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产生于生产实践,与人类文明同时发展,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运用的广泛性。因此,就数学教学本身来说,它实质上就是一种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人的思维是离不开语言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一个人思维的品质。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智力的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因此,我认为在小学低年级,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重视对数学语言的训练,加强数学语言的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更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地调控教学。
数学语言是由经过改造的自然语言与专用数学符号组成的科学语言,它不仅有别于普通的自然语言,也有别于其它学科的专门语言。它具有科学准确、表达精炼、逻辑严密的特点数学语言分为书面的和口头的,本文就如何训练低年级学生生数学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在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1.要创设和谐的气氛,使学生“敢说”
敢于在课堂上发言是训练语言的前提。对于低年级儿童特别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刚刚从—个无拘无束的游戏世界进入到一个有序而紧张的生活中,学校生活让他们感到新鲜又有些不适应,使他们产生一些畏惧和不自信的心理,课堂上敢于开口的人可能寥寥无几几,但也应看到,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可爱的,而且有着很强的好胜心和荣誉感,都想博得老师的欢喜和赞扬,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中,我首先做到每堂课都以微笑和蔼的面孔面对学生,并用亲切的语调与他们交谈,课余时间与他们多接触,来沟通学生与我之间的感情,从而消除他们畏惧感;其次,要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如给敢于多举手发言的小朋友课后奖励小红花;回答正确且声音响亮的小朋友应鼓掌激励;“对于那些回答错的同学,要注意保护他们的发言积极性,不批评他们,而是用“今天,你有进步,敢于举手发言……”等激励的语言来鼓励他们更加认真的听课,争取下次回答正确。这样在多种方法的鼓励下,班上同学的发言积极性會日益高涨,课堂气氛也会非常活跃,个别胆小自卑的同学,也会渐渐变得自信、活泼、敢于发言。
2.要提供直观材料,使学生“想说”
学生敢于开口了,还必须有所观、有所想,才能有说的兴趣和欲望,所以,在教学中必须为学生提供说的材料。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形式以具体形象为主,对于色彩鲜明的物体和图画十分敏感,因此,我们就应该根据教材,利用幻灯片、挂图、实物等教具给学生展示大量鲜明直观的图像,同时,利用学具他们实际操作,使他们在大量的直观感知中去体验,然后让他们把所观,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
3.教师语言要形象生动,使学生“乐说”
低年级儿童由于年龄小,大部分的自觉意识都很差,都很难集中听力听老师讲课,因此,作为低年级的教师,在讲课时语言一定要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要通过语气、语调的抑扬顿挫的变化,吸引学生听课。同时,不要用呆板的语言命令的口气提问学生,要把一些枯涩的问题采用富于儿童化的语言来表述,激发他们回答的兴趣。从而,从根本上把“要回答"转化为“乐于回答”,这样,就潜移默化地达到了训练学生口表达的目的
二、提高数学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循序渐,逐步提高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逐步加深的,任何一项能力的形成都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数学语言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一样,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加强,低年级儿童由于受年龄的局限,知识面窄,语言不完整,对有关的数学原理、法则、定义难以理解,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准确用词,同时注意让学生使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说一句完整的话,从而掌握最简单,最基本的思维形式。回答问题时,不仅要求说完整,还要求用合乎逻辑的语言,使学生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意见。
2.要注意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学生在口头或书面表述数学算理、法则、性质、规律时,经常会出现各种错误,对此教师不应只做简单的改正;而应该: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以便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小掌握准确的数学语言,养成良好的使用数学语言的习惯。
3.要灵活,要持之以恒
语言口头表达的准确性靠理解,语言口头表达的熟练靠使用。因此,教师应有目的的经常安排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要有耐心,舍得花时间,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灵活应用,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多说话的机会。如:组织学生讨论,讲算理,概括概念、法则、规律、公式,让学生多说、会说,只要持之以恒,学生数学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必然会很快得到提高。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加强数学语言的训练,融想、说、算于一体,逐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语言是由经过改造的自然语言与专用数学符号组成的科学语言,它不仅有别于普通的自然语言,也有别于其它学科的专门语言。它具有科学准确、表达精炼、逻辑严密的特点数学语言分为书面的和口头的,本文就如何训练低年级学生生数学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在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1.要创设和谐的气氛,使学生“敢说”
敢于在课堂上发言是训练语言的前提。对于低年级儿童特别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刚刚从—个无拘无束的游戏世界进入到一个有序而紧张的生活中,学校生活让他们感到新鲜又有些不适应,使他们产生一些畏惧和不自信的心理,课堂上敢于开口的人可能寥寥无几几,但也应看到,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可爱的,而且有着很强的好胜心和荣誉感,都想博得老师的欢喜和赞扬,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中,我首先做到每堂课都以微笑和蔼的面孔面对学生,并用亲切的语调与他们交谈,课余时间与他们多接触,来沟通学生与我之间的感情,从而消除他们畏惧感;其次,要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如给敢于多举手发言的小朋友课后奖励小红花;回答正确且声音响亮的小朋友应鼓掌激励;“对于那些回答错的同学,要注意保护他们的发言积极性,不批评他们,而是用“今天,你有进步,敢于举手发言……”等激励的语言来鼓励他们更加认真的听课,争取下次回答正确。这样在多种方法的鼓励下,班上同学的发言积极性會日益高涨,课堂气氛也会非常活跃,个别胆小自卑的同学,也会渐渐变得自信、活泼、敢于发言。
2.要提供直观材料,使学生“想说”
学生敢于开口了,还必须有所观、有所想,才能有说的兴趣和欲望,所以,在教学中必须为学生提供说的材料。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形式以具体形象为主,对于色彩鲜明的物体和图画十分敏感,因此,我们就应该根据教材,利用幻灯片、挂图、实物等教具给学生展示大量鲜明直观的图像,同时,利用学具他们实际操作,使他们在大量的直观感知中去体验,然后让他们把所观,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
3.教师语言要形象生动,使学生“乐说”
低年级儿童由于年龄小,大部分的自觉意识都很差,都很难集中听力听老师讲课,因此,作为低年级的教师,在讲课时语言一定要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要通过语气、语调的抑扬顿挫的变化,吸引学生听课。同时,不要用呆板的语言命令的口气提问学生,要把一些枯涩的问题采用富于儿童化的语言来表述,激发他们回答的兴趣。从而,从根本上把“要回答"转化为“乐于回答”,这样,就潜移默化地达到了训练学生口表达的目的
二、提高数学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循序渐,逐步提高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逐步加深的,任何一项能力的形成都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数学语言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一样,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加强,低年级儿童由于受年龄的局限,知识面窄,语言不完整,对有关的数学原理、法则、定义难以理解,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准确用词,同时注意让学生使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说一句完整的话,从而掌握最简单,最基本的思维形式。回答问题时,不仅要求说完整,还要求用合乎逻辑的语言,使学生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意见。
2.要注意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学生在口头或书面表述数学算理、法则、性质、规律时,经常会出现各种错误,对此教师不应只做简单的改正;而应该: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以便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小掌握准确的数学语言,养成良好的使用数学语言的习惯。
3.要灵活,要持之以恒
语言口头表达的准确性靠理解,语言口头表达的熟练靠使用。因此,教师应有目的的经常安排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要有耐心,舍得花时间,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灵活应用,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多说话的机会。如:组织学生讨论,讲算理,概括概念、法则、规律、公式,让学生多说、会说,只要持之以恒,学生数学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必然会很快得到提高。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加强数学语言的训练,融想、说、算于一体,逐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