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duo1985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下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教学开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在小学时期,学生价值观和认知能力都在形成和发展阶段,所以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内容。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直接引导者,肩负着将德育教育贯彻落实到班级管理之中的重任,要为学生创建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遵规守纪、文明懂礼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 德育工作 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从懵懂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教师必须要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着眼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使人们迎来了互联网信息时代,电子产品的普及扩大了小学生与外界接触的渠道。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认知能力有限,在大量数据信息的裹挟之下,难以准确判断消息的准确性,这使得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愈加重要。
  而且从教育的本质上说,德育教育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工作,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之前,首先要学会如何做人。小学时期,学生处于视觉模仿时期,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管理人员,在学生的心目中有着十分崇高的地位,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班主任需要在校园教育中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推进德育教育,提高学生抵御外界诱惑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当前,教师应该适应时代的形势,结合小学生的心智特点,拓展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模式,提高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1.提高自身素养,以身作则
  班主任是小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教学人员,其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学生的认知和发展。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观察能力,所以,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的素养,严于律己,为学生做好表率作用。
  首先,班主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学会尊重和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关注学生成长,并在学生出现问题时,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发挥正向引导作用。例如,班主任可以与学生一起用餐,并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不挑食,不浪费,不大声喧哗,保持文明用餐;教师还可以在共同用餐的过程中,为学生讲述节约粮食的小故事,使学生明白劳动的辛苦,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共同用餐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监督学生的行为,对不恰当的行为及时给予引导和纠正,但要注意方式和方法,以此实现小学生的德育教育。
  2.推进德育实践教育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单纯的言传身教难以实现更加有效的教学效果,所以班主任要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团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更有助于增加学生的生活常识,提高其知识运用能力,实现德育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初春时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种树,将学生划分为各个植树小组,学生在植樹的过程中,既能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又可以培养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意识。而且学生在小组劳作中互相帮助,互相配合,更有利于培养团结协作能力,以及互帮互助、爱护同学的优秀品格。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回收旧衣旧物或捐款捐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3.激励式教学方式推进德育教育
  小学生由于年纪尚小,在教学过程中的自律自控能力不高。教师可以合理采用一些激励式的教学方式,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爱好、特点进行分层教育,根据小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不同时期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立不同的奖励方式。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学雷锋活动,让学生学习雷锋精神,积极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包括但不限于学习方面。对于一段时间内表现优异的学生,教师不能单纯以口头表扬的形式进行鼓励,而是要给学生切实的荣誉,如颁发“学雷锋标兵”奉献奖状等。教师也可以在班级管理中制定多元化、差异化、层次化的鼓励政策,将学生的表现记录在册,增加奖励政策的可信性,使教育教学有理可依、有据可查,对学生的德育评价也更加合理和客观。不同于以往的严厉式教学对学生的限制,激励式的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荣誉感,促进学生养成优秀的品格,从而形成积极的班风、学风,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总之,新课程改革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也为教育教学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德育教育作为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在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中,要转变自身观念,提高自身素养,将德育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融入到生活和教学的方方面面之中。教师要正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激励式教育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心,推进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卫华《谈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途径》,《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9年第11期。
  [2] 邓书力《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研究》,《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年第33期。
  [3] 刘淑霞《浅说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年第24期。
  [4] 祝汉清《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中的难点及应对方法研究》,《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年第26期。
  [5] 魏杰《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研究》,《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年第14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拥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尤其是在中学时期,德育能够给予学生正确的道德指引,净化学生的心灵,约束其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然而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讲,随着认知程度的加深,再加上一些社会因素等客观环境的影响,德育工作的开展陷入了困境,对此本文为寻求对策展开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中学生 德育 探索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
摘 要: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良好的道德素养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古语“做事先做人”中的“做人”指的就是道德素养。然而道德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学生们需要班主任的正面督促和引导,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德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
摘 要:针对学生写字得分率偏低的问题,我发现学生的写字姿势存在着问题,为了改变这样现状,我思考要从抓“双姿”养成着手,训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促进学生规范书写。从牢记“双姿”,养成习惯开始,重视练习,规范书写,并完善制度,组队监督,奖惩有据可依。  关键词:“双姿” 规范书写 书写姿势  缘起一次试卷分析,我班学生的书写得分率偏低,我仔细地查看了学生的试卷,发现
在教育领域,我已耕耘了46年,读书,教书,写书,虽然谈不上什么成就,但总还算是个合格的教师。我所教的很多学生已经在祖国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每当他们来向我汇报所取得的成绩时,我便自然而然地想起自己的老师,想起那几位让我终身难忘的长者。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的今天。可惜他们都已作古,我只能在清夜独坐,默默回忆他们对我的教诲,把他们在我身上所花的心血,投射到我的学生身上。  一  50多年前,我就读的小学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快速发展,是培养学生德育思想的关键时期,班主任不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参与者,更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者。要重视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积极参与其中并提出适用的观点和倡议,让学生在德育教学中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时期 新时代 德育工作 创新方法  初中阶段是学生性格养成的重要时期,极易产生叛逆心理,所以要更加重视对中学生的道德教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各个科目都需用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立足于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培养。而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写作教学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是实现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主要途径。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写作能力 DOI:10.12241/
摘 要:对学生来说,习惯指的是经历长时间形成的思考方式、学习态度和行为举止。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如果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的提升会变得更加容易。相反,坏习惯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山区 初中语文 学习习惯 培养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对语文知识的讲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另一方面学生的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思想也产生了较大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代的教学环境,教师纷纷转变思维,寻求新的教学手段。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受到重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成性资源 开发利用  语文课程是小学教学阶段中的重点科目,也是传授学生传统文化以及基础文化知识的重要课程,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遵循以学生为主的素质教育观。
摘 要:新《课标》明确说明: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这门学科综合性强,涉及面广。换句话说,历史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渗透,既是历史价值的体现,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作为当代教师,应该从各方面进行着手,使得这一学科能够培养出令学生受益一生的历史素养。  关键词:历史素养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有相关学者提出,历史素养主要是指历史知识、历史能力、历史意识和历史情感价值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教
摘 要:陶行知先生在1930年就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认为教育与生活、社会、学校紧密联系,本文结合最新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的内容,谈谈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指导下怎样使历史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实现历史教学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以期实现在火热的生活实践中培养全面发展且活力四射的人。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 历史教学资源 实践 创新 开发  DOI:10.12241/j.is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