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处心有光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n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道家鼎盛的年代即有老子、列御寇、庄周……黄发垂髫皆向道的年代,人并不知有道家存在。后世太史公作史记,为叙述便宜,强名为“道”。道者,路也。它本身并无实宰,只是通道而已。
  在武当山安住的人——那些真正的得道之士,譬如癫狂的张真人终年不知所踪,往来六合之境,神游太虚之中,哪里在意脚下踩的这块虚土是武当还是襄阳。后世以他为武当所宗,他却隐入浩瀚烟波中。


  是以,无论是“道”之一物,还是“道教”一派,最大的特征都是“隐”,隐故不自隐,达道者置于山林之中,也在山林之外。声名一圈圈荡开,端颐千载,是访仙问道者绕不过的所在。
  抛开这层因素,只看一方水土养育着一方的山川植被,人是环境链中的一环,置于其中,确也有着天然的优势。山林自有它的妙处,地气氤氲,幽鸟相逐……武当,山高数千米,林被万株。红尘缠绵易惹人,栖心在此就避开了市井的那套生存法则的打扰,若非真正的求道,谁能常住山中?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
  武当金顶下聚满了前来朝圣者,曲折蜿蜒的小径上行走着问道的人。劈柴、喂马、习剑、炼丹、参详……当无数这样的人聚在一起,武当地气场就形成了。
  从传说去审视武当,看到的只能是武侠小说式的波澜江湖,那厢道士各有秉性,潇洒似癫狂。但只有真正住山的人才知道,现在的武当不是外在的建筑,也不是不衰的声名,而是修道过程中一寸进一寸欢喜的道场。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修行,是一件谁修谁知道的事。
  所以武当山的人一般不会跳出来跟你说山上生活如何如何好,打拳饮酒还管饱。能够说出来的,就不是真正的道了。何况各自因缘,路径都不同,此一时的他,未必适用于彼一时的你。
  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尚有不同气象,哪能修订一套法则,推诸于天下呢?
  武当绝对不会这样干。他只是千年百年的守在这个地方,等机缘具足,慧根善识的人过来,给予他自我生长的空间与时间。
  在张三丰之前,武当就屹立在哪里,不知经过了多少世。在张三丰之后,山还是那座山,却忽然变成了一派,乃至一教的符号。
  不可说,人与山之间谁成就了谁。这种成就,若只是名声上的——只是作为观光景点,可以带动经济,未免太小家子气了些。
  清儒朱仕丰说:“古今练道者无数,而得天地之造化者,张三丰也。”
  关于他的生卒年月有太多说法,不一而是,但纷纭传说中一致认可的是他至少活了有近两百岁。这两百年恰是中原大地上最为动荡的时期,崖山一役,蒙古人踏着铁骑而来,百年后,又被明军以同样的方式推翻。人间沧海桑田,唯有道心坚固不灭。在他自述的生平里只有寥寥两段话,却道尽了每一个问道修仙人的必经:
  大元飘远客,拂拂髯如戟,一曲上天梯,可当飞空锡。回思访道初,不转心如石,弃官游海岳,辛苦寻丹秘,舍我亡亲墓,乡山留不得,别我中年妇,出门天始白,舍我丱角儿,掉头离火宅,人所难毕者,行人已做毕,人所难割者,行人皆能割,欲证长生果,冲举乘仙鹤。后天培养坚,两足迈于役,悠悠摧我心,流年驹过隙,翘首终南山,对天三叹息。
  天降火龙师,玄音参一一,知我内丹成,不讲筑基业,赐我外丹功,可怜谆告切,炼己忘世情,采药按时节,先天无斤两,火候无爻策,只将老嫩分,但把文武别,纯以真意求,刀圭难缕晰,十月抱元胎,九年加面壁,换鼎复生孙,骑龙起霹雳,天地坏有时,仙翁寿无极。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自人之初,亲缘所系,造化所牵,终难割舍,却不得不一一割舍。弘一法师出家前在给妻子的信中说:人生短暂数十载,大限总是要来,如今不过是将他提前罢了,我们是早晚要分别的,愿你能看破。
  佛家、道家,法门有别,旨归犹同,起点亦是同一处。我们已经无法周知,当年尚唤作张君宝的他,是不是也留下愿妻儿能够看破的书信。
  人所难毕者,行人已做毕,人所难割者,行人皆能割。
  他以远客、行人自称,天地之间只盛得下一颗问道的心,飘荡不知所起,亦不知所终。可以肯定的是他必然不是追着长寿、祖师去的,虽然在后来他以这两项显世。道心是无法显像的东西,在他之前与之后武当山都不乏修道有成者,只是没有这两项头衔,也就不为人所知罢了。
  当年的他,与官爵、名位、亡亲、妻儿一一作别。于不可割舍处割舍,在难以结束时结束,作别尘世,成为一个仙踪竟杳然,造化独留功的传说。而后的故事,与各种志怪传奇的转折颇为相似。离家后的他,旋即遇到明师指引,一扇门出,一扇门入,入的那扇们宽博无际,他优游其中,每行一步都是与山川造化同呼吸。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孔子说的,但这不仅是儒家的修身精要,一切正教正道,莫不如此。所以,在那样一个乱世里,张三丰依然说:“人能修正身心,则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


  看似张真人自述,实则是每一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必经的几步,一心定而能王天下,理万物。明朝以此为开国之宝,推崇张真人,将武当山的位置抬到最高。实则成就的不是张三丰,而是武当山——一座静默不语的山,一个逍遥无踪的仙在乎这些干嘛?明之一朝,以向外膜拜的方式,向内寻求了自身的真体充盈。
  武当先人对后辈的豢养,不止体现在求道长生之法与问丹健骨之术上,以张真人为首的道士自然是云深不知处,即是偶能遇上,又岂肯以真面目示人,以文治武功凌人。武当真正在世道上的启用,盖因明朝;恰如唐朝之于老聃。这种国家高度的重视,一旦得到启用,对于教派来说,必然会引起纷争,所以也不知是益是害。但在当时它确实如张真人所说:以大德大才之士,匡扶了一个朝代。一点微光,投射到人心,再辐射至三山五海,是道器充盈的时代。
  武当山的幡旗历千百年而未衰,也正是因为它是人心里的那一点微光。无论治世、乱世,人总是会趋光而行的。一个人倘能修身正心,武当自不远矣。苟不能,即是登上山高千米的金顶,也只是看到山上也有风波动。
  退居山林,不是不问世事。正是因为知本,而要真正的为天下苍生有所裨益。只有当你真正的定了心神,才有外在的事功与伟业。一国的国运,一家的家风,一人的气象均是由此而来。向外问道的方式,祈请自身的敬畏心,而能庄严本真的活着。
  在古代,儒家为显学,道家为隐学。所做的事情无非是求真问道,只是表现各异,路径不同。当世时,儒道一并隐到山林之中,世人不读“儒”,也就不能知“道”。不知“道”,就很难行好世间的路。
  幸好,武当总是在那里。于无路处有一条路走,在无人处得见天人。
  那个天人,不是张天师,也不是李天师,而是豁然明亮的你自己啊。
  愿每一个人都能明亮起来,得见生命的武当山。
  编辑/徐展
其他文献
杏花与春雨,是自然界的一对佳偶。古典诗词中的杏花,多以春雨为衬,如唐王涯《南浦杏花》:“胭脂万点怯春寒,蓓蕾枝头绛雪干。昨夜南风春雨过,玉人晓起揭帘看。”北宋欧阳修《田家》:“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杏花,春雨,最好是在江南。元人虞集的《风入松》一词,结句就是千古传颂的“杏花春雨江南”。  辽宁省博物馆收藏有一幅虞山派之领袖人物、清代画家王翚所绘的《杏花春雨江南》(图1)。绢本,设色
期刊
最后,让我们一起再读一阙词吧——  大道无形。方寸何凭。在人人、智见高明。能降众欲,解断群情。作闹中闲,忙中静,浊中清。情态如婴。怀抱如冰。自蒙笼、觉破前程。吾言至嘱,君耳深听。下十分功,十分志,十分诚。  这阙词的作者,是丘处机。  公元1219年,一个艰难的的抉择  南宋末年,正值宋金对峙,蒙古帝国南侵之际,政治格局巨变,局势错综复杂,社会动荡,战火四起,民不聊生。就在这离乱的时局里,公元12
期刊
五绝人  作为最有国学底蕴的武侠大师之一,金庸先生用他如椽大笔给我们奉上了许多人物组合,在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当属“五绝”了。  “五绝”最早出自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指的是第一次华山论剑中一时瑜亮的五位绝顶高手,分别是东邪黄药师、西毒欧阳锋、南帝一灯大师、北丐洪七公和中神通王重阳。在中国阴阳家的“五行论”中,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金庸先生的五绝就出于此。  东方甲乙木,“药”字本身就是“艹”,
期刊
《挺经》一直被看作是曾国藩的成功心法,这部书是他从自身的成败得失中总结出的一套独到的为人为官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展现了其“内圣外王”的睿智权谋。本期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挺经·家范》所谈到的齐家之道。曾公云:“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祥就是家庭和睦,只有做到孝、勤、恕这三个方面,才能实现家庭的祥和,并有望代代传承下去。  【孝致祥】  在“家范”这章的一开始,曾国藩就摆出了其祖父留下的八字家规:  “
期刊
人们常常会苦恼,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八面玲珑?其实这并非是必要的,你不可能讨好所有人,也不能够满足所有人喜乐。康德的黄金法则讲道:你希望其他人如何对你,你就如何对其他人。如果你真的信奉起来照做,估计你会很失望。把别人的评价作为衡量自己的指标,不如安下心来,好好修炼一番自己。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翻译过来白话文就是
期刊
集团曾经提出:“全力以赴,实现目标。再创新高,不留遗憾”。经过集团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产销量又创历史新高,集团上下一片欢腾,都自豪地说:我们没有留下遗憾!笔者也为此而感到欣慰,这是太阳雨团队上下同欲、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企业整个管理体系运行的结果。笔者认为归根结底,更是每一位“太阳雨人”个人目标完成的结果。为此,笔者有三点感悟愿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团结就是力量,团队中每一个人都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期刊
编者按: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中心论的不断衰落和文化多元论的普遍流行,许多思想家开始考虑如何借鉴世界各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从而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找到人们安身立命的内在依据。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与现实世界的紧张关系,变得更加突出。前者表现为生态平衡的破坏,后者表现为社会竞争加剧并趋于残酷无情。
期刊
武当山,古名太和山,被世人称为“仙山”“道山”。  据载,唐代吕洞宾曾在武当山修真,此诗即是当时留下的,现南岩存有其碑刻。“武当”之名最早出现在《汉书》中,汉末至魏晋隋唐时期,此处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至宋代,道经始将传说中的真武神与武当山联系起来,将武当山附会成真武的出生地和飞升处,这为它以后的显荣打下了基础。  千百年来,武当山作为道教福地、神仙居所而名扬天下。历朝历代慕名朝山进香、隐居修道
期刊
如前所说,内的追求是与外的否定联在一起,人的觉醒是在对旧传统旧信仰旧价值旧风习的破坏、对抗和怀疑中取得的。“何不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与儒家教义显然不相容,是对抗着的。曹氏父子破坏了东汉重节操伦常的价值标准,正始名士进一步否定了传统观念和礼俗。但“非汤、武而薄周、孔”,嵇康终于被杀头;阮籍也差一点,维护“名教”的何曾就劝司马氏杀阮,理由是“纵情背礼败俗”。这有刘伶《酒德颂》所说,当时是“贵介公子,
期刊
和孔子比起来,老子更有传奇色彩和神秘意味。孔子只是在汉代很短一段时间内被当作神,说他是黑帝之子。孔庙尽管一直香火旺盛,但坐在里面的孔子一直是个文化人,而不是神,当然是中国最有文化的人,中国文化第一人。老子就不同了。他是道家的创始人,又是道教的教主。最晚从东汉末年开始,老子就被道教徒奉为太上老君。老子姓李,唐朝的皇帝也姓李,为了给自己增加神圣的色彩,唐朝从立国开始就拼命地抬举老子和道教,所谓儒释道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