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实现它的审美教育功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如何运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自身富有的美育效能,加强对学生的美感教育,把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即为当今语文教学急需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审美教育;人性美;陶治情操;探究
中学语文教材选用文质兼美的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堪称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既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李白佳作,也有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的《史记》;既有世界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契诃夫的名篇,也有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代表《红楼梦》。仔细体味,体裁全面、题材新颖、格调清新,一篇篇文质兼优的佳作构成一个绚丽多彩的文学世界。可以说,中学语文教材囊括了深厚宽广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美育因素得天独厚,美感情调四处洋溢。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却不喜欢语文课呢?
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不注意发掘文章的美感因素,单纯地向学生讲枯燥乏味的字词句段篇,忽略了美对学生的吸引力。苏联教育家列节夫曾说:“语文应该让学生在美的空间遨游。”语文课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它的审美教育功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运用正确有效的做法,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自身富有的美育效能,加强对学生的美感教育,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即为当今语文教学急需探究的课题。
一、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与作者产生共鸣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是“情”的喷涌结晶。文章中宣泄奔腾着感情的激流,描绘塑造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给人以动感和艺术魅力的美感意蕴。教师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情”字上,通过自身的感知、联想、想象,深入剖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美,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痛作者之所痛,恨作者之所恨,爱作者之所爱”的境界。这样学生才能把情感移进人物的内心,与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例如:茹志鹃的《百合花》写得清新俊逸,十分动人。教学时教师应抓住文章的细节描写,进行深入的剖析,用作品中真挚深厚的感情打动学生,让学生在包含感情的细节描写中,感受到无产阶级最崇高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二、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布局谋篇,感受作品的建筑形式美
一篇文章的組成由许多材料构成,由字词句段连成篇章。那它是如何构成整体,达到和谐统一、搭配相宜、生动流畅之美感呢?领会掌握这一点,不仅对阅读有帮助,对写作构思、文章的安排也有借鉴作用。如果我们把握了文章组织材料的脉络、方法,那么会有“涉足斯文也,则有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的感觉。让学生在阅读、欣赏作品时,借助文章分析的各种方法把本来繁杂的材料化为富有建筑美感的形式进行分析领会。例如:学习臧克家的《有的人》一诗,作者用鲁迅和反动剥削阶级作对比:在对人民的态度上,前者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者是高高在上,作威作福;在对人生的目的上,前者活着是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奋斗,后者是利己主义;在最终结果方面,前者是流芳百世,名垂千古,而后者是遗臭万年。通过多层次的正反对比、抑扬褒贬的感情色彩,将鲁迅修饰成“崇高伟大精神的大厦”的形象,这就是人物形象的美,能给人以形式与内容完美的统一。
三、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充分想象作品的意境,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得到熏陶
康德曾说过:“想象力是创造性的。”教材里文学作品的艺术之美,不是露天的珍珠,伸手可以摸得着,它往往隐藏在艺术形象所给人留下的深广、多层的审美空间里和生动逼真的意境中。因此应开辟学生审美想象的通道,即通过作者用来描写艺术形象的语言启发学生展开审美想象,使学生在美的欣赏、想象中得到熏陶。如教学《荷塘月色》,教师可以通过作者描绘荷叶、荷花等形象的优美语言来启发学生展开审美想象。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可引导学生先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想象,用语言去描述“出淤泥而不染”的荷叶,再联想舞蹈演员身着芭蕾短裙亭亭玉立的倩影和翩翩起舞的形象,从而体味出荷叶轻盈舒展、挺拔直立的秀姿之美。再如学习作者用歌声比喻香气中描绘的一段,可引导学生先用嗅觉感知已体验过的荷花的清香,然后再想象那种飘忽不定、隐约轻微、时断时续的荷香之美。借助美的语言外壳和想象使学生流连忘返于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之中,感受景语中的情语,进而领悟这优美的意境中所寄托的作者不满当时的黑暗现实,追求自由、光明的人生理想,使学生的心灵在美的享受中得到熏陶。
总之,利用美感进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不仅使文章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情操,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候雅文.历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3(3).
[2]邹艳.发现赏识引导[J].小学教学设计,2006(12).
作者简介:戴月云(1978— ),女,福建南安人,本科学历,职称:中一,研究方向:写作。
关键词:审美教育;人性美;陶治情操;探究
中学语文教材选用文质兼美的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堪称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既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李白佳作,也有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的《史记》;既有世界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契诃夫的名篇,也有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代表《红楼梦》。仔细体味,体裁全面、题材新颖、格调清新,一篇篇文质兼优的佳作构成一个绚丽多彩的文学世界。可以说,中学语文教材囊括了深厚宽广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美育因素得天独厚,美感情调四处洋溢。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却不喜欢语文课呢?
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不注意发掘文章的美感因素,单纯地向学生讲枯燥乏味的字词句段篇,忽略了美对学生的吸引力。苏联教育家列节夫曾说:“语文应该让学生在美的空间遨游。”语文课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它的审美教育功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运用正确有效的做法,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自身富有的美育效能,加强对学生的美感教育,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即为当今语文教学急需探究的课题。
一、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与作者产生共鸣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是“情”的喷涌结晶。文章中宣泄奔腾着感情的激流,描绘塑造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给人以动感和艺术魅力的美感意蕴。教师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情”字上,通过自身的感知、联想、想象,深入剖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美,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痛作者之所痛,恨作者之所恨,爱作者之所爱”的境界。这样学生才能把情感移进人物的内心,与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例如:茹志鹃的《百合花》写得清新俊逸,十分动人。教学时教师应抓住文章的细节描写,进行深入的剖析,用作品中真挚深厚的感情打动学生,让学生在包含感情的细节描写中,感受到无产阶级最崇高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二、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布局谋篇,感受作品的建筑形式美
一篇文章的組成由许多材料构成,由字词句段连成篇章。那它是如何构成整体,达到和谐统一、搭配相宜、生动流畅之美感呢?领会掌握这一点,不仅对阅读有帮助,对写作构思、文章的安排也有借鉴作用。如果我们把握了文章组织材料的脉络、方法,那么会有“涉足斯文也,则有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的感觉。让学生在阅读、欣赏作品时,借助文章分析的各种方法把本来繁杂的材料化为富有建筑美感的形式进行分析领会。例如:学习臧克家的《有的人》一诗,作者用鲁迅和反动剥削阶级作对比:在对人民的态度上,前者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者是高高在上,作威作福;在对人生的目的上,前者活着是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奋斗,后者是利己主义;在最终结果方面,前者是流芳百世,名垂千古,而后者是遗臭万年。通过多层次的正反对比、抑扬褒贬的感情色彩,将鲁迅修饰成“崇高伟大精神的大厦”的形象,这就是人物形象的美,能给人以形式与内容完美的统一。
三、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充分想象作品的意境,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得到熏陶
康德曾说过:“想象力是创造性的。”教材里文学作品的艺术之美,不是露天的珍珠,伸手可以摸得着,它往往隐藏在艺术形象所给人留下的深广、多层的审美空间里和生动逼真的意境中。因此应开辟学生审美想象的通道,即通过作者用来描写艺术形象的语言启发学生展开审美想象,使学生在美的欣赏、想象中得到熏陶。如教学《荷塘月色》,教师可以通过作者描绘荷叶、荷花等形象的优美语言来启发学生展开审美想象。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可引导学生先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想象,用语言去描述“出淤泥而不染”的荷叶,再联想舞蹈演员身着芭蕾短裙亭亭玉立的倩影和翩翩起舞的形象,从而体味出荷叶轻盈舒展、挺拔直立的秀姿之美。再如学习作者用歌声比喻香气中描绘的一段,可引导学生先用嗅觉感知已体验过的荷花的清香,然后再想象那种飘忽不定、隐约轻微、时断时续的荷香之美。借助美的语言外壳和想象使学生流连忘返于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之中,感受景语中的情语,进而领悟这优美的意境中所寄托的作者不满当时的黑暗现实,追求自由、光明的人生理想,使学生的心灵在美的享受中得到熏陶。
总之,利用美感进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不仅使文章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情操,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候雅文.历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3(3).
[2]邹艳.发现赏识引导[J].小学教学设计,2006(12).
作者简介:戴月云(1978— ),女,福建南安人,本科学历,职称:中一,研究方向: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