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1、认识“对比手法”的 概念;2、感受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的魅力;3、通过课文逐步感受对比手法的特点;4、了解对比手法在不同作品中的运用。教学重点:感受对比刻画人物手法的魅力,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对比”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探究,从而有效地掌握对比手法。
教学过程:当我们第一次逛巨人的花园时,就发现巨人的花园是有变化的。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巨人的花园看看它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1、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当巨人外出时,花园是什么样的?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吗?(1)课文中哪些词句写出来了?(2)教师引读(略)2、花园并不是一直这样美丽,当巨人回来后,花园里便出现了一连串的奇怪变化。
默读故事找一找:巨人回来后,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花园里发生了怎样的奇怪變化?
(1)这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什么?(2)⑵巨人的话让你有什么体会?(板书:自私);(3)这个时候外面是什么季节?
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可是巨人的花园里还是冬天,天天雪花飞舞,如果你是巨人,在这样的花园里你一定感到(寒冷、荒凉、冷清、孤独……)!
对比的作用: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作者用园内和园外的不同景象进行对比,更突出了巨人花园里的荒凉与冷清。
(指名读第6自然段)
是啊,巨人就是这样的感受,他只能裹着毯子瑟瑟发抖。
3、春天还能回到巨人的花园吗?,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7、8自然段,思考、标画:(1)有孩子进来的时候,花园是怎样一番景象?(2)巨人说了什么?(3)可是当孩子们被巨人的训斥吓跑了的时候,花园又是怎样的景象?
4、过渡:可是最后是谁让巨人醒悟过来的呢?(1)小男孩怎样提醒巨人的呢?请画出描写小男孩的句子。(2)猜想小男孩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会说什么?巨人从小男孩的动作中知道了什么?(3)巨人最后明白了什么?(4)是的,小男孩用无声的语言和满树的桃花让巨人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是多么感激小男孩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巨人醒悟过来后说的话!
5、巨人用宽容善良的心融化了坚冰。从此,他的花园里又春意盎然,充满了欢声笑语,它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瞧,他们玩得多开心啊,此时的巨人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会有什么感受呢?6、揭示寓意:学完这篇童话你懂得了什么?
在这个单元中除了《巨人的花园》,还有一篇童话也用了对比的手法。那就是第12课《小木偶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完成学习卡的第一部分。
教学反思:我把这堂课的教学思路归纳为“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个板块。”“一个中心”就是对比手法的运用。“两个重点”就是把《巨人的花园》和《小木偶的故事》这两篇文章作为重点讲授。“三个板块”分别是:1、从《巨人的花园》中总结出对比这种写作手法。2、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小组合作学习《小木偶的故事》。3、学生独立运用找对比这种方法,学习课外的两篇文章。
我把这三个板块设计成三个梯度。《巨人的花园》中对比最多最复杂。既有景色不同的横比,又有孩子和巨人前后态度不同的纵比。《小木偶的故事》是自读课文,难度稍有降低,有小木偶与其他人物和小木偶自身的对比。我选择的两篇课外文章并不是童话,而是我在学生作文书上找到的,有对比手法的典型例文,对比只有一处,最简单,学生也好上手。通过这样的设计,我把语文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要求最后落实在写上,让学生在后面的写话练习中有例可仿,写话练习以学生最常见的课堂情景为素材,让学生在写中活用学到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单位:江汉油田东方红学校)
教学过程:当我们第一次逛巨人的花园时,就发现巨人的花园是有变化的。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巨人的花园看看它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1、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当巨人外出时,花园是什么样的?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吗?(1)课文中哪些词句写出来了?(2)教师引读(略)2、花园并不是一直这样美丽,当巨人回来后,花园里便出现了一连串的奇怪变化。
默读故事找一找:巨人回来后,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花园里发生了怎样的奇怪變化?
(1)这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什么?(2)⑵巨人的话让你有什么体会?(板书:自私);(3)这个时候外面是什么季节?
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可是巨人的花园里还是冬天,天天雪花飞舞,如果你是巨人,在这样的花园里你一定感到(寒冷、荒凉、冷清、孤独……)!
对比的作用: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作者用园内和园外的不同景象进行对比,更突出了巨人花园里的荒凉与冷清。
(指名读第6自然段)
是啊,巨人就是这样的感受,他只能裹着毯子瑟瑟发抖。
3、春天还能回到巨人的花园吗?,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7、8自然段,思考、标画:(1)有孩子进来的时候,花园是怎样一番景象?(2)巨人说了什么?(3)可是当孩子们被巨人的训斥吓跑了的时候,花园又是怎样的景象?
4、过渡:可是最后是谁让巨人醒悟过来的呢?(1)小男孩怎样提醒巨人的呢?请画出描写小男孩的句子。(2)猜想小男孩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会说什么?巨人从小男孩的动作中知道了什么?(3)巨人最后明白了什么?(4)是的,小男孩用无声的语言和满树的桃花让巨人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是多么感激小男孩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巨人醒悟过来后说的话!
5、巨人用宽容善良的心融化了坚冰。从此,他的花园里又春意盎然,充满了欢声笑语,它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瞧,他们玩得多开心啊,此时的巨人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会有什么感受呢?6、揭示寓意:学完这篇童话你懂得了什么?
在这个单元中除了《巨人的花园》,还有一篇童话也用了对比的手法。那就是第12课《小木偶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完成学习卡的第一部分。
教学反思:我把这堂课的教学思路归纳为“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个板块。”“一个中心”就是对比手法的运用。“两个重点”就是把《巨人的花园》和《小木偶的故事》这两篇文章作为重点讲授。“三个板块”分别是:1、从《巨人的花园》中总结出对比这种写作手法。2、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小组合作学习《小木偶的故事》。3、学生独立运用找对比这种方法,学习课外的两篇文章。
我把这三个板块设计成三个梯度。《巨人的花园》中对比最多最复杂。既有景色不同的横比,又有孩子和巨人前后态度不同的纵比。《小木偶的故事》是自读课文,难度稍有降低,有小木偶与其他人物和小木偶自身的对比。我选择的两篇课外文章并不是童话,而是我在学生作文书上找到的,有对比手法的典型例文,对比只有一处,最简单,学生也好上手。通过这样的设计,我把语文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要求最后落实在写上,让学生在后面的写话练习中有例可仿,写话练习以学生最常见的课堂情景为素材,让学生在写中活用学到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单位:江汉油田东方红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