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后练习题是教师在备课时设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和参考,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有效路径,具有很好的导学、导练功能。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用好思考练习题,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我在教学中打破了先讲课文后处理练习的陈规,将课后练习分散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灵活处理,充分挖掘发挥课后习题的有效价值,使课堂教学更加简约有效。
一、结合课后习题,制定教学目标
例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课后题有:
1.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用钢笔描红。
垂 汤 钓 钩 竿 拖 未 允 规 毫
3.读一读,并用划横线的词语造句。
允许 坚定 铭刻 必须
鱼竿 低沉 规定 丝毫
4.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1)汤姆小心翼翼地把鱼竿托出水面。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
(2)“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
(3)他只好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把鱼放回水中。
(4)汤姆叹了口气,心想:我这辈子再也钓不到这么大的鱼了。
5.“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紧扣习题,我将教学目标设定为:
1.学习课文生字词,结合课文情境理解“斩钉截铁、小心翼翼、铭刻”的意思。
2.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复述。
4.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深对“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理解和体会。
这些教学目标与课后习题一一对应,既紧密切合文本特点,又简练明晰、易于操作。有了课后习题的重点导向后,所制订的教学目标能更加凸显文本的核心价值,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奠定基础。
二、用好课后习题,巧设课前预习
针对《“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课后练习题,我设计了下面的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标出段号,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并把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体会好在哪里。
2.把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画出来,在习字本上描红一个,仿写一个,并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含义。
3.搜集积累身边关于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小故事或名言警句。
结合本课课后习题来指导课前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独立地、尝试性地去学习新课文,进行听说读写的自我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糅合课后习题,优化教学过程
以《“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为例,我们根据课后题制定的教学重点为:
1.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结合课后第4题制定)
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深对“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理解和体会。(结合课后第5题制定)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以文本内容为凭借,以自主研读为路径,让学生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将自身情感融入了角色之中。让学生在自主研读的过程中,抓住描写汤姆心情变化的句子(课后第4题的句子),体会汤姆钓到大鲈鱼时的惊喜、想说服爸爸把这条大鲈鱼带回去的侥幸、听到爸爸斩钉截铁的话语后不得不放鱼时的无奈和惋惜。让学生在感悟语言、理解内容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体验,与作者、与文中主人公进行真诚对话,让学生对生活、对周围的事物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感受汤姆心情变化的同时,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把课后习题糅合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还优化了教学过程。
四、拓展课后习题,设计有效作业
根据《“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课后第5题的作业:“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我设计了以下课后作业:
1.课文的道理我们都懂了,我们应该向汤姆和他爸爸学习,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课下收集这方面的好人好事,写成短文,张贴在黑板报上。
2.请同学一起制定一份文明公约,以督促大家都来做文明的社会公民。
这样的作业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悟生活、积累语言、培养能力,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总之,课后习题是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巧用课后练习,发挥课后练习的有效作用,是指导学生有效预习、构建有效课堂、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让我们共同关注课后习题,发挥其优势,重视每道题的有效落实,语文课堂教学将变得更加扎实、有序、高效,从而加快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结合课后习题,制定教学目标
例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课后题有:
1.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用钢笔描红。
垂 汤 钓 钩 竿 拖 未 允 规 毫
3.读一读,并用划横线的词语造句。
允许 坚定 铭刻 必须
鱼竿 低沉 规定 丝毫
4.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1)汤姆小心翼翼地把鱼竿托出水面。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
(2)“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
(3)他只好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把鱼放回水中。
(4)汤姆叹了口气,心想:我这辈子再也钓不到这么大的鱼了。
5.“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紧扣习题,我将教学目标设定为:
1.学习课文生字词,结合课文情境理解“斩钉截铁、小心翼翼、铭刻”的意思。
2.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复述。
4.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深对“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理解和体会。
这些教学目标与课后习题一一对应,既紧密切合文本特点,又简练明晰、易于操作。有了课后习题的重点导向后,所制订的教学目标能更加凸显文本的核心价值,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奠定基础。
二、用好课后习题,巧设课前预习
针对《“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课后练习题,我设计了下面的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标出段号,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并把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体会好在哪里。
2.把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画出来,在习字本上描红一个,仿写一个,并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含义。
3.搜集积累身边关于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小故事或名言警句。
结合本课课后习题来指导课前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独立地、尝试性地去学习新课文,进行听说读写的自我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糅合课后习题,优化教学过程
以《“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为例,我们根据课后题制定的教学重点为:
1.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结合课后第4题制定)
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深对“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理解和体会。(结合课后第5题制定)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以文本内容为凭借,以自主研读为路径,让学生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将自身情感融入了角色之中。让学生在自主研读的过程中,抓住描写汤姆心情变化的句子(课后第4题的句子),体会汤姆钓到大鲈鱼时的惊喜、想说服爸爸把这条大鲈鱼带回去的侥幸、听到爸爸斩钉截铁的话语后不得不放鱼时的无奈和惋惜。让学生在感悟语言、理解内容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体验,与作者、与文中主人公进行真诚对话,让学生对生活、对周围的事物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感受汤姆心情变化的同时,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把课后习题糅合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还优化了教学过程。
四、拓展课后习题,设计有效作业
根据《“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课后第5题的作业:“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我设计了以下课后作业:
1.课文的道理我们都懂了,我们应该向汤姆和他爸爸学习,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课下收集这方面的好人好事,写成短文,张贴在黑板报上。
2.请同学一起制定一份文明公约,以督促大家都来做文明的社会公民。
这样的作业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悟生活、积累语言、培养能力,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总之,课后习题是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巧用课后练习,发挥课后练习的有效作用,是指导学生有效预习、构建有效课堂、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让我们共同关注课后习题,发挥其优势,重视每道题的有效落实,语文课堂教学将变得更加扎实、有序、高效,从而加快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