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摄影家.两岸行侧记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岁月的长河里,十年也许微不足道,可是对于两岸摄影文化交流来说,十年,实在包容了很多穿越时间,跨越空间,连接友谊的重要元素。
  2001年,海风出版社启动了“两岸摄影家·两岸行”系列交流活动,至今已举办了整整十年。十年来,在海风出版社、福建省摄影家协会和台北摄影学会的共同推动下,两岸摄影家藉助镜头先后在台湾、福建(闽西、闽北、闽东)、四川凉山、安徽黄山和上海以及湖北武汉等地共同采风;五次在台北、台南,四次在福州和山西平遥,一次在武汉等地举办两岸摄影家作品联展。变换的光影随着时间的演进,不断拓展、深化着两岸摄影界同行的友谊。共同拍摄、共同办展和共同出版是“两岸摄影家·两岸行”活动的最大亮点。“三个共同”在十年间虽然普通但并不平凡,虽然看似简约实则并不容易。十年光影历程仿佛一道彩虹将两岸摄影界紧紧连接在一起,摄影家们以饱含深情的目光、独到的镜头语言,携手为中华文化和闽台渊源共同书写了“万姓一家,中华之源”的华美篇章。十年来,摄影家们踏遍了两岸的名山大川,跨过了从传统民俗到现代大都市发展的文化足迹,展现了一个全景式的文化中华。
  在台东,渔家在凌晨呜鸣的海风中撒网的身影和忽明忽暗的灯光相互映衬,共同绘制了一幅“渔火明暗丛”的图景;在福建闽西地区,浓郁的土楼文化犹如一道可口的菜肴,不但拥有独特的客家风情,而且弥漫着积淀下来历史文化气息;还有武夷山那迷人的云海丹山,优美的碧水林涛,神奇的架壑船棺,再有时而弥漫的缭绕云雾,将一个大美武夷装扮的更加秀丽……随着采风活动的深入,摄影家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风景名胜了,他们镜头里近代中国文化的厚重感和现代感也逐渐的显现出来。于是,2009年,海风出版社邀请的采风队伍进一步壮大了,他们沿着福州和闽江一路顺流而下,将140年前爱尔兰著名摄影家汤姆森镜头下的福州和闽江重新进行梳理,把跨越了三个世纪历史的福州和闽江影像用镜头重新演绎——“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摄影展在2010年的福州举办,不同时期的同一地方勾起了人们对历史的回忆与思考,引发了对沧桑中国的由衷感叹。
  这些都还不够,两岸的摄影家有着更为宏伟的雄心:他们要尽可能多地记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把共同的历史记忆带给两岸的同胞们。于是,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这群文化的探险者们又出发了。武汉中山舰博物馆,在看到历史记忆的中山舰及关于中山舰的纪录片时,两岸摄影家们沉浸在共同的革命记忆中,同时也被两岸同胞携手奋斗的精神所感动,用热烈的掌声抒发着内心的激动情愫。荆楚文化里,“魅力江城”在蓝天白云间,用灵动之水与林立的高楼相依相偎;“圣境武当”在云雾缭绕里,把奇山妙水同道教文化交汇融合;“荆楚风韵”的历史痕迹处,越王勾践剑与见证辛亥首义第一枪的楚望台共同诉说着中国历史的演绎历程……来自两岸近40名摄影家们用近3000公里的行程把“荆楚文化”揽入镜头,将百年前的首义记忆重新拾起。
  “两岸摄影家·两岸行”的摄影家们虽来自海峡两岸的不同地域,但都有一个共同信念——记录真实、传播文化、建立友情。十年的时间,“两岸摄影家·两岸行”系列活动在海风出版社社长焦红辉先生和台北摄影学会前理事长蔡登辉先生的牵头下,内容不断丰富,交流不断深化,人们的感情日益加深,被两岸同行津津乐道的“两‘辉’相映”,即是对他们致力于两岸文化交流努力的最大肯定。
  十年的采风,摄影家们从陌生到熟悉,彼此友谊在相互信任中得以铸就和升华。他们有大嚼馒头时的畅快,有披星戴月时的艰辛,有硕果累累时的兴奋,也有活动结束时离别的难舍。他们不会忘记拍完福建连城的“走古事”后,饥肠辘辘的扔掉了矜持,围坐一起共同畅享大锅饭时候的豪情;他们也不会忘记,上海世博的拍摄间隙,大家举杯言欢、畅谈心得,用艺术不分你我地进行无声无息交流的温馨。他们更不会忘记,蔡登辉先生为了两岸文化交流,十年来身先士卒,呕心沥血,即使因劳累过度躺在病榻之上,仍坚持为影展克竟全功的至诚。在大陆,台湾的摄影家们受到了一贯的精心规划、贴心安排和悉心照料,并且享用了最纯粹、最有地方特色的菜肴美酒。而他们用镜头记录下活动的点点滴滴,记录下大陆的美丽山河和几十年来巨大的发展变化;在台湾,当地摄影家们热情款待大陆同行并全程陪同的同时,还积极协助把共同拍摄的作品在各地展出、结集出版,他们渴望更多的人来享受艺术的盛宴,将优秀的中华文化在两岸间传递、交流。此情此意,念兹在兹!
  十年间,“两岸摄影家·两岸行”系列活动收获了累累硕果:两岸摄影家携手合作,先后在台北市市立图书馆举办了“故乡人·故乡情——福建风情摄影展”;发起了“中华传统节日摄影大赛”,并在两岸巡回展览;在台南摄影文化会馆举办了“凉山彝族火把节——两岸摄影家作品联展”;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共同举办 “古徽州·新黄山摄影作品联展”;在福州南后街和山西平遥古城先后举办“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汤姆森后的福州与闽江”摄影展;在台南市举办的“两岸城市巡礼——两岸摄影家作品联展”以及11月6日在武汉举办的“两岸摄影家·两岸行”荆楚文化摄影展暨画册首发式等一系列活动。
  十年来,文化的镜头与光影伴随两岸摄影家遍布神州大地,凝结成一幅幅精彩而动人的影像:他们共同将历次活动结集出版,由海风出版社陆续推出的“两岸摄影家·两岸行”活动系列画册有《凉山火把节》、《古徽州·新黄山》、《闽西北风情》、《两岸城市巡礼》、《光影世博》、《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汤姆森后的福州与闽江》、《两岸摄影家荆楚文化行》等等,这些都是两岸摄影家用光影共同书写中华传统文化与壮丽山河的崭新篇章。
  十年光影,光影十年,两岸摄影家用镜头记录了时间、飞越了空间;凝聚了友谊、共享了果实。这一切,是两岸摄影人共同留下的珍贵记忆,更是开创两岸摄影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相信在以后的岁月里,两岸会有进一步的交流、了解和融合,这种交流会挟着同胞的深情跨越海峡的阻隔,与时代同行。愿两岸的明天更美好!
其他文献
活在今日香港,饮食似乎是耗费多于需要,例如大部分人往往吃剩许多食物,这或关乎饭菜量或胃口。不过,在婚礼喜宴中被浪费的食物往往更多,而且大都很完整。另外,香港茶餐厅数量之多也是惊人的,这么多人从事饮食业,每天未被消费的食物谅必十分可观。《剩食》作者就在书中说明,堆填区超过三分之一的垃圾本来就是食物,它们因为成为餐厅眼中的“厨余”、“剩食”而被抛弃,结果因腐烂而变成真正的垃圾。  由于这类题材一直不被
期刊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有时候我们会生气,有时候我们会烦躁,有时候我们会发火,有时候我们会抓狂。然而,这样的冲动往往会使我们做出平时不易做的决定,从而酿成让自己悔恨终生的大错。人人内心都有按照自己意志出牌、满足自我的欲望。这种欲望如果不经过理智的过滤网,就会滑入冲动的陷阱。  本书通过历时6年的研究(2002-2007),在国际终端营销协会(POPAI)和国际便利店协会(NAC
期刊
中国有句家喻户晓的老话: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句话本身没错,但它只说了一件事的前一半,有情人终成眷属,成了眷属之后还有漫漫的几十年人生路,能不能偕老而终,还真不是说得准的事。笔者藏有上世纪四十年代上海的老杂志《万象》,上面有周璇与严华的“分手告白”,我另收藏周璇严华蜜月时的图片,两相对照,一声叹息。周璇严华,世纪情人,虽成眷属,未能偕老。  央视《百年歌声》栏目是一档极具水准的回顾性节目,音画结合得十
期刊
还记得漫游未来的“小灵通”吗?叶永烈先生在《小灵通漫游未来》里塑造的小记者,是我童年时代最羡慕的人物。然而在目前的现实压力下,读科幻,似乎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于是我就把高物价、交通拥堵、气候变迁暂且抛开,用晚饭后的休闲时光,翻开《流浪地球》,隐藏在心中那个好奇的小孩又开始探头探脑了。  《流浪地球》是2011年世界华语科幻星云奖获奖作品的精选集,跟随那一篇篇风格迥异却同样耐读的中篇科幻小说,可以领
期刊
当夜晚侵入这个山村  看门狗远远地吠叫  我推开柴扉凝望着黑夜清冷的孤寂  看到月亮打着寒颤  不明白狗为何对着空山狂吠  而冷月正悄然溜走  这是日本近代象征主义诗坛先驱萩原朔太郎早期首部诗集作品《吠月》中的一段词句,字里行间不啻充满清冷、倦怠、虚无的色彩,藉此表达出诗人本身向往孤独阴郁的厌世情感和思想,而诗中屡屡带有特异感觉的新式口语亦受到诗坛高度评价,被视为确立日本口语自由诗的里程碑。  从
期刊
深秋的十月,人们收获了苹果,失去了种植苹果的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带着他的光辉与魅力离开人间,却为全世界的苹果迷甚可说是全世界的年轻人留下一颗苹果、一种精神、一段传奇。从某种角度来说,人们出于崇敬与怀念而将这个十月奉献给了乔布斯。乔布斯的一生太适合书写了,所以在全世界最怀念他的月份里,多本关于他的书冲入畅销榜中,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10月24日,乔布斯唯一授权的官方传记《
期刊
关键词:产业链构建  书香:对产业链构建,三位有什么看法?  王荣文:数位内容产业是由内容、软体、硬体、通路、通讯5个环节组成的生态系统。  这五方在一起沟通的时候,每一方都有专业的技术含量,这种专业的整合和沟通必须要有一些共同语言才能够完成。比如,如果只是一名懂得硬体的技术人员来做电子书,他虽然知道技术的缘来,可是未必了解出版最在乎的那种美感,比如行距、版面的编排、字体的选择等等(这就是为什么同
期刊
关于数字出版,笔者始终认为它的问题过于集中在数字概念、定价模式、盈利模式、行业标准等有形的方面,却忽视了出版人对于数字出版的观念和出版的一些本质性问题。这篇文章试图从另外一个维度来看待数字出版,包括: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的对立观念,盗版的传播效应,分享和传播的界限不明,阅读产品的衍生价值等。    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用合作取代竞争  在多个场合笔者都被问到几乎同样的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数字出版会打败
期刊
继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之后,谁来写一本新的台湾文学史,是台湾文学界许久的猜谜和等待。    台湾新文学史  2011年会是未来回顾台湾文学的一个重要年份,这一年,先有作家宋泽莱的《台湾文学三百年》,后有陈芳明的《台湾新文学史》,时间上是不是巧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都给了文学界一个答案。  以“新文学史”为名,政治大学台文所所长陈芳明经过漫长十二年的整理爬梳,危楼夜读,终于在2011年11月
期刊
博客来听报品的是PM(产品经理)。15位PM中,有一部分人针对出版社的行销窗口,具有实体书店采购的角色,他们要了解出版品的内容,然后根据博客来的市场状况下量;另一部分人要跟进出版品在博客来的后续行销活动,具有行销的角色。听完报品后,PM并不会马上下单,而是汇整意见后再下量。博客来选书也是在报品之后,才由另外五至六位资深的同事一起选出。  报品通常会有好几波,一波是在年底或是年初,出版社准备下一年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