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益素养的现实困境与提升策略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nxiaonv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阐述了大学生公益素养的内涵和维度结构,指出了培育大学生公益素养的重大意义。采用大样本调查方法,评估了大学生公益素养现状,指出了五大现实困境。从强化政府公益保障职能、构建高校公益素养培育体系、发挥舆论宣传导向作用和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公益素养的提升策略。
  [关    键   词]  大学生;公益素养;现实困境;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19-0005-03
  对于大学生公益素养,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大学生公益素养是指大学生通过研习而不断地拓展公益见识并拥有正确的公益价值观,在公益领域里行动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品质和实践能力。包括大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以良好的思想道德规范为准绳的关心社会、关心人类的态度和精神,以及与之相应的从事公益活动、开展公益行为所具备的能力。由此可见,大学生公益素养包含以下两个维度:一是显见的公益能力和行为,包括公益宣传行为、公益准备行为和公益实践行为;二是内隐的公益心理素质,包括社会问题感知、公益参与情感、动机和价值观念、感知个体效力、公益意志、认知等。公益心理素质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公益行为的实践与否,公益行为反过来又影响着公益心理素质。大学生公益素养在其整体素养中处于重要地位,培育和提升大学生公益素养,不仅有利于促进他们自身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大学生公益素养的现实困境:基于浙江省13所高校的调查分析
  为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公益素养的现状和特点,笔者对浙江省13所本专科院校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公益实践能力和实践频度、社会问题感知程度、公益价值观取向、公益参与情感度、感知个体效力等。共发放问卷3980份,回收有效问卷3789份,问卷回收率为95.2%。纵观大学生公益素养行为和心理现状,发现主要有以下五大现实困境。
  (一)大学生实际的公益活动参与程度远远低于其公益意识水平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和感知度较高。大学生普遍认为社会诸多领域都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其伸出援助之手(占97.3%)(指有效百分比,下同)。95.9%的学生也表达了积极的态度和情感,即愿意克服困难且喜欢参加公益活动。只有少部分学生对公益情景置之不理,缺少对弱势群体的同情,缺少博爱的精神,表示不愿意参加公益活动。然而,从公益行为上看,参与过公益活动的学生比例较低,且参与频度不高,持续时间较短。30.7%的受试者表示“没参与过”公益活动,参与1~2次的占42.4%,3~5次的占18.3%,而6次以上的则为8.5%。就持续参与单项公益活动的最长时长看,不到1天的占了42.9%,1天~1周的占41%,1周~1个月的占7.9%,1~6个月的占7%,6个月以上的仅占1.2%。另外,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主动性有待提高。仅有35.7%的大学生表示“完全有”或“大体有”做公益活动的主动性,而有49.4%的学生表示其主动性一般。由此可见,总体上学生有积极的态度和情感,但实际的公益行为程度远远低于心理水平。
  (二)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制约了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调查显示,大学生接触了解公益活动信息的途径并不缺乏。其中,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获得信息的占75.7%,“校园海报、横幅等”有67.3%,“老师同学朋友介绍”有40.2%,“加入公益活动社团”和“其他”的占比相对较小,分别是27.1%和16.9%。但是,与之相对的现实是,很多大学生虽然有参与公益活动的意愿,但最终并没有实际付诸实践行动。为了解制约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各种影响因素,我们对其进行了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归因调查。统计发现,客观条件的限制是主要因素:表示受地域、资金、时间限制的,分别占了52.2%、55.4%、60.7%;受公益服务对象接受能力、活动类型和方式创新限制的占25.6%。主观意识也是重要制约因素:23.3%的学生认为参与公益活动意义不大,27.7%的学生对公益活动的真实性或实效性存在质疑,35.7%的学生认为自己力量太小,63.7%的学生认为缺乏对公益行为主体的法律、保险等基本保障。
  (三)部分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心理动机表现出一定的偏差
  部分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动机不纯,他们更多的是考虑个人利益的获取和个人的发展。31.5%的学生希望通过参加公益活动“为今后就业升学积累资本”,后面依次是为了“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协作能力”(30.6%)、“扩大专业知识的实践和应用”(15.9%)、“结交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6.9%)、“得到服务对象的肯定和微笑”(6.9%),“其他”(1.3%)。分析结果显示,专业性质、学生干部经历、政治面貌对公益行为目的存在显著影响。具体来看,人文社科类学生和学生党员更多地考虑为今后就业积累资本,也更倾向扩大专业的实践和应用;理工农医类学生、无干部经历的学生更倾向于提升沟通协作能力;人文社科类学生、无干部经历学生、非党员学生更希望能以此在经济上补贴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总的来说,部分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是出于“私利”而不是“公心”,心理动机表现出一定的偏差。公益动机的偏差甚至影响到部分真正想投身公益服务的大学生不屑于参与此类活动。
  (四)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层次相对较低,组织策划公益活动较少
  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领域众多,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低水平重复现象。66.3%的学生参与了“环保宣传活动”,接着依次是“帮助有需要的老人或小孩”(占65.9%)、“助教与助学活动”(49.1%)、“助残活动”(34.8%)、“赈灾时做志愿活动”(23.1%)、“医疗卫生活动”(11.9%)。在所处团队中以普通受支配者的角色为主,作为组织策划者参与公益活动的较少。调查显示,作为公益活动“发起人或负责人”的仅占9.5%,“虽不是发起人,也积极为活动出谋划策”的占29.9%。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政治面貌对“参与公益活动的角色”都存在显著影响,男生、来自城市的学生、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党员学生更多地作为活动的发起人或负责人,能积极为公益活动出谋划策。可见,大学生公益活动内容主要集中在专业知识要求较低的领域,对“高技术、高知识含量的”公益活动参与程度相对较低,尤其缺乏高层次公益活动组织、策划、管理等方面的经历。   (五)大学生公益意志相对薄弱,且缺乏应对公益活动所遇困难的能力
  在公益活动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公益意志薄弱,遭遇困难时,缺乏自信和应对能力。当问及付出更多时间、精力、金钱参与公益活动的感想时,只有10.9%的学生表示会“全身心投入”,有17%的学生“愿意想办法”。当问及时间和精力超出预期时,有35.2%的学生选择“放弃该项公益活动”,有25.5%的学生“不知道到底怎么办”。此外,有些大学生由于没有良好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在活动中遭遇困难。在对自身“独立策划公益活动项目”“领导、组织团队开展公益活动”“参加公益活动项目团队时与队员的协调合作”和“为开展公益活动而筹集资金”的评价上,均有半成左右的学生表示自己的能力一般,尤其对自身策划和集资的能力表示不自信(选择“较差、很差”的分别为17.2%、21.3%)。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学生干部经历、家庭经济状况、政治面貌对公益行为能力存在显著影响,男生、有干部经历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党员学生的公益行为能力相对较高。
  二、大学生公益素养的提升策略
  客观分析上述情况,我们不难发现,造成大学生公益素养现实困境的原因,不仅有政府政策制度层面方面的因素,也有学校教育、社会舆论及学生自身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强化政府公益保障职能、构建高校公益素养培育体系,发挥舆论宣传导向作用,三者各尽其职,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公益素养,促进其素质能力全面发展。
  (一)强化政府公益保障职能
  培育和提升公民公益素养,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健康发展,需要政府承担起相应的职责,不然,这项工作就难以持久甚至会走入歧途。从目前情况来看,政府在培育和提升公民公益素养方面的投入还是不够的。从投入的力度看,政府更多的是停留在倡导和宣传的层面,没有真正把这项工作提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度,缺乏总体规划,缺乏实施载体的设计,缺少相应的保障制度等;从实施的广度看,政府更多地只将重点放在了高校和街道社区,并且真正参与公益活动的只占了少数,有些参与者还带有私利性;从实施的深度看,大部分公益活动存在走过场的问题,没有深入持久有效地实施。
  为此,笔者认为,政府应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1.大力弘扬公益精神。在社会生活领域里,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公益精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优化社会环境,这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是一致的;2.构建并不断完善公益保障管理体系。政府的决策和制度是推动社会各阶层自觉开展公益宣传和公益实践活动的基本保障,要建立并完善各项公益保障制度,发挥政策导向功能,用科学的管理体系对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加以引导和监管;3.积极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从政策、资金和舆论等方面给予扶持,在社会管理上发挥它们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作用。
  (二)构建高校公益素养培育体系
  高校在推进大学生公益素养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公益素养培育体系,在组织、制度、资金保障的基础上,加强课程建设,拓展实践平台,建立激励机制。
  大学生公益素养的培育需要有理论的指导。高校除了开设道德修养和相关的基础学科课程外,还应结合学校校园文化品牌和专业特点,设置相应的公益素养教育特色课程,并将其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列入必选公共课序列,给予相应学分。在公益教学理念、目标、内容、建设、手段、团队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全面规划,有序推进。公益实践是提升公益素养的有效途径。高校应建立健全志愿者工作机制,创新载体,更广泛地建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志愿服务基地,为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搭建广阔的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体验中培育和提升自己的公益精神和公益素养。同时,还应积极举办或组织学生参与有影响力的社会公益比赛和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关注公益,参与公益,提升自我。考核激励机制是提升公益素养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校方、相关部门(机构)或受助方要通过通报表彰、颁发证书、表达谢意等方式,对公益实施者的公益行为表示认可。另一方面,高校要把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学生德育考评范畴,对公益实施者在评奖推优、组织发展、就业推荐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三)发挥舆论宣传导向作用
  正面的舆论宣传对于优化社会环境、有效激发大学生公益行为、提升其公益素养起着导向性的作用。应加大媒体对公益活动的宣传力度,通过公益广告、新闻报道、短评等形式,普及公益服务理念,报道公益活动现场,及时反馈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取得的效果与其成长情况,营造有利于公益事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
  在客观把握新时期大学生个体特点及其共性的基础上,定制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公益素养宣传,使公益宣传的途径、方式、时段等尽可能符合大学生接受信息的特点,提高宣传的效用。根据对大学生接触公益信息的途径调查结果,网络媒体和手机短信是大学生接触到最多的广告媒体,排在第二位至第五位的依次是张贴类(海报、宣传单、条幅等)、广播媒体、报纸杂志和电视媒体,在开展公益宣传时可以更多地利用网络和手机短信的优势;宣传方式可更多地利用公众人物的公益行为示范,发挥新闻正面导向功能;宣传时段也应符合大学生的作息特点。
  (四)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全面发展
  首先,高校应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和载体,积极培养他们参与公益活动的思想意识、意志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其感知效力。其次,高校应客观分析部分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动机不纯、部分大学生不屑于参与“走过场式公益”活动的主客观因素,主动承担起学校教育的责任。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客观认识社会,辩证分析事物,树立崇高的责任意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克服极端观点和偏执行为。再次,高校应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为他们参与公益活动并提升服务层次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注重大学生公益活动的规划与设计,突出层次性、专业性、实用性和持久性原则,依托专业,发挥特长,深入开展面向农村、面向企业、面向社区的公益活动,提升服务层次。要注重发挥专业教师指导和团队协作的作用,锻炼大学生的组织、策划、管理能力,增强公益活动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松,刘颖,于情.谈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的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8(8).
  [2]李妙芝,刘树忠,徐丽平.大学生公益素养现状调查分析[J].学园,2011(11).
  [3]蒋乐琪.工学结合条件下大学生公益服务长效工作机制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张欣阳.社区公共服务与大学生公益课堂的调查与思考[J].大众文艺,2010(8).
其他文献
[摘 要] 校内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学生技能的一种主要方式。课题组对重庆市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调查,重点就实训课程开设情况、实训效果、学生对校内实训课程的态度以及评价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其具体实施提供帮助。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 要] 高职教育要实现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职人”的目标, 必须将通识教育纳入其中。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师应结合专业特点和需求开展针对性的特色教学,充分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以便提高和保障高等高职教育的质量。  [关 键 词] 通识教育; 高等数学;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
期刊
[摘 要] 职业精神对医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某种程度上讲,职业精神甚至比医疗技术更为重要。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而医生的职业道德又反映出其专业的职业精神。因此,对医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是医学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学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才能得到提升,进而才能促进整个行业的整体发展。   [关 键 词]
期刊
[摘 要]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知识架构和素质要求决定了高职院校需要制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铁道桥梁工程专业应根据学生特点、企业人才需求现状、相关专业或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把培养应用型人才放在首位,制订合理的培养方案,精心论证并认真组织实施。本文对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桥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相关探索和实践。   [关 键 词]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铁道桥梁工程  
期刊
[摘 要] 以荆州教育学院《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堂教学为例,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中存在的教与学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根据学前专业培养目标及对幼儿教师要求的定位,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提高专业理论课教学质量,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为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 键 词]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4.0
期刊
[摘 要] 在阐述服务外包产业人才需求现状的基础上,对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特别是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方案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实施方案。   [关 键 词] 服务外包;软件人才;校企合作办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07-0084-
期刊
[摘 要] 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辅导员胜任力中的动机维度进行了分析,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了从薪酬制度的设计、绩效奖励等物质需求和对辅导员的关怀与爱,尊重与认同,辅导员生涯发展指导等社会性需求两个方面来提升辅导员的胜任力。   [关 键 词] 胜任力;高校辅导员;动机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1
期刊
[摘 要] 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课堂,“创客”人才的培养不可忽视。本文以高校社团建设为视角,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为例,论析了学生社团对培育“创客”人才的三个“有利于”及成效,以此说明加强高校社团建设应成为高校育人的重要工作。   [关 键 词] 高校社团;“创客”人才;社团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
期刊
[摘 要] 钳工技能是汽车类专业必须掌握的一门实用技术,但由于钳工“脏、累、苦”,学生不太爱学习这门课程,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地掌握这门技术,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以南通理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为例,通过对《钳工实习》课程设计的改革、考核手段的变更、授课时间的调整、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环境的营造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
期刊
[摘 要] 随着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技术学院的电子商务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细分、扎实技能是目前技能教育不可缺少的两点。作者依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学生的具体需求,从零起点进行技能与电商思维双重递进,以培养现阶段电商行业切实可需的技能人才。   [关 键 词] 电子商务;技术学院;网店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