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知己的担当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6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国士文化是不同时期文化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就是引领方向的文化坐标。泰州产生过不少国士级的大儒,如胡瑗、范仲淹、王艮等。国士文化的根本在于勤学苦思,在于躬行,在于创新,在于学以致用,但最重要的还在担当,没有担当情怀的儒生,即便是够得上大儒之称,亦成不了国士。泰州国士独领风骚的原因还在于这座城市的秀外慧中,在于这里的三水环境及人文底蕴。
  关键词: 国士 泰州 知遇 担当
  每座城市都有文化标志,如同城市的建筑坐标一样,人们更习惯把城市的文化“主要景观”称之为城市“文心”。泰州这座城市的文心,非范仲淹与胡瑗莫属,因为他们是最早在泰州传道的大儒。我们分析范仲淹和胡瑗的文化行为,自觉不自觉地便要联想到“担当”这个词。他们的担当,并非一己的担当,而是多重担当,也可以说,他们之担当,是有“来头”的。人们曾为“人生难得一知己”的动人词曲感慨万分,也曾为“高山流水有知音”的美丽传说快慰不止。中华文化的儒雅和婉约,迷倒了无数的文人雅士,造就了大量感性诗文。当然我们不能把中国文化简单归之于浪漫和婉约。文化是为心性服务的,引领着时代的方向,每个时代都有其代表人物,他们在思想和文化方面独领风骚。宋初的思想文化领域,少了范仲淹,便显得缺了虎魄熊胆;少了胡瑗,则明显失魂落魄,可见范仲淹和胡瑗之于宋初的影响力有多大。范仲淹和胡瑗不只是文化知己,还是人生挚友,他们相携着一路走来,引导并指点思想,风华当年,共同架构起宋初的意识形态大厦。而泰州,正是这两位文化大师心灵相通的重要城市,也是两位打点文化、激扬文字的文学交汇场。
  一、泰州相识成知己
  宋朝是中国文化比较繁荣的一个时代,出了不少大师,这些大师,形成了一个个文化的山尖,因而把一个时代积聚成为文化的高地。大师自然有其独特风范,但旧时的文化传承,都有一定的师承关系。有些虽然不是很明显地表现出师承脉络,但暗中的连接是必然存在的,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的一个普遍现象。
  范仲淹的横空出世,跟“词人宰相”晏殊有关。晏殊得道较早,且深得皇帝赏识,但他并不以其横行于世,依然是温文尔雅,尤其对教育十分用心,悉心培养后生。《宋史》载:“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涑水纪闻》载,晏殊在翰林时,欣赏范仲淹才华,力邀其到书院讲学,并推荐他做了馆职。晏殊任枢密使后,又奏请范仲淹为枢密副使。出道不久的范仲淹,在晏殊的提携下于天禧五年(1021),调往泰州海陵西溪镇(今江苏省东台县附近),作盐仓监官——负责监督淮盐贮运转销。是时,胡瑗已从泰山学成归来,设塾授徒,名气不小①。曾做过馆师的范仲淹,很快就跟胡瑗相识了,他们便成了诗词唱和的文化朋友。泰州曾建“景范楼”②,后办“景范学堂”③,再现当年范仲淹与胡瑗等五位挚友吟诗作赋之象,甚而立了五贤之石雕。可见,泰州之于文化名士的厚待有多深,这也是泰州为什么能够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因所在。
  不能不为泰州点赞。遥想当年,泰州的亭台楼阁间、乡野渡口旁,范仲淹和胡瑗等人徜徉沉吟,操琴弄管,四时为之动容,八节为之铺陈,小溪为之低缓,流云为之留步,好一派文人雅士图啊。但千万别以为他们只在乎文朋诗友的应酬与唱和,他们还在为“范堤”④的建筑而处心积虑;他们在为思想领域的僵化而发愁;他们一起为国家的命运而担忧。他们的所谓欢乐,是建立在积极进取、勤奋工作基础之上的快乐,是勇于争先、努力探索的社会实践之上的快乐。他们都想打破宋初沉闷的风气,要在理学和教育方面大显身手。所不同的是:
  范仲淹更多地把精力付诸于社会治理方面,而胡瑗更多地把时间投到了教育方面。
  要知道,像胡瑗这样才高八斗、心比天高的地方名士,眼里和心里,绝不会把某一个地方官吏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那么,范仲淹为什么会使胡瑗敬服呢?一方面,范仲淹并非随波逐流的官员,每一任上皆有建树,这使胡瑗内生爱戴,打心眼里喜欢范仲淹。另一方面,范仲淹文才了得,胡瑗自愧不如,对范仲淹佩服得五体投地。
  二、以先忧后乐写春秋
  范仲淹(989—1053),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仲淹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其所著《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成千古名句,向来为仁人志士抬为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烁异彩的精神财富。
  范仲淹并非在文章中先忧后乐,其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前奏;他积极改善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使宋西线边防稳固;他荐拔了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胡瑗便是其中的一位。朱熹称其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前面提到,在泰州,范仲淹并不只与文人唱和,他还兴修海堤,以绝海患。当年,失修海堤已坍圮不堪,盐场亭灶失去屏障,农田民宅屡受威胁。看到海水淹泰州城下,成千上万灾民流离失所,官府盐产与租赋蒙受损失,他上书江淮漕运张纶,建议在通州、泰州、楚州、海州(今连云港至长江口北岸)沿海,重修捍海堤堰。张纶赞同,奏准朝廷,调范仲淹作兴化县令(今江苏省兴化市),全面负责治堰。天圣二年(1024年)秋,仲淹率领来自四州数万民夫治堰。此间,一场海潮吞噬了百多民工,部分官员认为是天意,主张停工,事报京师,朝廷踌躇不定。风浪冲腿,仲淹不退,好友滕宗京亦从容不迫,两人泰然自若,退去的民众便又纷纷回到了堰上。就这样,绵延数百里的捍海长堤,便横亘在黄海滩头。盐场和农田有了保障,流亡民户又返回家园。人们感激兴化县令范仲淹的功绩,将海堰称作“范公堤”。甚至,兴化县不少灾民,竟跟着姓了范。至今,兴化仍有范公祠遗址,父老敬祀如初。范仲淹用自己的政治行动,把忧乐观填实赋美,海陵(泰州别称)有所谓前八景,其中就有“范堤烟柳”。范仲淹名号及其政绩被永远锁定在泰州的风景之中,这是文化之于名士最高的奖励。   王安石敬称范仲淹为“一世之师”⑤。而也就是这位王安石,曾一度在宋神宗面前批评范仲淹“好广名誉,结游士,以为党助,甚坏风俗”。官场之于文化界是有本质区别的,即如王安石这样的改革大师、文学名士,也会发出言不由衷的议论,好在他承认范仲淹的文化地位。
  理学大师朱熹如此评说:“范文正杰出之才,本朝道学之盛……亦有其渐,自范文正以来已有好议论,如山东有孙明复,徂徕有石守道,湖州有胡安定,到后来遂有周子、程子、张子出。”吕中曾评:“先儒论宋朝人物,以范仲淹为第一。”《宋元学案·序录》云:“高平(范仲淹)一生粹然无疵,而导横渠(张载)以入圣人之室,尤为有功。”毛泽东曾说:“中国历史上不乏建功立业之人,也不乏以思想品行影响后世的人。前者如诸葛亮、范仲淹,后者如孔孟等人。但两者兼有,即办事兼传教之人,历史上只有两位,即宋代的范仲淹与清代的曾国藩。”要知道,作为一代伟人和诗词大家的毛泽东,心气之高,一般不下如此之肯定结论,可见范仲淹在其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国无名士,则无清明,学无所尊,则无榜样。中国文化对名士风流是肯定的,是赞赏的,是推崇的。范仲淹并非浪得虚名,担当得起中国名士之称谓,何况他根本不浪。我们之于对范仲淹的了解,可能更多于他那对千古名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确,就凭这两句,范仲淹已经可以傲立于中国文化的思想之林中。至今,他的这两句话,仍然是不少领导干部的座右铭。范仲淹政治理想的高绝,完全不同于“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消极的正派做派。无论顺逆或荣辱,范仲淹都置之度外,他坚持的是一种勇往直前的理念,为天下谋福利,是其终身的追求。他不在乎一时一地的得失,在他的眼里,忧患要远大于欢乐,责任重于泰山。正因为范仲淹思想永远处于“顶层设计”和“底层民生”两个端面上,因此深得统治者及民众的推崇,人们始终将他排列于“第一国士”的大位上。放眼古今,几人能拼得“第一国士”的名号。国士之号的评定,历经千余年文化之考验,难得之极,又何况是“第一”之尊。范仲淹的担当,不仅教育了宋代文人,还教育了自他以后的中国文化人。当然,第一国士的称谓,似有笼统之意,有不同意见者,完全可以排排中国文化名人的座次,谁当得起“第一”大号?想必各有所见,但文化之实之名归,自有公论。我们认为范仲淹当得起第一之名,跟中国历史上的诸子百家比,范仲淹之于“国之士”名,是当之无愧的,虽然他担不起开山立派的大家称谓。
  文化的担当,需要儒学道学和佛学等学理的培养,但根本点在文化之骨气。范仲淹不只为仁义礼智信所动所用,还在于忠孝节勇及温良恭谨让等方面的刻苦修行,作为中国思想的忠实信徒,范仲淹无愧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也无愧于之后的中国历史,他的思想早已走出国门,为世界所赏所赞,他的经典阐述,早已成为世界名言,几乎每一种哲言和名言版本中,都留下了他的光辉之名。这不仅是范仲淹的荣耀,也是中华文明的骄傲。其核心思想,就是真心实意地忧国忧民,为祖国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
  范仲淹不只撑起了宋初意识形态的大旗,他的思想影响力已远远超出了宋朝,时至今日,人们仍将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他代表的确实是先进文化的方向。这也是胡瑗佩服范仲淹的地方。
  三、苏湖教法自成一体
  胡瑗(993—1059)字翼之。中国北宋学者,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因世居陕西路安定堡,世称安定先生。胡瑗因他的祖父胡修任泰州司寇参军,遂举家迁居泰州海陵。黄宗羲《宋元学案·安定学案》载,胡瑗少年饱读诗书,擅长文字,13岁通五经。宋祥符六年(1013),20岁的胡瑗与孙复、石介等学友赴山东泰山栖真观求学深造,十年不归。30岁开外,胡瑗才从山东回到家乡,并参加科举,却7次应考不中。40岁时,胡瑗放弃科举意念,返回泰州,在泰州城内华佗庙旁的经武祠(私塾,今泰州中学)讲学。也就在这时,范仲淹来到了泰州做官,曾做过教师的范仲淹自然而然地跟胡瑗等地方名士走到了一起。自此,范仲淹多次提携胡瑗,如当初晏殊提携自己一样。
  景祐初年(1034),朝廷改定雅乐,下诏求通晓音律之人。范仲淹特荐举胡瑗,胡瑗以平民身份在崇政殿回答皇上咨询,后授胡瑗为秘书省校书郎。
  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安抚副史,举任胡瑗为丹丹推官。不久胡瑗任保宁节度推官、教授湖州,胡瑗改变当时重辞赋的学风,而重经义和时务。他在校中设“经义”、“治事”两斋,经义斋学习研究经学基本理论,治事斋则以学习农田、水利、军事、天文、历算等实学知识为主,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为支持胡瑗,范仲淹将儿子范纯佑送入郡学,拜胡瑗为师。范纯佑严格遵守学规,其他学生不敢任意违反。胡瑗视学生如子弟,学生们也信任爱戴他如父兄一般,跟随他学习的常常有数百人。胡瑗力纠社会时弊,坚持体用为本思想,大胆改革教育,首创分科教学,推广普及教育,主张州县办学。胡瑗探索办学新路,严立规章,言传身教,注意体、美、音乐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倡社会实践,并开展游历考察活动。其教法自成一体,史称“苏湖教法”。
  范仲淹当政兴学曾取其法,“著书令于太学”。庆历年间(1041—1048)朝廷兴办太学,派人到湖州学习胡瑗教学之法,并因之制成学规。又召胡瑗为诸王宫教授,胡瑗称病不上任。后做太子中舍,以殿中丞辞职。胡瑗不仅识相,而且知趣,他多次拒绝了“身为帝王师”的厚遇,他只是想坚持一种教法,一种可以被广大士子接受,可以为社会所用的教法。《宋史·胡瑗传》载胡瑗名言: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本者在学校。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职教化之任者在师儒,宏教化而致之民者在郡邑之任,而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皇中期(1049—1053),朝廷召胡瑗,常做乐事。后为大理寺评事,兼任太常寺主簿,胡瑗推辞不上任。一年以后,授胡瑗光禄寺丞、国子监直讲。胡瑗升迁为大理寺丞,皇上赐之以绣着银鱼的红袍。胡瑗就住在太学,实行太学“寄宿制”,时,他的学生更多,太学住不下,租太学旁官舍安顿。礼部所录官员,胡瑗弟子常占十之四五。胡瑗的学生,无论才能高下,皆注意修身养性,严谨自律,穿戴举止,往往相似,一看便知是胡瑗弟子。   嘉祐初年(1056),胡瑗擢升为太子中允、天章阁侍讲,这时他仍然管理太学。胡瑗倡导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主张知行合一实践思想。胡瑗的“苏湖学规”,被朝廷定为太学及郡县学宫的“法式”,对宋代的儒学发展起过推动作用,被公认为宋代儒学宗师,宋神宗称他为“真先生”。后胡瑗染病不能上朝,以太常博士而辞官,告老还家,众弟子和朝廷官员在城东门外为胡瑗饯行,当时将此事传为佳话。不久,胡瑗病终,皇上下诏厚赏其家,并帮助办理了胡瑗丧事。发自内心,出于真情,皇家不例外,这才是对胡瑗最重最厚最实最美的“点赞”。王安石誉其为“天下豪杰魁”。
  朱熹曾把古代圣贤名流的“嘉言善行”汇集起来,编成《小学》一书,作为儿童读本,其中就详细记录了胡瑗一生的教学活动和事迹,认为可作“百世之法”。
  宋宝庆二年(1226年),泰州在胡瑗讲学之处,亦创办了“安定讲堂”,是省内最古老的书院之一,比扬州书院早436年。明嘉靖九年(1530年)世宗正式以胡瑗从祀,尊称为“先儒胡子”,拨款在泰州“安定讲堂”处建胡公祠。嘉靖十七年(1538年)经监察御史杨瞻倡议,院内建祠专祀安定先生,立《宋胡先生讲学故址碑》和《安定祠碑》。清乾隆五年(1740)改称“胡公书院”。书院前厅板联“精忠上仰将军岳,正学前瞻教授胡”。岳飞在泰州多有建树,因此得到泰州的礼遇,泰州人民把胡瑗和岳飞联在一起,是对胡瑗的厚爱。明代学士程敏政断言:“自秦汉以来,师道之立,未有过瑗者。”胡文昭公祠是官方祭祀宋代大儒、教育家胡瑗的祠堂。胡祠也称胡瑗专祠,在华东共有五处,其中湖州,苏州,泰州三处建于宋朝,无锡,常州二处建于顺治末、康熙初。
  知遇之恩长被世人曲解,以为必当相报。其实,中国文人不讲究钱物之报,但十分注重品性相投,其报答往往必须在思想和行为上,这才是意义中的知遇。都以钱物去衡量的话,其实已不是属于所谓的知遇,也就是钱钱交易或物物交易,算不得思想的一脉相传。胡瑗与范仲淹相识后,并没有把范仲淹对自己的赏识作为“跳板”,他也没有因为皇家的厚爱而在官场上“逐鹿”,他把全部的精力用在教育及教育改革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这正是他的担当。虽然他担当得并不轻松,但是他完成了时代的使命,而且完成得非常出色,他靠自己的奋斗,赢得了历史的尊重。这不得不使我们联想到一词:责任,一个中国文化人的责任。
  四、家国责任担在肩上
  《礼记·大学》中著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段话对中国文化人来讲,可谓耳熟能详。自古以来,中国众多知识分子一直坚守着“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以仁为本,忠恕至上,在性格上体现出温和与理性,在执政上体现着“人本”和“民本”理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是文化人的职守又是一种文化人的责任。文化人很多,但有担当的文化人其实很少。而我们更关切的是“铁肩担道义”的“担”字,其次才是所谓的“妙手著文章”。范仲淹如果没有担当情怀,他也就不可能写出“先忧后乐”的担当文字。范仲淹的担当,在于国风、社风、家风的熏陶和培植,是中国文化造就了范仲淹,离开了中国文化,也就不可能出现范仲淹,这是一个大前提。
  1.节俭持家戒骄奢。范仲淹清廉一生,不仅青年时代贫寒时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即使后来身居高位,仍能自奉节俭。他在求学时,就拒绝吃同学为他提供的好酒好菜。为官以后,他依然保持着节俭的习惯。每日反省自己,“以清苦俭约著于世”,“门中如贫贱时,家人不识富贵之乐”。范公曾经说:“我晚上睡觉前,一定先盘算一下每一天奉养家庭的费用以及自己所做的事情。假如平衡而合理,就能睡得很好;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整夜都睡不安生,第二天一定要做到让它平衡合理。”范仲淹治家极严,儿子范纯仁结婚时,他听说未过门的儿媳要用罗绮做一顶帐子,心中很不高兴,他对家人说:“做帐子怎能用这么贵重的材料?我家一向清俭,决不能任其败坏家风。如果她敢带这样东西过门,我就当众把它烧掉。”他不仅言传而且身教,平日如果没有宾客登门,家人吃饭,他不准上两样荤菜。家人衣食,只是够用。到了晚年,他的子弟要为他置办宅第田产,他断然拒绝。范仲淹一生忧乐天下,开一代廉政之风,死后入殓时,连一件新衣服都找不到,他用他的一生践行了“以德行事”、“积德行义”⑥的廉政主张,体现了一代名臣的崇高风范。
  前些年,不少党员干部看到社会上一些人灯红酒绿、吃喝玩乐而心理失衡,看看范仲淹所处的时代,当时正是北宋王朝鼎盛之际,享乐安逸之风弥漫朝野,名臣如寇准、晏殊、欧阳修等都不能免俗,他却能洁身自好,严于律己。今天,我们的领导干部更需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时时刻刻把握好自己,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筑牢做人之基,用好为民之权。
  2.扶弱济世释恩怀。范仲淹性情极为孝顺,因为母亲在世时家里贫穷,后来虽然富贵了,妻子儿女的衣食也只是刚刚够用,他却喜欢施舍给予,设立义庄来赡养家族中的穷人。范仲淹主持政务崇尚忠厚,所到之处对当地百姓多有恩德,邠州、庆州等地的百姓和羌族人都为他画像并设立生祠供奉,当他去世时,悲哀号哭如同父母去世一般。范仲淹曾经上书说:“治理天下的人,唯有地方行政长官最为关键,近来因为选择不适当,使得天下征收赋税不平等、判罚刑狱不公平、水旱灾难无人救济、强盗小偷无人铲除。假若地方行政长官能够有合适的人选,那么政务就成功了。”
  3.严谨治学育英才。范仲淹和胡瑗,他们不只在经营自己,还在经营思想与情操,他们才能够在宋初那复杂而纷繁的思想天空中,为自己谋得了一席,也为中国文化,保留了一股清新之气。范仲淹购买了钱氏的南园,本来打算迁居到那里,阴阳家说那里风水很好,会接连出公卿贵族。范公说:“与其让某一家独自发达,怎么比得上让读书人都能在此受到教育。”于是把这所房子当做了学校,因此吴中一带文风蔚然兴起。深受范公力挺的胡瑗同孙明复、石介一道被学术界称为“宋初三先生”,他一生与教育结缘,曾两度辉煌。一是在苏州和湖州两地,设教二十余年,创立了著名的“苏湖教法”,名重朝野;二是在开封,除奉命制作乐器及从政外,主要是掌教太学,为统治者培养了一大批治理人才。胡瑗把一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事业。胡瑗的献教精神,受到时人与后人极多、极高的赞颂和尊敬,至今仍然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宋代思想家和教育家胡瑗倡导“明体达用”的教育思想,开创“经义”“治事”的成才路径,建立“苏湖教法”,执教三十年间,培养出数以千计经世致用的人才,为教育为社会为国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重温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也许能够给今天的改革带来启示。   4.执政为民保平安。范仲淹为官数十年,入能为相,出能为将,数次升迁,数次被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他先后在泰州、睦州、苏州、青州及河中府等地担任过地方官员,每到一地,必兢兢业业,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兴利除弊,筑城浚河,赈贷捍御,修堤岸,立义庄,兴学救荒,关心民生疾苦,施政以养民。西夏扰边,他便向朝廷提出要求,将自己调往边关延州,亲临战场指挥作战,正确运用对敌战略,使边关局势转危为安。针对当时朝政弊端,他提出了著名的《答手诏条陈十事》的改革方案,改革朝政,史称“庆历新政”。虽然最终失败,但开创了北宋士大夫议政的风气,传播了改革思想,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前奏。他创始的以工代赈,因势利导,疏导分流等治水方法,在中国水利和救荒史上留下了千古佳话。
  我国素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古训,自古就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诸葛亮任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典故,至今仍广为传颂。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有其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但他“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把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被后人所铭记。他故后各地百姓立庙祭祀有18处之多,人民心中的丰碑是对历史人物最好的纪念。古人尚且知道为官责任之重,作为今日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更应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职责。
  注释:
  ①胡瑗自幼聪颖好学,但因家境衰微,早年并未受过良好教育。直至20多年后才得以与孙复、石介等人到山东泰山栖真观求学深造。心志远大,10年不归,在此期间,他“食不甘味,宿不安枕”。
  ②③兴化南郊尽头,有沧浪亭园。穿“文正坊”至衙门,衙前木栅门上一匾赫然:“文正流风”,“文正”即范仲淹。大堂后为一挑檐围栏的暖阁,俗名二堂,一为“景范”,一为“四知”。这座二堂就是著名的“景范堂”。范仲淹宰令兴化时,建学宫、施教育。后人从之,道光十四年(1834),地方呈请以古衙改办书院,为表达兴化人民世代景范之情,命名为文正书院。创办文正书院的同时,又在范公祠中设景范书院和范公祠社学(后改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范公祠首设兴化教育局,文正书院改办为文正高等学堂。辛亥以后,文正书院设县立初级中学,此乃兴化近现代数十座中学的母体和肇始。
  ④为防海潮破坏,范仲淹在泰州领导民众筑堤抵抗,泰州百姓深得其利,遂将该堤称作“范堤”。
  ⑤王安石在《祭范颍州文》中称范仲淹为“一世之师”。
  ⑥语出陈泰山《从范仲淹的为官境界谈起》文,原载2011年1月10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范仲淹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话:“以德服人,天下欣戴,以力服人,天下怨望”。
  参考文献:
  [1]文正东.宋代名师胡瑗的为学、为师和为人[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杭州社科论文汇编.范仲淹与胡瑗的教育思想研究的评论.
  [3]李存山.范仲淹与宋代新儒学[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4]范敬中主编.中国范仲淹研究文集[J].历史与社会丛书,2009,4.
  [5]张树俊.简析胡瑗教育思想中的几个关系[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3,2.
  [6]张树俊.胡瑗“以经术教授吴中”史考[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7][宋]范仲淹.范文正集.四庫全书(集部).别集类二宋.范文正集二十巻.别集四巻.补编五巻.
  [8]范国强.试论范仲淹的教育思想与方略[J].贵州社会科学,2010,5.
  [9]方健.范仲淹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2.q
其他文献
摘 要: 东南亚原英国殖民地或保护国有新加坡、缅甸、马来西亚和文莱四国,居住着大量华人,英语是四国官方语言或通用语。本文从英国“间接统治”的殖民政策和中国华人迁移探讨了中、英文化对东南亚英语变体的影响,以及中、英和东南亚四国间不同文化内涵和文化差异在英语词汇上的体现。  关键词: 英国殖民地 东南亚华侨 文化差异 东南亚英语变体  文化是语言生存的基础,影响并塑造语言,文化的发展可以推动和促进语言
摘 要: 文章针对中职教材不能很好地适应职业教育改革的现状,通过对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教材建设的必要性分析,提出基于工作流程,由校企合作开发实训教材的思路,并以《单证实务》为例进行阐述。  关键词: 物流服务与管理 教材 物流单证  2012年11月6日,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将教材的建设原则表述为: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按照建立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的要求,推
摘 要: 本文在对襄职思政课堂教学“1234”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的基础之上,立足于高职学生主体的实际,紧紧围绕思政课堂教学90分钟的主阵地,提出“5个2”考核方式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 思政课堂教学 考核方式 创新设计  笔者于2011年在《教育与职业》发表了论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考核方式创新探索》,在论文中详细介绍了“1234”考核方式,此成果被多人引用。5年过去了,“1
摘 要: 幼儿语言的获得是成长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此期的语言教育对孩子一生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课程实施状况将直接关系到语言教育的效果。本研究选取曲靖市富源县六所比较有代表性的农村幼儿园并对其语言课程实施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提出相应策略,以期促进富源县农村幼儿园语言课程的实施,同时为其他农村地区语言课程实施提供可行性参考。  关键词:
摘 要: 红色资源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文章以绵阳为例,在梳理、挖掘绵阳红色资源重要育人价值的基础上,结合绵高校红色资源教育实际,提出将绵阳红色资源更有效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以期提高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效率。  关键词: 红色资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绵阳红色资源  一、绵阳红色资源内涵  红色资源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
摘 要: 昆曲艺术对现当代吴地作家的文学创作,无论是显在影响还是潜在影响,有着不言而喻的滋养作用,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苏州作家。本文主要以苏州现当代作家周瘦鹃作品为例,考察昆曲艺术对周瘦鹃文学创作的渗透作用。  关键词: 昆曲艺术 周瘦鹃 时代精神 文学性 移注与渗透  谈及周瘦鹃及其早年,毋庸置疑,他以通俗小说为人熟知;到其晚年,则专攻散文小品,五百多篇的精品散文流传后世,可谓现代文坛上一朵瑰丽
摘 要: 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日益提升,所以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将其融入思政教育工作,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政水平、综合素养,陶冶道德情操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国内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基于贵州师范学院实际情况,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问题与措施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政教育 教育机
摘 要: 伴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现实,高职生通用职业素养的高低逐渐成为其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深入分析高职生通用职业素养偏低的本质是由通用职业素养的隐性特征、通用职业素养展现的“滞后性”、形成的“缓慢性”及培养主体的“多元性”等因素造成的,结合多年高职学生管理经验,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提高高职生通用职业素养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学生 通用职业素养 对策  一、通用职业素
摘 要: 医教协同背景下,积极推进中医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有机融合的制度,建立适应中医特点的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各中医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新任务。本文对建立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紧密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介绍了开展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对改革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
摘 要: 推进和加强学风建设对于高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从明确目标原则、严格学风管理、加强学风督查、明确责任主体、建设骨干队伍、严肃考试纪律、开展学生活动、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教风建设等九个方面对加强和推进学风建设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 高校学风建设 文化建设 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学风是一所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学校治学精神、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