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错觉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ybill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风凛”是新锐影像艺术家丁世伟的首次个展,在MAO SPACE衡山坊及上海西岸艺术及设计博览会、Photo Shanghai和原法租界区画廊共同开幕联袂登场。此次个展以他近年的两件动画影像作品——2013的《双簧》和第二年的《再见,乌托邦》装置——为主、水墨手稿为辅,伴以专为MAOSPACE陈列空间创作的碳笔画《西风凛》,工整端装地构筑起艺术在撕裂、离散、压缩后的乌托邦之境。
  对丁世伟而言,生存是他作品重要的概念,其中“存”所涉指的“存在”、“存留”意涵,透过艺术家的主体叙事蔓延成《再见,乌托邦》的论述。他以黑白画面保留传统灵韵,在非线性叙事框架充满私语化的表达欲念外,用低沉凝重的配音营造隔阂。《乌托邦》一作冷静跳越、穿梭于自由随风的“乌托邦理想”、分崩离析的“听与呐喊”、荒谬怪诞的“政治食物链”、深沉悲痛的“遗忘信仰”、黑色幽默的“噬血演奏”、麻木循序的“鬼魂回返”、象征性强的“极权手势”、苍蝇遍布的“腐烂伦理”,和残酷落空的“绝望楼宇”之间。当中每个主题,都是一部具完整概念的独立动画:九个屏幕如九宫格展开,彼此对照成一部晕渲着利落水墨和铿锵时间轴移的装置。MAO SPACE为此个展也首次尝试全面腾空画廊二楼,并取《乌托邦》中的三部影像同步循环播放。开幕现场更设有机关喷放干冰,让观者在品尝剥落的乌托邦段落之余,有如亲临影片中云雾袅绕天境之感。
  一楼的空间则主要展示动画作品《双簧》、影像手稿和绘画。《双簧》创作于2013年,是艺术家认为自己状态最混浊的时光。观众欣赏此作品时,可戴上将现实世界拒于千里之外的罩式耳机,去体验充斥暴戾与躁动的逐格步调。此影像作为《再见,乌托邦》之滥觞与先驱,已揭示出艺术家擅长利用并扭转符号表征的创作思维,奠定了之后创作的高度。
  绘画板块,艺术家特制的《西风凛》与从藏家借展的《雄辩术》同取自《再见,乌托邦》中“绝望的楼宇”共置一屏。五件实景雕塑被丁世伟以炭笔及水墨转换为哀伤却仍有傲气的视觉系列。建筑雕塑之间的高低组合和周围略带诡谲的空间,突破现代及当代绘画讲求的平面及画框延伸。十七件六排共一百零二张小画《轮回殇》以极度优雅内敛的姿态撑起进门左手边整面白墙。若稍微后退,则会发现框与框之间黑白交错的排列,组成一个“回”字,不着痕迹地暗喻了这些手稿在影像中、图像在生活中、创作理念在艺术中和不同状态在意识中不断重复轮回。
其他文献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经意间,罗中立奖学金度过了它复起之后的十周年庆典。十年来,艺术院校自己的展览逐步走向了开放性与社会化,而不同主体主办的各类艺术奖项更是层出不穷,当奖项的冠名人,罗中立教授在“致未来”的主题词开簏写下“首先因为热爱,我们选择了艺术”的时候,我下意识地想把它翻译为“In Art,we love”,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明白地展现出这十年筚路蓝缕间所蕴含的某种带有宗教意味情愫。  今天
期刊
2013年至今,“复调——中国艺术生态调查”的展览项目已经是第三年了。第一期江浙沪站中我们提出了:“如果你不成功,你还做不做艺术家,”第二期北京站中我们进一步地提出了:“如果你成功了,你还是不是艺术家?”两句话被看成宣言也好,口号也罢,其内容表达了“复调”整个项目对待艺术家成功这件事的一种思考态度。怎样的艺术家才能成功,怎样的艺术家才算成功,怎样的艺术家才会一直成功?这几个问题的评判标准本不一样,
期刊
艺术当代(以下简称“艺”):巴塞尔艺术展已经在三大洲建立各自的品牌,请你谈谈它们各自不同的特性与方向?  黄雅君(以下简称“萱”):巴塞尔艺术展是一个很老牌的欧洲艺术展,也是最漂亮的艺术展,对很多藏家来说它就好像地上的瑰宝,很多画廊一定会带最好的作品到巴塞尔艺术展,瑞士巴塞尔艺术展已经有四十六年的历史,迈阿密巴塞尔大概是十四、十五年的历史。迈阿密巴塞尔有很多拉丁美洲的画廊,同时可以看到最好的美国艺
期刊
作为第十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展项目,ART021今年已走入第三个年头。本次2015 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分为三大部分:主画廊、1+1项目以及公共展览项目,参展画廊达到七十五家,同时还有两个非营利项目、三个特别展览展出。  2015ART021执行委员会除了联合创办人应青蓝、包一峰、艺术总监周颖以外,柴成炜作为营运总监,原ArtBasel画廊关系主管及执行董事会成员Thomas W
期刊
摘要:艺术介入社会是近年来当代艺术创作和研究的新趋势。文中将这种新艺术现象称为介入性艺术。对该现象的研究中,格兰特·凯斯特(Grant.H.Kester)的“对话美学”从艺术本体角度出发,考察了艺术创作中艺术家、现场、观众的共生关系,为介入性艺术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依凯斯特看来,介入性艺术有别于前卫艺术中的“震惊”手法,它并非强行的介入社会,在观众和作品中制造某种认知上的断裂,从而实现
期刊
倒叙  2015年8月16日,身在意大利的刘毅接到邮件通知,收录他现场表演的SD卡被人从播放平板中盗走了。Cube的工作人员都惊了,最后一个高潮居然是这样简单、粗暴地突如其来。  上海-海盗-汉堡  艺术庄园(ArtVilla)位于德国汉堡-威廉姆斯堡(Wilhelmsburg)的易北河小岛(Elbinsel)上。沿着寂静的小路扒拉着截腰高的枯草,翻过偶有车行的宽面石桥,伴随着几声旱鸭嘶叫,就进入
期刊
近年来,李超以“干蕖”的别号,醉心于自名为“干蕖近墨”的系列化绘画实验。  作为中国美术界素有影响的研究学者,在筹划一个接一个的研究课题、出版一部叉一部的学术著作之余,重新捡起画笔,对绘画创作投注足够热忱,是与早先的绘画创作经历截然不同的。某种意义上说,这不妨视之为艺术研究者对于艺术的另一种研究方式——通过密集而自主的绘画创作体验,思考视觉形式的相关问题。  浏览数年间大大小小成篇累牍的“干蕖诟墨
期刊
链接一:2015“千里之行”之川美行  2015年11月7日,由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九所美术院校联合主办,四川美术学院承办的“千里之行——中国重点美术院校第六届暨2015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在四川美术学院新落成的美术馆拉开帷幕。  作为“干里之行”系列展览的第六站,本届“千里之行”汇集了全
期刊
由深圳美术馆主办、深圳宣传文化发展专项基金支持的第七届深圳美术馆论坛近日圆满闭幕。此次深圳美术馆论坛的主题定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性”,邀请著名文化学者王鲁湘担任学术主持,并在论坛召开的同时举办“流痕——中国当代艺术展”。论坛嘉宾分别来自艺术理论界、创作界、美术馆、艺术院校、艺术媒体等诸多领域,其主题发言或对艺术发展进行回顾与梳理,或对艺术实践和创作经历进行阐述与反思,都从各自擅长的研究领域出发对
期刊
对于50、60后而言,《纪念白求恩》是曾经必背的“老三篇”之一,对于80、90后而言,白求恩是遥远历史在小学课本里的一抹投影,与之相伴的,则是那个在教材的版本更替中、由照片而速写最终变成卡通画式的,在阴暗交织的破庙前,弯着身子做手术的医生形象。在白求恩被塑造成一位国际主义战士,“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的过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