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赤壁赋》是苏轼的心灵告白,自问世以来,历代评论甚多,高见迭出。笔者借鉴梁衡先生总结的“文章五诀”新角度,去探寻文学大师苏轼高超的创作技法,去感受他自言其愁又自解其愁的心路历程,去收获“心灵导航仪”的温暖力量。
关键词:写“形” 抒情 阐理 叙事 用典
《赤壁赋》自问世以来,历代评论甚多,高见迭出。笔者从“文章五诀”新角度,对《赤壁赋》进行赏析,以求方家指正。
“文章五诀”创作技法是著名作家、《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先生总结总结的,包含形、事、情、理、典五个要素,故称“文章五诀”。
在梁先生总结基础上,笔者对“文章五诀”的要素内涵适当进行了拓展思考。“形”就是形象、形态、形状、形貌和形势,即作者精心选择写入文中的景物、人物、事物(表达方式为描写),“事”即事件(表达方式为记叙),“情”也就是情感(以抒情为表达手段),“理”即道理、哲理(表达方式为议论),“典”就是运用典故。
“文章五诀”中,除“典”外,四字中单拿出任何一个字,都可为文,比如用“形”字写说明文,用“事”字写记叙文,用“理”字写论文,用“情”写抒情文等。就单项要求而言,描写而不单调,说明而不呆板,叙事而不拖沓,抒情而不做作,说理而不枯燥,文章就算做好了。但是为了更好,高手为文时常在同一篇文章中穿插互用各种手段,如叙中有情,情中有理,理中有形,形中有情等。当然,由于文体不同,运用时会各有侧重,不会平均用墨。
一、形──贵在典型
写“形”,表达方式主要为描写。写物,不妨写其形状、声色、味道、明暗、动静等,突出“反常性”;写人,不妨写其神态、动作、心理、肖像、语言、性格、品质等,突出“与众不同”。
《赤壁赋》可谓文中有画,读后令人悠然神往,有身临其境之感。
写“异水”——着静态,“水波不兴”,静若处子,浩瀚无涯;着上态,“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雾气茫茫,天光水色,亦真亦幻,如同仙境;着情态,“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江面辽阔,畅通无阻,尽兴游历,率性逍遥;着功态,能“舳舻千里”,为海战提供必备条件;着动态,“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奔腾不息,一泻千里。以上描写,角度不一,视野有异,“人”“水”映衬,简约不简单,形象别致,让人神往。
画“美月”——写升位,“月出于东山之上”,如婴儿降临,令人欣喜;写停留,“徘徊于斗牛之间”,用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写月光,“击之空明兮溯流光”,睹月思美人,内心情激荡。
叙“人形”——写仪态,先单写苏轼本人,“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知音相逢,赏美月,喝美酒,好不快活;再写仪态,“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容色改变,礼仪周到,君子形象,跃然纸上;再现曹操傲态,“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开局引人羡慕,谢幕让人惋惜;最后再合写主客醉态,“相与枕藉乎舟中”,读者读至此处,内心也为一代文豪的释然而释然了。
喻“声音”——写声悲,“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写无形于有形,深得白居易“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之真传;喻声长,“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余音在耳,回味悠长;描功能,“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人”“龙”共悲,凄切婉转,夸张映衬,感人至深。
写声音,连用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写得具体可感,效果极佳。
二、情──贵在真挚
一代文豪,千古硬汉,有柔情,有豪情,就是不矫情。抒情方式主要间接抒情和直抒胸臆两种,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不论何种抒情方式,关键在于感情真挚、淳厚。
情,往往伴景而生,往往因事而至,正如古人所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满于海。
《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逆势顺迎,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
面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佳境,作者生发喜悦之情;经历“知音相逢,月下饮酒”的人事乐事,生发“扣舷而歌之”的欢畅之情;追忆“英雄安在”的憾事,生发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苍凉之情;巧借客人之口,设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境界,生发追慕之情;客人听从劝慰,最终“客喜而笑”,生发欣慰之情;最后落点为“洗盏更酌”“肴核既尽”的狂欢之情。
作者的感情是丰富的,复杂的,时而喜,时而悲;时而收敛,时而放纵。一切,显得自自然然;一切,显得亮亮堂堂;一切,又显得真真实实。
在这些或长或短或繁或简的情感叙述中,虽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引发了读者的共鸣──朋友如斯,心胸如斯,何惧忧愁不消!何惧知音不在!何惧长夜难熬!
三、理──贵在深刻
仕途多舛,长期被贬,如是常人,早已倒下。苏轼就是苏轼,如同一柱擎天,巍然潇洒。他是如何化解心中憋闷委屈的?如何做到的?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赤壁赋》似乎为我们打开了他的心灵密码——他阐述的“理”。
“理”集中在第四段,阐发了永恒与变化的道理。该段主要写苏轼丢开个人愁怀,以江水明月作比,说明世间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也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生都是永久存在的,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不必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
如何做到豁达乐观?苏轼即为楷模。一是调整心态。用今天的话说,接受不能改变的;二是放下。人生苦短,得失荣辱,忧乐顺逆,个人不一定能够左右,那就随它去吧,“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三是转移。苏轼为客人指出的出路就是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精神寄托。“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天地不老,快活其间,精神不朽,尊严还在。 是的,大自然是最好的心灵医生。苏轼希望它能安慰“客人”,又何尝不是想借它来自我疗伤,或者说是借客人之口来一段不着痕迹的心灵告白。这一段提醒,一气呵成,精致自然,不知安慰了多少不得志的文人墨客,今天依然光辉闪耀,这或许是历代读者钟爱此文的原因之一吧。
写作,说“理”、析“理”、成“理”,本身不易,要让读者接受更不易,但本文,借助水月与清风,把“变”与“不变”的深奥之理作了形象的阐述,四两拨千斤,可谓精绝,为后世借物喻理树立了不朽的典范。
四、事──贵在高雅
叙“事”,旨在为抒情、说理奠定基础,宜精短,围绕主题展开,少生枝蔓。
梁衡先生指出,“事”即事件,但笔者认为,还可把它稍微扩展一点,延伸到事由、事实、事例,以利于运用。
《赤壁赋》中,对于“事”,作者可谓惜字如金,这由写作内容决定,毕竟“事”不是写作的主要目的,主要目的在于“理”。同时,笔者猜想,作者有苦衷,不便于点明自己“落脚”黄州源于被贬,故而“事”写得简练。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寥寥数字,干脆利落,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借助方式,也为后文写“形”“情”“理”张本。“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记叙了娱乐活动,高雅随兴,不蔓不枝。最后点明主客饮酒甚欢,“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因酒起兴,因酒尽兴,首尾呼应,浑然天成。
五、典──贵在贴切
“典”是增强文章文学性、典雅性、深刻性、广博性的重要手段。梁先生认为,文中无典,其文必浅。苏轼作为文学大师,深谙其道,可谓是用典圣手。《赤壁赋》用典,主要在五处,也体现了用典的三种方式:化用型、比喻型、直引型。
第一处用典为化用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对《诗经·陈风·月出》“窈窕纠兮”的化用,非常巧妙,不事雕琢。
第二处用典还是化用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
第三处用典为比喻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中的“一苇”指小船,比喻船很小像一片苇叶。语出《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
第四处用典为直引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直接引用曹操《短歌行》里的诗句,旨在点出游览地点的人文性。作者借客之所答,点出客人“三悲”(一悲英雄安在,二悲人生苦短,三悲美梦难圆)的第一悲。当年的赤壁之战,惊天地,泣鬼神,轰轰烈烈,周瑜用兵如神,志得意满;曹操曾经势不可挡,文武双全,一世英雄,如今安在?这一典故,这一追问,直击内心,振聋发聩,贴切有力。
第五处用典为化用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化用《论语·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作者取其要义换说法。旨在揭示“水”“月”“变”与“不变”的道理。“水”“月”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形象。作者借助它们来开导客人不应有“人生苦短”之悲,而应有“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豁达胸襟。此处用典,既有经典的厚重,又有独特解读的新奇。
综观五处用典,显得清新自然,作者没有“掉书袋”,没有卖弄学问,没有故弄玄虚,一切都因需要而定,恰到好处,自然示范效应不朽。
梁衡先生认为,无论哪种文体,单靠一种手法就想动人,实在很难。一般只有“五诀”并用才能做成斑斓锦绣的五彩文章。试用这个公式来检验一下名家名文,无不灵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记》,但除用第一二句小叙滕子京谪守修楼之事外,其余,“霪雨霏霏”“春和景明”都是写形,“感极而悲”“其喜洋洋”是写情,而最后推出一句震彻千年的大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事、情、理,四诀都已用到,文章生动而有深意,早已超出记叙的范围。综合运用“五诀”,如太极拳的、捋、挤、按,京戏的唱、念、做、打,全在临场发挥,综合运用。高手运笔腾挪自如,奇招迭出,文章也就忽如霹雳闪电,忽如桃花流水。如同《赤壁赋》,集写景、抒情、议论(言理)、叙事、用典于一体,熔社会、人生、自然于一炉,水乳交融,潇洒绝俗,意境高远,文采斐然,此乃绝品,千古流传,后辈能读之,赏之,品之,实乃幸甚!如能学习其高妙一二并运用之,则更幸!
参考文献:
[1] 梁衡.文章五诀及运用[N].人民日报,2003-01-10(09).
关键词:写“形” 抒情 阐理 叙事 用典
《赤壁赋》自问世以来,历代评论甚多,高见迭出。笔者从“文章五诀”新角度,对《赤壁赋》进行赏析,以求方家指正。
“文章五诀”创作技法是著名作家、《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先生总结总结的,包含形、事、情、理、典五个要素,故称“文章五诀”。
在梁先生总结基础上,笔者对“文章五诀”的要素内涵适当进行了拓展思考。“形”就是形象、形态、形状、形貌和形势,即作者精心选择写入文中的景物、人物、事物(表达方式为描写),“事”即事件(表达方式为记叙),“情”也就是情感(以抒情为表达手段),“理”即道理、哲理(表达方式为议论),“典”就是运用典故。
“文章五诀”中,除“典”外,四字中单拿出任何一个字,都可为文,比如用“形”字写说明文,用“事”字写记叙文,用“理”字写论文,用“情”写抒情文等。就单项要求而言,描写而不单调,说明而不呆板,叙事而不拖沓,抒情而不做作,说理而不枯燥,文章就算做好了。但是为了更好,高手为文时常在同一篇文章中穿插互用各种手段,如叙中有情,情中有理,理中有形,形中有情等。当然,由于文体不同,运用时会各有侧重,不会平均用墨。
一、形──贵在典型
写“形”,表达方式主要为描写。写物,不妨写其形状、声色、味道、明暗、动静等,突出“反常性”;写人,不妨写其神态、动作、心理、肖像、语言、性格、品质等,突出“与众不同”。
《赤壁赋》可谓文中有画,读后令人悠然神往,有身临其境之感。
写“异水”——着静态,“水波不兴”,静若处子,浩瀚无涯;着上态,“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雾气茫茫,天光水色,亦真亦幻,如同仙境;着情态,“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江面辽阔,畅通无阻,尽兴游历,率性逍遥;着功态,能“舳舻千里”,为海战提供必备条件;着动态,“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奔腾不息,一泻千里。以上描写,角度不一,视野有异,“人”“水”映衬,简约不简单,形象别致,让人神往。
画“美月”——写升位,“月出于东山之上”,如婴儿降临,令人欣喜;写停留,“徘徊于斗牛之间”,用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写月光,“击之空明兮溯流光”,睹月思美人,内心情激荡。
叙“人形”——写仪态,先单写苏轼本人,“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知音相逢,赏美月,喝美酒,好不快活;再写仪态,“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容色改变,礼仪周到,君子形象,跃然纸上;再现曹操傲态,“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开局引人羡慕,谢幕让人惋惜;最后再合写主客醉态,“相与枕藉乎舟中”,读者读至此处,内心也为一代文豪的释然而释然了。
喻“声音”——写声悲,“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写无形于有形,深得白居易“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之真传;喻声长,“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余音在耳,回味悠长;描功能,“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人”“龙”共悲,凄切婉转,夸张映衬,感人至深。
写声音,连用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写得具体可感,效果极佳。
二、情──贵在真挚
一代文豪,千古硬汉,有柔情,有豪情,就是不矫情。抒情方式主要间接抒情和直抒胸臆两种,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不论何种抒情方式,关键在于感情真挚、淳厚。
情,往往伴景而生,往往因事而至,正如古人所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满于海。
《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逆势顺迎,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
面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佳境,作者生发喜悦之情;经历“知音相逢,月下饮酒”的人事乐事,生发“扣舷而歌之”的欢畅之情;追忆“英雄安在”的憾事,生发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苍凉之情;巧借客人之口,设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境界,生发追慕之情;客人听从劝慰,最终“客喜而笑”,生发欣慰之情;最后落点为“洗盏更酌”“肴核既尽”的狂欢之情。
作者的感情是丰富的,复杂的,时而喜,时而悲;时而收敛,时而放纵。一切,显得自自然然;一切,显得亮亮堂堂;一切,又显得真真实实。
在这些或长或短或繁或简的情感叙述中,虽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引发了读者的共鸣──朋友如斯,心胸如斯,何惧忧愁不消!何惧知音不在!何惧长夜难熬!
三、理──贵在深刻
仕途多舛,长期被贬,如是常人,早已倒下。苏轼就是苏轼,如同一柱擎天,巍然潇洒。他是如何化解心中憋闷委屈的?如何做到的?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赤壁赋》似乎为我们打开了他的心灵密码——他阐述的“理”。
“理”集中在第四段,阐发了永恒与变化的道理。该段主要写苏轼丢开个人愁怀,以江水明月作比,说明世间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也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生都是永久存在的,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不必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
如何做到豁达乐观?苏轼即为楷模。一是调整心态。用今天的话说,接受不能改变的;二是放下。人生苦短,得失荣辱,忧乐顺逆,个人不一定能够左右,那就随它去吧,“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三是转移。苏轼为客人指出的出路就是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精神寄托。“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天地不老,快活其间,精神不朽,尊严还在。 是的,大自然是最好的心灵医生。苏轼希望它能安慰“客人”,又何尝不是想借它来自我疗伤,或者说是借客人之口来一段不着痕迹的心灵告白。这一段提醒,一气呵成,精致自然,不知安慰了多少不得志的文人墨客,今天依然光辉闪耀,这或许是历代读者钟爱此文的原因之一吧。
写作,说“理”、析“理”、成“理”,本身不易,要让读者接受更不易,但本文,借助水月与清风,把“变”与“不变”的深奥之理作了形象的阐述,四两拨千斤,可谓精绝,为后世借物喻理树立了不朽的典范。
四、事──贵在高雅
叙“事”,旨在为抒情、说理奠定基础,宜精短,围绕主题展开,少生枝蔓。
梁衡先生指出,“事”即事件,但笔者认为,还可把它稍微扩展一点,延伸到事由、事实、事例,以利于运用。
《赤壁赋》中,对于“事”,作者可谓惜字如金,这由写作内容决定,毕竟“事”不是写作的主要目的,主要目的在于“理”。同时,笔者猜想,作者有苦衷,不便于点明自己“落脚”黄州源于被贬,故而“事”写得简练。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寥寥数字,干脆利落,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借助方式,也为后文写“形”“情”“理”张本。“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记叙了娱乐活动,高雅随兴,不蔓不枝。最后点明主客饮酒甚欢,“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因酒起兴,因酒尽兴,首尾呼应,浑然天成。
五、典──贵在贴切
“典”是增强文章文学性、典雅性、深刻性、广博性的重要手段。梁先生认为,文中无典,其文必浅。苏轼作为文学大师,深谙其道,可谓是用典圣手。《赤壁赋》用典,主要在五处,也体现了用典的三种方式:化用型、比喻型、直引型。
第一处用典为化用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对《诗经·陈风·月出》“窈窕纠兮”的化用,非常巧妙,不事雕琢。
第二处用典还是化用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
第三处用典为比喻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中的“一苇”指小船,比喻船很小像一片苇叶。语出《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
第四处用典为直引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直接引用曹操《短歌行》里的诗句,旨在点出游览地点的人文性。作者借客之所答,点出客人“三悲”(一悲英雄安在,二悲人生苦短,三悲美梦难圆)的第一悲。当年的赤壁之战,惊天地,泣鬼神,轰轰烈烈,周瑜用兵如神,志得意满;曹操曾经势不可挡,文武双全,一世英雄,如今安在?这一典故,这一追问,直击内心,振聋发聩,贴切有力。
第五处用典为化用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化用《论语·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作者取其要义换说法。旨在揭示“水”“月”“变”与“不变”的道理。“水”“月”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形象。作者借助它们来开导客人不应有“人生苦短”之悲,而应有“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豁达胸襟。此处用典,既有经典的厚重,又有独特解读的新奇。
综观五处用典,显得清新自然,作者没有“掉书袋”,没有卖弄学问,没有故弄玄虚,一切都因需要而定,恰到好处,自然示范效应不朽。
梁衡先生认为,无论哪种文体,单靠一种手法就想动人,实在很难。一般只有“五诀”并用才能做成斑斓锦绣的五彩文章。试用这个公式来检验一下名家名文,无不灵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记》,但除用第一二句小叙滕子京谪守修楼之事外,其余,“霪雨霏霏”“春和景明”都是写形,“感极而悲”“其喜洋洋”是写情,而最后推出一句震彻千年的大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事、情、理,四诀都已用到,文章生动而有深意,早已超出记叙的范围。综合运用“五诀”,如太极拳的、捋、挤、按,京戏的唱、念、做、打,全在临场发挥,综合运用。高手运笔腾挪自如,奇招迭出,文章也就忽如霹雳闪电,忽如桃花流水。如同《赤壁赋》,集写景、抒情、议论(言理)、叙事、用典于一体,熔社会、人生、自然于一炉,水乳交融,潇洒绝俗,意境高远,文采斐然,此乃绝品,千古流传,后辈能读之,赏之,品之,实乃幸甚!如能学习其高妙一二并运用之,则更幸!
参考文献:
[1] 梁衡.文章五诀及运用[N].人民日报,2003-0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