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观察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69828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6例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较大,P<0.05。另外,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低于对照组的21.42%,差异较小,P>0.05。结论: 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采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内镜下组织胶注射;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是由疾病因素、酒精因素、感染因素、中毒等引起[1]。该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部分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体重减轻、疲倦、乏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腹饱胀不适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面色晦暗黝黑、蜘蛛痣、肝掌等症状,且常伴有鼻出血、牙龈出血和胃肠出血等倾向。到晚期时,可出现肝腹水、内分泌失调等现象,严重者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而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肝脏功能损伤,导致凝血合成因子减少,脾大,血小板减少而引起[2]。临床上大多给予患者药物或手术治疗,我院为观察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特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共有28例,12例女性,16例男性;最小年龄为30岁,最大为68岁,平均年龄(45.12±2.58)岁;其中,22例肝炎性硬化,5例酒精性肝硬化,1例不明原因肝硬化;肝功能按Child-Pugh分级分为:3例A级,20例B级,5例C级。对照组共有28例,11例女性,17例男性;最小年龄为29岁,最大为68岁,平均年龄(45.11±2.56)岁;其中,23例肝炎性硬化,4例酒精性肝硬化,1例不明原因肝硬化;肝功能按Child-Pugh分级分为:2例A级,20例B级,6例C级。经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肝硬化类型以及肝功能分级方面的差异比较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⑴均有不同程度的疲倦、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临床症状;⑵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脾功能亢进时全血细胞及血小板减少;⑶尿液及大便检查结果显示:可见蛋白及管型,大便替血呈阳性;⑷肝功能试验结果显示:白浆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高,白/球比例降低或倒置,γ球蛋白增高。血清胆红质增加,血清胆固醇降低。凝血酶元时间晚期明显延长,血清AST和ALT增高;⑸腹水检查结果显示:有淡黄色漏出液,细胞数增多,细菌培养有时呈阳性;⑹超声波检查结果显示:肝硬化的声像图改变无特异性,但可发现肝形态异常,回声异常,脾肿大、腹水,门、脾静脉扩张等;⑺胃镜检查结果显示:可发现胃底静脉曲张,且可见活动性出血或涌血,有白色乳头状隆起或血凝块附于曲张静脉上。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具体如:静脉滴注50~100微克善宁(批准文号:H20090948,生产企业:Novartis Pharma Stein AG),滴注速度为50微克/小时,连续治疗3~7天,止血后1~2天停药。观察组采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具体如:①嘱咐患者术前6小时禁饮禁食,并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心电监测;②行无痛胃镜检查以寻找胃底处靶静脉的最佳注射部位,选择曲张静脉破裂处以及破裂口周围1厘米或者是静脉曲张最隆起处;③注射点确定完毕后,向胃镜钳道孔注入2毫升碘化油,并用空气冲出,使钳道内面形成碘化油保护层,以避免组织粘合剂在针芯内凝固;④根据患者的实际病况,强力、快速将比例为1:1的组织粘合剂和碘化油混合剂注入曲张静脉,如曲张静脉团直径在1.5厘米以下者可一次性注射组织叫0.5~1毫升,曲张静脉团直径在1.5~3.5厘米者可一次性注射组织胶1.5~2毫升。再快速更换注射器,注入2毫升碘化油,以确保组织粘合剂全部注入静脉曲张内;⑤退针,再用浓度为5%的葡萄糖反复冲洗注射针;⑥常规抑酸、预防感染、降门静脉压,嘱咐患者卧床休息,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呕血和排黑便等情况发生。术后7~10天进行复查,如一次注射效果不满意者,间隔2周后可进行第2次注射。之后3个月、6个月各复查1次,如还有残留静脉曲张可再追加注射治疗。
  1.4疗效判定
  显效:24小时内止血成功,且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所改善,镜下曲张静脉团基本消失,血压脉搏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大便替血转阴,胃管引流液无血、变清;有效:72小时内止血成功,且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所改善,镜下静脉曲张团明显减少,血压脉搏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大便替血转阴,胃管引流液无血、变清;无效:72小时后仍有出血,且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变甚至恶化,血压脉搏较治疗前无改变,大便替血呈阳性,胃管引流液有血[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用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用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表示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4]。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的为78.57%。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期间,观察组3例出现不良反应,占10.71%。其中,1例术后发热,在进行抗感染治疗后,无再发热;1例胸痛,在进行对症治疗后得以缓解,1例腹水,在进行补充白蛋白以及利尿治疗后腹水消退。对照组6例出现并发症,占21.42%。其中,1例腹泻,2例腹痛,2例恶心,1例胃肠胀气,1例头痛,以上患者的不良反应均在减少用药剂量或停止用药后得以缓解。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我国的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经研究显示,90%以上的肝硬化患者可并发胃底静脉曲张,其中,25%~35%可发生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且出血往往来势凶猛、两大,首次出血的病死率为20%,如有再次出血,病死率则高达58%,是内科最为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5]。临床上大多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降低门静脉压和改善血液凝血机制两个方面进行治疗,包括降低肝内血管阻力、扩张门静脉血管床、减少血容量和降低血输出量等,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的止血效果,但大多都是暂时的,短期内再次出血的机率较高。而内镜下治疗是目前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和预防再出血的最重要的手段,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中的组织胶是一种快速固化水样物质,与血液接触后即发生聚合反应,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主要用于治疗胃底静脉曲张,静脉内注射的组织胶与血液接触后即发生聚合反应,可有效闭塞曲张血管并迅速控制曲张静脉活动性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控制急性活动性出血及预防再出血的措施[6]。
  我院给予观察组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该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96.43%)于对照组(78.57%),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0.71%)低于对照组(21.42%),P>0.05。由此可见,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采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效果确切,能快速止血,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熊锦华,陈力强,范公忍.急诊胃镜下组织胶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13,19(24):4555-4556.
  [2]吴汝江,戴钰辉,刘亮.介入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3,12(10):796-798.
  [3]郭晓燕,董蕾,李路等.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栓塞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z1):2-3.
  [4]王利兵.胃镜套扎与保守治疗肝硬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1):237-238.
  [5]韦英.胃镜套扎与保守治疗肝硬化并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疗效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0):2629-2630.
  [6]乔晓,高宝芹,马兴刚,费素娟.两种方式内镜下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3,33(05):317-31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应用于早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6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3例为观察组,行腹腔镜治疗;33例为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总有效率等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腹腔镜治疗后的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总有效率等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治疗手段的研究,比较老年人得急性心肌梗死期远期、近期的临床治疗。方法:将在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取为本研究的对象,依据采用冠脉CPI治疗及溶栓治疗,观察近、远期治疗效果两个划分标准,将7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5人。结果:冠脉CPI治疗患者相关动脉再通率为94.1%,相比溶栓治疗的64.2%明显要高,此结果有统计学价
期刊
摘要:目的:归纳总结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各类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9例确诊的SAH 患者各个时期CT、MRA、DSA等影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诊断率评估给雷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起病3d内CT阳性率90%(90/99),MRI/MRA病因诊断阳性率为45.5%(45/99)。DSA病因诊断阳性率为71%(71/99);脊髓MRI发现脊髓血管畸形2例。结论:SAH诊断应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COPD患者(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46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测试两组患者的CRP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平均值明显比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及治疗稳定期低,且COPD稳定期CRP水平则明显低于急性加重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期刊
摘要:目的:采用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实施夹闭术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对试验组患者采用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实施夹闭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手术治疗后出现复发的人数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治疗后的复发率(6.00%)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38.00%)相比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对老年呵护中心老年痴呆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的观察,以分析老年呵护中心的积极干预是否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改善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呵护中心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接诊的68例痴呆症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采取饮食、运动、心理、药物等综合疗法,随访1年,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病变患者病灶的良恶性实施鉴别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经术后病理学确诊为乳腺病变的患者86例,其中包括良性病变患者52例,恶性病变患者34例,将其定义为对照组,在接受手术治疗前,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定义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的符合率、病情漏诊和误诊情况。结果: 研究组检查分别发现良性病变44例,恶性病变29例,检查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黏弹性补充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在我院骨科接受膝关节退行性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并将其均分至A、B两组,其中A组50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采用常规手段进行治疗,而B组患者则采用在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黏弹性补充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对比分析AB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评分,功能、力量评分以及VAS(视角模拟尺度评分)等指标。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萘丁美酮联合推拿治疗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62例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萘丁美酮,实验组患者另外给予推拿,连续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7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关节炎
期刊
患者,男性,31岁,因“反复发作性胸闷、心悸20年,再发半天”入院,入院前晚有突发心悸,休息后缓解,清晨08:50自行来门诊予查心电图(如图A),图中见连续的快而齐宽大畸形QRS-T波群,频率200次/分,V1导联为负向波,胸前导联QRS波无同向性。心电图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入院查体:血压100/65mmHg,神志清楚,精神疲乏,双肺听诊正常,心界不大,心率205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