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jun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中学的信息技术课,很多老师或同学都称它为微机课。当今社会,掌握电脑的运用与操作,已普遍被人们接受,那么在课堂上,特别是教授刚接触电脑、网络的学习时,如何调整教学手段,运用灵活多样的媒体手段,使学生乐学、想学,激发学生主动、自觉地探索,饶有兴趣地开掘信息技术未知领域,成为我们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作为一名计算机课程的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搞好教学,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知识,下面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重视对教材的再创造
  信息技术业是一门发展特别迅速的产业,可以说两三个月就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教材的编发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这样就导致了学生所用的教材在不同程度上落后于实际发展。国家教育部对信息技术课程所用教材在宏观管理上也一直实行“一纲多本”的原则,因此,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应在遵循“一纲”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删掉一些过时的、被淘汰的知识,添加一些相应的新知识,使所教授的知识更贴近现实应用。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知识动态,而且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规范化。
  2.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情感和意志上去探索某种事物的真相,是学习和创造的重要前提,是成功的先导。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好学、乐学是求知的源泉。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没有学习的兴趣就不会有智慧和灵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可有以下两种方法:
  2.1 引导法。所谓引导法就是指运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学生学习电脑的积极性的方法。引导法可分为理论引导法和实践引导法。理论引导就是教师利用自己对电脑的丰富知识去引导学生打开电脑这个神秘的殿堂。例如,教师在讲理论知识时,可以插许多正在流行的信息动态,让学生对电脑产生新鲜感,讲一些有关电脑的奇闻怪事。如电脑黑客(黑客闯进美国五角大楼安全系统,印尼小神童险进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网上病毒,把电脑能说得多神奇就说多神奇,把学生带入那神秘的殿堂,再打开它。实践引导法就是教师要利用自己对电脑的熟练操作的优点,来引导学生产生兴趣。老师在电脑房里上课,让学生各自坐在自己的电脑前,老师可以运用深蓝公司的易多思软件——网络教室软件来控制学生机,然后老师进行如下演示操作:开始→程序→附件→游戏→纸牌,这样,游戏就启动了,这时同学们肯定会很愕然,心里不尽会想:电脑也可以用来玩纸牌,真是新喜若狂。这里老师可以乘势而入,马上玩胜一局游戏,这样学生不仅想自己玩,而且还会对老师很佩服。然后老师把一些游戏规则及技巧讲给学生们听,再让学生们自己操作,这样,还有助于学生熟练使用鼠标。如此一来,学生的兴趣也就尤然而生了。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操作实践出发,强调的是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易消化、易吸收。
  2.2 比喻法。所谓比喻法就是采用形象比喻的方法来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生动性和积极性。比喻法可分为故事比喻法和实物比喻法,这两种方法是根据计算机的软、硬件而定的方法。故事比喻法就是把计算机理论知识以讲故事的形式来传授知识的方法。例如,在学习初一的windows操作系统这一章时,我们完全可以采用一个古老离奇的故事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故事可以这样说:我们每一位同学相对于电脑来说,就是一个古代的人,然后呢,通过穿越时空,来到了现代,他们看到一栋装饰华丽的小楼房(老师停顿,做补充:把电脑比喻成小楼房),然后想进入小楼房去瞧一睢(老师解释:我们要学习电脑,那么就要开电脑,进入楼房就是开电脑),他们进入楼房后,来到一个大厅(windows的桌面)里,然后走进其中一个房间(打开“我的电脑”),看见衣柜和几个箱子之类的家具(老师解释为:这是A盘、C盘、D盘和控制面板等之类),他们再打开其中一个箱子(打开其中一个盘符)。发现箱子里还有些漂亮的小箱及衣服(解释为:文件夹及文件)……,如此精彩的讲下去,再加上老师栩栩如生的描绘,同学们一定听得如痴如醉,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以上是从教学微观方面讲的,从宏观方面讲就是实物比喻法,即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常用的物体联系起来,以加强无意识中的记忆的一种教学法。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捕捉生活中熟悉的东西去引导学生不由的想起课本的知识。例如,我把windows操作系统比喻成基石,我把应用软件(office、wps等)比喻成生活中的工具。如此一来,学生只要在家中一拿到这件工具或看到什么东西时自然也就想到我们学过的知识,以求达到真正知识的延伸。
  3.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出示问题,提出任务,自主探讨”的过程,体现了集体的智慧,深化了学生对问题和知识的理解,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思路,帮助学生学会用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在知识内涵加深的同时,让学生当堂操作,验证或尝试完成本课知识内容,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如在讲述计算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时,将一台计算机拆开,将主板、CPU、内存条、显示卡等硬件通过视频实物演示平台展现于投影屏上,使每位同学都对计算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让他们初步了解计算机内部是由一些集成电路芯片和逻辑控制电路共同组成,打开了学生心中的黑匣子,打破了学生对计算机内部的神秘感。这时可以将一些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进行思索:这些芯片是怎样组装在一起而成为一台能工作的计算机呢?各个芯片之间又将是如何工作的呢?学生思索之后,教师将这些硬件组装在主板上,同时将CPU的作用、内存条的功能,磁盘驱动器的用途一一进行解说,最后启动机器,当学生看到显示器出现熟悉的英文字幕时,都会产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欲望。针对刚才组装时的操作进行提问,让回答较准确的学生上台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快速掌握该知识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爱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习惯,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能力。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主探索学习,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渐渐掌握了学习的技巧和规律,就会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更新教学观念入手,营造创新环境,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保证学生有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学会,一定要学好。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要贯彻好这一基本理念,就必须真正明确它们的内涵。①自主。即主动,要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课程课标》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中的作品和价值只有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而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②合作。就是要切磋学问,砥砺思
期刊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课程在小学阶段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地界定了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界定,向我们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必须协调发展,不能只注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我
期刊
【摘要】创意法就是创设新意之法,创意法教育提出“最差”的学生就是最好的学生,即学生没有好差之分。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善于转化差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行因材施教的原则。本文从转变教育观念,落实因材施教原则、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重视写作生活作文、从说话作文开始,提高差生的作文水平、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鼓励学生写个性文章、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期刊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一直是困扰我们语文教师的最为棘手的问题。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①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基础。②把“教师的问题”转变为“学生的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重要途径。③丰富多样的解疑方式,是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  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一直是困扰我们语文教师
期刊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不仅给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成才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而且也给职业学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职业选择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引导职业学校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标准,建立良好的就业心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成功地走向社会,尽快地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使学生不断的完善和提高自己,在未来事业中奋发成才,这是摆在
期刊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揭示了概念、原理、规律的本质,是沟通基础与能力的桥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多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并能因势利导,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又培养和提高了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品质,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揭示了概念、原理、规律的本质,是沟通基础与能力的桥梁。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克服就题论题、死套模式。在教
期刊
【摘要】语文素质,就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的语文环境和语文教育的影响下,通过学习主体的学习活动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较为稳定的、持久的影响人的语文活动的特征。它包括人的智力、语文基础和语文能力等智力因素和学习动机、兴趣、意志品质、习惯、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就这一概念而言,目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存在以下误区。  【关键词】初级中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1.注重知识传授而轻视能力和方法的培养
期刊
【摘要】本文选择“水培花卉”这一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与实施做一些探索。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水培花卉,生物科学素养,推进与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的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必修课程。2003年教育部完成了高中新课程方案和15个学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它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精神和要求
期刊
【摘要】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历来被一些学生视为畏途。而作文难就难在我们的传统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现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实施,改进作文教学被列为重点任务之一。本文对此谈了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作文教学,改革,贴近,生活,方法  叶圣陶在《文章例话》的“序”中说:“生活就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中学生的作文也不例外。在
期刊
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社会交往和活动的能力,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恰恰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等表现。幼儿将来能否积极地适应各种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否勇敢地提起社会责任,能否乐观地对待人生等,决定于幼儿期的生活积累和受教育状况。而幼儿阶段的教育比传播知识、训练技能更重要、更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