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本质特征培养空间观念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jsp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方体的本质特征是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决定其体积。棱的概念是教学的突破口,也是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在诱导学生总结出其本质特征后,应让学生根据长、寬、高进行想象,从而复原出长方体,然后借助选贴图构筑几何体的活动,指引学生进行观察、想象、推理等思维活动。
  [关键词]空间观念;本质特征;长方体的认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5-0053-01
  在几何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图形的本质特征,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图形的本质特征,培养其空间观念呢?近来,笔者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做了积极探索,现在与大家分享一点经验。
  一、帮助学生把握本质特征
  [教学片段1]
  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待学生初步了解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等概念后,展示右图):数一数,它一共有几条棱?
  生1:9条。
  师:长方体不是应该具有12条棱吗?为何 是9条?
  生2:应该是12条。由于绘图视角原因,有三条棱被遮住了。
  师(点击电脑屏幕,显现三条隐藏的棱,如右图):此时,你们能发掘出哪些信息?
  生3:长方体的长5cm、宽2cm、高3cm。
  (教师课件呈现“填一填”,让学生独立完成)
  正面:长( )cm,宽( )cm。
  上面:长( )cm,宽( )cm。
  侧面:长( )cm,宽( )cm。
  ……
  为了帮助学生把握长方体的本质特征,笔者首先设计了指认、填空、抽选等活动;其次,诱使学生寻找隐藏的棱;最后,由棱引出看不见的面,顺势构建长方体的立体模型。
  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想象
  [教学片段2]
  师:若把长方体的高裁掉一截,长方体会有什么变化?
  生4:会变矮。
  师:若将高由3cm截为2cm,你能复原出长方体的形状吗?(动画演示高由3cm变2cm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生5:长方体的长为5cm,宽为2cm,高为2cm。
  师:这个长方体又由哪些面构成呢?各类型的面有几个?
  生6:有左右两个面,它们为边长2cm的正方形;还有前、后、上、下四个面,这四个面均是长5cm、宽2cm的长方形。
  ……
  通过改变棱长,诱导学生从棱扩展到面,在观察、想象、推理等活动中,让他们的思维不断伸展。在构筑和完善认知体系时,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
  [教学片段3]
  师:若把这个长方体的长5cm缩短3cm,长方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7:它的长会变为2cm。
  师:这个长方体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生8:它是一个正方体。
  生9:它可以看成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师:还有别的特征吗?
  生10: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
  生11:12条棱长度相等。
  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集合关系图。
  在上述教学中,在反复的对比中,学生自然归纳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的结论,空间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学生从长方体实物中抽象出长方体的大致轮廓,并在头脑中建立了立体几何表象,这个过程是空间观念形成的筑基阶段,体现了由直观走向抽象,从实践走向理论,从直接经验上升到理性思考的发展过程。
  (责编 黄春香)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接受式学习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无分优劣,不可偏废,因为“适合学生的就是好的”。因此,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合理组织教学,使接受式学习在概念定义、直观演示材料等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习方式 接受式学习 解读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
[摘 要]“年、月、日”是普及性通识教育,知识点分散,包括平年、闰年、大月、小月、二月天数的规律,全年总天数,每月天数变化,内容驳杂,牵涉面广。“年、月、日”的知识中规律性内容较多,涉及天文学和历法知识,但归根结底可依托数学运算来推演。  [关键词]问题导向;求知动力;年、月、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8-0041-01 
[摘 要]课堂问题的提出与回答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以“组合图形的面积”为例,探讨得出在问题链设计方面存在着“定位不准确,整合性不高,导学性不强”的现状与不足,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学情为导索,找准问题链切入口;以内容为抓手,精设问题链形式;以活动为载体,促进思维提升。  [关键词]问题链;问题链形式;思维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摘要]数学“童画”是可视化教学的一种形式,它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表达、想象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把学习的过程、方法、思维等以视觉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现学生思维的发生、发展,这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行引导,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路径,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童画;思维;七巧板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
[摘 要]巧妙的提问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反之则会阻碍学生深入探究。以“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学为例,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操作和推理,从而习得知识,形成能力。  [关键词]问题;路径;操作;长方体、正方体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9-0072-02  某教师执教苏教版教材第十一册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时,采用问题导
[摘 要]在研究各版本教材的一些操作活动中发现,有些设计忽略了影响活动实施的因素,缺乏可行性和有效性。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操作活动设计、材料选取和操作过程三方面提出了编写建议,希望编者在编写教材中的操作活动时,不妨先试着操作几遍,进而完善操作实践活动。  [关键词]面积;操作实践活动;操作材料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5-
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之前,学生对“可能性的大小”这一知识并不陌生,且已掌握了怎样用语言来表述可能性的大小,但怎样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及怎样灵活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来设计与判断一些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较为抽象,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巧妙设计练习方能见到成效。基于这些问题,我打破教材中例题及练习的安排,层层深入地组织教学,化解了学生认识上的难点。  一、游戏导入,趣味横生  课前为了活跃课堂
[摘 要]能否有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直接关系着数学教学的成败。充分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性质并能正确作高是三角形教学的重点,其中作高是难点。要想巧妙突破难点,就要精巧设计相关教学。  [关键词]三角形的特性;重点; 难点;突破;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8-0042-01  “三角形的特性”是三角形学习
[摘 要]新教师走上讲台,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新老教师同课异构的教学对比,找寻新老教师课堂上处理问题的不同之处,以此分析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提升和改进的方面。相信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实践,积累前辈的经验,新教师能加快成长的步伐,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做好引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新教师 青蓝工程 主体地位 课堂意外 思考空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
[摘 要]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恰当布置作业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精心设计作业,使作业成为学生开发潜能、体现个性、培养能力的一种手段,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以不断提升。  [关键词]作业 设计 数学 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65  培养“有数学素养的人”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