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师范大学大学教育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22)
摘 要:祭祀作为书院的三大规制之一,在书院的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研究以区域为视角从江西书院祭祀的对象、仪式过程、祭品祭器等方面,主要以白鹿洞书院为参考,研究江西书院祭祀的特点。
关键词:书院;祭祀;特点
祭祀是指向神灵、祖先等崇拜对象行礼,以示崇敬或保佑。在古代学校中就存在祭祀活动,《礼记·学记》中记载道:“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受官学系统祭祀制度影响,书院也进行祭祀活动,其起源具体时间不明确,但据记载,宋代初书院便已存在祭祀活动。在书院发展过程中,书院祭祀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书院规制越来越重要的内容。白鹿洞书院在宋初已有祭祀活动,咸平四年,宋真宗诏令给全国各地学校、书院发送国子监印本经书并修缮孔子庙堂。五年,白鹿洞书院得以修缮,“又塑宣圣十哲之像”。元代时,书院祠宇普遍,正如唐肃言:“凡天下名书院者,有祠以祠先贤,有教以教后学,国朝制也。”
一、江西书院祭祀的对象
江西书院祭祀的对象与其他地方书院一样具有同质性,基本按照以祭祀先圣先师为主,而在学校中祭拜先圣先师自古由来已久,官学祭祀必然以孔子为先圣先师而祭,但在书院中则不尽相同,书院祭祀重在本洞之先辈,特别是本学派的先贤先辈们。如白鹿洞书院纪念李渤、石鼓书院纪念李宽、鹅湖书院纪念朱熹、吕祖谦先贤等。因各个书院的理论流派不同,对于其他先贤的判定亦是不同,王立斌、刘东昌所著《鹅湖书院》中曾提到:“鹅湖书院礼道学诸子,虽盛行一时,但书院所祀先贤,必须都是道学家。”白鹿洞书院以周濂溪、二程、张栻、朱熹从祀,原因便是其“崇道统”,故而有从祀之资格。
书院祭祀对象较为广泛,除上述先圣先师外,还包括与书院学术传统、学风相关的儒学大师。如淳祐元年,江万里所建白鹭洲书院,“又建祠祀二程夫子,益以周、张、邵、朱为六君子祠。”也有在书院发展史上作出重要贡献的官员。如江西提学副使邵宝在弘治年间、正德年间为白鹿洞书院置田建祠、讲学、刻书;提学副使李梦阳,在正德年间为书院建亭、作记、讲学并重修《白鹿洞书院志》,对书院贡献重大,因而后来被祀于书院先贤祠。另有宋祥兴年间,江西白鹭洲书院祭祀书院的创建者吉州知军江万里,并特立江文忠公祠以示其在书院的特殊地位。同时,书院祭祀对象还有虽于书院发展无直接关系的历史文化名人,如明弘治十四年,白鹿洞书院忠节祠曾祭祀蜀相诸葛亮。
书院祭祀对象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政治变化、书院的官学化。北宋时期,书院正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因受官学影响较深,祭祀对象皆是儒家先师先贤。白鹿洞书院也在此期间被强制改为了官学。南宋时期书院祭祀对象开始有了自己的特色。元代统一中原后,为笼络汉族士人同时防止他们利用书院讲学造成社会思想动乱,因而有意将书院朝着祭祀先贤、各儒士的方向引导。在此之后,因书院创建者或者主持者的个人意念,甚至过度扩大书院祭祀功能,以祭祀本家族祖先,比如丰城的贞文书院,是元至正年间揭徯斯所建立,而其创立的初衷却是为纪念父亲揭来成而设。白新良先生认为此举乃是“将书院祭祀功能加以恶性发展”,偏离了书院创建的根本目的及书院祭祀的主要功能。别的地区同样存在这种状况,如在乾隆《鄞县志》中有:“惟鄮山、东湖尝设山长,其余只为奉祀先贤之地,名为书院,实邵祠也。”书院对于不同的祭祀对象往往设有不同的祠堂建筑,譬如,白鹿洞书院在崇儒祠中祭祀周濂溪、程明道、程伊川、张横渠、邵康节、陆象山、王阳明;而在先贤祠中祠祀唐李渤、李涉、颜翊、李善道、朱弼、明起、刘元亨、刘涣、刘恕等;忠节祠中祠祀诸葛武侯、陶靖节等。
参加祭祀的人员一般有书院诸生、地方官员郡守、提学、县令等。通常祭祀时学员俱应到场,以示尊崇之意。《钦定八旗通志》中有:“春秋丁祭,官学生应在哲廡及崇圣祠四配两廡执事……有不到者,查明革退。”由此看出,官学中有明确规定各学生都应出席祭祀之礼。《白鹿书院志》对于举行释菜之礼时记有:“本洞释菜之礼,每岁孟春郡守送诸生入书院则行,先期主洞教官择吉日请具祭品行礼,斋戒三日至郡守主祭礼毕,升堂训诲诸生。”祭祀规模的大小则因书院级别或规模而异。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少则也有几人的情况。可见,仅从祭祀对象多寡,就可以反映书院祭祀规模大小。
二、江西書院祭祀的仪式
祭祀作为一种礼仪,其最重要的便是仪式过程。传统的祭祀按等级分为大祀、中祀、小祀,按场所分为外祀和内祀,按阴阳方位又可分为阴祀和阳祀。书院受学校影响在祭祀形式上按古礼分释菜和释典礼,二者是学礼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礼记·文王世子》中载:“凡学,春,官释典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所谓释菜又名舍菜,《周礼·春官》中:“春,入学,舍采合舞。”所谓“释典”,郑玄言:“设荐馔酌奠而已。”释菜礼一般是每年孟春之际,释典礼则是每年春秋仲月上丁日举行。但书院在实际祭祀方面则会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改变,与官学稍有不同,《白鹿书院志》中云:“释菜以示敬也,释典以报本也”,“每岁用春秋仲月上丁日举行先师之祭。”又有:“释典,文王世子凢学春官释典於其先师,秋冬亦如之报本也,今制每岁用春秋仲月上丁日举行先师之祭,府州县所在俱长官举行三献礼,即古释典之礼也。本洞隶南康府,府有儒学,是日不能兼行考之月,令仲春之月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仲丁,又命乐正入学习乐,则洞祭宜用仲丁,郡守行礼然古人四时皆有释菜之礼或於夏冬行之亦不为过”释典礼更为隆重,释菜礼相比较轻。郑玄曰:“菜蘋繁之属吕大临曰释菜礼之至简者也,不在多品贵其诚也。”又云:“释典者,设荐馔酌奠而已,无迎尸以下之事。”欧阳修也曾比较二者,而云:“释典有乐无尸;而释菜有尸无乐,则其又略也。”即二者之异,表现于祭品的丰撰与否及礼仪中是否用乐。
参考文献:
[1]左伟,王红.古代书院祭祀的发展变迁与教育意涵[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05):46-50.
[2]王胜军.明清时期西南书院祭祀与儒学传播[J].贵州社会科学,2016(09):104-108.
[3]于晓红.清代河南书院祭祀研究[D].贵州大学,2016.
作者简介:
范莉娟(1994.3—),女,汉族,丰城县人,现就读于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6级教育史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教育史学。
注:本文系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课题“江西书院文化与乡村教化历史经验研究”(YG2016384B)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祭祀作为书院的三大规制之一,在书院的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研究以区域为视角从江西书院祭祀的对象、仪式过程、祭品祭器等方面,主要以白鹿洞书院为参考,研究江西书院祭祀的特点。
关键词:书院;祭祀;特点
祭祀是指向神灵、祖先等崇拜对象行礼,以示崇敬或保佑。在古代学校中就存在祭祀活动,《礼记·学记》中记载道:“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受官学系统祭祀制度影响,书院也进行祭祀活动,其起源具体时间不明确,但据记载,宋代初书院便已存在祭祀活动。在书院发展过程中,书院祭祀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书院规制越来越重要的内容。白鹿洞书院在宋初已有祭祀活动,咸平四年,宋真宗诏令给全国各地学校、书院发送国子监印本经书并修缮孔子庙堂。五年,白鹿洞书院得以修缮,“又塑宣圣十哲之像”。元代时,书院祠宇普遍,正如唐肃言:“凡天下名书院者,有祠以祠先贤,有教以教后学,国朝制也。”
一、江西书院祭祀的对象
江西书院祭祀的对象与其他地方书院一样具有同质性,基本按照以祭祀先圣先师为主,而在学校中祭拜先圣先师自古由来已久,官学祭祀必然以孔子为先圣先师而祭,但在书院中则不尽相同,书院祭祀重在本洞之先辈,特别是本学派的先贤先辈们。如白鹿洞书院纪念李渤、石鼓书院纪念李宽、鹅湖书院纪念朱熹、吕祖谦先贤等。因各个书院的理论流派不同,对于其他先贤的判定亦是不同,王立斌、刘东昌所著《鹅湖书院》中曾提到:“鹅湖书院礼道学诸子,虽盛行一时,但书院所祀先贤,必须都是道学家。”白鹿洞书院以周濂溪、二程、张栻、朱熹从祀,原因便是其“崇道统”,故而有从祀之资格。
书院祭祀对象较为广泛,除上述先圣先师外,还包括与书院学术传统、学风相关的儒学大师。如淳祐元年,江万里所建白鹭洲书院,“又建祠祀二程夫子,益以周、张、邵、朱为六君子祠。”也有在书院发展史上作出重要贡献的官员。如江西提学副使邵宝在弘治年间、正德年间为白鹿洞书院置田建祠、讲学、刻书;提学副使李梦阳,在正德年间为书院建亭、作记、讲学并重修《白鹿洞书院志》,对书院贡献重大,因而后来被祀于书院先贤祠。另有宋祥兴年间,江西白鹭洲书院祭祀书院的创建者吉州知军江万里,并特立江文忠公祠以示其在书院的特殊地位。同时,书院祭祀对象还有虽于书院发展无直接关系的历史文化名人,如明弘治十四年,白鹿洞书院忠节祠曾祭祀蜀相诸葛亮。
书院祭祀对象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政治变化、书院的官学化。北宋时期,书院正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因受官学影响较深,祭祀对象皆是儒家先师先贤。白鹿洞书院也在此期间被强制改为了官学。南宋时期书院祭祀对象开始有了自己的特色。元代统一中原后,为笼络汉族士人同时防止他们利用书院讲学造成社会思想动乱,因而有意将书院朝着祭祀先贤、各儒士的方向引导。在此之后,因书院创建者或者主持者的个人意念,甚至过度扩大书院祭祀功能,以祭祀本家族祖先,比如丰城的贞文书院,是元至正年间揭徯斯所建立,而其创立的初衷却是为纪念父亲揭来成而设。白新良先生认为此举乃是“将书院祭祀功能加以恶性发展”,偏离了书院创建的根本目的及书院祭祀的主要功能。别的地区同样存在这种状况,如在乾隆《鄞县志》中有:“惟鄮山、东湖尝设山长,其余只为奉祀先贤之地,名为书院,实邵祠也。”书院对于不同的祭祀对象往往设有不同的祠堂建筑,譬如,白鹿洞书院在崇儒祠中祭祀周濂溪、程明道、程伊川、张横渠、邵康节、陆象山、王阳明;而在先贤祠中祠祀唐李渤、李涉、颜翊、李善道、朱弼、明起、刘元亨、刘涣、刘恕等;忠节祠中祠祀诸葛武侯、陶靖节等。
参加祭祀的人员一般有书院诸生、地方官员郡守、提学、县令等。通常祭祀时学员俱应到场,以示尊崇之意。《钦定八旗通志》中有:“春秋丁祭,官学生应在哲廡及崇圣祠四配两廡执事……有不到者,查明革退。”由此看出,官学中有明确规定各学生都应出席祭祀之礼。《白鹿书院志》对于举行释菜之礼时记有:“本洞释菜之礼,每岁孟春郡守送诸生入书院则行,先期主洞教官择吉日请具祭品行礼,斋戒三日至郡守主祭礼毕,升堂训诲诸生。”祭祀规模的大小则因书院级别或规模而异。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少则也有几人的情况。可见,仅从祭祀对象多寡,就可以反映书院祭祀规模大小。
二、江西書院祭祀的仪式
祭祀作为一种礼仪,其最重要的便是仪式过程。传统的祭祀按等级分为大祀、中祀、小祀,按场所分为外祀和内祀,按阴阳方位又可分为阴祀和阳祀。书院受学校影响在祭祀形式上按古礼分释菜和释典礼,二者是学礼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礼记·文王世子》中载:“凡学,春,官释典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所谓释菜又名舍菜,《周礼·春官》中:“春,入学,舍采合舞。”所谓“释典”,郑玄言:“设荐馔酌奠而已。”释菜礼一般是每年孟春之际,释典礼则是每年春秋仲月上丁日举行。但书院在实际祭祀方面则会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改变,与官学稍有不同,《白鹿书院志》中云:“释菜以示敬也,释典以报本也”,“每岁用春秋仲月上丁日举行先师之祭。”又有:“释典,文王世子凢学春官释典於其先师,秋冬亦如之报本也,今制每岁用春秋仲月上丁日举行先师之祭,府州县所在俱长官举行三献礼,即古释典之礼也。本洞隶南康府,府有儒学,是日不能兼行考之月,令仲春之月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仲丁,又命乐正入学习乐,则洞祭宜用仲丁,郡守行礼然古人四时皆有释菜之礼或於夏冬行之亦不为过”释典礼更为隆重,释菜礼相比较轻。郑玄曰:“菜蘋繁之属吕大临曰释菜礼之至简者也,不在多品贵其诚也。”又云:“释典者,设荐馔酌奠而已,无迎尸以下之事。”欧阳修也曾比较二者,而云:“释典有乐无尸;而释菜有尸无乐,则其又略也。”即二者之异,表现于祭品的丰撰与否及礼仪中是否用乐。
参考文献:
[1]左伟,王红.古代书院祭祀的发展变迁与教育意涵[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05):46-50.
[2]王胜军.明清时期西南书院祭祀与儒学传播[J].贵州社会科学,2016(09):104-108.
[3]于晓红.清代河南书院祭祀研究[D].贵州大学,2016.
作者简介:
范莉娟(1994.3—),女,汉族,丰城县人,现就读于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6级教育史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教育史学。
注:本文系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课题“江西书院文化与乡村教化历史经验研究”(YG2016384B)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