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胡圣手的率性人生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wanmeili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笑声爽朗,精力充沛,率真利落。这是燕守平给人的第一印象。随着交谈的深入,越发觉得他正如与之相随近60年的京胡一样,单纯、痛快、坦诚。小小的京胡,像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让燕守平迷恋一生。当他置身舞台,心神收定,满腔激情化作一缕琴声破空而来。一时间,物我两忘,随着剧情时而动情落泪时而满面春风,美妙的唱腔和琴声珠联璧合,燕守平为之沉醉。
  
  “六场通透”小神童
  燕守平是遗腹子,父亲22岁因病早逝,年仅24岁的母亲带着他和哥哥辛苦过活。家乡江苏徐州沛县出了大名鼎鼎的刘邦,却无法让这一家四口安身立命。50年代初,燕守平一家投奔在北京工作的舅舅,一段全新的生活随之展开。
  1952年,恰逢北京艺培戏曲学校招生。小时候,燕守平唯一与“艺术”沾点边的记忆便是,“遇到村子里的红白喜事,跟在吹喇叭的后面瞎比划”。“你不是喜欢看人家吹吹打打吗?考戏校吧。”家人建议。实际上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那里面吃饭不要钱”。理由如此简单,毫无戏曲背景的燕守平就这样作出了选择。
  担心受徐州口音影响,燕守平稳妥地报了乐器班。他清楚地记得,入学考试毫不费力——两个老师让燕守平坐下,闭眼,拿只大怀表在耳边哗啦哗啦上弦。睁眼,“刚才哪边响?”“这边。”再来一次。“行了,出去吧。”正当燕守平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时候,听见老先生讲,“嗯,小孩儿挺聪明。”事儿就这么成了!
  进门容易,可三个月的试学期着实让燕守平下了一番功夫。一旦考核不合格,打道回府太让人难堪了。不知道哪儿来的一股力量,燕守平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学习中,成绩出来,名列第一。“从那以后到毕业,我就没考过第二。”
  老师们都很喜欢这个年纪虽小却颇有志气的男孩,尤其是启蒙老师沈玉斌先生的栽培,让燕守平受用一生。燕守平从零学起,犹如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沈玉斌老师先教授他昆曲课程,几十出昆腔戏的笛子吹下来,才让他从唢呐、海笛、月琴、铙钹入手,继而弦子、大锣、板鼓,最后专工京胡。“先学弹,后学拉;先学唱,后学拉;先学板鼓,后学操琴。”科学的方法令燕守平受益匪浅。
  京胡具有神奇而响亮的音色,在润腔韵味上与演员的嗓音、唱腔熨帖地结合,完美地体现出京剧原汁原味的特色。燕守平对京胡的迷恋一日更甚一日,练功虽苦,但也苦中有乐。酷暑盛夏,他把自己关在小屋里,窗子一合,只穿条短裤,一练就是半天。蓦然低头一看,地上全是汗水。数九寒天,他跑到操场上练功,手冻僵了也停不下来,脑门上却是细细密密的汗珠。后来,学校挖了防空洞,燕守平算是找到个练功的好去处。雪花打着旋儿飘进来,映衬着燕守平不知疲倦的身影。“只要不吃饭睡觉,琴声就响着。”
  4年之后,燕守平便全面掌握了“文三场”京胡、月琴、弦子(小三弦)和“武三场”即指单皮鼓、大锣、小锣,被称为“六场通透”的神童。
  
  《杜鹃山》一炮而红
  18岁的燕守平结束了7年半的学生生涯,以优异的成绩留校担任教师。他教的学生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燕守平挺享受这份工作,而且经常有机会上舞台,也算是小有名气。当时北京市市长彭真每周三都要来学校视察,对这个才华横溢的小伙子很是喜爱。在这近10年的教师经历中,燕守平的技艺越发精湛,几乎所有的艺术家演戏都由他来伴奏。
  “我是由大师们调教出来的,谭鑫培的琴师徐兰沅、梅兰芳的琴师姜凤山、马连良的琴师李慕良、裘盛戎的琴师汪本贞都教过我。一般来说,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私房琴师,我最幸运的是曾经给马连良、张君秋、裘盛戎、谭元寿和马派的佼佼者马长礼、张学津等不同流派的名家伴奏过。”
  谈及琴师在一场演出中的作用和地位,燕守平举了个例子。据说在梅兰芳的团队里,挣钱最多的是梅先生,其次便是他的琴师王少卿,一天100块现大洋。就算夏天琴师休假了,3个月不拉琴,每天照样有80块大洋。梅先生深知琴师的重要性,一旦找寻到默契的琴师,便再也分不开了。琴师对名角唱腔的创立、丰富、提升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京剧流派的形成跟琴师密不可分。
  “无论如何,琴师是伴奏,关键是要烘托演员,把他弄得舒舒服服的。我们讲究‘托保随带’,有时候还得‘带’一下。演员可能觉得别扭,‘你管着我干吗啊?’我管着你,还不能让你觉出来,跟吃了蒙汗药似的,让你下意识地跟我跑。这个本事很难的。还有的演员,今天嗓子不舒服,我几弓子就把你拉通。”
  1968年12月,燕守平调入北京京剧院。第一场戏《智取威虎山》,燕守平的伴奏惊艳全场,一时间风光无二。70年代初,排演现代戏《杜鹃山》,燕守平同时担任舞台演出甲组琴师和电影版操琴。这出戏是戏曲音乐与西洋音乐合奏的开山力作,燕守平与中央乐团指挥家胡炳旭进行了一次极具创造性的合作。
  “京剧与西洋乐器合奏很难,因为乐器本身存在缺陷,比如定弦问题、音准问题。合作过程中,西洋乐队要向京剧靠拢,中国京剧有局限的地方也要向西洋乐队学习。”燕守平如是说。
  胡炳旭对燕守平评价极高:“我一见到他,就非常高兴,因为他的两只手都特别松弛,不管多快、多复杂的旋律,他拉得都非常从容,我就知道他的基本功很扎实。我们合作的过程中,在很多问题上都是不谋而合,非常默契。”
  《杜鹃山》的音乐创作在京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是燕守平最有代表性的京胡伴奏作品。该剧的中西合璧的尝试不但使京剧音乐的节奏、音准与和弦上升到崭新的高度,也使西洋音乐服从了京剧音乐的特征。
  
  率真为人认真为艺
  “京胡这种乐器就像人一样,是很痛快的人。有什么事儿‘哇’就说出来了,不是扭扭捏捏的,稍一碰,声音腾一下就出去。直爽、穿透力很强,很纯很吸引人。”燕守平形容京胡的时候,就像在形容自己。学生时代,燕守平“没当过班长,连组长也不是”,直到退休,他的职务依旧是琴师、顾问。一生为人正直简单,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名利不挂念,艺术心中留。
  燕守平是出了名的大忙人,众多名家都希望能够由他来伴奏。他从不刻意突出自己,甘当绿叶,在“花过门”风行的时候,他能拉,而且拉得非常“花”,可是他从来不随便拉。一次,燕守平为谭元寿伴奏《打金砖》,在第一场拉二黄慢板过门的时候,就拉出非常漂亮的“花过门”。台下掌声骤起,剧场气氛渲染得非常热烈,为谭元寿的出场作了很好的铺垫。同样一个慢板过门,用在《遇皇后》的老旦出场时,燕守平就提出以原板的尺寸起慢板的過门。“刚刚开戏,观众还没有入戏,就听一段四平八稳的慢板,观众肯定坐不住。所以,从过门起就要给观众一个紧凑的感觉。”燕守平解释道。
  燕守平手中的每一个音符都与剧情、人物、流派风格息息相关,用心演绎,全情投入。通常,每个行当流派的演员都有固定琴师,称为“私房琴师”。而燕守平却能够准确地掌握许多行当流派的风格特色、演唱规律——叶派小生的挺拔,杨派老生的质朴,程派青衣的委婉,裘派花脸的粗犷,张派青衣的俏丽,李派老旦的苍劲,梅派青衣的华贵,余派须生的简洁,在他的伴奏下相得益彰,不愧“京胡圣手”的美誉。
  从艺近60年,燕守平总结出拉琴的三个要素:琴声要大气,坐姿要有霸气,拉琴时要神气。音乐就是一种语言,演员的唱词和剧情在琴声上要有所体现,这便是琴声的神韵。“谱子是死的,你得把它拉活了,变成语言才能感人。”燕守平说,“现在我们的乐队对谱子依赖过多——有谱子啥都会,没谱子会啥?琴师光盯着谱子,不看演员,彼此的合作关系就不存在了,如何磨合形成新流派?”
  从2002年开始,燕守平接受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跟我学”栏目邀请,录制了100多期,无论是内行还是戏迷都收获良多。“我这辈子多半生都跟胡琴打交道,现在考虑的也是怎么把我学到的这点东西,传给下一代。我的几个学生也40多岁了,看到他们的进步,坐在台下,我的眼泪真往下掉,比我自己拉还激动。”如今,学生的成就是燕守平最大的喜乐。
  近日,燕守平正在参与新编历史剧《画龙点睛》的复排工作。该剧目由张学津、阎桂祥主演,曾获文化部第一届文华大奖,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连演50余场,场场爆满。燕守平负责操琴,并参与了唱腔和音乐的创作,该剧既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京剧传统,又有恰到好处的创新与突破。此次复排,由燕守平的得意弟子赵旭负责操琴,燕守平一有空便会到院里指导剧目排演。相较90年代的首演,复排的雕琢更为细腻丰富,燕守平对此充满信心。
  
  明年便是燕守平从艺60周年,他计划搞几场音乐会,之后结束艺术生涯。接下来卸甲归田,“在农村买几块地,自己种菜自己吃”。燕守平朗声大笑,眼中波光闪动,纯真无邪,像个孩子似的。
  (编辑  麻雯)
   mawen214@163.com
其他文献
1953年,我出生在北京南城的一个小院里,一排排红砖砌成的平房,院子里有七户人家,我家就住在院子的第一户。那时的天空,每天都是湛蓝色,在湛蓝的天空下有个孩子,喜欢站在院子里看天上的云彩,把它们想象成各种小动物的样子,感觉一伸手就可以触碰到,天很高,云很近。  我的童年最喜欢和同院的小伙伴们一起玩丢沙包,倒立在墙上,比谁坚持的时间长。也许在现在的孩子眼里,这些都是索然无味的游戏,但我们却乐此不疲,玩
期刊
2011年11月11日,被称为百年一遇的极品光棍节。北京的各大社区这一天也都活跃着“脱光”派对的帖子。大龄青年的婚姻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个沉重话题。  天通苑作为亚洲最大的社区,常住和流动人口的数量达五六十万,其中单身男女占了很大的比例。李艳生最想做的,就是让他们都找到自己的另一半,春节别一个人回家过年。    周六上午11点,天通苑东区一栋普通居民楼的三居室里,30岁的雯雯在说笑着和大家一起择
期刊
北京不只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快、越来越贵,她也越来越高。  2010年8月30日,北京国贸三期竣工,以330米的高度获封“京城第一高楼”,令之前拔得头筹的京广中心、央视新楼相形见绌。然而,这个宝座国贸坐得并不安稳,它雄心勃勃的纪录,在令北京老百姓艳羡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刺激着周边商圈乃至各区县市政部门、建筑、商贸集团的神经。在国贸三期规划、破土、完工的几年间,“继任第一高”的争夺战始终硝烟弥漫,而战
期刊
历史已经尘埃落定,但闪烁在其中的那些真实、那些细节,至今还在被掩埋,我们的任务,是把覆盖在上面的那层尘土轻轻抹去,露出历史本来的面目。尽管它曾经是那样残酷,那样让人触目惊心……    吕植中:爱国将领吕汝骥之子原民革北京市委秘书长    吕植中,是我采访的这些将领后代中口才最好的一位。那天我们在玉桃园民主党派办公楼里聊天,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仍感觉有些话没有说完。  他说,他父亲吕汝骥1920年
期刊
饥饿是对人性的大考验,上至位及大学士的纪晓岚,下至他的平民后人,为此演绎出了许多辛酸却不乏情致的小故事。    纪晓岚与饥饿  《清史稿》记载:纪晓岚是一个体恤民情的性情臣子,对民间的饥饿倾注了自己的一腔感情。乾隆五十四年,直隶发生严重干旱,颗粒无收,老百姓苦不堪言。纪晓岚多次上书陈情,剖析利害,奏请豁免百姓钱粮,并截取南漕官粮数万石加以赈济。乾隆皆依奏而行。  乾隆五十九年,直隶水灾。仅一年,纪
期刊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回顾孙中山的革命实践和思想主张,北京汀州会馆就是福建省闽西客家在京的历史见证。  北京的会馆产生于明朝,清朝达到鼎盛时期。会馆是指同省、同府、同县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城或大商埠所设立的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屋供同乡、同业聚会或寄寓。会馆中有绝大部分是各地进京科考举子的住宿之地。中国科举考试到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终止,先后在京举行科考201科,全国各地进京应试的
期刊
5月的一天,小区里弥漫着各家炒菜的香味的时候,小李仍然呆坐在电脑前,玩着无穷无尽的植物大战僵尸。而旁边的同事,也无聊地玩着手机游戏或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透过贴满了各种房源价签的玻璃橱窗,外面的人们来来往往、匆匆而过,没有一个人走进来。    “没人啊,这活儿是没法干下去了!”而拿着被公司视若珍宝的联系名单打了一上午电话的小王,也愁眉苦脸地跟笔者要了根烟抽,“一上午打了100多个电话,好多接通了就告
期刊
2011年7月,北京天桥剧场,著名舞蹈编导家舒均均编创指导的舞蹈《心灵密码》成功出演,全场掌声如潮!作为红色书法家舒同的女儿,舒均均向我们讲述了舞蹈《心灵密码》的编创,记忆中的父亲舒同以及父爱的点点滴滴    父亲舒同:党内一支笔  1905年,舒同出生于江西省东乡县,他好学聪颖,6岁调泥水为墨苦练书法,被称为“神童”。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秋冬,参加了红军,在红一军团四师政治部当秘
期刊
李菁菁没有学过一天表演,她的所有经验都来自舞台和片场的历练:15岁进入演艺圈,在已经演过的100多部影视作品中,泼辣、土气的农村大嫂或者下岗女工角色就占了一多半。也正因如此,她赢得了荧屏第一“村妇”的绰号。    作为女演员,李菁菁非常特别,人们给她总结了“五大四小”。“五大”即大嗓门,大体形,大大咧咧,现正做着一个大梦想,她还有个外号叫“李大盆”;“四小”即她演了很多非常出色的小角色,生活中经常
期刊
北京是个快节奏的城市,尤其是地铁,不仅跑得快,建的速度也快,拉着咱北京人东奔西跑。您说这地铁吧,跟两口子有一比:又爱又恨,因为天天得坐,谁也离不开谁,这就是爱。可也恨啊:不管你是谁,进了车门,都把你挤得七零八落。正可谓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坐地铁这个词,说着没感觉,挤地铁,才是准确生动的。  网友们票选北京最拥挤的五大地铁站,建国门地铁站当仁不让。至于建国门怎么挤,在建国门站派出所工作了23年的副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