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分类教学主要是在结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学生的体制与个性来合理划分教学内容,转变了以往学生为体育课的畏惧心理,并全面促使学生的心理与审理健康的发展,与新课改对高中体育的要求相符。为此,本文将对分类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以供参考。
关键词:分类教学;高中体育;教学;应用
在新课程体制改革过程中,高中体育教学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格培养以及个性发展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学生是不同的个体组成,其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如若将其共同放置于一个空间,并讲授相同的内容,而要求学生都能够良好掌握同一门技术或项目技巧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学生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通常不会花太多的精力与时间去学习与练习,所以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分来教学显得尤为必要。
一、分类教学法的定义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分类教学法指的是结合各个学生的生理、心理、身高、性格等各方面差异来将体育教学项目分成多种类型,并由学生结合自身特长爱好进行自主选择体育项目,如体操、篮球、排球等。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在不同项目中分别选出一名组长,并由其带领各自成员进行自由活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分类教学能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其实际需求,对其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大有益处。
二、分类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掌握学生个体差异,合理确定分类方法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均处于快速发育的时期,所以,不同学生间其身体素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且其心理、爱好以及兴趣均有所不同。所以,在开展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不同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来开展分类教学。其中分类方法主要包括了班级组合法与集中组合法。班级组合法指的是由不同班级共同组成体育室外课堂,通过分類体育项目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相应的训练。集中分组法指的是先对学生开展机体授课,并统一对某项运动要领进行讲解,并结合学生体能来开展针对性的分组训练。通常情况下,女生比较喜欢排球、体操等运动,所以教师可以让其在空旷的场所活动。对于体质偏差以及不喜欢过大运动量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进行羽毛球、跳绳等难度不大的运动。而男生通常喜欢足球、篮球,所以,教师可以安排其到足球场、篮球场等场地开展该类活动。通过合理的分类来逐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促使其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当中。
(二)结合学生现状,科学进行分组
在开展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对其进行分组,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进步。首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对教学方案进行合理调整。其次,在分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综合素质以及体质相接近的学生分在统一组。例如在开展健美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自由练习时间,让学生自由开展练习,并根据学生的灵活性与协调性来进行分组,并鼓励各个小组进行相互交流,针对彼此间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从而促使学生整体健美操水平的提升。再者,通过特定时间的训练后,教师应当科学考核各小组学生的水平,将小组内学生成员水平的差距拉大,力争在打乱原有分组的基础上,让各个小组内均含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而进一步增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让水平较高,且动作规范优美的学生更好的带动水平较低的学生,让班级内的学生都能够正确掌握体育基本动作。
(三)基于学生兴趣,设置高中体育分类教学项目
结合实践来看,要想确保高中体育教学中分类教学得以有效地应用,基于学生兴趣实际而设置分类教学项目是重要措施。高中体育教学项目中主要分为基础与专业这两个方面,其中前者属于学生必修科目,后者则为选修,因而在设置高中体育分类教学项目上主要针对的是选修科目。首先,高中体育教师可以开学初期将选修科目逐一列出来,随后将其公布在各班级学生QQ群或学校网站上,随后让学生对自己所喜欢的课程进行投票。其次,体育教师对每一项选修科目中学生所投票数以及是谁投的予以统计,随后根据所整理出来的数据进行体育选修科目分类设置。最后,结合分类教学项目进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编排,确保必修与选修科目在同一课程中都能够得到兼顾。如此一来通过基于学生兴趣设置高中体育分类教学项且不但大大地提升他们课堂地参与性,同时也能够满足体育教学需求。
(四)科学制定高中体育考核标准,采取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成绩评价机制
从实际情况来,受学生身体素质差异、体育项目爱好不同等多方面因素所影响,这就使得他们在各科目体育考核成绩上存在不小的差异,比如某些同学篮球打得好,但在长跑、跳远等项目成绩上并不突出,甚至是刚好达到考核成绩合格线。在这种实际情况下,如果高中体育教师仍旧是采取以往统一化、硬性的考核標准去评价学生成绩,那么不仅无法真实地反映出学生体育成绩,并且这也和当前提倡差异化、多元化考核的素质教育理念相违背。对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上应用分类教学法时除了要制定出科学的考核标准外,采取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成绩评价机制同样重要。首先,在高中体育考核标准制定上,笔者认为应根据体育考核要求、学生选修科目以及他们兴趣爱好制定出针对性的考核标准,比如体育课程总学分为10个学分,其中必修科目为7个学分,而学生选修项目为3个学分,这样一来如果学生必修科目成绩评估因“偏科”而达不到合格学分时,可以让他们通过自己强项的选修科目来获得相应的学分,如此一来既有效地考核了学生体育成绩,同时对于他们全面发展也大有裨益。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更好的提升高中体育教学质量,促进高中生综合体育素质的发展,体育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应用分类教学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并促使高中体育目标更好的实现。
关键词:分类教学;高中体育;教学;应用
在新课程体制改革过程中,高中体育教学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格培养以及个性发展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学生是不同的个体组成,其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如若将其共同放置于一个空间,并讲授相同的内容,而要求学生都能够良好掌握同一门技术或项目技巧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学生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通常不会花太多的精力与时间去学习与练习,所以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分来教学显得尤为必要。
一、分类教学法的定义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分类教学法指的是结合各个学生的生理、心理、身高、性格等各方面差异来将体育教学项目分成多种类型,并由学生结合自身特长爱好进行自主选择体育项目,如体操、篮球、排球等。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在不同项目中分别选出一名组长,并由其带领各自成员进行自由活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分类教学能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其实际需求,对其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大有益处。
二、分类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掌握学生个体差异,合理确定分类方法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均处于快速发育的时期,所以,不同学生间其身体素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且其心理、爱好以及兴趣均有所不同。所以,在开展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不同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来开展分类教学。其中分类方法主要包括了班级组合法与集中组合法。班级组合法指的是由不同班级共同组成体育室外课堂,通过分類体育项目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相应的训练。集中分组法指的是先对学生开展机体授课,并统一对某项运动要领进行讲解,并结合学生体能来开展针对性的分组训练。通常情况下,女生比较喜欢排球、体操等运动,所以教师可以让其在空旷的场所活动。对于体质偏差以及不喜欢过大运动量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进行羽毛球、跳绳等难度不大的运动。而男生通常喜欢足球、篮球,所以,教师可以安排其到足球场、篮球场等场地开展该类活动。通过合理的分类来逐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促使其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当中。
(二)结合学生现状,科学进行分组
在开展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对其进行分组,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进步。首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对教学方案进行合理调整。其次,在分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综合素质以及体质相接近的学生分在统一组。例如在开展健美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自由练习时间,让学生自由开展练习,并根据学生的灵活性与协调性来进行分组,并鼓励各个小组进行相互交流,针对彼此间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从而促使学生整体健美操水平的提升。再者,通过特定时间的训练后,教师应当科学考核各小组学生的水平,将小组内学生成员水平的差距拉大,力争在打乱原有分组的基础上,让各个小组内均含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而进一步增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让水平较高,且动作规范优美的学生更好的带动水平较低的学生,让班级内的学生都能够正确掌握体育基本动作。
(三)基于学生兴趣,设置高中体育分类教学项目
结合实践来看,要想确保高中体育教学中分类教学得以有效地应用,基于学生兴趣实际而设置分类教学项目是重要措施。高中体育教学项目中主要分为基础与专业这两个方面,其中前者属于学生必修科目,后者则为选修,因而在设置高中体育分类教学项目上主要针对的是选修科目。首先,高中体育教师可以开学初期将选修科目逐一列出来,随后将其公布在各班级学生QQ群或学校网站上,随后让学生对自己所喜欢的课程进行投票。其次,体育教师对每一项选修科目中学生所投票数以及是谁投的予以统计,随后根据所整理出来的数据进行体育选修科目分类设置。最后,结合分类教学项目进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编排,确保必修与选修科目在同一课程中都能够得到兼顾。如此一来通过基于学生兴趣设置高中体育分类教学项且不但大大地提升他们课堂地参与性,同时也能够满足体育教学需求。
(四)科学制定高中体育考核标准,采取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成绩评价机制
从实际情况来,受学生身体素质差异、体育项目爱好不同等多方面因素所影响,这就使得他们在各科目体育考核成绩上存在不小的差异,比如某些同学篮球打得好,但在长跑、跳远等项目成绩上并不突出,甚至是刚好达到考核成绩合格线。在这种实际情况下,如果高中体育教师仍旧是采取以往统一化、硬性的考核標准去评价学生成绩,那么不仅无法真实地反映出学生体育成绩,并且这也和当前提倡差异化、多元化考核的素质教育理念相违背。对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上应用分类教学法时除了要制定出科学的考核标准外,采取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成绩评价机制同样重要。首先,在高中体育考核标准制定上,笔者认为应根据体育考核要求、学生选修科目以及他们兴趣爱好制定出针对性的考核标准,比如体育课程总学分为10个学分,其中必修科目为7个学分,而学生选修项目为3个学分,这样一来如果学生必修科目成绩评估因“偏科”而达不到合格学分时,可以让他们通过自己强项的选修科目来获得相应的学分,如此一来既有效地考核了学生体育成绩,同时对于他们全面发展也大有裨益。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更好的提升高中体育教学质量,促进高中生综合体育素质的发展,体育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应用分类教学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并促使高中体育目标更好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