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寄宿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管理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nao6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深入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逐步到位,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办规模化的寄宿制学校已成定势。这种背景下的校园文化构建也需要在继承优秀传统范式的基础上再度思考,发展创新。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整个风貌的体现,是学校的底蕴和灵魂,如办学理念、学校目标、道德观念、校园舆论、人际关系、师生素养及教风、学风、校风等。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校园行为文化主要指校园人的言行举止的养成,是校园精神文化在个体上的外显。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指体现校园文化内涵的物质环境,如墙壁上张贴的名人名言和校训、庄严的旗台和飘扬着的国旗、校园文化橱窗、校园标志性建筑等布置和设施。这四个层面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以内隐或外显的方式共同影响校园人。
  二、校园文化的功能
  中小学校园有别于成人世界,它受中小学生质朴、纯真的影响,充满着童话般的梦幻,展示着理想般的希望和追求。中小学校园特点和文化内涵决定了它必然具有以下功能:1.教育功能,这是校园文化的首要功能,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组织文化的最主要的特征。2.约束功能,主要通过规章制度、校园环境、校园风气和团体氛围等来实现。3.服务功能,主要表现在管理者带动全体教职工转变观念,把个体利益与学校命运和学生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共识,真正实现教育服务于学生。4.激励功能,表现在校园文化为师生提供了享受文化和创造文化活动的空间,激发他们更高的参与兴致,使他们更加主动、积极、创造性地投入到校园文化的自觉构建中。5.娱乐功能,表现在让学生浸润在蕴涵着浓浓的真、情、善、美、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中,使他们乐在其中,愉快、安心、舒心、开心地学习、生活和发展。
  三、校园文化的构建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的构建中,我们应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抓基础,搞好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条件,使他们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2.抓重点,搞好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包括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人际交往方式、文娱活动方式等,是校园人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校园制度文化坚持正确导向,着眼点是建立竞争机制,使校园活动(包括学习、工作和生活)经常处于竞争状态之中。学校制订了各项规章制度,所形成的良好班风及校风都能得到有力的保证。
  3.抓難点,搞好行为文化建设。如果说校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静态的话,那么学校的行为文化就是动态文化了。可以说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融化到师生员工血液里后的外化,是学校育人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最深刻的部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都是要通过一定的行为和有组织的活动来进行的。如果能用文化来审视这些行为,并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参与形成与学校办学理念相吻合、富有个性、鲜活的行为文化,那么,这所学校离文化育人的境界也就不远了。
  4.抓关键,搞好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目前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周边撤并了一些小规模村小,使得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显得刻不容缓。主要要抓好两方面的建设。一是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好的校风具有深刻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激发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具有保护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的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当然,任何优良风气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需要一个漫长的培育过程。因此,我们在培育优良校风的过程中,要持之以恒、不屈不挠。二是人际关系建设。校园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地发挥整体效应。构建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学校管理者、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和教育观,要充分尊重和保护自身服务对象的正当权益,培育民主和谐的校园人际氛围,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积极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杨全印 孙稼麟 学校文化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1。
  [2]宁轲 浅析现代学校制度与学校文化的关系.湖北:新课程研究,2006,8。
  [3]蒋忠 班级文化的建设.山西:教学与管理,2002,9。
其他文献
摘 要:运动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最佳动力,针对中学生运动兴趣形成的特点和相关因素,分析中学生的兴趣产生、增强的特点,在遵循教学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尝试讨论正确引导、培养中学生运动兴趣的途径,为体育教学的多样性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 体育 兴趣  中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影响着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用兴趣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念,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是体育教学改革的
期刊
近年来,新课程的实施在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发生了一场重要的、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需要中小学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做为新时期的中学体育教师如何发去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尽快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不成熟的观点。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随着网络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物质生活的较大改善以及余暇
期刊
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里,能掌握主动权,能够主动、自觉、积极地学习。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规律,他们的认知结构和情绪、爱好,用启发的方法不断地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化被动为主动。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水平再高的教师也无法代替学生学习,只有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下
期刊
摘 要:体育课有利于强化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有利于磨练学生的意志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以健康的心态面对成功和失败。因此,探究农村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体育课给中学生带来的积极作用,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中学 体育 教学有效性  开设体育课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其综合素质。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育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锻炼身体,
期刊
体育课的基本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的完成练习目标。通过合理的编组形式,保持课堂练习的高效率,对体育课堂编组形式的探究,有益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锻炼条件,增强学生的运动体验。本文希望从讨论体育课堂编组教学入手,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编组水平。  一、体育编组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教师而言  体育教学所制订的课堂教学目标,需要通过“练习”这一必要途径才能达到,而“练习”所采用的组织形式,是
期刊
摘 要:体育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较强的综合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健身习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中职体育还肩负着为专业课提供专项运动能力保障的职责,因此,将专业需求与体育相结合,在体育教育中体现职业特色是我们改革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中职 体育 职业特色  中职学校学生今后的就业岗位大部分以技术工人为主,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重点对学生身体以及心理素质进行培养,使他们可以更好
期刊
摘 要:企业在新时期、新环境下,其健康、正常发展与企业自身内在的建设息息相关,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主力的政工部门和人员就成为了该项工作的主力军。政工部门职能工作做好,才能有效活跃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凝聚团队协作能力,形成高度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形成集体智慧和成果。  关键词:政工职能 企业文化 作用  随着中国入世,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发展,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
期刊
一、课题研究概况  通过高中数学资源开发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将单一知识传授教学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等教学方法转变是一条新途径。2012年12月选题申报,得到省、市教科所多次指导和帮助。2013年4月立项为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子课题。  课题的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发现新颖、简捷解题方法的能力;探索一条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途径;形成一套具有指导作用的实践经验,从
期刊
“伸出五指,必有长短”。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必然就有优差之分了。事实上,学困生是班级管理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他们大多数并不是存在接受知识时智力的障碍,而是由于知识欠账太多,造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再加上一些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或冷眼相看,甚至粗暴训斥,使他们丧失上进心,久而久之,就拉大了与其他学生的差距,从而影响了班级管理工作,以至于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转化学困生是我们作
期刊
自古以来,生命的存在是一个复杂而又永恒的话题。而由生命引发的关于人的存在问题的根本性思考就是生命意识。生命的存在问题之最大障碍就是生命的悲剧意识,即生命一旦降临,其最终的结果必然是走向死亡。人生来是要死的,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对于王国维先生之死,不少人认为与叔本华的悲观哲学是分不开的。而我认为是王国维先生生命里的悲剧意识,让他很容易地接受了叔本华哲学中的悲观意识。  在《人间词话》之四十四,他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