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导读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6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名片】
  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奥克帕克,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在他的一生中,曾荣获不少奖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1953年,又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老人与海》又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2001年,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中。
  【写作背景】
  《老人与海》这本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撰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从此,海明威就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捕到了一条大鱼,可由于这条鱼实在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1936年4月,海明威在《乡绅》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碧水之上:海湾来信》的散文,其中一段记载了一位老人独自驾着小船出海捕鱼,捉到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但鱼的大部分被鲨鱼吃掉的故事。当时这件事就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
  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便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望,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观景社”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现有的海》),1951年2月23日完成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
  【精段阅读一】
  永远失败却不肯认输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逮住。头四十天里,有个男孩子跟他在一起。可是,过了四十天还没捉到一条鱼,孩子的父母就对他说,老人如今准是十足地“倒了血霉”,也就是说,倒霉到了极点。于是,孩子听从了他们的吩咐,上了另外一条船,头一个礼拜就捕到了三条好鱼。孩子看见老人每天回来时船总是空的,感到很难受。他总是走下岸去,帮老人拿卷起的钓索,或者鱼钩和鱼叉,还有绕在桅杆上的帆。帆上用面粉袋片打了些补丁,收拢后看起来像是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子。
  老人消瘦而憔悴,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帮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反射的光线所引起的良性皮肤癌变。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刻得很深的伤疤,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很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像海水般蓝,是愉快却不肯认输的。
  赏读感悟
  老渔夫“永远失败”的一面是通过比较让人们感觉出来的。一个人在一条小船上钓鱼,船是小的;已经钓了八十四天,说明时间很长,可问题是一条鱼也没有逮住。不是说收获很小,而是说没有收获。作者描述这样一个老渔夫的目的是什么,是在给人们展示什么叫总是失败吗?作者并不言明,而是留下了悬念。
  其次是对比——用一个小男孩来衬托老渔夫的总是失败。因为那个小男孩跟了老渔夫四十天也没有捉到一条鱼,孩子的父母说老人是“倒了血霉”。对比的明显之处在于孩子听从了父母的吩咐后,头一个礼拜就捕到了三条好鱼。
  第三是形象的比喻。每次回来时,帆收拢起来后像是一面永远标志着失败的旗子。
  而表现他“不肯认输”的只有那么一句——“除了那双眼睛,它们像海水般蓝,是愉快却不肯认输的”,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位老渔夫的不同寻常。他有那么多理由可以认输,但他就是不肯,这让我们对这位老渔夫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或许,这正是小说值得我们回味的地方。
  【精段阅读二】
  捕获长鳍金枪鱼
  这个时候,老人抬眼望去,看见那只鸟儿又在盘旋了。
  “看来它找到鱼啦!”他念叨着。这时没有一条飞鱼冲出海面,也没有小鱼四处逃窜。然而老人望着望着,只见一条小金枪鱼跃到空中,一个转身,头朝下掉进了水里。这条金枪鱼在阳光下闪出银白色的光。等它回到水里,又有些金枪鱼一条接着一条跃出水面,它们是朝四面八方跳的,搅得海水翻腾起来。它们正绕着小鱼转,驱赶着小鱼。
  要不是它们游得这么快,我可以赶到它们中间去的,老人想。他看着这群鱼把水搅得泛出白色的水沫,还眼睁睁地看着那鸟儿这时正俯冲下来,扎进在惊慌中被迫浮上海面的小鱼群中。
  “这只鸟儿真是个好帮手。”老人说。就在这当儿,船艄的那根细钓丝在他脚下绷紧了(原来他在脚上绕了一圈钓丝)。于是他放下双桨,紧紧抓住细钓丝,动手往回拉。他越是往回拉,钓丝就越是发颤,他可以看见水里蓝色的鱼背和金色的两侧。于是他把钓丝呼地一甩,让鱼越过船舷,掉在船中。鱼躺在船艄的阳光处,身子结实,形状像颗子弹,一双痴呆的大眼睛直愣愣地瞪着,干净利落的尾巴敏捷、发抖地拍打着船板,砰砰有声,慢慢地,逐渐耗尽了力气。老人出于好意,猛击了一下它的头部,接着一脚把它那还在抖动的身子踢到船艄背阴的地方。
  “长鳍金枪鱼——”他说出声来,“拿来钓大鱼倒正好。看样子,它能有十磅重。”
  赏读感悟
  老渔夫始终坚信自己是最好的渔夫,坚信自己能捕到大鱼。于是,他特意在五月份吃海龟蛋,每天喝鲨鱼肝油,使自己身体强壮,为捕大鱼准备着。上述片段讲述的便是老渔夫捕到长鳍金枪鱼的经过。在这个过程中,处处体现着老渔夫的智慧。
  首先,老渔夫通过观察海鸟确定了鱼的位置;又事先在脚上绑了钓丝,静静等待鱼上钩;当鱼被捕到船上后,老渔夫让其先耗尽力气,但又维持着它的生命,因为老渔夫还要用它做诱饵,钓更大的鱼。“鱼躺在船艄的陽光处,身子结实,形状像颗子弹,一双痴呆的大眼睛直愣愣地瞪着,干净利落的尾巴敏捷、发抖地拍打着船板,砰砰有声。”独特的比喻、生动的神态描写及拟声词的运用,皆使读者过目难忘。
  【精段阅读三】
  短暂的胜利
  你现在头脑糊涂起来啦,他想。你必须保持头脑清醒。保持头脑清醒,要像个男子汉那样,懂得怎样忍受痛苦。或者像一条鱼那样,他想。
  …………
  他忍住了一切痛楚,拿出剩余的力气和丧失已久的自傲,用来对付这鱼的痛苦挣扎,于是它游到了他的身边,在他身边斯文地游着。它的嘴几乎碰着了小船的船壳板,它开始从船边游过去,身子又长,又高,又宽,银色底上有着紫色条纹,在水里看来长得无穷无尽。
  老人放下钓索,一脚踩住了,把鱼叉举得尽可能地高,使出全身的力气,加上他刚才鼓起的力气,把它朝下直扎进鱼身的一边,就在大胸鳍后面一点儿的地方,这胸鳍高高地竖立着,与老人的胸膛齐高。他感到那铁叉扎了进去,就把身子倚在上面,把它扎得更深一点,再用全身的重量把它压下去。
  赏读感悟
  与大马林鱼的较量几乎要把老渔夫害死了。老渔夫从第一天的自言自语到不知道该怎么办,却想到自己必须干些什么;到后来,双方只能耗着;到第三天,他决定把大马林鱼宰了,不管那鱼是多么了不起。实际上,这更像老渔夫与鱼心与心的较量。
  当老渔夫忍住痛苦时,拿出剩余的力气和丧失已久的自傲时,他的胜利也就来了。
其他文献
【课内选段】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
期刊
。。我很早就想为我的家乡写点什么,却始终没能写出一个字来。偶然间,我读到了贾平凹先生的《秦腔》,这才发现,我对家乡的情感与秦腔是密不可分的。①。。。。  。。打小,我就是个秦腔迷,或许是受到了爷爷的影响吧,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曲折的故事,装饰了我童年的梦。和爷爷一起看《王宝钏》,我对“寒窑”兴趣顿生,便央求爷爷带着我去探访王宝钏生活了十八年的地方;听爷爷讲《法门寺》,我又萌生了去扶风县的想法
期刊
【作家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
期刊
童年如画,定格着无数精彩的瞬间;童年如歌,跳跃着无数欢快的音符;童年如河,翻腾着无忧无虑的欢乐浪花……那无数的幻想和傻傻的童稚拼凑成一件又一件趣事,想起来总会笑破肚皮……  【阅读训练一】  挂在墙上的蒲扇  逛街,偶见一地摊,摆在护城河畔,卖些杂七杂八的什物,有针头线脑、鞋垫淘米篮子啥的。在地摊一角,竟横七竖八地摆了些蒲扇卖,扇面上烫了画,小巧盈手,更像工艺品。   这是走了样的蒲扇,但到底是蒲
期刊
【文题呈现】  “背影”是个让人颇有感触的词语,它无处不在,却往往被我们忽视,以至于我们只能在文字里寻找。如朱自清的《背影》,父亲蹒跚的模样让人唏嘘;如余秋雨的《一个王朝的背影》,日薄西山的大清帝国让人感叹;如汪国真的《热爱生命》,他说“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这话令人感奋。   阅读上面的文字,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背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期刊
【图片展示】   看了这幅画,你一定有很多独特的感受吧。请提起你的笔,把它写下来。   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写作指导】   看图作文,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话题作文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审题时,要由画面的内容联想到生活中的相关材料,然后再从材料中寻找话题,并进一步构思形象来表现话
期刊
在我眼里,秋天是美丽的,它不像夏天那样火热,也不像冬天那样寒冷,总是静悄悄的,让人安心,舒适。而武汉的秋天,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初秋来临,太阳丝毫不为夏天的离去而难过,反倒又加了把劲儿,从早上到中午,不间断地炙烤着大地。风儿看不惯太阳的任性,终于出来安慰大家了,它轻轻吹拂着树叶,发出一阵“沙沙”声。   我沿着小路步行回家,小草在风的指挥下整齐地唱着歌曲,引来许多瓢虫驻足聆听。马路边、院子里,
期刊
【文题亮相】   如今,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早已伤痕累累,低碳环保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做的是不乱踩草坪,不随地吐痰,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这些生活中的点滴,印证了我们为环境保护所献出的一份力。   阅读上面的文字,请以“环保”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或记叙一件事,或描写一个人,写出我们对“环保”的认知和行动。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要套作,不得
期刊
老家的门前有一个小池塘。   初春,当花朵还蜷缩着,大地才刚冒出点点新绿时,沉寂了整个一冬天的鱼儿们早已在这池塘里活动着自己的身姿,摇头摆尾,在水面荡起一层层涟漪,那欢腾的样子甚是可爱。孩子们也脱去了沉重的大棉袄,跑跑跳跳,为春天抹上一层亮丽的色彩。他们搅动池水,看池塘里鱼儿四处乱窜的样子;从家里偷偷拿出半个馒头,撕成碎屑喂给鱼儿,看着鱼儿争相抢食,然后“咯咯”地笑着;把花瓣摘下,丢进池塘,为鱼儿
期刊
【习作展示】  我真的感到很惬意  蔡 琦  温一壶月光,品一口香茗,捧一本唐诗,惬意就慢慢流露出来了。  ——题记   伴着隽永的旋律,所有的诗情画意都在一瞬间驻足,停留在书页上,在昏黄的灯光下慢慢晕开。泛黄的书页,散发着馥郁古朴的气息,仿佛每一寸肌肤都溢满了阳光,令人浑身惬意。   梦回大唐,李太白放弃了腰缠万贯、挥金如土的生活,仗剑远游,“酒入愁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