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3:中国艺术生态调查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至今,“复调——中国艺术生态调查”的展览项目已经是第三年了。第一期江浙沪站中我们提出了:“如果你不成功,你还做不做艺术家,”第二期北京站中我们进一步地提出了:“如果你成功了,你还是不是艺术家?”两句话被看成宣言也好,口号也罢,其内容表达了“复调”整个项目对待艺术家成功这件事的一种思考态度。怎样的艺术家才能成功,怎样的艺术家才算成功,怎样的艺术家才会一直成功?这几个问题的评判标准本不一样,第一个问题艺术家说了不一定有用,第二个问题艺术家说了根本不算,第三个问题基本上就是伪命题。由此看来,艺术家在艺术生态中不可或缺,因为没有艺术家就没有艺术生态。那么,由艺术家构成的艺术生态,艺术家怎么就变成了弱势群体,
  引用自己在“复调2”北京站前言中写过的话:“北京,这是一个爱恨交加的城市;这里有最好的展览空间,最职业的观众,最权威的媒体,最慷慨的藏家;有钱、有资源、有星探、有香槟,有人每天都跟你谈论艺术。与此相对,北京每天还充斥着无效的展览,重复的评论,无休止的应酬,复杂的圈子,无关乎艺术的交易。成功的艺术家每天忙着应付和迎合媒体,敷衍或讨好藏家,保持着与市场若即若离的暖昧关系。这样一个机会与危险并存的城市,他成就着艺术家,也在摧毁着艺术家。”
  这是2014年我对北京的一些看法。今年“复调”项目考察到了珠三角区域,跟艺术家聊到北京时听到最多的便是“圈子”这个词。一方面表达了这边艺术家对北京艺术圈子的警惕,另一方面却也暗示了这边的艺术家无法形成一个圈子,一个资源高度集中的圈子,与之抗衡。这是一个吃不吃葡萄,或是葡萄酸否的问题。中国存在著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为什么只有在艺术资源高度集中的北京或是上海才能生存或是吸引着更多成功的艺术家,
  广东,这是一个适合艺术家生活而不是生存的区域,艺术家们随和、务实,且都有着一份工作。除去个案,以偏概全,用职业艺术家的标准去看待这群艺术家,他们不职业;用国际流行的当代艺术样式或语言去评判这群艺术家,他们也不流行、不生猛甚至有些“不思进取”。他们不关心政治,他们关心生活。这也是2015年我对广东这个区域的一些看法。
  此次展览项目推出了一件艺术衍生品《艺术是个球art is a circle》,喻意之一:艺术是个球形,怎么说都是对的,怎么说也是错的。喻意之二:艺术是个圈子,圈子是圆的,大家都遵循着规则,分摊着利益才能存在。喻意之三:棒球棍本身是一件体育用品,可用它打球,也可用它打架,这便是对艺术在这个时代功能性走偏的一种警惕。
  本次展览的海报,类似儿时玩耍的大富翁棋盘,其中的喻意也有两种。其一,这个游戏的胜负评判标准为谁能在游戏时间内比对手赚到更多的钱或者圈到更多的地,这恰恰也是对一个艺术家是否成功的普遍评判标准。其二,游戏棋盘中绘制了广州和香港的地标建筑,色子象征着澳门,整个棋盘便象征着珠三角区域一种轻松且自在,如游戏般的创作与生活状态,也许只有状态才是艺术人生的大赢家吧。
  广州的青年艺术家因多样性、分散性以及对他们未来的不确定性而难以进行综述。这次生态调查虽然无法全面完整地去描述,但是无论如何已经揭开了它神秘面纱的一角。在中央美术学院“未来展”的开幕式上,策展人徐冰说:“我们一直认为对青年艺术家的关注是最值得做的事情,因为青年艺术生态是最敏感的一个地带,它可以反映这个时代最不确定的,也是最有生长力的那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他们代表未来。”我们认为,恰恰是这种“不确定性”才是珠三角青年艺术家迷人的地方。
  时至今日,艺术圈已经进入到发展相对成熟且艺术生产链条相对完善的阶段,再不是持着一个民族符号就能称霸全中国的时代了,艺术家和策展人都面临着头脑风暴以及众多其他学科门类侵入的文化背景。看起来百花齐放的好日子到来了,艺术史叉一次进入非线性发展的时期,但是属于艺术家的自省和对当下社会的思考却似乎在日益减少。有力度,可以拷问灵魂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小清新的作品当道,并非只是八零后的专利,连大卫·霍克尼那样的大师也难以免俗。纵观中国上下,北京的作品依旧生猛,血淋淋地挑战我们的视觉和审美底线。而广州乃至珠三角的作品却一片和谐,潮湿且温润得像这里茶餐厅里的点心以及永远不会超过40摄氏度的天气一样——不流行,也不献媚。
  珠三角的艺术家独立且自给自足,他们不会一根筋地要做职业艺术家,总有一份养得活自己的工作。除了养活自己之外,有的甚至还能养活创作。这一点我在初到广州的时候就深有体会。记得当时很焦虑自己的未来,当时广美最受学生们欢迎的马哲老师陈衔对我说了一句话:“养得活自己就够了,不要对自己有那么多的预设,每个人都有一条不一祥的路要走。”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瞬间平静了下来。人活着需要多少的物质才能满足?才会觉得心安呢?其实养得活自己最重要!所以看到大家在为了生存而挥洒汗水,又为了梦想而执笔涂抹画布的时候,唯一想说的就是:你们真棒!艺术家已经慢慢褪下光环,成为一个平凡却不普通的职业称号。艺术家就像银行工作人员、公务员、白领或者其他职业的人一样,只是一个称呼,或者只是做了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的人。
其他文献
峨眉山市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峨眉山——的所在地,历来因“峨眉天下秀”而享誉中外。为了沟通自然遗产、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血脉,提高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把峨眉山市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文化都市,首届“峨眉当代艺术国际邀请展”于2015年12月25日至2016年2月20日在峨眉当代艺术馆、峨眉山市会展中心举行,来自中国、亚洲及欧美多国的近百位当代艺术家的绘画、雕塑、装置、新媒体作品与公
期刊
九官格  ——精确的视觉化  2015.12.6-2016.1.3  明园艺术中心  今天,西方艺术的空间表达方式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观看习惯和空间感知。文艺复兴初逐步形成的线性透视法所确立的网格状的图式,从15世纪前半叶的佛罗伦萨一直扩展到欧洲早期现代的几乎所有国家。19世纪中期以来,摄影术以及后来的电影、电视技术乃至于当代计算机3D建模技术,本质上依然是一个限定了上下、内外的框架(取景框),在取
期刊
当“极简主义”走向“绝对实在”,面对一张白布,要求观众要做出肯定时,迈克尔·弗雷德(Michael Fried)指出:极简主义者利用“剧场“为其作品的“物性”营造了一个虚假的情境,去除“剧场”,这些作品没有价值。  “极简主义”对“物性”的强调是“现代主义”对“形式”价值肯定走到极致的结果,当“形式”成为“极简”的时候,对这些形式作品“物性”的强调是必然的。但从逻辑上讲,这样的“物性”能不能使“作
期刊
盒子的隐喻与物的线索  自家峰(以下简称“白”):今天,对于更年轻一点的读者而言,了解你的作品更多的是“日常的物”之后的各个系列,这个线索已经持续了有十多年了。记得从人像到物的转型大约是在2000年左右开始的,在描绘了各种不同的物象之后,你有没有尝试回过去画人呢?  张恩利(以下简称“张”):有,但是可能是另外一个方式了。  白:是两个并行的线索,  张:不,并行的说法好像两种风格不相干,实际上对
期刊
大多数情况下,艺术家的个展中,文献作为一种补充介绍,总是处于一个相对次要的位置,起到铺垫或补充的作用。但是,鲜有像周加华那样,在展厅的整个一楼洋洋洒洒地用图片、资料与影像,甚至结合装置与空间营造,把自己的艺术人生来了个“和盘托出”。  周加华的人生很多彩,周加华的绘画很纯粹。一楼文献展区的丰富与二楼作品展区的单纯形成了对立而统一的关系,构成了“周加华”式的立体叙事。所以,他很贴切地将展览设定为“图
期刊
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是由上海外难美术馆与HUGOBOSS合作推出的一个两年一次的奖项。大奖是HUGO BOSS全球艺术计划的项目之一,该艺术计划还包括与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合作,面向全球、备受推祟的“HUGO BOSS艺术奖”(HBAA)项目。HUGO BOSS亚洲1新锐艺术家大奖于2013年首度举办,专注于支持和表彰亚洲范围内表现杰出的年轻艺术家。2015年,第二届亚洲大奖将其视角
期刊
一个城市不仅仅要拥有充斥着大时代、大社会的宏大的广场和宽广的街区,还要有小街小巷的浅吟低唱诸般细节。后者汇聚成的小时代、小社会,恰恰构成了城市生活的细节,正是这些生动的细节,才真正汇集成了一个城市文化的潜流。七拍,就属于这种潜流。这个组合成立已经是七年前的事了。当她们“再七拍”时,我们才隙讶地发现,原来在“再七拍”的背后,她们真的没有什么伟大的理想和抱负之类的宏远构想与规划。她们其实在倡导的是一种
期刊
李计亮(以下简称“李”):杨老师好{感谢你接受我的访谈。“八五新潮”对中国当代艺术产生着持续影响,非常值得深入研究。2015年是“八五新潮”三十周年,但当代人对这场运动的看法并不十分清晰,如何认识这种艺术精神的延续?  杨志麟(以下简称“杨”):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其重要在于此时存在若干转折的可能性。“八五新潮“就是在这几种转折的过程当中所起到的作用。从这个角度去认识“八五新潮”才有意
期刊
摘要:本文从当代文明和当代艺术的关系出发,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实质进行界定:中国当代艺术=当代文明+中国现状+艺术表达。在此基础上,归纳目前中国当代艺术出现的问题:中年人立场坍塌、青年人远离公共问题、“东方美学”逃避现实。然后,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对当代文明和当代中国的关系缺乏了解,在狭隘的格局中围绕着表达方式纠缠不休,却主动或被动地避实就虚。同时,移动互联网和当代艺术立场、趣味的结合,蕴含着巨大可能
期刊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经意间,罗中立奖学金度过了它复起之后的十周年庆典。十年来,艺术院校自己的展览逐步走向了开放性与社会化,而不同主体主办的各类艺术奖项更是层出不穷,当奖项的冠名人,罗中立教授在“致未来”的主题词开簏写下“首先因为热爱,我们选择了艺术”的时候,我下意识地想把它翻译为“In Art,we love”,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明白地展现出这十年筚路蓝缕间所蕴含的某种带有宗教意味情愫。  今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