了华阳小学微团队,一共有10人,以自愿为原则,大家来自不同的学科,形成了微团队建设的共同愿景和个人成长规划书。
  2.诊断分析,精准把脉
  对微团队成员及其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诊断,对其教学思想、教学风格、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文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效果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诊断。在专家团队的协助下通过校本培训、外出考察、自主学习、研讨交流、课题驱动等各种形式,引领微团队教师自主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形成兼具本校和个人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所执教班级中进行了两轮的实践、反思和调整完成了全体微团队成员的课堂诊断,形成了针对每位成员情况的分析报告,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
  3.研讨学习,反思改进
  引领每位微团队成员结合个人学习、研究计划,围绕《有效教学》和《教什么知识》等举办了十余场读书分享活动,每位微团队成员确立了自己的研究课题,每位成员开展了相应的示范课或研讨课等系列活动,形成了微团队互相观课评课的有效研修模式。
  4.评价提升,形成特色
  对微团队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阶段性评价,尤其是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课堂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价,形成相应分析,并撰写研究报告。聚焦“思维课堂”,我们开发了“六度”课堂观察量表,不同学科的老师组织在一起,重点关注学生思维的情况,并给出有效提升的策略。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我的初小是在本村上的。所谓的小学,其实就是一间不足40平方米的小屋。里面容纳一到三年级,总计21名学生,只有一名教师。为了合理使用教室,一、二年级竖排,桌椅板凳大部分都是学生从自己家带来的;三年级横排,依后墙搭一长板,一排可坐多人,凳子有的是学生自带的,也有两头利用土坯或石头做支架、上面放一长木板而搭起来的,这样的凳子可以坐好几个人。  回忆起来,那时候物质上虽贫困,但精神面貌是丰富、昂扬向上的,
通常的师生关系是这样的:共处几年,结下深厚的师生之谊;然后学生毕业离开老师,去更广阔的世界遨游;教师则继续留守原单位,迎接新生到来;师生之间的情谊虽然会像溪流一样涓涓流淌,但随着时光流逝,联系会越来越少。但还有另一种特殊的师生关系:学生和老师先后走出了原先的校园,走向了深造之路,并且在人生的后续发展中相互激励,相互提升,联系日趋密切;师生之谊不仅没有淡化,反而像美酒一般日久醇香。这种终生和谐共进的
一、创设和谐环境  师生之间本身由于身份上的差异,在师生的交往中,学生大都会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种情况对于后进生来说更加明显。为此,班主任要在班里创设一种和谐的氛围,便于缩短师生距离。一方面,要用适度亲近的身体语言对待学生。班主任在对学生教育引导时,应适度运用一些表现亲近的肢体语言,以更好地拉近师生之间距离。一方面,要选择合适的教育场所。班主任如果能选择合适的场所即在和谐的环境中,心平气和地与学生
期刊
一、和谐管理  和谐管理的重要体现是知人善用。“用人如用器”,善于用人,事半功倍,不善用人,事倍功半。为了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个世界上,最难掌握的知识就是人的知识,最具挑战的工作是认识人,懂得人,调动人,驾驭人,管理人,一个管理者,如果能把人性研究透了,遵循人性的规律办事,他的管理就成功了。所以,作为管理者要下些功夫了解教师,认清教师是什么类型的,是长于教学型,还是长于管理型,是安于工作型
期刊
《关于加强中小学党的建设工作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党组织要“领导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抓好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要任务”。所以,中小学党组织要发挥党建工作的优势,寻找有效路径为学校德育工作赋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一、德育有主体:党为核心,多方联动  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学校的不同主体都应该成为德育的主体,这就需要发挥党组织总揽德育工作全局,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会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的良好品质。”小班年龄段的幼儿自我意识初步形成,在教学中,我们尝试利用每天都进行的户外活动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一、搭建平台,培养交往意识  小班的孩子刚滿三岁,他们离开熟悉的家庭来到陌生的幼儿园,要跟几十个同龄小伙伴一起过集体生活。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也逐渐有了不一样的人际关系,孩
期刊
教育的主体是人。对学校教育而言,团队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有了一流的团队,才能有一流的管理,才能有一流的教育质量。近年来,我们以心本管理为管理思想,探索和实践心本团队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构建心本团队管理体系  心本团队建设的核心是团队管理。在教育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教育对象;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是实施教育的主要力量;家长是教育的重要参与者,是实施教育的重要辅助力量。  1.成立以校长为
赏识教育是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在了解关心学生、跟学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用赞赏和认可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因人而异的教学计划,以正面激励的方式来指导教育学生的教育理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只有让学生愿意学习、积极学习、主动学习,才能使高课业压力的下的中学教育有好的效果。  一、用自信去赏识自己  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身教重于言传,建立良好的“行为场”是至
期刊
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在立德树人视域下潜心揣摩育人艺术,努力提高育人艺术,是时代赋予我们为人师者的责任担当。   一、 调整角色定位,不神化教师,还原教师的普通人形象   我们常讲放下师道尊严,与学生打成一片,
期刊
国家《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设计制作”是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四种活动方式之一。由于课堂讲授者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理解不够透彻,生搬硬套劳技课、美术手工课的教学内容,造成设计制作课走形变样,课堂等同为劳技课、美术课,沦为一般的学科教学课,丧失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和意义。  一、甄别设计制作课、劳技课和美术手工课三者的特质  (一)评价方式不同  劳技课中的很多内容和综合实践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