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重在思想引领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rl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的中国外文局,在成立70周年之际,收到来自习近平总书记的祝贺,肩负起习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和人民的殷殷期待。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是习总书记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出给外文局人的考卷。
  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同志要求我们认真思考“世界一流”“强大综合实力”“国际传播机构”这些关键词的内涵。“世界一流”的外文局,或者说外文局所追求的“世界一流”,具有特殊语境和独特意义——是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是国际传播领域的“世界一流”,而且这“世界一流”还包括提升文化软实力,彰显文明之光,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读懂中国等丰富的内容。本文希望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我所思考的外文局的“世界一流”。
  一、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引领力
  世界一流,要有思想的高度,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引领力。外文局的强大综合实力,首先应该体现在思想引领方面。无论是出版发行、媒体传播,还是研究咨询、人文交流,外文局都需要在理念、观念、价值观等方面具有思想高度和深度。外文局的各类机构,无论是新闻网站、高端智库,还是出版社、期刊社,都要在各自领域成为“世界一流”,占据道义制高点,攀上思想新高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世界范围的引领力、影响力和感召力正在不断提升,我们要以这一重大理论创新作为追求“世界一流”的思想基础。
  1.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外文局的高端外宣、出版发行、媒体传播、研究咨询、人文交流、行业服务等各项业务中和各种活动、各类产品中。
  传播者都会希望将自己的想法装入别人的脑袋里,但国际传播机构面对的是全球70多亿民众,要有天下一家的宽广胸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他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提出世界各国要开展全球性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多次被联合国文件引用,我们作为外宣工作者,更要深刻学习领会,并在我们编辑的图文中、制作的视频中、出版的图书中,体现中国人民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而付出的努力和作出的贡献。
  2.向世界说明中国人民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观,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杜占元局长在第六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上讲道: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日益彰顯。中华传统文化的许多精华在当代仍散发着无限的思想光辉。中国外文局70年致力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华文化,是外文局建设“世界一流”的底气所在、自信之源。杜占元局长要求打造一批享誉世界的中华文化精品力作,我理解,这也是建设“世界一流”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世界一流”目标的重要内容。
  3.向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故事。
  从国际传播的针对性出发,讲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故事,还要向世界讲明白,这也为世界人民带来福祉;讲好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故事,还要向世界讲清楚,中国的发展也是各国发展的机遇,最终,还要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世界谋大同的故事。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迎接大国传播时代——关于“后奥运时期”中国对外传播的点滴思考》,其中谈到一个观点:大国传播,就是以大国的心态和方式进行对外传播。要站在全球立场关注国际话题。大国是要肩负着责任的,大国传播,必须要关注国际共同话题,体现责任感。从中国外文局书、刊、网对外传播内容看,需要增加更多的国际化内容,关注全球舆论的核心话题。
  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世界大同,需要我们在大国传播的伟大实践中向世界讲清楚,特别要讲明白,中华民族复兴有助于实现世界大同,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
  二、传播主渠道覆盖全球
  衡量国际传播机构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是传播效果。能否覆盖主渠道、占领主战场、控制主阵地,是取得传播实效的关键。“世界一流”要能够在主战场上发挥作用,在舞台中央占有位置。
  1.要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世界级传播机构,要在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最前沿展现“世界一流”。
  2019年8月30日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表明,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在国际传播领域,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终端,也已经成为主流媒体和传播机构竞争激烈的主战场。
  人在哪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就应该在哪里。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必须在推动融合发展方面取得新突破,通过新的传播平台,覆盖最大范围的国际受众。
  70年前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中国外文局的前身)所出版的图书和期刊就是主流,出版新中国第一批外文图书,创办新中国第一批外宣期刊,让世界了解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时代,传播领域发生剧变,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世界一流”为目标的外文局,要继续在主战场大显身手,在舞台中央大有作为。推动融合发展、实施智慧传播,是外文局提升综合实力的“关键一招”,是达到世界一流的必由之路。特别是传统的书刊板块,更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坚持改进创新,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让外文局的传统优势和品牌积累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更大力量。
  2.要通过已有主流渠道进行传播,要自主建设对外传播主流渠道。
  我们的传播产品,需要在全球主渠道上检验实际效果。已有的主流渠道,如社交媒体平台、国际重要图书、期刊发行渠道等等,都是我们的目标。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抓住国际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传播形态急剧变化的契机,加快构建自己的渠道和平台,积极运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与技术公司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传播技术和传播机构的跨越式发展。   日前,中国外文局与科大讯飞成立国际传播超媒体联合实验室。“超媒体”,首先要做到杜占元局长要求的“超前”,推动形成全媒体传播体系。我认为,超前也意味着超越,超越传统的媒体形态,探索新的传播主渠道;超前还意味着超一流,正如科大讯飞刘庆峰董事长的期待——使国际传播超媒体联合实验室成为人工智能时代全世界最有影响力、最顶尖的实验室,这也是迈向“世界一流”、建设新的主流渠道的正路。
  三、拥有引导舆论的国际话语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解决了不挨打、不挨饿的问题,正在努力赢得更多国际话语权,解决不挨骂的问题。
  强起来的中国,需要一批“世界一流”的国际传播机构,不仅能够打赢一场又一场舆论战,更要有能力积极引导国际舆论,赢得更多话语权。
  1.积极参与国际传播标准和规则的制定,主动参与世界舆论议程和议题设置。


  新时代的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进程。在传播领域,中国也要在国际传播标准和规则的制定中发挥作用,通过与各国传播机构的交流互鉴、合作共赢,为国际传播体系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要主动参与世界舆论议程和议题设置,将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等理念融入媒体议程,为世界舆论贡献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从而尽快改变“西强我弱”的传播格局,形成更有利于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的良好舆论环境。
  要打造更多中国参与和主导的评奖、排行、竞赛等活动,搭建更多国际会展、论坛和研究平台,探索更多引导舆论、构建话语体系的有效办法。
  今年10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继续发布《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在议题设置方面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当研院搭建了国内首个定期、持续发布中国国家形象调研报告的大型自主调研平台,是主导话语权的有效探索,相信外文局将在此基础上开创更多构建话语体系的新模式。
  2.聚合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传播者,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培养有影响力的人。
  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有影响力的人,如拥有众多粉丝的意见领袖、有众多追随者的“网红”,有了更广阔的舞台,单一个体的影响力可能超过员工数量庞大的专业传播机构。
  “世界一流”的传播机构,要能够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并通过他们产生二次传播、多次传播的效果。传统的出版社、期刊社,新型的互联网、智库和研究机构,都是能够聚合意见领袖、业界专家的有效平台,可以为增强效果构建不断延伸的传播链条,做到聚合天下英才为我所用。
  “世界一流”的传播机构,更要努力把自己的员工培养成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杜占元局长在庆祝中国外文局建局70周年座谈会上讲道,要坚定不移走人才兴局之路,培养一批名记者、名编辑、翻译家、出版家。名家大家是有话语权的,是有广泛影响的,外文局历史上出现过众多大师级名家,而未来更多“世界一流”人才的涌现,将会不断夯实“世界一流”国际传播机构的基础。
  四、打造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画报
  要在上述三个方面达到“世界一流”,我们既要具备不断超越的创新能力,也要坚守不忘初心的战略定力。
  世界一流,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跑集团”,前面几乎没有可以學习、借鉴、模仿的榜样,周围的对手也会有“技术保留”“防止竞争”的戒备,要一直领跑、保持一流,必须不断超越自己,勇于改革,善于创新。
  我们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不应被动随波逐流,而是要“弄潮儿向涛头立”,主动思考如何塑造和引领这场大变局,改革创新是引领潮流的必然要求,是追求一流的有效路径。
  世界一流,意味着享有世界级声誉,在世界范围拥有良好口碑。我们要打造世界级的品牌,要有信誉、有坚守,赢得广大受众的接受和认可。
  外文局的辉煌,是一代一代接续奋斗历经70年形成的,是润物无声文化传播成就的。新时代的外文局,更要坚持久久为功,保持战略定力,打造百年老店,铸就高峰品牌。
  文化传播,是外文局多年形成的传统优势,也是一直坚守的初心使命,更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任务新要求。一部部文学经典译著、一篇篇精彩人民故事、一幅幅传神摄影作品,展示中华文化之美,彰显中华文明之光。如今,我们运用更丰富的手段,用影像、用声音、用全媒体为受众奉献中国特色文化精品,正如杜占元局长所指出的,中国外文局有责任也有信心,以对外传播中华文化为核心使命,注重文化传播、人文浸润,努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70年砥砺奋进,70年勇创一流,让我们对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守正创新、勇攀高峰的决心和信心。
  明年,《人民画报》将迎来创刊70周年,怎样建设世界一流,也是我们正在思考的课题。世界一流的画报,是我们曾经模仿的《苏联画报》?是美国《生活》、德国《图片报》、法国《巴黎竞赛》?还是中国本土的《点石斋画报》《良友》?
  我们的目标所向,应该是重新定义的、融合发展的画报,是我们自主打造的中国特色画报,是新时代的新画报。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新时代的《人民画报》,有责任给出自己的回答,交出令人民满意的答卷,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振兴《人民画报》。在外文局建设世界一流国际传播机构的壮阔历程中,《人民画报》应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2018年以来,由特朗普政府单方面挑起的一系列事端,给多年来在曲折中发展的中美贸易关系蒙上了浓重阴影。经过几轮制裁与反制、磋商与博弈,中美经贸摩擦仍在持续,也吸引着全球关注。一年多来,与该主题相关的“贸易战”(trade war)、“关税”(tariff)始终是各大媒体报道中的热词。  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常年戴着有色眼镜报道中国,习惯歪曲事实、唱衰抹黑的西方媒体不同,来自俄罗斯的“今
期刊
一、事件背景  自2018年3月美国颁布对华加征关税产品清单以来,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发展。经历多次谈判未果后,2018年12月1日,在中美达成“不升级贸易对抗共识”的当天,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与之前美国对华为经济层面的限制不同,该事件被加入了更多政治属性的元素,同时,这一事件具有较强的传播力,使得中美贸易纠纷的更多细节暴露于受众的视野之中。  2019年5月16日,美国对华为的制裁
期刊
8月12日至13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和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承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协办的第六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在宁夏银川举行。中宣部部务会议成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作主旨演讲,外交部前副部长、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莹,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局长杜占元,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受邀作大会演讲。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金科出席并致辞。中国外文
期刊
2019年6月27日至29日,第一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湖南省政府新闻办精心策划、周密实施,有序推进对外宣传工作,在全球掀起了一股中非经贸合作热潮。这次博览会对外传播的受众覆盖之广、传播渠道之多、国际影响之大,均超过了湖南以往任何一次的大型国际活动。参会媒体的数量和规格前所未有,报道的力度和效果前所未有,对外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前所未有。据统计,共有132家国内外媒体、582名
期刊
《中国关键词》是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翻译研究院联合推出的多语种系列图书,目前已出版发行《中国关键词:第一辑》《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中国关键词:十九大篇》《中国关键词:治国理政篇》等多种图书。继翻译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图书之后,该系列图书是中国外文局在中国政治话语对外传播领域作出的又一次重要尝试,是用中国话语阐释中国实践的又一次深入探索。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关
期刊
国际化策略是企业在拓展市场、获取资源、优化布局过程中的常用策略。近年来,以推特、脸书、照片墙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公司从互联网企业中崛起,并凭借其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扩大的用户群体、传播力和影响力,成为突破既有全球传播格局和传媒产业格局的新生力量。  一、Tik Tok:中国社交媒体国际化发展的代表性案例  Tik Tok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字节跳动推出的一款专门面向国际市场的社交类短视频平台产品,也是承载字节
期刊
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学者使用谷歌图书语料库大数据,对300年来的全球数字化英语书籍、报刊进行了关键词检索分析,南京的国际知名度1700年至2000年期间在中国城市中排名第6;基于谷歌搜索引擎数据和社交媒体数据的分析,南京的国际关注度2010年至2015年期间在中国城市中排名第10。  南京作为中国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城市之一,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系列极具特征的城市形象,包括“历史文化名城”
期刊
“任何国家行动者都是全球问题的制造者,同时也是全球问题的解决者”,①中国作为“地球村”的一员,积极为全球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方案,然而中国方案要走出国门,必然面临意识形态、文化差异等种种挑战;与此同时,伴随中国在国际社会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威胁论”等涉华负面言论也不绝于耳。因此,中国要在国际社会积极作为,需要整体把握国际形势与传播格局,大力推进中国方案的对外传播,引导国际社会客观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当代
期刊
一、研究缘起  1.对沿线国家或地区实现“精准传播”是必然之道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已发展成为辐射65个国家、覆盖近44亿人口的世界跨度最大的经济走廊。为保障“一带一路”红利更好更多惠及沿线国家和地区,使中方主张真实准确在沿线国家和地区落地,我们需要为项目建设营造正向积极的国际舆论环境。但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导致不同国家或地区认知水平也存在
期刊
目前中国一些对外媒体及部分译者在翻译“传播”一词时,有时未能充分考虑英文母语读者的感受、具体上下文的语域以及中华文化传播的最终目标,而将“传播”笼统处理成贬义词disseminate(宣传、扩散)及dissemination(宣传、传播),使广大读者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产生误解和顾虑。  本文以中华文化“走出去”这个大背景为依托,讨论“传播”与英文dissemination的不对等现象,旨在帮助中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