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机分销商
与手机零售业相比,手机分销业在复杂、不利的经营环境下,分化更加明显。从全国性经销商、省级分销商到地级分销商,一批在残酷竞争中突出重围的企业显现出“强者更强”的特征,而大量竞争力较弱的分销商要么退出,要么功能退化。
全国性分销商
由于上游制造商集中度提高以及主要品牌渠道扁平的趋势,留给全国性分销商的空间越来越少,在有限的市场空间内,能够生存的全国性分销商未来几年内估计有3—5家左右。
全国性分销商存在的依据是:
第一,少数外资及国内品牌面向细分市场及利基市场,无力(或不愿)建立自有的或可控的通路体系,将市场全权交给国代。一段时间过后,通常会有差异性品牌“杀出”,它们在成长之初,往往需要国代的扶持。
第二,一些外资主流品牌在直供或“FD”的同时,将国包作为辅助渠道,以吸纳资金、扩大覆盖、提高份额。
目前,全国性分销商大体上可分为两个战略群组:
一是品牌较全、品种众多的大型国代,如中邮普泰、天音。由于优势明显,短期内风险不大。
二是依附少数外资品牌的中型及小型国代。它们的未来取决于代理品牌的市场前景以及与上游的合作关系。其中一些管理水平较低、上游资源薄弱的企业将面临较大的风险。
全国性分销商市场运作的典型模式有天音的直供模式和中邮普泰的二级分销模式。
相比而言,直供模式的渠道附加值高一些,较适合于中高端产品;二级分销模式吞吐量大,分销低端产品时优势较明显。
其他全国性分销商处于这两种模式的中间状态。重心下沉、渠道细化是总的趋势,但面临诸多难题。关键问题在于:不下沉,上游不满意,也失去了分销商的价值;下沉,分销流量较小,难以支撑庞大的销售组织,效率较低,管理能力及人力资源可能跟不上。
大区、省级分销商
随着主流外资品牌渠道扁平化,大区级分销商既没有国代的资金、效率(迅速在全国铺开)优势,又没有地包商贴近本地终端的优势,因此近年来总体上萎缩较快。除极少数品牌保留大区分销模式外,其余品牌很少给大区级分销商机会。它们若不退出行业,很可能演变成省级、地级分销商。
省级分销商的地盘也在缩小,缺少品牌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被直供型国代所替代,除退出行业的外,它们中的一部分与中邮普泰对接;另一部分被诺基亚改造为“FD”;还有一部分获得某些品牌的省包资格。一些省级分销商过去依赖上游好的品种,经营形态比较粗放,管理水平也不高,当经营环境变化之后不能适应。但也有少数省级分销商在艰难地进行战略转型,并已取得成效,主要标志是在一定区域(整个省或某几个地级市)形成覆盖优势。
地级分销商
由于上游厂家或国代、省代扩大直供,以及零售业的整合和集中,地级分销商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一方面可获取的品牌资源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与下线零售商打交道越来越难,风险越来越大。在产业和市场发生变化时,地包商是分销链上的最后一环,往往承担了最终风险,在屡次遭受存货、降价风险后,现变得比较谨慎。有的减少投入或抵制压货;有的无心恋战,已经退出行业;有的转向以零售为主。这导致一些上游厂家、国代找不到很合适的地包商。
大体上说,只有两种地级分销商具有较稳定的竞争地位:一是批零兼营者,零售和批发两种业务形态相互配合、支持,与上游博弈时谈判力较强;二是与上游品牌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地级分销商总体上处于弱势,但在某些地级市场上也存在品牌齐全、品种众多、覆盖面广、渗透力强、重心很低的具有“垄断”地位的“寡头”地包商。
某些地区地包商的窘境给二线品牌造成很大难题。一线品牌由于强大的品牌拉力,依靠“FD”、“KA”、零售商或国包、省包基本上可以把货分销至三、四级市场;三线品牌不过于追求宽覆盖,通过地包商可以辐射少数卖场;而二线品牌对三、四级市场的零售商来说,既不是非卖不可,也不是所谓的“资源机”,地包商分销起来有困难,达不到既定的覆盖要求。对二线品牌来说,既无法全面直供,又难以依靠地包商,这是一个两难问题。
手机批发市场(通信市场)
辐射面广的城市通信市场今年以来一扫以往的颓势,重新焕发生机。商流、物流的容量在扩大,流速在加快,产品主要流向四、五级市场。通信市场在功能上对国包、省包均有替代作用。
通信市场的活跃,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是上游“水源”非常丰沛、充足。
二是许多品牌渗透不到四、五级市场,留出了空间。
三是高速公路及物流业的发展,为通信市场分销创造了条件。
四是分销成本较低,效率较高。
有些在批发市场设立摊点的小型分销商经营及管理水平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
手机零售商
2006年,手机零售业的整合持续进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零售竞争承续了以往的价格战、促销战,但在提高零售服务内涵、增加零售附加值方面尚无大的改观,总的来说仍属于产业竞争的初级阶段——以外延型、资源型竞争为主。
主要零售业态
一是全国性家电连锁大卖场。它们在一、二级市场布局已近尾声,正为巩固竞争地位拼杀,越来越重视手机销售。通常主推直供机型,由于获得的政策优越,常常掀起价格风暴,对整个市场冲击较大,销售效率高,但对上游的要求亦高。在不少地区,已成为手机市场领导者。
二是区域性手机专业连锁店或单店(大店)。它们是当地手机市场的主力军,市场份额较高,实力较强,经营精明,管理水平较高。大体上分为两种经营风格:一是以直供的大品牌为主推对象,注重品牌形象和长远利益;
二是以“资源机”为主推对象,经营作风比较剽悍,注重短期利润。
这些商家有的立足于自建卖场,有的致力于在商场、百货公司里开店,有的主要和移动营业厅合作。
下图是不同层级市场零售业态示意:
目前,强势业态正从中心城区向次级市场渗透,导致次级市场竞争关系复杂,零售结构不稳定。
零售集中度状况
一、二级市场,全国家电连锁大卖场的市场份额估计可达30%(全国各大城市平均)。本地的大型手机连锁店市场份额总的估计可占40%-50%。由此看来,强势业态可以占到70%-80%。
三级市场的零售主体,有些地方是全国性或省级家电、手机连锁店,有些地方是当地的手机专业连锁店(通常只有两三个店)和本地规模化单店。3-5个商家一般能占到全部市场的70%-80%。
四级市场上,当地几家零售大户通常也能获得70%-80%左右的份额。
在全部市场上,运营商通过资费政策和促销活动销售出的手机估计占全部市场5%-10%的份额。
由于国内市场各地差异较大,上面的数据未必完全准确。但各层级市场上均出现了“寡头”是毋庸置疑的。未来的零售竞争主要在“过江龙”(全国性或省级连锁零售商)与“地头蛇”(当地零售商)之间进行,后者未必居于下风。
移动运营商
移动运营商(主要指中国移动)介入手机零售已是大势所趋。其战略意图在于:延伸价值链,为顾客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丰富营业厅的经营内容,深入持久地掌握顾客资源。有两种形式:一是和资费及促销活动捆绑销售;二是在营业厅零售。
营业厅零售有移动运营商自营、与社会商家合作经营以及零售服务商协助经营三种形式。各地移动公司逐步会加大自建营业厅比重,同时也会加大自营零售以及准自营零售(导入服务伙伴)的比重。
移动运营商介入手机零售,客观上会与已成熟的社会零售体系发生竞争。如果前者对后者过度替代,会影响手机销售的市场生态,也容易给对手机会,进而影响到自身的主营业务,这会对运营商介入手机销售构成制约。同时,移动运营商在手机零售方面需积累经验,在这过程中,社会零售商也不会袖手旁观、无所作为。最后的结果可能是运营商和社会零售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相互依存。
与手机零售业相比,手机分销业在复杂、不利的经营环境下,分化更加明显。从全国性经销商、省级分销商到地级分销商,一批在残酷竞争中突出重围的企业显现出“强者更强”的特征,而大量竞争力较弱的分销商要么退出,要么功能退化。
全国性分销商
由于上游制造商集中度提高以及主要品牌渠道扁平的趋势,留给全国性分销商的空间越来越少,在有限的市场空间内,能够生存的全国性分销商未来几年内估计有3—5家左右。
全国性分销商存在的依据是:
第一,少数外资及国内品牌面向细分市场及利基市场,无力(或不愿)建立自有的或可控的通路体系,将市场全权交给国代。一段时间过后,通常会有差异性品牌“杀出”,它们在成长之初,往往需要国代的扶持。
第二,一些外资主流品牌在直供或“FD”的同时,将国包作为辅助渠道,以吸纳资金、扩大覆盖、提高份额。
目前,全国性分销商大体上可分为两个战略群组:
一是品牌较全、品种众多的大型国代,如中邮普泰、天音。由于优势明显,短期内风险不大。
二是依附少数外资品牌的中型及小型国代。它们的未来取决于代理品牌的市场前景以及与上游的合作关系。其中一些管理水平较低、上游资源薄弱的企业将面临较大的风险。
全国性分销商市场运作的典型模式有天音的直供模式和中邮普泰的二级分销模式。
相比而言,直供模式的渠道附加值高一些,较适合于中高端产品;二级分销模式吞吐量大,分销低端产品时优势较明显。
其他全国性分销商处于这两种模式的中间状态。重心下沉、渠道细化是总的趋势,但面临诸多难题。关键问题在于:不下沉,上游不满意,也失去了分销商的价值;下沉,分销流量较小,难以支撑庞大的销售组织,效率较低,管理能力及人力资源可能跟不上。
大区、省级分销商
随着主流外资品牌渠道扁平化,大区级分销商既没有国代的资金、效率(迅速在全国铺开)优势,又没有地包商贴近本地终端的优势,因此近年来总体上萎缩较快。除极少数品牌保留大区分销模式外,其余品牌很少给大区级分销商机会。它们若不退出行业,很可能演变成省级、地级分销商。
省级分销商的地盘也在缩小,缺少品牌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被直供型国代所替代,除退出行业的外,它们中的一部分与中邮普泰对接;另一部分被诺基亚改造为“FD”;还有一部分获得某些品牌的省包资格。一些省级分销商过去依赖上游好的品种,经营形态比较粗放,管理水平也不高,当经营环境变化之后不能适应。但也有少数省级分销商在艰难地进行战略转型,并已取得成效,主要标志是在一定区域(整个省或某几个地级市)形成覆盖优势。
地级分销商
由于上游厂家或国代、省代扩大直供,以及零售业的整合和集中,地级分销商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一方面可获取的品牌资源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与下线零售商打交道越来越难,风险越来越大。在产业和市场发生变化时,地包商是分销链上的最后一环,往往承担了最终风险,在屡次遭受存货、降价风险后,现变得比较谨慎。有的减少投入或抵制压货;有的无心恋战,已经退出行业;有的转向以零售为主。这导致一些上游厂家、国代找不到很合适的地包商。
大体上说,只有两种地级分销商具有较稳定的竞争地位:一是批零兼营者,零售和批发两种业务形态相互配合、支持,与上游博弈时谈判力较强;二是与上游品牌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地级分销商总体上处于弱势,但在某些地级市场上也存在品牌齐全、品种众多、覆盖面广、渗透力强、重心很低的具有“垄断”地位的“寡头”地包商。
某些地区地包商的窘境给二线品牌造成很大难题。一线品牌由于强大的品牌拉力,依靠“FD”、“KA”、零售商或国包、省包基本上可以把货分销至三、四级市场;三线品牌不过于追求宽覆盖,通过地包商可以辐射少数卖场;而二线品牌对三、四级市场的零售商来说,既不是非卖不可,也不是所谓的“资源机”,地包商分销起来有困难,达不到既定的覆盖要求。对二线品牌来说,既无法全面直供,又难以依靠地包商,这是一个两难问题。
手机批发市场(通信市场)
辐射面广的城市通信市场今年以来一扫以往的颓势,重新焕发生机。商流、物流的容量在扩大,流速在加快,产品主要流向四、五级市场。通信市场在功能上对国包、省包均有替代作用。
通信市场的活跃,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是上游“水源”非常丰沛、充足。
二是许多品牌渗透不到四、五级市场,留出了空间。
三是高速公路及物流业的发展,为通信市场分销创造了条件。
四是分销成本较低,效率较高。
有些在批发市场设立摊点的小型分销商经营及管理水平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
手机零售商
2006年,手机零售业的整合持续进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零售竞争承续了以往的价格战、促销战,但在提高零售服务内涵、增加零售附加值方面尚无大的改观,总的来说仍属于产业竞争的初级阶段——以外延型、资源型竞争为主。
主要零售业态
一是全国性家电连锁大卖场。它们在一、二级市场布局已近尾声,正为巩固竞争地位拼杀,越来越重视手机销售。通常主推直供机型,由于获得的政策优越,常常掀起价格风暴,对整个市场冲击较大,销售效率高,但对上游的要求亦高。在不少地区,已成为手机市场领导者。
二是区域性手机专业连锁店或单店(大店)。它们是当地手机市场的主力军,市场份额较高,实力较强,经营精明,管理水平较高。大体上分为两种经营风格:一是以直供的大品牌为主推对象,注重品牌形象和长远利益;
二是以“资源机”为主推对象,经营作风比较剽悍,注重短期利润。
这些商家有的立足于自建卖场,有的致力于在商场、百货公司里开店,有的主要和移动营业厅合作。
下图是不同层级市场零售业态示意:
目前,强势业态正从中心城区向次级市场渗透,导致次级市场竞争关系复杂,零售结构不稳定。
零售集中度状况
一、二级市场,全国家电连锁大卖场的市场份额估计可达30%(全国各大城市平均)。本地的大型手机连锁店市场份额总的估计可占40%-50%。由此看来,强势业态可以占到70%-80%。
三级市场的零售主体,有些地方是全国性或省级家电、手机连锁店,有些地方是当地的手机专业连锁店(通常只有两三个店)和本地规模化单店。3-5个商家一般能占到全部市场的70%-80%。
四级市场上,当地几家零售大户通常也能获得70%-80%左右的份额。
在全部市场上,运营商通过资费政策和促销活动销售出的手机估计占全部市场5%-10%的份额。
由于国内市场各地差异较大,上面的数据未必完全准确。但各层级市场上均出现了“寡头”是毋庸置疑的。未来的零售竞争主要在“过江龙”(全国性或省级连锁零售商)与“地头蛇”(当地零售商)之间进行,后者未必居于下风。
移动运营商
移动运营商(主要指中国移动)介入手机零售已是大势所趋。其战略意图在于:延伸价值链,为顾客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丰富营业厅的经营内容,深入持久地掌握顾客资源。有两种形式:一是和资费及促销活动捆绑销售;二是在营业厅零售。
营业厅零售有移动运营商自营、与社会商家合作经营以及零售服务商协助经营三种形式。各地移动公司逐步会加大自建营业厅比重,同时也会加大自营零售以及准自营零售(导入服务伙伴)的比重。
移动运营商介入手机零售,客观上会与已成熟的社会零售体系发生竞争。如果前者对后者过度替代,会影响手机销售的市场生态,也容易给对手机会,进而影响到自身的主营业务,这会对运营商介入手机销售构成制约。同时,移动运营商在手机零售方面需积累经验,在这过程中,社会零售商也不会袖手旁观、无所作为。最后的结果可能是运营商和社会零售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相互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