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建立“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是全面推进基础教育理论改革的实际需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和必要举措。幼儿园开展“园本教研”的措施和做法:思想统领行动,教研目标有的放矢,教研方式多姿多彩,教研管理有序有效可持续。
关键词 幼儿园 园本教研 实践 思考
建立“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是全面推进基础教育理论改革的实际需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和必要举措。所以,构建“园本教研”制度,深入开展“园本教研”活动尤为重要。
一、灵魂:让思想统领行动
建立“园本教研”制度,是幼儿园一项长期的、基础的、重要的学术性工作,需要严谨和科学的理念支撑,需要有“灵魂”作统帅。这个“灵魂”就是根植到校领导、教师思想中的认识和观念。
“园本教研”一开建,我园就对建立、实施“园本教研”制度的目的、意义,所应持有的思想、观念,所要遵循的原则、态度,所应具有的角色、身份意识,所要追求的目标、愿景作了广泛地宣讲和学习,以求营造氛围,取得共识。然而,思想的转变和认识的提高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思想作先导,但先导不等于只有“说在先”。实践告诉我们,思想先导更在于过程中坚持不懈地思想灌输、思想碰撞和灵活多样的思想工作方法。人都有惰性和惰性思维,抱残守缺的现象在这几年的“园本教研”的建构中随时随地会冒出来。这虽是正常的,但却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关键在如何处之。有时候,对不能统一的思想或抱老观念混日子的行为,我们不得不先强制执行。如网上教研组活动的开展:网上教研组还是一项新型的教研形式,由于教师的老观念、老模式和惰性思想的影响,教师积极性、主动性缺乏。由此教务科针对这一现象作出硬性规定,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完成教研组下达的任务,从而搭建起教师有效开展同伴互助教研活动的平台。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育思想,很多时候与行动是交互作用着的。
在“园本教研”制度构建和实践的过程中,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成为我们进行“园本教研”基础工作的一条中心线,也成了我们开展园内其他主题建设工作的一条有积极体验的基本经验。
二、目标:让行动有的放矢
目标之重要已无需多言,而目标若可有可无、形同虚设,则建设工作大多有走过场之嫌,这项建设工作的成效必然也是要大打折扣的。但遗憾的是,我们的很多工作,甚至包括计划、规划,很多时候确实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造成这种状况和结果通常有这样三个互有关联的的原因:一是认识不到位,导致为计划而订计划,为目标而设目标,自然就成了一个摆设;二是管理不到位,计划制订后,束之高阁,没有起到目标应有的引领和评判作用;三是目标制订宽泛,不成体系,中看不中用,自然只有“被摆设”的结果。
我园在进行“园本教研”制度构建过程中,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我们汇集集体智慧,进行广泛地探讨和磨合,并在实施过程中,务实地进行调整。业已形成定性、定量两个方面,建设(园整体)、工作(教师个体)两个层面的目标体系,并按学年有序、有侧重地进行分解和推进,在园工作计划和教师个人计划中分别明确。
定性方面的建设目标(幼儿园层面):
1.初步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体系,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教研文化。
2.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针对性和实效性,能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实际问题。有较高的园本课程开发、建设能力和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总结、推广教育教学研究专题的经验。以此推进我园幼教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
3.切实有效地发挥年级组、教研组的平台作用;切实提高教师教研、教育教学能力和各项业务素质,促进教师专业不断发展,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定性方面的工作目标(教师个体):
1.积极融入到“园本教研”建设活动中去,执行好“园本教研”各项制度和要求,制定好自身发展目标和自我学习、自我专业发展的计划。
2.认真参加各种“园本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和教学实践,专业意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每学期都有进步,3年有明显提高。
3.成为家长认可和满意的老师。
定量方面的建设目标(幼儿园层面):
1.构建起基础教研、应用教研、个性教研、特色教研、网络教研五大教研板块,形成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五大常规教研方式和开放式、促进式、整合式、针对式四大教研格局。
2.每天一次班级例会,每周一次业务学习,隔周一次教研活动和年段活动。每月每位教师撰写两篇保教随笔、一篇教育叙事案例,每周设计一篇精品教案,并把这些内容按时上传到教育博客。
3.每学期编辑一本读书笔记,每个主题结集一本“主题文件夹”成果。
定量方面的工作目标(教师个体):
1.做好读书笔记,一学期达到6000字以上。进行“主题文件夹”的创建,每一个主题的实施做到有方案、有目标、有环境创设、有家园互动、有发展评价、有活动反思。
2.在五类教研活动支点上,有一至二个方面有比较优势,能起到相对引领作用。
3.在每学期的“岗位练兵”活动中,至少在一个项目上可以获奖。
三、方式:让途径多姿多彩 较好地实现目标,离不开好的方式,好的方式必然是多元的和开放的。教师有个性爱好、能力指向上的个体差异,工作的有效性在于给教师在方式上有充分地选择,从而殊途同归。这是我们在推进“园本教研”建设中予以重点考虑和设计的一个问题。园本教研活动的展开,归纳起来主要是三条主线,六个支点。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动、专家引领为主线的组织方式。如同伴互动,我们核心的做法是:以年级组为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园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批评,各抒己见;以教师产生的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此制订年段教研活动计划并开展研究。
以“构筑理想课堂”“落实主题课程”“开展教师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共同体建设”“小课题研究”“发现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岗位练兵”为支点的活动方式。如“落实主题课程”,我们主要是这样开展的:结合《主题文件夹》项目的建设,让教师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记录。记录包括主题计划、教案设计、主题下的环境创设、家园互动、幼儿发展评价、活动反思等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培育教师的反思文化、倡导教师的行动研究文化,使教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萌发教育智慧,改变教育行为,从而落实课程质量。 四、管理:让建设有序、有效、可持续 管理是开展各项工作的保证。管理,首先是进行教育思想的管理。然后,组织管理、过程管理以及评价促进都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工作就会停滞在发动阶段,悬浮在构想层面,阻塞夭折在实施途中。
成立“园本教研”领导小组,园长任组长,业务副园长任副组长,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业务园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统筹、协调教研资源,建立和完善教研工作的保障机制,督促和评价幼儿园教研工作,为“园本教研”工作的推进提供组织保障。健全年级组和教研组组织建设,形成以年级组为横向,教研组为纵向的日常“园本教研”工作立体平台,保证“园本教研”工作正常开展。厘清年级组和教研组关系,明确两者工作职能和职责,建立和落实“园本教研”工作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保证“园本教研”工作规范开展。对教研活动的时间、地点、人员、内容、组织过程及教研活动次数、学习资料、评价、总结、经验整理、成果运用、资料归档等方面要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实施计划管理和量化管理,并根据不同时期的教育要求适时调整和补充完善计划,保证“园本教研”工作有效开展。建立“园本教研”激励机制,开展教育活动、教育笔记、教育经验、论文等评选活动,对在研究教育问题、改进教育工作中取得成效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实施常规管理,充分发挥制度、机制的支持和保障作用,确保“园本教研”持续、有效开展。
开展“园本教研”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作。虽然几年的实践让我园的“园本教研”工作似已“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很多值得细化和深化的之处。我们必须不断实践、探索和总结,以求我们的“园本教研”工作巩固和深化。
关键词 幼儿园 园本教研 实践 思考
建立“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是全面推进基础教育理论改革的实际需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和必要举措。所以,构建“园本教研”制度,深入开展“园本教研”活动尤为重要。
一、灵魂:让思想统领行动
建立“园本教研”制度,是幼儿园一项长期的、基础的、重要的学术性工作,需要严谨和科学的理念支撑,需要有“灵魂”作统帅。这个“灵魂”就是根植到校领导、教师思想中的认识和观念。
“园本教研”一开建,我园就对建立、实施“园本教研”制度的目的、意义,所应持有的思想、观念,所要遵循的原则、态度,所应具有的角色、身份意识,所要追求的目标、愿景作了广泛地宣讲和学习,以求营造氛围,取得共识。然而,思想的转变和认识的提高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思想作先导,但先导不等于只有“说在先”。实践告诉我们,思想先导更在于过程中坚持不懈地思想灌输、思想碰撞和灵活多样的思想工作方法。人都有惰性和惰性思维,抱残守缺的现象在这几年的“园本教研”的建构中随时随地会冒出来。这虽是正常的,但却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关键在如何处之。有时候,对不能统一的思想或抱老观念混日子的行为,我们不得不先强制执行。如网上教研组活动的开展:网上教研组还是一项新型的教研形式,由于教师的老观念、老模式和惰性思想的影响,教师积极性、主动性缺乏。由此教务科针对这一现象作出硬性规定,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完成教研组下达的任务,从而搭建起教师有效开展同伴互助教研活动的平台。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育思想,很多时候与行动是交互作用着的。
在“园本教研”制度构建和实践的过程中,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成为我们进行“园本教研”基础工作的一条中心线,也成了我们开展园内其他主题建设工作的一条有积极体验的基本经验。
二、目标:让行动有的放矢
目标之重要已无需多言,而目标若可有可无、形同虚设,则建设工作大多有走过场之嫌,这项建设工作的成效必然也是要大打折扣的。但遗憾的是,我们的很多工作,甚至包括计划、规划,很多时候确实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造成这种状况和结果通常有这样三个互有关联的的原因:一是认识不到位,导致为计划而订计划,为目标而设目标,自然就成了一个摆设;二是管理不到位,计划制订后,束之高阁,没有起到目标应有的引领和评判作用;三是目标制订宽泛,不成体系,中看不中用,自然只有“被摆设”的结果。
我园在进行“园本教研”制度构建过程中,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我们汇集集体智慧,进行广泛地探讨和磨合,并在实施过程中,务实地进行调整。业已形成定性、定量两个方面,建设(园整体)、工作(教师个体)两个层面的目标体系,并按学年有序、有侧重地进行分解和推进,在园工作计划和教师个人计划中分别明确。
定性方面的建设目标(幼儿园层面):
1.初步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体系,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教研文化。
2.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针对性和实效性,能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实际问题。有较高的园本课程开发、建设能力和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总结、推广教育教学研究专题的经验。以此推进我园幼教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
3.切实有效地发挥年级组、教研组的平台作用;切实提高教师教研、教育教学能力和各项业务素质,促进教师专业不断发展,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定性方面的工作目标(教师个体):
1.积极融入到“园本教研”建设活动中去,执行好“园本教研”各项制度和要求,制定好自身发展目标和自我学习、自我专业发展的计划。
2.认真参加各种“园本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和教学实践,专业意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每学期都有进步,3年有明显提高。
3.成为家长认可和满意的老师。
定量方面的建设目标(幼儿园层面):
1.构建起基础教研、应用教研、个性教研、特色教研、网络教研五大教研板块,形成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五大常规教研方式和开放式、促进式、整合式、针对式四大教研格局。
2.每天一次班级例会,每周一次业务学习,隔周一次教研活动和年段活动。每月每位教师撰写两篇保教随笔、一篇教育叙事案例,每周设计一篇精品教案,并把这些内容按时上传到教育博客。
3.每学期编辑一本读书笔记,每个主题结集一本“主题文件夹”成果。
定量方面的工作目标(教师个体):
1.做好读书笔记,一学期达到6000字以上。进行“主题文件夹”的创建,每一个主题的实施做到有方案、有目标、有环境创设、有家园互动、有发展评价、有活动反思。
2.在五类教研活动支点上,有一至二个方面有比较优势,能起到相对引领作用。
3.在每学期的“岗位练兵”活动中,至少在一个项目上可以获奖。
三、方式:让途径多姿多彩 较好地实现目标,离不开好的方式,好的方式必然是多元的和开放的。教师有个性爱好、能力指向上的个体差异,工作的有效性在于给教师在方式上有充分地选择,从而殊途同归。这是我们在推进“园本教研”建设中予以重点考虑和设计的一个问题。园本教研活动的展开,归纳起来主要是三条主线,六个支点。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动、专家引领为主线的组织方式。如同伴互动,我们核心的做法是:以年级组为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园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批评,各抒己见;以教师产生的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此制订年段教研活动计划并开展研究。
以“构筑理想课堂”“落实主题课程”“开展教师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共同体建设”“小课题研究”“发现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岗位练兵”为支点的活动方式。如“落实主题课程”,我们主要是这样开展的:结合《主题文件夹》项目的建设,让教师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记录。记录包括主题计划、教案设计、主题下的环境创设、家园互动、幼儿发展评价、活动反思等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培育教师的反思文化、倡导教师的行动研究文化,使教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萌发教育智慧,改变教育行为,从而落实课程质量。 四、管理:让建设有序、有效、可持续 管理是开展各项工作的保证。管理,首先是进行教育思想的管理。然后,组织管理、过程管理以及评价促进都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工作就会停滞在发动阶段,悬浮在构想层面,阻塞夭折在实施途中。
成立“园本教研”领导小组,园长任组长,业务副园长任副组长,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业务园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统筹、协调教研资源,建立和完善教研工作的保障机制,督促和评价幼儿园教研工作,为“园本教研”工作的推进提供组织保障。健全年级组和教研组组织建设,形成以年级组为横向,教研组为纵向的日常“园本教研”工作立体平台,保证“园本教研”工作正常开展。厘清年级组和教研组关系,明确两者工作职能和职责,建立和落实“园本教研”工作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保证“园本教研”工作规范开展。对教研活动的时间、地点、人员、内容、组织过程及教研活动次数、学习资料、评价、总结、经验整理、成果运用、资料归档等方面要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实施计划管理和量化管理,并根据不同时期的教育要求适时调整和补充完善计划,保证“园本教研”工作有效开展。建立“园本教研”激励机制,开展教育活动、教育笔记、教育经验、论文等评选活动,对在研究教育问题、改进教育工作中取得成效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实施常规管理,充分发挥制度、机制的支持和保障作用,确保“园本教研”持续、有效开展。
开展“园本教研”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作。虽然几年的实践让我园的“园本教研”工作似已“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很多值得细化和深化的之处。我们必须不断实践、探索和总结,以求我们的“园本教研”工作巩固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