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也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教学的需要出发,对提问进行艺术设计,巧妙使用,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
[关键词]提问艺术;问题;对策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提问,教师和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教学信息,发现教和学的成功与否,从而调整教学方法内容的呈现方式及呈现顺序。通过提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在课堂中的反应能力,充分活跃课堂气氛,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一、思想品德课堂提问面临的问题
1.提问密度过高。教师提问过于频繁,自己成为课堂表演的主角,陷入“填鸭式”教学的老套,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依赖,丧失问题意识,没有教师的问题就无法发现疑点。
2.提问档次低。记忆性、封闭式提问过多,比如“什么是规则”“什么是犯罪”“纪律与法律的关系怎样”等等,类似问题只要学生重复背诵答案或概念,不加过多思考就能答出。如此一来,学生也就成了记忆的“复读机”和“知识的容器”。
3.提问脱离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水平。道德认知靠判断,而判断依据是非善恶标准,因道德情景与个人认知程度的差异有所不同。因此,作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思想品德课,其课堂提问应根据学生的道德认知特点,给以正确的引导。
4.教师提问包办。有的教师确实认真备课,设计好一系列问题,准备让学生回答,问题不乏深刻,但是由于没有给学生留提问的余地,导致学生完全跟着教师的思维走,抹杀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把握思想品德课堂提问艺术的做法
(一)创新提问方式
1.创设问题情境。处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提问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让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迸发出学习的热情。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与新的理论知识体系发生激烈碰撞,检验自己过去的行为或他人的做法是否得当,应如何作出新的调整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学会在问题中解决问题,在矛盾中处理矛盾。
2.少提封闭型、回忆性问题,多提开放型、思考性问题。封闭型、回忆性问题属于低水平问题,要求学生朝某一特定的方向去思考,答案固定,方向单一,或要求学生回忆所学知识。这种问题学生凭记忆便可作答,容易限制学生思维想象空间。而开放型、思考性问题要求朝不同的方向思考,有大量的不同答案,有的甚至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长期进行开放型问题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型思维。
3.理论联系实际。把具体的知识点和当前国际国内重大时政热点、社会现象有机联系起来,启发学生思考,对所见所闻提问,对理论怀疑提问,对教师的答案提问,对道德标准提问。这些问题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往往急需答案,将之引入课堂,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又让学生找到了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证明所学知识并不空洞。
4.留给学生提问的余地。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最棘手的并不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提不出真正有意义的高质量问题。没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便无从谈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二)变单向提问为双向提问
提问不是教师的专利,学生也有权利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也不只是学生的义务,教师也应有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的机智和活跃课堂气氛的艺术。在这一点上,教师应向古代提问大师孔子学习,诱导学生在回答教师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更高水平的问题,而且对学生的问题一一作答,从不厌烦。有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马上直接作答,而是提出某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发表意见,然后再对学生的意见作出评价,最后才提出自己的意见。即使同一问题,针对不同学生作出与其认知水平、心理特征相适应的回答。有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许“一无所知”,这个时候不要出于爱面子避而不谈,要与学生一起剖析、盘问,探究问题的实质。
责任编辑 张淑光
[关键词]提问艺术;问题;对策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提问,教师和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教学信息,发现教和学的成功与否,从而调整教学方法内容的呈现方式及呈现顺序。通过提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在课堂中的反应能力,充分活跃课堂气氛,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一、思想品德课堂提问面临的问题
1.提问密度过高。教师提问过于频繁,自己成为课堂表演的主角,陷入“填鸭式”教学的老套,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依赖,丧失问题意识,没有教师的问题就无法发现疑点。
2.提问档次低。记忆性、封闭式提问过多,比如“什么是规则”“什么是犯罪”“纪律与法律的关系怎样”等等,类似问题只要学生重复背诵答案或概念,不加过多思考就能答出。如此一来,学生也就成了记忆的“复读机”和“知识的容器”。
3.提问脱离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水平。道德认知靠判断,而判断依据是非善恶标准,因道德情景与个人认知程度的差异有所不同。因此,作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思想品德课,其课堂提问应根据学生的道德认知特点,给以正确的引导。
4.教师提问包办。有的教师确实认真备课,设计好一系列问题,准备让学生回答,问题不乏深刻,但是由于没有给学生留提问的余地,导致学生完全跟着教师的思维走,抹杀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把握思想品德课堂提问艺术的做法
(一)创新提问方式
1.创设问题情境。处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提问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让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迸发出学习的热情。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与新的理论知识体系发生激烈碰撞,检验自己过去的行为或他人的做法是否得当,应如何作出新的调整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学会在问题中解决问题,在矛盾中处理矛盾。
2.少提封闭型、回忆性问题,多提开放型、思考性问题。封闭型、回忆性问题属于低水平问题,要求学生朝某一特定的方向去思考,答案固定,方向单一,或要求学生回忆所学知识。这种问题学生凭记忆便可作答,容易限制学生思维想象空间。而开放型、思考性问题要求朝不同的方向思考,有大量的不同答案,有的甚至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长期进行开放型问题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型思维。
3.理论联系实际。把具体的知识点和当前国际国内重大时政热点、社会现象有机联系起来,启发学生思考,对所见所闻提问,对理论怀疑提问,对教师的答案提问,对道德标准提问。这些问题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往往急需答案,将之引入课堂,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又让学生找到了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证明所学知识并不空洞。
4.留给学生提问的余地。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最棘手的并不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提不出真正有意义的高质量问题。没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便无从谈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二)变单向提问为双向提问
提问不是教师的专利,学生也有权利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也不只是学生的义务,教师也应有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的机智和活跃课堂气氛的艺术。在这一点上,教师应向古代提问大师孔子学习,诱导学生在回答教师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更高水平的问题,而且对学生的问题一一作答,从不厌烦。有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马上直接作答,而是提出某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发表意见,然后再对学生的意见作出评价,最后才提出自己的意见。即使同一问题,针对不同学生作出与其认知水平、心理特征相适应的回答。有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许“一无所知”,这个时候不要出于爱面子避而不谈,要与学生一起剖析、盘问,探究问题的实质。
责任编辑 张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