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大众化

来源 :高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jie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第三届海峡两岸高等教育论坛围绕当前的热点难点确立了“多元化及大众化发展历程中的高等教育”的主题。两岸学者就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潮流与国际趋势,高等教育多元化入学方式的改革策略,两岸高校的多元化经营与管理模式,高等教育向多元化、大众化发展的重要变革与策略,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改革与发展趋势,两岸高等学校合作发展模式等论题进行了交流研讨并提出对策,旨在促进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及其机制的建立,增进双方高校之间的了解,并为双方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更多的机会,推动两岸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多样化;大众化;海峡两岸;论坛
  
  第三届海峡两岸高等教育论坛在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台湾高等教育学会、东莞台商子弟学校、东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会、台湾致远管理学院共同努力下,于2007年12月23—25日在台湾致远管理学院举行。两岸主办方秉承前两届论坛的宗旨,组织各地高校校长和高教研究专家就两岸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进行研讨,促进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及其机制的建立,增进双方高校之间的了解,并为双方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更多的机会,推动两岸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第一届论坛的主题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我们在市场经济、区域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及其民办教育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挑战,世界一流大学与大学竞争力,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与办学特色,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现代化及评鉴等多方面有了新认识、新收获。第二届论坛的主题是,高等教育质量、办学模式及其发展战略。我们在当代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各国和各地区大学的办学模式及其经验,大学管理模式的创新,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战略等方面有了新认识、新收获。过去两届论坛办得都很有成效。一方面,促进了两岸的学术交流,经验相互借鉴,推动了两岸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有的学校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关系;另一方面,广东代表团从台湾高等教育发展中学习了不少经验,有的代表团成员,特别是有决策管理权力的学校领导、中层干部,都力图把新认识、新收获转化为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新理念、新策略、新举措。
  第三届论坛,我们围绕当前的热点难点确立主题,即多元化及大众化发展历程中的高等教育。论题包括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潮流与国际趋势,高等教育多元化入学方式的改革策略,两岸高校的多元化经营与管理模式,高等教育向多元化、大众化发展的重要变革与策略,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改革与发展趋势,两岸高等学校合作发展模式。这是大陆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最关心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而高等教育多元化是台湾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面临的重要问题。两岸之间,虽然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大陆进入大众化阶段,台湾进入普及化阶段,但都有相同或相近的问题,双方都在探讨适合本土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策略。
  大陆学者带来了28篇论文供论坛交流。台湾学者提供了近20篇论文。
  这次论坛,我们双方秉承前两次论坛的风格,围绕重点,坦诚交流;观点鲜明,准备充分;联系实际,提出对策。论坛有几个特点:第一,视野开阔。既从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高度,又从两岸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经验角度,探索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第二,关注现实。两岸高等教育处在发展的不同时期,但都有共同关心的问题,如招生方式问题,教育质量问题,就业问题,传统与现代化关系问题,教育国际化和传统的关系问题,工学结合问题,产学合作问题。第三,研讨深入。文章数据丰富,比较标准严谨;思想认识深刻,切入问题本质;理论观点鲜明,很有启发。这次论坛给我们的收获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第一,推动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颜泽贤教授认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是20世纪教育留给人类的一笔巨大的财富。终身教育的本质是“人的一生所受教育的总和”,它强调国家或政府及其教育机构给公民提供教育机会和教育服务。我们应该告诉每一个公民,终身教育中公民个人是学习的主体;学习不仅是个人的权利,而且是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教育应在培养人的终身学习、学会生存方面作出努力。学习型社会是社会形态和教育形态深刻变革的结果,我们应推动以制度化教育为主要形态的工业社会转变为以终身教育为主要形态的知识社会,这个转变应覆盖全社会和全部教育。
  第二,把文化力作为大学竞争的软实力来建设。刘树道教授在会议上提出了文化力是一流大学的软实力。一流大学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文化力。文化力是大学制胜之道,制胜之源。大学竞争,硬实力不能软,软实力必须硬。当硬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我们要把软实力作为保持特色发展、长远发展、全面发展的绝对力量,把大学校园环境作为文化力转化为软实力的基础;把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作为文化力转化为软实力的核心;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是文化力转化为软实力的重点;管理者的文化素质是文化力转化为软实力的关键。
  第三,坚持把培养时代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大学的首要任务。杨国赐教授认为,新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无论是大学的基本任务,即“教育学生,培养人才;发展学术,创造知识;传承文化,关怀社会”,还是时代任务,即“探索社会出路,重整社会价值观,提升国家竞争力”,大学理应成为知识创新与人力资源的竞技场,因此,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具有新智能、富创新、有远见的高素质人才。杨国赐教授介绍的“三种关键能力”和“终身学习的八种关键能力”值得借鉴。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选出了21世纪公民的“三种关键能力”:一是能互动使用工具,包括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的能力,以便运用知识和资讯能力与他人互动;二是能在异质性的社群中互动,包括发展和经营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处理和解决突发冲突的能力;三是能自主地行动,包括形成并执行生涯规划与个人计划的能力,主张并维护自己的权利与寻求的能力。欧盟(EU)提出的未来教育应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八种关键能力”:一是用母语沟通的能力;二是用外语沟通的能力;三是运用数学与科学的基本能力;四是数学学习能力;五是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六是人际互动、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七是创意精神:改变、创新、自我设定目标、策略、追求成功;八是文化表达能力:懂得欣赏音乐、文学、艺术。杨国赐教授提出,人才培养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丰富人才培养的三大能力:一是能互动使用工具,包括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能力,以便运用知识和资讯能力与他人互动;二是能在异质性的社群中互动,包括发展和经营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处理和解决冲突的能力;三是能自主地行动包括形成并执行生涯规划与个人计划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在不明确的环境中进行写作、解决问题,处理非例行程序、承担决策责任。上述这些能力,重叠且相互关联,都同等重要。我们可以概括为新世纪的大学生五种核心能力,即学习、沟通、合作、进取、创新五能力。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应有新的思维,生活适应,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国家的精英,在知识经济的社会中取得成功。
  第四,大学应推动“产业知识化、知识产业化”。杨朝祥教授认为,产业应知识化,即推动传统产业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创设,知识型服务产业发展。知识应产业化,即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学校研发体系创新。我们可以通过创新研究与技术开发,人才培养与培训,使产业知识化和知识产业化共同发挥作用,推动本地区产业升级、竞争力提升。
  第五,促进教育传统化与现代化的融合。王伟廉教授认为,现代化与传统的关系是高等教育思想中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人们应辨别现代化与传统中不同的教育思想的精华与糟粕。教育现代化,包括国际化,认为越是民族的越是国际的。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应传承传统中的精华。因此,我们认为,实现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是根本。国际化和传统化两者融合,使人才能够在国际化的环境中发展,实现理想就业。
  第六,坚持高等教育地方化发展战略。别敦荣教授认为,地方化不仅使高等教育数量得到迅速增长,而且在质量上得到显著提高;地方化不仅使国家整体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得到优化,而且使高等教育功能丰富。因此,坚持和发展地方化,提高地方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推进地方高等学校功能转换,是我们地方高等学校应该努力的方向。
  第七,构建高等教育分类与分层结合的体系。邹晓平教授认为,没有多样化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即庞大的高等教育规模就没有意义。因此,要坚持多元化,先分类后分层,分类分层相结合,“分”“通”相结合。我们在大众化阶段,要进行分类和分层的结构设计、制度安排,与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结合起来,使广大青年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全面发展。
  第八,构建高等教育多元发展格局。卢晓中教授认为,应该从高等教育核心理念即“针对性、质量、效益”角度来推进高等教育多元发展。杨移贻教授认为,高等教育多元化内涵丰富,涉及高等教育多个方面。因此,我们要推动培养目标多样化,办学类型和层次多元化,教育质量和评估多元化,高考招生多元化,办学主体和投资多元化。
  
  二、构建现代大学的管理模式
  
  第一,要建立大学发展的合理生态系统。和飞教授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发展理想,以广东为试点,建立大学群落合理的生态系统。这就是使一个地区各种类型、层次的学校定位准确、分工合理、资源共享、衔接贯通、竞争有序、你追我赶、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系统。政府要引导高等学校转变重学轻术的观念,树立学术并举、各有所长的思想,并进行分类指导:第一,学、术兼容,尊学为主;第二,学、术并举,崇术为上;第三,职业导向,以术为主。要在三个方面形成办学特色:第一,办学理念上的特色,这是办学特色的灵魂;第二,制度模式、政策环境上的特色;第三,物质环境、校园建设上的特色。每一所高等学校,都要在各自的类型、层次上办出特色。
  第二,大学管理应个性化。骆小所教授认为,大学管理个性化,是由多元化决定的。大学有个性才有特色,有特色才有活力,有活力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只有不断提高大学领导的决策能力,加强大学的管理能力,才能不断防范风险,把握机遇。管理是否科学、是否有特色和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所大学的效率和活力。
  第三,提倡“文化地”管理大学。陈三鹏教授提出,大学是一个特殊的文化机构。为了体现大学的精神文化内涵,实现大学的育人功能,必须革除目前大学内部管理中存在的企业式的教学管理和准军事化的学生管理等弊端,在组织文化理论与大学组织特点二者结合的基础上,确立新的大学管理理念,发挥大学精神的文化凝聚力,凸显大学制度的文化性,提升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使大学管理达到一种新的境界:“文化地”管理,为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文化地”生活和学习创设相应的条件。
  第四,加强地方高等教育管理。别敦荣教授和郝进仕博士提出,中央政府应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地方化战略,制定积极地促进高等教育地方化的政策,承担起建立和巩固高等教育地方化的责任;提供充分的财政支持,开辟更广阔的财政来源;扶持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保障高等教育发展的公平。地方各级政府应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地方高等教育纳入地方经济社会计划,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数量适当、保障有力的地方高等教育体系。地方高等学校要确立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明确自身的定位,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坚持特色发展。
  第五,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要特别重视专业设置。张宝蓉博士从专业设置角度比较分析了海峡两岸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途径的异同,提出大陆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建议:调整政府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和调整中的角色,变过去的微观控制为宏观管理,在政府、市场、社会和学校之间建立以参与、协调、监管为特征的权力关系;强化劳动力市场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导向作用;发挥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方面的自主调节作用,突出办学特色,避免专业设置同构化;建立柔性化专业设置模式,兼顾通才教育与专门化教育的需要。
  
  三、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一,职业教育应坚持工学结合。茜平一教授认为,以行业为依托的职业教育,有很好的产学合作平台,更容易建立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且更有利于学校形成自己的办学优势。我们要根据产业发展的特点,推进职业教育模式转型,即由传统的学院式模式向政府主导下的就业导向模式转变。他总结了他所在的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工学结合—项目导向”。其特色体现在: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线(一条主线);以培养行业素质和职业素质为基础(两个基础);坚持走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培养过程与项目(任务)相结合,培养成果与双证书相结合(三个结合)的道路。
  第二,职业院校应突出办学特色。叶小明教授认为,高等职业院校应强化以技能为本位的思想,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根据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增长点来设置专业;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以技能培养需要为出发点,制定满足培养“一专多能”人才的教学模式。实行产学结合,建立不同专业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不断增强高职教育对产业发展需要的适用性和针对性;以学生为本,建立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就业保障体系。
  第三,推动职业教育内部发展的策略联盟。冯丹白教授认为,技术人才的培养在工业化和经济增长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要随产业结构的优化而调整,随科技水平的提升而优化,使人才培养能够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要在中高等职业院校内部建立衔接机制,建立院校垂直关系,校企横向合作关系。因此,策略联盟可以概括为院校联盟和校企联盟两种形式。
  第四,把管理队伍建设作为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效益的重要策略。李曲生教授认为,在快速成长的新办高等职业院校中,把管理队伍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来建设,将有利于办学效益的快速提高。他提出,要将管理干部的培训与提升列入学院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开辟多种渠道培养干部,建立调动管理干部积极性的机制,培养心智健全的现代管理干部。
  
  四、坚持把提高、保障高等教育质量作为发展的重点
  
  第一,坚持把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和关键。简茂发、洪冬桂教授提出,多元入学改革要推进“考试专业化,招生多元化”;性向、兴趣与价值判断并重,应成为多元招生方式对考生水平判断的三个标准。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无论是在哪个发展时期,都应该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
  第二,尽快从数量增长的模式转变到质量提高的模式。谢作栩教授和樊明成博士,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动因和成就,继续进行数量扩张的制约因素,以及经济发展和人口变化的状况,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新阶段的发展战略是提高质量,即应该在保持适度的数量增长的基础上,将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我们可以用16个字概括,“好字当头,快在其中,好中求快,好快结合”。在发展中提高质量,在发展中优化结构,在优质的基础上实现量的新扩张。
  第三,教育质量保障应进行制度性变革。杨莹教授介绍的荷兰采用学程认可的方式构建高等教育品质保障体系是值得借鉴的。熊志翔教授认为,在现代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强制性制度变迁居主导地位,校内质量保障是制度性变革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选择校内质量保障与校外质量保障相结合的,以校内质量保障为主、校外质量保障为调控的制度性管理模式。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5所研究型大学采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2007年9月颁布的“全国博士质量调查问卷”,对在读博士生、博士生导师以及研究生教育负责人进行抽样调查。对这些问卷进行分析和部分师生访谈,发现博士生、博士生导师以及研究生教育负责人三者均对当前博士质量的整体水平评价较高。博士生导师与研究生教育负责人两个群体中的大部分人认为当前整体的博士质量与过去相比基本持平,但在“学位论文质量”和“外语水
期刊
摘要:本文在对北京十所重点高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智性发展状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他们的口头辩论、书面表达、专家评价和研究生指导教师问卷调查几方面的数据,描述了他们的智性表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智性方面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包括:演绎能力方面,存在推理论证过程不清晰、循环论证等问题;归纳能力方面,偏好使用个人经历作为概括的依据;对事物进行分类时提出的范畴往往基于经验性的认
期刊
摘要:本文以社会网络结构的视角,分析了高校社会资本的内涵及特性,并且解析了高校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关系维、认知维通过内、外部社会关系网格的途径对高校办学绩效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阐述了高校社会资本对生源、就业渠道、人才培养、组织创新、信息沟通、社会融资水平及科研绩效的影响功效,并由此提出了影响机制的概念模型。  关键词:高校社会资本;产学研;办学绩效;社会网络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高校是
期刊
摘要:本文以普通高校的二级学院的领导和教师为研究对象,来研究变革型领导行为对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和作用。统计结果显示,变革型领导行为与组织承诺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且对组织承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相对于领导和教师的个人特征变量而言,变革型领导行为对教师组织承诺的解释力要大的多。本研究为提高高校管理者的领导效能和教师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理论与实证依据。  关键词:变革型领导;组织承诺;学院    注
期刊
摘 要:研究办学特色可以从空间、时间、历史、哲学和实践等层面切入,涉及多维性、历史性与现实性、共时与历时、共性与个性、一元与多元等维度。在实践层面,大学的办学特色是受其基本价值观和价值取向驱动的个性化选择。本文以美国马里兰大学为个案,通过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试图在微观层面探讨地方大学的个性化选择与办学特色的形成。  关键词:办学特色;个性化选择;马里兰大学;地方大学    大学的办学特色是大学作为
期刊
摘 要:IT不仅在技术层面直接推动和改变教育,而且以其特有的发展道路和理念给教育以启迪。本文从IT的诸多发展趋势出发,如由集中到分散和个性化,个性之间的兼容与贯通,IT步入模糊、虚拟和情感的领域以及自举等,引出对当代教育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IT发展;教育;启示    一、由集中到分散和个性化    IT由集中到分散和个性化的趋势可由IT的源头特别是软件的开发、信息的传输和处理,以及IT的用户等
期刊
摘 要:1978年始再兴学分制,关于学制改革的实践总结与理论研究30年来方兴未艾,它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教育思想观念嬗变的观照。本文通过回顾这场讨论,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教学制度是高校办学的根本制度,其模式的变化蕴含深刻的社会历史动因和目的论意义,教学制度选择是一种具有广阔与深邃社会背景的战略决策,必须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才能真正发挥制度的优越性。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学制度;学分制;借鉴;价
期刊
摘要:激励是高校科研管理中常见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探讨一种能全方位、全过程、多方式作用于科研管理的综合立体式激励机制,主要阐述并分析构建该机制的前期准备、过程思路、基本框架,并论述了该机制的主要特色、初步成效及相关注意事项。  关键词:科研管理;激励机制    科研管理立体激励机制是全方位、全过程、多方式作用于科研管理的综合激励机制。随着高校科研的纵深发展,单一激励机制已无法胜
期刊
摘要:“工学结合”是目前中国大陆高职院校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从我们对部分高职院校的考察调研和访谈调研中得知,在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内涵的理解与实践上大多都还存在着一些误区。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无论采取什么形式和手段,其内涵和实质都应该是“基于真实工作环境与生产过程的工学结合”,尤其是在经济、社会突飞猛进变化发展时期,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不能简单地仅仅是学生的“就业”,而应该是学生“就业能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社会网络结构的视角,分析了高校社会资本的内涵及特性,并且解析了高校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关系维、认知维通过内、外部社会关系网格的途径对高校社会融资能力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高校社会资本;社会融资;办学绩效;社会网络     一、社会融资在现代高校组织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融资属于经济学的概念范畴,主要是指行为主体为支付超过自身现金承受能力而采取的货币交易手段,或者行为主体为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