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资本对社会融资能力的影响

来源 :高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aiwe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社会网络结构的视角,分析了高校社会资本的内涵及特性,并且解析了高校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关系维、认知维通过内、外部社会关系网格的途径对高校社会融资能力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高校社会资本;社会融资;办学绩效;社会网络
  
  一、社会融资在现代高校组织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融资属于经济学的概念范畴,主要是指行为主体为支付超过自身现金承受能力而采取的货币交易手段,或者行为主体为获得更大发展而采取集资的货币手段。它是行为主体因缺少资金而进行的一种筹资活动,通俗地来讲就是“找钱”。高等学校作为教育组织部门,其组织的发展同样需要大量资金,具有自己的融资需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本身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组织,与社会各界不存在直接的资源交换关系,来自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必须经过政府这一枢纽的中转分配给学校,政府作为全社会的代表,掌握着全部的教育资源;学校作为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中的“受体”,只能消极等待政府配备经费、师资等各种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办学资源。可以说,高校的融资渠道和方式是单一的,其组织发展的整个动力机制都受到相当大的束缚与限制。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经济体制要求市场逐步取代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与之密切相关的办学体制也必然要做出相适应的变化: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与之相伴的是高校管理体制和教育资源配置体制也发生了变化,国家逐步下放了与高校运行有关的部分权力,推动了高校自主办学的积极性,激发了学校强烈的发展动机。政府不再是高校资源的唯一来源,高校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得教育资源。社会逐渐具有相对独立的提供教育资源的可能,某些教育资源可以不经过政府而直接经过市场的中介直接进行流动和交换。高校也不仅仅是政府分配教育资源的受体,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教育资源的配置,成为一定程度上的“主体”。
  高校主动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采取的有效行为,其必要性和可能性日益凸显。从必要性上说,近年来,国家包揽教育经费的能力在降低,高校仅仅依靠国家提供的资源来谋求发展早已是“杯水车薪”,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利用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主动合理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都要求学校尽可能利用社会资源弥补自身教育资源的缺口。从可能性上说,高校不再是政府的附属物,而是依据国家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自主行使办学权,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市场空间,既可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又可扩大为社会服务的渠道,高校与社会共同受益。
  据此,从现实层面看,在当今多元化的办学体制下,高校的生存与发展迫使高校需要不断在市场找机会、拓门路,整合利用社会资源。社会融资能力成为高校办学能力提高的基础条件,也是办学绩效水平得以提升的重要保障。
  
  二、高校社会资本的研究视角及内涵
  
  现有文献中有关探讨“高校社会资本”概念的研究较为缺乏,目前国内唯一对“高校社会资本”概念作出界定的是南京师范大学的胡钦晓博士。他于2005年与2007年分别以“能力观”与“资源观”对“高校社会资本”作过不同的论述。[1][2]事实上,“社会资本”概念至今在学术界还尚未达成共识,传统的研究是以“功能主义”的视角展开的。所谓功能主义就是指“根据它们的功能来定义社会资本”,这就意味着,只有那些可以用来提高所研究的特定功能绩效的东西才能被称为“社会资本”。从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来看,这一思路被长期沿用。但是,传统的“功能主义”的研究视角已经面临着许多困境,所以对社会资本的研究正转向“结构主义”的研究视角。结构主义的研究视角伴生于“社会网络观”的发展,即认为社会系统是一种依赖性的联系网络,社会成员按照联系点有差别地占有稀缺资源和结构性地分配这些资源,其独特特征是强调按照行为的结构性限制而不是行为者的内驱力来解释行为。[3]由于社会网络观可以解决“功能主义”研究视角下对“社会资本”定义同义反复、自相矛盾、无法测度的问题,因此,本文更倾向于以“社会网络结构”的视角对“高校社会资本”作出界定:即处于社会共同体之中的高校组织受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和制约,通过长期发展,内、外部交往合作,互惠互利,进而形成以信任和特有交往规则为核心的社会关系网络资源。基于社会网络结构视角的分析,本文认为高校社会资本的内涵具有如下特性:
  1. 高校社会资本具有“资本”的特征,实质上属于资源的范畴,是一种社会资源
  资源就是在一个社会群体中,经过某些程序而被群体认为是有价值的东西,如果这些东西被占有就会增加占有者的生存机遇。资源可分为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个人资源指个人拥有的财富、自然禀赋、教育、知识、地位等可直接为个人支配的资源;社会资源就是那些嵌入于个人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如权力、财富、声望等,这种资源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4]
  高校社会资本是一种社会资源,一种长期的资本。通过投资于建立外部关系网络,高校能增强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并由此以较好的接近信息、获取信任等形式获取收益;通过投资于内部关系的发展,高校能加强集体的一致性,并增强集体行动的能力,这种能力实质是以信任机制为纽带,旨在增强学校内部凝聚力,并且通过信任和规范来有效减少组织内部的“搭便车”行为,解决“集体行动的逻辑”悖论。同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有利于组织行为和组织发展一样,高校社会资本能够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并降低行动的成本,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并且这种社会资本可替代或补充其他资源。
  2. 高校社会资本是内嵌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具有特定的社会结构
  高校是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结构就是组成一个社会系统的各个部分的关系,一定的社会结构体现了社会的形态特征。高校只能在社会结构约束的范围内,按照结构约束的要求运行。当前主要有两种社会结构影响高校社会资本的积累和提升,即办学体制结构和“社会关系网络”结构。办学体制结构一般是指国家规范办学行为的制度,主要涉及由谁来举办学校和由谁投资办学以及谁受益等问题。只有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多元化的办学体制背景下,高校才有条件和充分的动机发展和利用其社会资本。高校社会关系网络结构体现为学校成员间及其与组织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信任、社会规范、互惠,是社会关系渗透到各个学校间以及学校组织与个人行动上。
  从结构的观点来看,这种社会关系是高校组织在长期发展、工作联系和日常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持下,这种关系使个人或组织处于一种社会结构之中并制约其行为,影响其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在这里,有“关系”也就有了“资本”。
  3. 非正式制度和关系网络构成高校社会资本基本内涵,互动互惠与信任是核心
  同其他组织部门一样,高校的发展同时受到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制约,但是作为一种准营利性质的高等学校,其组织的特殊属性及其发展变迁决定了非正式制度对高校的影响更有其特殊性。在中世纪大学起源时期,决定高校形成、发展、运营的很少是正式制度(行政属性),大部分是非正式的制度(学术属性)。及至德国洪堡建立柏林大学,高校国家化程度提高,使左右高校发展的制度逐步由非正式制度向正式制度转变。20世纪中期以后,高校内部科层管理日益强化,正式规章制度更加细化。作为维系高校发展的非正式制度在正式制度单向突进的“高压”下,显得黯然失色,从而造成制度严重失衡,高校面临着诸多困境:外界与高校之间缺乏信任,师生之间疏于交往,科研人员缺少合作,高校管理日益僵化,“学术自由”严重缺失等等。基于此,教育界的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要重塑大学精神,激活高等学校活力,彰显高校运营中的非正式制度因素至关重要。[5]
  所以,作为主观文化因素,非正式制度是维系高校内外部社会关系网络良性运行的纽带,互动互惠和信任是网络关系得以长久维持与延续的关键,是高校社会资本的核心。
  4. 高校社会资本是一把双刃剑,具有正、负效应
  关系、信任、网络、非正式制度等一直以来都被学者们作为对“社会资本”进行理论解释时不可或缺的阐述对象,由于这些概念本身具有双重效应,因此它们也就成为有些学者对“社会资本”的负面功效进行批判的主要依据。[6]不可否认,社会生活中很多人都痛恨“社会关系网络”,但人人又都在经营着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资本成为人们为己谋取私利的产物;再者,虽然信任是团体之间合作互惠的重要文化因素,但是,“过度”的信任往往造成局部小范围关系网络内的“团结”,从而产生排外情结,限制成员的自由和行为动机,对组织发展形成压制等等。同样,本文在强调非正式制度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强调不能忽视其不利于高校发展的负面效应。譬如在我国,政府对高校的长期过多干预习惯是造成高校改革不良路径依赖的重要原因,重人治、轻法治、等级特权等不良观念常常导致高等教育内、外部秩序混乱,降低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绩效等。
  事实上,信任、关系、网络其实一直都是与非正式制度相辅相成的,它们既然是一种社会客观存在,我们就必须正视它,用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对待,并且正确有效地利用它们。信任、关系网络得以良性运转需要非正式制度的规范和制约,而非正式制度的负面因素又需要正式制度加以约束。所以,对于高校社会资本正面功效的发挥,需要有合理的制度保障,使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能够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高校社会资本影响社会融资能力的作用机制
  
  根据前面的论述,作为组织层次的高校社会资本,它的产生有赖于组织内外网络的结构特征、组织成员之间的信任和以共同目标作为行动导向的水平,它通过成功的集体行动、资源的组合与交换来创造价值,遵循的是一种协作适应机制,并且,只有当“关系”和“网络”被加以工具性利用时,它才成为一种资源、一种社会资本。所以,如果单从高校内部部门、个人之间的联系或高校与外部实体之间联系的角度出发,将“社会资本”等同于“社会关系网络”来对高校社会资本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会有失偏颇,而且缺乏实证研究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因此,本文借鉴了Nahapiet、Ghoshal等学者所区分的社会资本三维度的观点对高校社会资本影响社会融资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根据社会资本三维度的观点,高校社会资本由结构维(structural dimension)、认知维(cognitive dimension)和关系维(relational dimension)构成。[7]
  高校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主要表现为高校组织人际网络及其特征,如个人以及部门间联系的强弱、组织网络的紧密度和连接性、组织在社会网络位置的中心地位等。这些特征差别意味着组织在信息获得或教育资源占有方面会有差异。因为组织成员之间人际联系的强弱会影响资源和信息流动的速度与数量,无论是在组织内部还是外部,人际网络使得组织内、外不同个体(部门或个人)之间产生社会互动,模糊了部门或群体之间的界限,使跨部门、跨职能的团队协作得以实现,从而提高了协作效率。[8]目前,高校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差异特征主要体现在“办学属性”上。因为不同的办学属性意味着高校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节点有着不同的差别,这种差别对高校的办学绩效和社会融资能力会产生不同影响。2007年,笔者在研究“高校社会资本对办学绩效的影响机理”时,通过对全国69家高校进行实证分析时发现,“办学属性”(以民办、市属、省属、部属为序赋值为1、2、3、4)对“教学绩效”的影响是负向显著的;它对“社会融资”是正向显著影响。[9]经过分析,高校的办学绩效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受到了管制模式的影响,这与我国的高校管理及发展模式的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当前,我国政府对院校管制的一个首要表现是将院校划分为中央部属院校与地方院校,并且除了公立办学外,还存在私立办学。这种管理体制下,不同隶属关系会导致不同类院校在办学组织规模、物质条件存量和增量上存在明显差异,院校办学自主权也存在差异,导致结果的首要表现就是生源、师资力量及资金源的重大差异,从而使得公办院校比私立院校的绩效表现更有“政策优势”;但是,另一方面实证结果也表明,“办学属性”上的“政策优势”并不一定就会带来高校组织创新、信息沟通水平的提高,而且具有“政策优势”的“办学属性”与高校的社会融资能力的大小是相背的,越是代表“政策弱势”(如民办)的高校,其社会融资能力反而越强,这也与目前我国高校的办学条件的现实情况是相吻合的。
  高校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包括组织内共享的语言、符号和默会知识,具体表现为习俗、规则、价值观、学校氛围或者隐蔽课程等。它们往往使信息分享、集体行动以及决策变得更加便利。对于组织而言,尤其是大型复杂的组织,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观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在共享语言符号缺失的情况下,协作的预期则较难产生。比如,在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创新活动中,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本处于不同的背景之下,企业专于生产技术而科研院所和高校则长于科技研究,合作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共享过程需要有效沟通。高校作为隐性知识的发送者,如果仅靠“闭门造车”、“孤芳自赏”,而不主动与企业建立紧密的网络联系、配置合适的人员参与沟通,就无法根据社会需求作出及时调整而保证合作质量和效果,隐性知识也无法显性化。
  高校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主要表现为高校组织成员之间、组织成员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任及组织网络的其他关系特征,如联结性。这种信任是一种基于强联系和持续互惠规范的信任关系,它的产生与结构维的社会资本密不可分,尤其是组织成员对其他成员和组织本身产生的信任预期使他们愿意分享其资源,进行合作,实现资源的交换和组合。[10]而联结性是指组织成员将个人目标服从或联结于集体目标的程度。[11]对组织而言,组织的目标并不是制定出来并加以推行后就一定能够成为个人的行为目标,而组织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有助于促进个人接受共同目标的意愿及提高个人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具体地,笔者通过相关的实证研究发现,高校的“办学历史”、“211”或“985”工程院校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高校办学能力、知名度的特征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引起社会外界对高校的信任度,从而对教学绩效和社会融资能力产生正向影响。[12]实证结果表明,办学历史越长久,其声誉就越高,其校友资源也越丰富,社会网络则越广阔,因而促进了社会融资能力的提高。而“211”工程或“985”院校在某种意义上也是院校一种“特殊身份”的象征,代表其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因而也促进了经济资源的获取。同时,这种“特殊身份”也代表高校在社会网络结构上具有特殊位置。
  由高校社会资本三个维度的特征可以看出,结构维的作用主要在于产生信息收益,关系维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建立信任基础,认知维的作用则是保障沟通有效,三个维度的社会资本是相辅相成的。高校社会资本主要是通过网络结构特征即结构维的社会资本来影响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和认知维,从而获取资源。高校组织若具备良好的组织人际网络结构,就能提高组织信任和联结性,产生关系维社会资本;同时,良好的联结性和组织信任也可以促进组织人际网络互动,产生结构性社会资本。而其中“良好状态”的产生又需要认知维社会资本为网络行为主体提供获得信息和参与理解活动的方式来加以保障与维系。认知性社会资本能够使信息分享、集体行动以及决策变得更加便利,并且提高组织对内、外部资源和信息交换组合的能力,同时在资源和信息的交换组合中又能够产生新的知识,这些知识重构了认知维社会资本并且也影响着关系维社会资本。所以,三个维度的社会资本是一个相互关联的体系,是高校组织持续发展与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影响着高校社会融资能力,也影响着办学的各项活动。
  
  四、高校社会资本影响社会融资能力的途径与方式
  
  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权力授予关系、市场交换关系和社会关系网络。权力授予关系即社会资源由国家行政权力及其一系列制度安排所配置,我国教育经费由政府拨款投资基本属于这种方式。市场交换关系即社会资源主要依据商品交换及其市场规则进行分配,像私立高等学校那样,政府不提供教育经费,完全由受教育者承担教育直接成本,就属于这种方式。而社会关系网络则是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特定的社会关系视为一种社会资源,借助于特殊的社会关系机制,作用于不同群体成员,而这种作用机制就来源于前面所述的高校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高校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所构成的关联体系内嵌于高校的内、外部社会关系网络中,它虽然并不等同于获取资源的能力,但是却决定了高校组织通过社会网络或其他社会结构中的成员身份来确保收益的能力。它通过高校内、外部社会关系网络的途径,在各种社会关系的互动过程中实现资源和信息的交换与组合,形成并强化共享语言和共同目标,从而促进交往与合作,影响高校的社会融资能力。拥有纵横交错的社会关系网络,意味着高校的融资渠道十分丰富。而内嵌于这些网络中的高校社会资本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学校摄取各种稀缺资源的能力,尤其是内嵌于外部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在使这些社会网络关系融资渠道模式实现巨大物质经济效应的过程中则扮演着不可被替代的重要角色。
  纵观世界各国高校的融资渠道,一般无外乎政府拨款、学费收入、社会捐赠、科研成果转化与开发收入以及校产经营收入等。与政府关系密切的高校,如中国的“985”高校或“211”高校会在拨款形式、拨款数额、拨款次数等方面有更大的机会;高校可以通过扩大生源范围和数量来增加学费收入;信誉好、实力强的高校会更容易得到银行的支持等。但是由于受到政府部门的财力限制,目前各国普遍出现经费供求紧张现象:就学费收入而言,由于受入学者家庭收入来源等诸方面的影响,其学费收入不可能无限增长;就目前高校与与银行开展的“银校合作”而言,虽然银行会为高校发展提供资金,但是由于本息金额巨大,使高校长期负债经营,而国家又不承担还贷责任,为避免财务风险,“银校合作”融资空间非常有限,所以大量进行银行贷款无疑于饮鸩止渴。所以,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及社会捐赠等融资模式在高校办学经费来源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首先,这种作用表现在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方面。20世纪80年代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以及产学合作教育主要是有关部门和高校的自发改革;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产学研结合就转变为国家的政府行为,并且得到高校和企业的广泛认可,被各自视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途径,产学研合作开始不断拓展合作关系网络。产学研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统一起来,不但有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大学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高校办学日益与社会网络密切结合,在与社会的互动中,高校也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通过社会服务获得的经费来源不断增多。在高校,利用产学研合作进行融资的基本前提是合作各方互相需要,各自都能为合作提供自己独有的贡献,即提供各自掌握的生产要素。这种互相需要、互相依赖的关系是产学研合作关系能够维持的基础。高校与外部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信任使合作更容易,而合作本身又培育了信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互动关系将会产生合作的总规范,而这些规范又会更进一步提高高校的各合作方参与产学研联合开发的愿望,融资渠道因此变得更加稳定。
  其次,社会捐赠融资办学模式在我国高校还刚刚起步,有着巨大发展空间。这种模式的发展与持续主要来源于高校与校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高校和校友之间存在一种良性循环,高校通过其特有的知识、关系和声誉培养一流的学生,并为其提供良好的社会资本,使其自身价值得到提升和获得发展机会,同时拥有高平台的校友也会利用其拥有的社会资本,对母校进行反哺,为母校的发展提供资金、信息和发展机会,高校价值的进一步提升又会促使校友的持续进步。所以,社会捐赠融资模式的发展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是可以化解高教成本分担“一律背反”[13]的途径。由于,社会捐赠是一种集道德、法律和经济于一体的行为,并具有无偿性、非交易性、非行政性、非自主决策性、社会受益性、社会目的性等特点[14],因而社会捐赠的基本前提也是缘于对受赠方的信任。知情权是学校获得无偿捐赠的重要动力之一。捐赠者出于对高校的特殊感情,如敬慕、崇拜、仁慈等,才出资捐赠,如果没有一个机构及时与捐赠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久而久之就会使捐赠者对捐赠款项的使用产生怀疑。任何一个捐赠者都不会把金钱无谓地抛向不被信任的组织。
  因此,无论是产学研合作还是社会捐赠的融资模式,其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外界对高校组织的信任与支持。一个受到信任与支持的高校组织,除了需要加强在外部网络关系中建立的良好网络互动,积累外部社会资本外,同时也需要高校组织内部社会资本和非正式制度的协同运作,以此创造一个良好的品牌效应——声望,这种良好的声望能为学校扩大社会影响力,也就能为学校创造一个良好的信任环境,提升学校的社会交往层次,扩大学校的社会交往面,从而使学校社会资本达到增值目的。
  现代高等学校的发展受学科、政治、市场三重力量的制约,这使得高校具有学术、行政和产业三重属性。[15]此外,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机构日益庞杂,现代高校组织的人员结构、内部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内部各种关系能否协调发展,会影响高校的运营效率,而在这些关系中,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其他因素和谐的前提与保障。而在人际关系和谐中,管理者之间的和谐是其他关系和谐的关键因素,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是其他关系和谐的基础因素。特别地,作为高校核心角色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模式既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又关系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等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和保障。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变革,高等教育的环境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高校里师生关系的状况变得越来越复杂和耐人寻味:“老板与打工者”的关系、“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教授者和被教授者”的关系及“朋友”的关系,不仅仅在高校校园里而且在社会网络中都成了最争议的话题。许多事实都说明,现代高校师生关系模式的构建非常需要有信任、宽容、和谐、交流、互动、共享等理念的渗透,而这些理念的提出,正是高校内部社会资本的特色体现。所以,高校组织的内部关系网络结构具有特殊的复杂性,更需要能够使高校组织凝聚为一个整体的共同愿景、价值观念、信任和其他“软件”,即更需要内部关系网络中内嵌有充足的社会资本来加以维系和支撑。
  综上所述,高校与外部环境之间以及高校内各部门之间的信任和规范等良好的互动关系基础,即高校社会资本,通过高校的内、外部社会关系网络的互动可以促进社会融资渠道的拓展并加强其稳定性,以提高高校社会融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晓钦.高校社会资本论[J]. 高等教育研究,2005(9).
  [2][5] 胡晓钦. 何谓高校社会资本—基于“社会”的内涵分析[J].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3(2).
  [3]朱旭峰. 中国政策精英群体的社会资本:基于结构主义视角的分析[J]. 社会学研究,2006(4).
  [4][美] 林南著. 社会资本——关于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 张磊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40.
  [6][美]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社会资本:流行的狂热抑或基本的概念[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2).
  [7][9]Nahapiet J,Ghoshal S. 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creation of value in firm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Best paper proceedings. 1997: Pp.35-39.
  [8][10]Rosenthal,E. A.(1996). Social networks and team performance[M]. University of Chicago.
  [9][12] 刘艳.高校社会资本对院校绩效的影响——基于社会网络结构视角的研究[D]. 暨南大学,2008.
  [11]Leana,Van Buren. Organizalional social capital and employment pracLices[J]. Academy of Manaaement Review. 1999,24(3): Pp.538-555
  [13] 乔海曙,许国新. 校友捐赠和高校发展:社会资本视角的分析[J]. 教育科学,2006(10).
  [14] 罗公利,牟宗荣,侯贵生.高校社会捐赠的一种经济社会学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3(3).
  [15] 季诚钧. 大学组织属性与结构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4.51.
其他文献
摘 要:张楚廷教授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现了我国本土高等教育哲学的雏形和个性。作品在哲学的建构方式哲学基础以及思维特征上展现了与其他高等教育哲学著作不相同的特点。  关键词:《高等教育哲学》;建构方式;哲学基础;思维特征    教育者对知识的选择必然与他们的某种哲学信念相关,一切教育理论都以某种哲学作为基本出发点并从社会最新思潮中寻找新的生长点,总是被打上某种哲学思想的烙印,也必然涉及认识论和价值论
期刊
摘要:我国5所研究型大学采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2007年9月颁布的“全国博士质量调查问卷”,对在读博士生、博士生导师以及研究生教育负责人进行抽样调查。对这些问卷进行分析和部分师生访谈,发现博士生、博士生导师以及研究生教育负责人三者均对当前博士质量的整体水平评价较高。博士生导师与研究生教育负责人两个群体中的大部分人认为当前整体的博士质量与过去相比基本持平,但在“学位论文质量”和“外语水
期刊
摘要:本文在对北京十所重点高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智性发展状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他们的口头辩论、书面表达、专家评价和研究生指导教师问卷调查几方面的数据,描述了他们的智性表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智性方面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包括:演绎能力方面,存在推理论证过程不清晰、循环论证等问题;归纳能力方面,偏好使用个人经历作为概括的依据;对事物进行分类时提出的范畴往往基于经验性的认
期刊
摘要:本文以社会网络结构的视角,分析了高校社会资本的内涵及特性,并且解析了高校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关系维、认知维通过内、外部社会关系网格的途径对高校办学绩效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阐述了高校社会资本对生源、就业渠道、人才培养、组织创新、信息沟通、社会融资水平及科研绩效的影响功效,并由此提出了影响机制的概念模型。  关键词:高校社会资本;产学研;办学绩效;社会网络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高校是
期刊
摘要:本文以普通高校的二级学院的领导和教师为研究对象,来研究变革型领导行为对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和作用。统计结果显示,变革型领导行为与组织承诺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且对组织承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相对于领导和教师的个人特征变量而言,变革型领导行为对教师组织承诺的解释力要大的多。本研究为提高高校管理者的领导效能和教师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理论与实证依据。  关键词:变革型领导;组织承诺;学院    注
期刊
摘 要:研究办学特色可以从空间、时间、历史、哲学和实践等层面切入,涉及多维性、历史性与现实性、共时与历时、共性与个性、一元与多元等维度。在实践层面,大学的办学特色是受其基本价值观和价值取向驱动的个性化选择。本文以美国马里兰大学为个案,通过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试图在微观层面探讨地方大学的个性化选择与办学特色的形成。  关键词:办学特色;个性化选择;马里兰大学;地方大学    大学的办学特色是大学作为
期刊
摘 要:IT不仅在技术层面直接推动和改变教育,而且以其特有的发展道路和理念给教育以启迪。本文从IT的诸多发展趋势出发,如由集中到分散和个性化,个性之间的兼容与贯通,IT步入模糊、虚拟和情感的领域以及自举等,引出对当代教育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IT发展;教育;启示    一、由集中到分散和个性化    IT由集中到分散和个性化的趋势可由IT的源头特别是软件的开发、信息的传输和处理,以及IT的用户等
期刊
摘 要:1978年始再兴学分制,关于学制改革的实践总结与理论研究30年来方兴未艾,它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教育思想观念嬗变的观照。本文通过回顾这场讨论,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教学制度是高校办学的根本制度,其模式的变化蕴含深刻的社会历史动因和目的论意义,教学制度选择是一种具有广阔与深邃社会背景的战略决策,必须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才能真正发挥制度的优越性。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学制度;学分制;借鉴;价
期刊
摘要:激励是高校科研管理中常见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探讨一种能全方位、全过程、多方式作用于科研管理的综合立体式激励机制,主要阐述并分析构建该机制的前期准备、过程思路、基本框架,并论述了该机制的主要特色、初步成效及相关注意事项。  关键词:科研管理;激励机制    科研管理立体激励机制是全方位、全过程、多方式作用于科研管理的综合激励机制。随着高校科研的纵深发展,单一激励机制已无法胜
期刊
摘要:“工学结合”是目前中国大陆高职院校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从我们对部分高职院校的考察调研和访谈调研中得知,在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内涵的理解与实践上大多都还存在着一些误区。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无论采取什么形式和手段,其内涵和实质都应该是“基于真实工作环境与生产过程的工学结合”,尤其是在经济、社会突飞猛进变化发展时期,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不能简单地仅仅是学生的“就业”,而应该是学生“就业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