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年级是教育的启蒙阶段,这个阶段的思维是今后思维发展的奠基石,正所谓是“万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因此,更需要教师的精心培养。教育在教学中只有扎扎实实地设计好每一个步骤,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创设情境,以情激思
积极的思维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感情体验基础上的。因此,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针对低年级学生想象思维比较发达的特点,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生动形象又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学习。
例如:教学十几减9时,可利用多媒体创设这样一个童话情境:在一个晴朗的天气里,兔妈妈领着她的两个孩子到野外采松果,她们不一会儿就采了一大堆。休息时,兔妈妈对孩子们说:“乖宝宝,你们真是妈妈的好孩子,妈妈领你们做游戏,好吗?”兔宝宝高兴地说:“好!”兔妈妈说:“我们来做个‘看谁最聪明’的游戏。”说完,兔妈妈就摆起松果来。先摆9个松果,接着又摆了几个(几可以是1-9中的任意一个)。通过多媒体演示,将学生带入到童话情境中,使之通过观察思考归纳出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想加法、算减法。即9加几得十几,十几减9就得几。
这样寓教于乐,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动手操作,以动促思
低年级儿童好奇,乐于模仿,什么都喜欢动手试试。因此,教学时应就要有意识地“投其所好”,让学生动手操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学生在动中学,就能提高学习兴趣。“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学习起来就得心应手。
例如:树上有4只小鸟,天上飞的比树上的多3只,天上飞的有多少只小鸟?
这类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其数量关系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除了直观讲解外,还必须让学生拿出学具动手操作,先摆出树上的4只小鸟,再摆天上飞的只数(可用▲表示),摆天上飞的只数时,要先摆出和树上一样多的4只小鸟,再摆比树上多3只的飞的小鸟,树上的和飞的小鸟要一一对应。
树 上 的小鸟: △△△△
天上飞的小鸟: ▲▲▲▲▲▲▲
学生在摆的过程中,就能感知并理解到天上飞的小鸟的只数,它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树上同样的多的只数4只,另一部分是比树上多的只数3只,把和树上同样多的部分加上比树上多的部分,就是天上飞的只数。因此,这题为什么要用加法也就显而易见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既明确了计算方法,又以动促思,达到了思维的目的。
三、用眼观察,以形促思
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形象。因此,培养学生对图形的有意观察,以形促思,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但低年级儿童有注意力比较差,观察常是随意性的,有时甚至主次不分,因此需要教师进行指导。
例如教学准备课的开学图中,首先从整体出发,让学生讲出这幅图的图意,然后引导学生仔细地分析图意,数图中各种事物的个数,先数数目较小的,后数数目比较大的或者是先从地上数,再数天上飞的等等。总之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时行图中综合,把整个画面按照顺序从“小到大”或从“上到下”逐1讲到10。
四、重视表达,以口促思
儿童的表达能力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准备课开始,教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在10以内的加法教学课时,教材中有不少插图,我就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如一幅山羊吃草图,地上有3只白山羊在吃草,黑山羊有2只,按照图意,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三句话,以渗透一道简单应用基本结构,及加、减法的意义。有的学生说:“白山羊有3只,黑山羊有2只,一共有几只山羊?”也有的说:“地上有2只黑山羊,3只白山羊在吃草,一共有几只山羊?”还有的说:“地上一共有5只山羊,其中白山羊有3只,黑山羊有多少只?” 在教学口算题时,要求学生叙述计算过程,结合应有,引导学生说一段逻辑性强的话,如“已知什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等。
五、加强练习,以练促思
《课标》指出:“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学以致用,促进了思维的内化。
练习要有针对性,能体现较强的目标意识,因此在备课时要熟悉教材,正确领会教学的目标所在,掌握重点,要有针对性的来设计练习,以此来加深理解,从而做到举一反三。
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学生接受和巩固知识的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因此在设计练习时要依据学生这一认识特点,先进行模仿练习,再有提高性练习,使学生从再现思维向思维性思维过渡。
以上所述的各个方面都是相互关联的。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因素,多给学生提供机会,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吐出自己思维活动的一切,然后再适当的点拨,促进思维的合理性,敏捷性,逐渐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
(山西省交口县教研室)
一、创设情境,以情激思
积极的思维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感情体验基础上的。因此,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针对低年级学生想象思维比较发达的特点,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生动形象又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学习。
例如:教学十几减9时,可利用多媒体创设这样一个童话情境:在一个晴朗的天气里,兔妈妈领着她的两个孩子到野外采松果,她们不一会儿就采了一大堆。休息时,兔妈妈对孩子们说:“乖宝宝,你们真是妈妈的好孩子,妈妈领你们做游戏,好吗?”兔宝宝高兴地说:“好!”兔妈妈说:“我们来做个‘看谁最聪明’的游戏。”说完,兔妈妈就摆起松果来。先摆9个松果,接着又摆了几个(几可以是1-9中的任意一个)。通过多媒体演示,将学生带入到童话情境中,使之通过观察思考归纳出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想加法、算减法。即9加几得十几,十几减9就得几。
这样寓教于乐,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动手操作,以动促思
低年级儿童好奇,乐于模仿,什么都喜欢动手试试。因此,教学时应就要有意识地“投其所好”,让学生动手操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学生在动中学,就能提高学习兴趣。“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学习起来就得心应手。
例如:树上有4只小鸟,天上飞的比树上的多3只,天上飞的有多少只小鸟?
这类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其数量关系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除了直观讲解外,还必须让学生拿出学具动手操作,先摆出树上的4只小鸟,再摆天上飞的只数(可用▲表示),摆天上飞的只数时,要先摆出和树上一样多的4只小鸟,再摆比树上多3只的飞的小鸟,树上的和飞的小鸟要一一对应。
树 上 的小鸟: △△△△
天上飞的小鸟: ▲▲▲▲▲▲▲
学生在摆的过程中,就能感知并理解到天上飞的小鸟的只数,它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树上同样的多的只数4只,另一部分是比树上多的只数3只,把和树上同样多的部分加上比树上多的部分,就是天上飞的只数。因此,这题为什么要用加法也就显而易见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既明确了计算方法,又以动促思,达到了思维的目的。
三、用眼观察,以形促思
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形象。因此,培养学生对图形的有意观察,以形促思,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但低年级儿童有注意力比较差,观察常是随意性的,有时甚至主次不分,因此需要教师进行指导。
例如教学准备课的开学图中,首先从整体出发,让学生讲出这幅图的图意,然后引导学生仔细地分析图意,数图中各种事物的个数,先数数目较小的,后数数目比较大的或者是先从地上数,再数天上飞的等等。总之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时行图中综合,把整个画面按照顺序从“小到大”或从“上到下”逐1讲到10。
四、重视表达,以口促思
儿童的表达能力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准备课开始,教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在10以内的加法教学课时,教材中有不少插图,我就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如一幅山羊吃草图,地上有3只白山羊在吃草,黑山羊有2只,按照图意,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三句话,以渗透一道简单应用基本结构,及加、减法的意义。有的学生说:“白山羊有3只,黑山羊有2只,一共有几只山羊?”也有的说:“地上有2只黑山羊,3只白山羊在吃草,一共有几只山羊?”还有的说:“地上一共有5只山羊,其中白山羊有3只,黑山羊有多少只?” 在教学口算题时,要求学生叙述计算过程,结合应有,引导学生说一段逻辑性强的话,如“已知什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等。
五、加强练习,以练促思
《课标》指出:“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学以致用,促进了思维的内化。
练习要有针对性,能体现较强的目标意识,因此在备课时要熟悉教材,正确领会教学的目标所在,掌握重点,要有针对性的来设计练习,以此来加深理解,从而做到举一反三。
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学生接受和巩固知识的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因此在设计练习时要依据学生这一认识特点,先进行模仿练习,再有提高性练习,使学生从再现思维向思维性思维过渡。
以上所述的各个方面都是相互关联的。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因素,多给学生提供机会,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吐出自己思维活动的一切,然后再适当的点拨,促进思维的合理性,敏捷性,逐渐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
(山西省交口县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