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学能力是“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基础和赖以提高的重要条件,它既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又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在课改的大潮下,教师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近几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我一直探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从中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养成良好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语文学习的习惯很多,要培养自学能力,我特别注意要学生养成预习、质疑、观察、积累四个习惯。
一、预习习惯。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阶段,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非花大气力抓好不可,并要做好预习的指导工作。首先,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提出预习的内容。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有预习提示,这些提示既具有资料性如背景介绍、文学常识等,又具有指导性如线索、写作特点、重难点等,一般说来,这就是预习的纲。其次教给预习的方法,要求学生一定要勤动手翻查工具书,勤动笔做好预习笔记,养成圈点钩划抄等习惯。早自习是主要的预习时间。
为了使预习落到实处,我把同学按座位分成四人小组,每次新课前,小组长检查组员预习笔记,大组长再检查小组长,课代表检查大组长,老师检查课代表的检查体系。同时还定期(一般为一个月)交流、评比预习笔记。将优秀的在全班展览并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树立榜样来激励同学。
二、质疑习惯。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应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习惯,是促使学生自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思维活动,通常是由质疑开始的,有疑而不问,“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长此以往,负“疑”累累,知识的漏洞越来越多,提高语文能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为了让学生有疑敢问,有疑必问,我用现身说法,列举我高中学习遇到两处疑难问题,特写信给人民教育出版社,提出自己的看法,后得到他们的答复,肯定了我的观点,这给我很大的鼓舞。以后,我就养成了总爱问个为什么的习惯,从而激发了学语文的兴趣。除了平时零散的答疑外,我还每个单元集中一、二节课专门答疑,内容既可以是课本中的,也可以是与本单元相关的参考资料练习等。从培养智能上讲,学生只有独立思考,才能发现问题,并能提出问题。我把有些问题留给同学,让他们去寻找答案,因为我懂得成功的教育,应该是把学生教成问号,而不是把问号扭成句号。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能够质疑,就会兴致勃勃地去思考,去查找资料,去与同学一走讨论,去请教老师,让“自主”学习有了快乐的源泉。
三、观察习惯。
所谓“见多识广”,习作若离开了观察,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生命力,观察是写作的前提。俄国杰出的文学家契诃夫说:“作家务必要把作家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让观察成为习惯……”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引导、强化学生的观察意识,促进良好观察习惯的养成。
陆机在《文赋》中说:“伫中区以玄览,颐情态于典坟。”意思是说,写文章的人,必须深入而广泛地观察万物,同时要从前人的著作中吸收精华。茅盾要学习写作的的人,身边时时刻刻准备好一支笔、一个笔记本,无论到那里,你要树起耳朵,睁开眼睛,象哨兵那样警觉,把你所见所闻记下来。纵观历史,古今中外,哪一个作家不是善于观察生活呢?观察的对象是生活,它是丰富多彩的,自然是千姿百态的,生活中的人是形形色色的。我要求同学用笔更要用心去记下观察的一切。观察生活就要观察人,观察人就要深入人的内心世界,情动于衷而形发于外,人物的动作态度和表情都是内心世界的外部表现,生活中壮烈场面并不是随处可见,观察平凡生活的人,特别是观察周围的人,如家长、师生、邻居等。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这说明只有细致的观察,才能做到形神兼备;观察还要善于辨别物的形体色彩,求其穷形尽相;训练自己的耳朵,使之善于摄取自然界一切美妙的音响。为了使学生持之以恒写观察日记,我先讲明意义,提出具体要求,再按时评阅,讲评得失,同时还用范文引导、定期评比、编辑成册等方法。由于学生细致观察、坚持练笔,几年来,我的学生有多人在省市级作文竞赛中获奖,在省市报刊发表文章。
四、积累习惯。
观察主要是培养学生有较丰富的生活阅历,积累则是针对学生写作贫乏而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巧妇也会一筹莫展。中学生生活比较平直,叙好事总是推车让座,举事例也总是陈景润、居里夫人。内容空洞,“言必称希腊”。从高一开始,我要求学生每周摘抄三百字左右的段落或句子。内容或名人名言,或为典型事例,或是生动细腻的描写,或是著名的古诗词等。三年下来,学生积累大量的素材,在写作时,也就有米下锅了。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适应新时代需要,它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证明,它还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一、预习习惯。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阶段,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非花大气力抓好不可,并要做好预习的指导工作。首先,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提出预习的内容。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有预习提示,这些提示既具有资料性如背景介绍、文学常识等,又具有指导性如线索、写作特点、重难点等,一般说来,这就是预习的纲。其次教给预习的方法,要求学生一定要勤动手翻查工具书,勤动笔做好预习笔记,养成圈点钩划抄等习惯。早自习是主要的预习时间。
为了使预习落到实处,我把同学按座位分成四人小组,每次新课前,小组长检查组员预习笔记,大组长再检查小组长,课代表检查大组长,老师检查课代表的检查体系。同时还定期(一般为一个月)交流、评比预习笔记。将优秀的在全班展览并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树立榜样来激励同学。
二、质疑习惯。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应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习惯,是促使学生自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思维活动,通常是由质疑开始的,有疑而不问,“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长此以往,负“疑”累累,知识的漏洞越来越多,提高语文能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为了让学生有疑敢问,有疑必问,我用现身说法,列举我高中学习遇到两处疑难问题,特写信给人民教育出版社,提出自己的看法,后得到他们的答复,肯定了我的观点,这给我很大的鼓舞。以后,我就养成了总爱问个为什么的习惯,从而激发了学语文的兴趣。除了平时零散的答疑外,我还每个单元集中一、二节课专门答疑,内容既可以是课本中的,也可以是与本单元相关的参考资料练习等。从培养智能上讲,学生只有独立思考,才能发现问题,并能提出问题。我把有些问题留给同学,让他们去寻找答案,因为我懂得成功的教育,应该是把学生教成问号,而不是把问号扭成句号。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能够质疑,就会兴致勃勃地去思考,去查找资料,去与同学一走讨论,去请教老师,让“自主”学习有了快乐的源泉。
三、观察习惯。
所谓“见多识广”,习作若离开了观察,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生命力,观察是写作的前提。俄国杰出的文学家契诃夫说:“作家务必要把作家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让观察成为习惯……”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引导、强化学生的观察意识,促进良好观察习惯的养成。
陆机在《文赋》中说:“伫中区以玄览,颐情态于典坟。”意思是说,写文章的人,必须深入而广泛地观察万物,同时要从前人的著作中吸收精华。茅盾要学习写作的的人,身边时时刻刻准备好一支笔、一个笔记本,无论到那里,你要树起耳朵,睁开眼睛,象哨兵那样警觉,把你所见所闻记下来。纵观历史,古今中外,哪一个作家不是善于观察生活呢?观察的对象是生活,它是丰富多彩的,自然是千姿百态的,生活中的人是形形色色的。我要求同学用笔更要用心去记下观察的一切。观察生活就要观察人,观察人就要深入人的内心世界,情动于衷而形发于外,人物的动作态度和表情都是内心世界的外部表现,生活中壮烈场面并不是随处可见,观察平凡生活的人,特别是观察周围的人,如家长、师生、邻居等。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这说明只有细致的观察,才能做到形神兼备;观察还要善于辨别物的形体色彩,求其穷形尽相;训练自己的耳朵,使之善于摄取自然界一切美妙的音响。为了使学生持之以恒写观察日记,我先讲明意义,提出具体要求,再按时评阅,讲评得失,同时还用范文引导、定期评比、编辑成册等方法。由于学生细致观察、坚持练笔,几年来,我的学生有多人在省市级作文竞赛中获奖,在省市报刊发表文章。
四、积累习惯。
观察主要是培养学生有较丰富的生活阅历,积累则是针对学生写作贫乏而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巧妇也会一筹莫展。中学生生活比较平直,叙好事总是推车让座,举事例也总是陈景润、居里夫人。内容空洞,“言必称希腊”。从高一开始,我要求学生每周摘抄三百字左右的段落或句子。内容或名人名言,或为典型事例,或是生动细腻的描写,或是著名的古诗词等。三年下来,学生积累大量的素材,在写作时,也就有米下锅了。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适应新时代需要,它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证明,它还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