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福徵寺是包头旧城内唯一的藏传佛教寺院,是蒙古族巴氏的家庙,寺内建筑属于佛教建筑风格。该寺既是家族集体念佛朝拜宗教活动的场所,又是蒙汉群众商议重大事情的地方,对研究包头地区宗教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福徵寺 藏传佛教 巴氏家族 家庙
福徵寺,又称包头召,是包头旧城内唯一的藏传佛教寺院,蒙古族巴氏的家庙。包头市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包头市东河区召拐子街,坐北面南,地势北高南低,俗称该寺之后为召梁,建于康熙雍正间。清初,朝廷在内蒙古大力扶持喇嘛教,旗有旗庙,家有家庙,福徵寺是在清代内蒙古第一次建庙高潮中诞生的。土默特旗内巴姓蒙古族,据考证是曾经担任过土默特右翼都统(旗长)博多克的后人,封有世袭爵位,家族中出过不少名人,做官的从文的都有,有的受过高等教育,对革命事业也做过不少贡献。“巴氏家族”称呼的由来始自清代,明朝末年阿勒坦汗及其孙媳五兰妣吉治下,在包头一带住牧的蒙古族,于清朝编制为土默特右翼第六甲,乾隆年间,核发蒙民“户口地”(发放土地给蒙民使用以“赡养蒙古”,即曾以土地代作兵饷,按“出丁”之家发给称为“蒙丁地”,后改按户发给,故称“户口地”。土地为国家所有,不得买卖,但可出租)时,巴姓蒙民以15个宗系大户,领受了老包头这块地方的“户口地”,此十五大户巴姓蒙古族,通称“巴氏家族”。其家庙佛教建筑仅有天王殿和大殿,其余为住房及临街商店。福徵寺占地东西宽64米,南北长126米,约8000多平方米。
该寺既是家族集体念佛朝拜宗教活动的场所,起到维系家族精诚团结作用,在社会上又是蒙汉群众商量事情联谊的地方,汉民无论工商或农民、市民,凡是使用包头旧城这块土地,都要向巴家蒙民租用,福徵寺成为协商租用事务理想的联络点,以后在召院内成立“包头蒙民生计会”(保护蒙民在土地上的合法利益,当时不少蒙民是以户口地作为生活来源的,常年累月,蒙民后代失去对该块土地的记忆,或租地人变更,或汉民租地者拒绝交租等原因而造成土地流失),则专门办理土地契约和收取“过约”的管理费。出门旅行过往包头的蒙古族客人喜住召院,而不愿去旅店留宿,福徵寺接待客人居留也能获得一些赠品或钱物。民国九年(1920)在召内东院成立了“土旗右翼六甲参领办公处”(参领是第六甲的官长),解放后,在召院内成立过土默特第六区“包头分区公所”,作为治理蒙民基层政权机关,直至原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绥远省人民政府建制合并,方始撤销,历史上存留的“蒙汉分治”结束。光绪三十三年(1907)办过半日制初级小学堂,1924年成立过土默特旗第五小学校。1925年,李裕智奉李大釗之命,来包组建中共包头工作委员会,在东院正厅办公。1927年以后白色恐怖时期,本召掩护过不少共产党人从事革命活动,一时召院成为蒙汉群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小的中心。历史上的巴家有一定财力,福徵寺能够得以不断维修。福徵寺无论是在近现代史学术领域研究中,或是在弘扬民族团结精神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历史原因,如“文化大革命”中的破坏,改革开放后建高楼时把一些旧建筑拆除了,实际上今仅存古建筑(大殿)一处,大殿前的天王殿是在“文革”以后,1983年巴家收回该寺,在原址重建的,硬山两坡前廊共三间,中间开门为过道,殿通面宽7米,通进深7.1米。殿前有一对嘛呢旗杆,一对“焚樟炉”(焚烧一种发香的植物,起到类似薰炉供神的作用,福徵寺用水泥仿制,有类似筒瓦组成的房顶,南面开一小门,五当召大经堂前亦有此设置)基本上保留了原来的样式。
大殿是汉藏结合式砖木结构二层楼,由前部(一楼为门阁、二楼作为供佛像的神堂,二楼顶上为平面)、中殿(经堂的主体,在12根柱组成的中间方形框内,一、二楼不分层,达到加大空间的效果,方形块外为有楼板的回廊式通行道,二楼房上为歇山顶覆青瓦,正好将经堂中间面积覆盖四周作出水,东西墙各开5窗)。北部(与经堂连接的佛殿,一楼供有三世佛像,二楼相应部位也是神堂,东西墙各可开两窗,二楼房上为硬山顶覆青瓦)组成。
大殿外观,面宽14.3米,进深19.96米,其中门阁面宽6.7米,佛殿面宽9.1米。平面上看在中间是个大方块即经堂部分,南边连着一个小长方形方块(是门阁部分),经堂的北边连着一个略大的长方形块(是佛殿部分),总观似不规则的“十字形”,从正面观察,设正门之南墙中间凸出,两侧墙缩回,各开四窗,无藏式黑色上窄下宽的窗框,白色墙顶檐下无红色的“边码”装饰,显得古朴庄严,藏式白墙往上不收分,反映该殿仿藏式建筑技术还不够成熟。
一楼有28根红柱,每行的柱数不相等,真是扑朔迷离,当我们与二楼、殿顶结构通盘分析时,方知各柱在承重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了,也对本殿构筑有了新的领悟。福徵寺大殿虽小,作为巴氏家庙,是很具特色的,朴实中可见精巧,简便因地因材制宜,在使用方面具备各种应有的功能,这又是作为家庙独到之处。
该殿一楼供三世佛像,旧日有壁画,维修时,塑像与壁画均为近年新作。在清代,壁画已重画了几次,当时人认为旧画日久天长不清楚了重画才算刷新鲜亮,因为有了这种认识,最早的壁画未能被原样地保留下来,今人作画已无古人高超技艺水平,内容不外乎降阎魔尊、吉祥天母、金刚护法等造像。本召现住有一位专职敬神喇嘛,佛事活动在寺管理委员会的主持下照常进行。福徵寺于2004年进行了一次较大维修,对大殿外观进行了油漆粉刷,大殿前的砖筑花栏墙换成汉白玉的石栏杆,地面重新铺水泥砖,由于在高大的现代建筑包围之中,此种局促形势已无法改变。召院之西邻有一院,经过维修,还算齐整,大殿东建有福徵寺现代革命纪念馆,配有福徵寺有关历史人物的照片和说明文字,对外开放,是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福徵寺作为巴氏家族所居之地,在清代处于土默特右翼地之西端,与乌拉特东旗搭界,以西脑包为标志,该脑包已不存在,照壁墙尚存,在西脑包大街西口菜市场超市东邻。在今第二中学以东,俗称五里脑包(距东门约五里),土堆尚存,是巴氏家族的家脑包。福徵寺于除夕、春节正旦有祀神活动时,过去对家脑包亦有祭典。
参考文献:
[1]巴靖远《包头蒙民“户口地”的演变和作用》,载包头市民族宗教志编修办公室、政协包头市东河区文史委员会编《包头蒙古族史料》(内部资料),1987年8月.
作者简介:姚旭(1972—)。内蒙古包头市文物管理处。文博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北部边疆地区的考古和历史。
关键词:福徵寺 藏传佛教 巴氏家族 家庙
福徵寺,又称包头召,是包头旧城内唯一的藏传佛教寺院,蒙古族巴氏的家庙。包头市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包头市东河区召拐子街,坐北面南,地势北高南低,俗称该寺之后为召梁,建于康熙雍正间。清初,朝廷在内蒙古大力扶持喇嘛教,旗有旗庙,家有家庙,福徵寺是在清代内蒙古第一次建庙高潮中诞生的。土默特旗内巴姓蒙古族,据考证是曾经担任过土默特右翼都统(旗长)博多克的后人,封有世袭爵位,家族中出过不少名人,做官的从文的都有,有的受过高等教育,对革命事业也做过不少贡献。“巴氏家族”称呼的由来始自清代,明朝末年阿勒坦汗及其孙媳五兰妣吉治下,在包头一带住牧的蒙古族,于清朝编制为土默特右翼第六甲,乾隆年间,核发蒙民“户口地”(发放土地给蒙民使用以“赡养蒙古”,即曾以土地代作兵饷,按“出丁”之家发给称为“蒙丁地”,后改按户发给,故称“户口地”。土地为国家所有,不得买卖,但可出租)时,巴姓蒙民以15个宗系大户,领受了老包头这块地方的“户口地”,此十五大户巴姓蒙古族,通称“巴氏家族”。其家庙佛教建筑仅有天王殿和大殿,其余为住房及临街商店。福徵寺占地东西宽64米,南北长126米,约8000多平方米。
该寺既是家族集体念佛朝拜宗教活动的场所,起到维系家族精诚团结作用,在社会上又是蒙汉群众商量事情联谊的地方,汉民无论工商或农民、市民,凡是使用包头旧城这块土地,都要向巴家蒙民租用,福徵寺成为协商租用事务理想的联络点,以后在召院内成立“包头蒙民生计会”(保护蒙民在土地上的合法利益,当时不少蒙民是以户口地作为生活来源的,常年累月,蒙民后代失去对该块土地的记忆,或租地人变更,或汉民租地者拒绝交租等原因而造成土地流失),则专门办理土地契约和收取“过约”的管理费。出门旅行过往包头的蒙古族客人喜住召院,而不愿去旅店留宿,福徵寺接待客人居留也能获得一些赠品或钱物。民国九年(1920)在召内东院成立了“土旗右翼六甲参领办公处”(参领是第六甲的官长),解放后,在召院内成立过土默特第六区“包头分区公所”,作为治理蒙民基层政权机关,直至原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绥远省人民政府建制合并,方始撤销,历史上存留的“蒙汉分治”结束。光绪三十三年(1907)办过半日制初级小学堂,1924年成立过土默特旗第五小学校。1925年,李裕智奉李大釗之命,来包组建中共包头工作委员会,在东院正厅办公。1927年以后白色恐怖时期,本召掩护过不少共产党人从事革命活动,一时召院成为蒙汉群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小的中心。历史上的巴家有一定财力,福徵寺能够得以不断维修。福徵寺无论是在近现代史学术领域研究中,或是在弘扬民族团结精神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历史原因,如“文化大革命”中的破坏,改革开放后建高楼时把一些旧建筑拆除了,实际上今仅存古建筑(大殿)一处,大殿前的天王殿是在“文革”以后,1983年巴家收回该寺,在原址重建的,硬山两坡前廊共三间,中间开门为过道,殿通面宽7米,通进深7.1米。殿前有一对嘛呢旗杆,一对“焚樟炉”(焚烧一种发香的植物,起到类似薰炉供神的作用,福徵寺用水泥仿制,有类似筒瓦组成的房顶,南面开一小门,五当召大经堂前亦有此设置)基本上保留了原来的样式。
大殿是汉藏结合式砖木结构二层楼,由前部(一楼为门阁、二楼作为供佛像的神堂,二楼顶上为平面)、中殿(经堂的主体,在12根柱组成的中间方形框内,一、二楼不分层,达到加大空间的效果,方形块外为有楼板的回廊式通行道,二楼房上为歇山顶覆青瓦,正好将经堂中间面积覆盖四周作出水,东西墙各开5窗)。北部(与经堂连接的佛殿,一楼供有三世佛像,二楼相应部位也是神堂,东西墙各可开两窗,二楼房上为硬山顶覆青瓦)组成。
大殿外观,面宽14.3米,进深19.96米,其中门阁面宽6.7米,佛殿面宽9.1米。平面上看在中间是个大方块即经堂部分,南边连着一个小长方形方块(是门阁部分),经堂的北边连着一个略大的长方形块(是佛殿部分),总观似不规则的“十字形”,从正面观察,设正门之南墙中间凸出,两侧墙缩回,各开四窗,无藏式黑色上窄下宽的窗框,白色墙顶檐下无红色的“边码”装饰,显得古朴庄严,藏式白墙往上不收分,反映该殿仿藏式建筑技术还不够成熟。
一楼有28根红柱,每行的柱数不相等,真是扑朔迷离,当我们与二楼、殿顶结构通盘分析时,方知各柱在承重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了,也对本殿构筑有了新的领悟。福徵寺大殿虽小,作为巴氏家庙,是很具特色的,朴实中可见精巧,简便因地因材制宜,在使用方面具备各种应有的功能,这又是作为家庙独到之处。
该殿一楼供三世佛像,旧日有壁画,维修时,塑像与壁画均为近年新作。在清代,壁画已重画了几次,当时人认为旧画日久天长不清楚了重画才算刷新鲜亮,因为有了这种认识,最早的壁画未能被原样地保留下来,今人作画已无古人高超技艺水平,内容不外乎降阎魔尊、吉祥天母、金刚护法等造像。本召现住有一位专职敬神喇嘛,佛事活动在寺管理委员会的主持下照常进行。福徵寺于2004年进行了一次较大维修,对大殿外观进行了油漆粉刷,大殿前的砖筑花栏墙换成汉白玉的石栏杆,地面重新铺水泥砖,由于在高大的现代建筑包围之中,此种局促形势已无法改变。召院之西邻有一院,经过维修,还算齐整,大殿东建有福徵寺现代革命纪念馆,配有福徵寺有关历史人物的照片和说明文字,对外开放,是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福徵寺作为巴氏家族所居之地,在清代处于土默特右翼地之西端,与乌拉特东旗搭界,以西脑包为标志,该脑包已不存在,照壁墙尚存,在西脑包大街西口菜市场超市东邻。在今第二中学以东,俗称五里脑包(距东门约五里),土堆尚存,是巴氏家族的家脑包。福徵寺于除夕、春节正旦有祀神活动时,过去对家脑包亦有祭典。
参考文献:
[1]巴靖远《包头蒙民“户口地”的演变和作用》,载包头市民族宗教志编修办公室、政协包头市东河区文史委员会编《包头蒙古族史料》(内部资料),1987年8月.
作者简介:姚旭(1972—)。内蒙古包头市文物管理处。文博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北部边疆地区的考古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