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屋中的那位“先生”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haiku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生作品,历来是中学语文中的“脊梁”,这里所说的先生,自然是指鲁迅先生。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为为数不多的先生回忆自己童年生活、学习的散文,记述了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生活到三味书屋枯燥乏味但却影响深远的读书生活的变化。对于这种变化,历来解读的角度各异,结果也不尽相同。这种多元性体现了文本解读的多重视角。但对于教学来说,有一个视角却不可忽视,那就是学生视角。基于学生的视角,去解读文本,应当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础。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到学生对“三味书屋中的那位先生”饶有兴趣,于是教材解析的起点就从此开始。
  一、先生严厉?
  对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这一形象的解读,历来争议较大。李何林先生说这位“先生”是一个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作者对他“是用轻松幽默的笔调予以揭露”;曲辰则认为作品中“对寿先生的描写丝毫没有恶意,”“仅对他作了若干委婉善意的讽刺”;张硕城认为“先生”“有点旧书生的迂腐”。
  这些结论不尽相同,有的甚至截然相反,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些结论都是从研究者的视角作出的。作为面向初中生的教学,笔者以为,更需要从学生的视角去对先生作出判断。在课文的研读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视角很多时候与作者的视角是一样的,课文中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而且还是全程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这样的判断实际上已经让学生产生一个认识:作者是不愿意进书塾的,正如学生自己是不愿意上学一样,在好多初中生的世界里,由于应试的压力非常大,他们对作者所作出的判断感同身受。其后,作者在问问题的时候,先生所回答的“不知道”,并且“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更加证明了“先生的严厉”。
  绝大多数情况下,在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段文字的时候,学生都会感觉到先生的严厉,这与上面不同专家从不同视角所做出的不同结论是有所区别的。学生的视角就是学生的视角,他们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认知做出的判断,成为他们解读文本、理解文本的重要基础。尊重学生的这一理解,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对文本生出其他的理解。其中,先生博学就是理解之一。
  二、先生博学?
  有趣的是,在作者鲁迅的视角中,“先生博学”有这两个层次的理解:一是先生确实博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二是先生确实有“不知道”的地方,譬如对“怪哉”这只虫,就没有作出回答。尽管作者顺着先生之意,而认为“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但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心里多多少少还是认为先生有不知道的地方。
  但这个不知道,并不能影響作者,或者是学生对先生博学的认识。这就如同学生对老师的认识一样,在他们的心目中,老师基本上是无所不知的,尤其是在自己的学科里,老师总是博学的。由于这样的固有认识,学生对寿镜吾先生的博学,往往没有异议。
  在这样的认知驱动之下,他们会有意识的从字里行间去寻找字句,以证实寿镜吾先生确实是博学的。这种有意识的寻找,与其说是为了证实寿镜吾先生的博学,倒不如说是为了证实自己心中对老师的那份认同。基于学生这样的认知心理,笔者在教学中常常以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去引导去认识作为学生的鲁迅与寿镜吾先生之间的关系,这个时候学生对寿镜吾的认识,往往没有那种刻薄、呆板的认识,反而倒是有一种亲切感。而这种亲切感正是笔者所期待的,因为尽管在课文中,作者对上学有着一种本能的拒绝,但却不能因此而构建出一种不和谐的面向学生的师生关系。故笔者认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固然存在“我的乐园”与“我的学园”之间的矛盾,但这种矛盾不宜上纲上线,不应理解为对所谓的旧社会的教育需要抨击的矛盾。
  站在学生的角度,认同寿镜吾先生的博学,对学生的教育而言积极意义大于消极意义。因为这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肯定与认同。
  三、先生“入神”!
  在课文中,有一段简短的描述常常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这就是寿镜吾大声的朗读“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根据文中的描述,寿镜吾先生读到这儿的时候,“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着,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笔者在解析此段的时候,总觉得要从当时的教学角度,以及从学生的视角去理解这一段。很显然,只有在面对文字前,能够走入文字的时候,才能出现这样的朗读境界。在课文中,先生此时的入神,与课堂上学生的出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先生入神的时候,学生是“很相宜的”,这种相宜体现在学生的天性得到释放,但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却未必是积极的。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生成这样的认识,这实际上也是对先生入神的另一种注解,这样的注解对于学生理解文本来说其实也是积极的。更何况在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视角下,这样的努力也是可以尝试的。
  总的来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解读中,对“先生”的解读是一个不可或缺视角,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可以让文本解读绽放出更加多元的色彩。
  作者通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也要通过这个主阵地——课堂而得来的。因此,课堂无论是对教师而言,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新课程改革把教学定义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这就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
诗之灵魂在于情,情真意切才是诗。一首好诗,它或许没有优美的语言,或许没有动听的韵律,但它必然有着动人的真情。无论它是冗长还是简短,不管它是晦涩还是平易,情感会带你走进诗歌,深切体会诗歌之美。或是让你热情澎湃,或是让你怅然若失,或是引你心神浮动。但同样是“言志”, 与古典诗歌有所不同的是,现代诗突破了“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情感美也是现代诗内涵美的重要内容之一,它
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常学生的语文阅读题失分比较严重。不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文言文阅读,学生答题都比较敷衍,答不到重点,对于阅读题的题型等识别非常模糊,有时即便答正确了也不能得到全部的分数。因此,研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极为关键,是提高高中学生语文成绩的有效策略。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读”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语文阅读重在一个“读”字。要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中指出,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实践活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也是教学的重要宗旨。在写作中,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在审题中,我们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思维形式,促进思维进阶,提高核心素养。审题之审,关键在于“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这是一项综合性思维体操,需要学生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礼记·乐记》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公元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李贺年少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象,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
《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被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成为师生喜爱的经典篇目。这篇游记精巧别致,文短意长,值得仔细玩味。但我们不少老师备课时对该文的研究缺少深度,教学中自然是浅尝辄止;有的老师对该文意蕴的解读仅仅停留在作者的身世遭遇,最多也只分析到作者的情感变化。笔者以为仅此止步,还只是停留在表层,仅仅触及文章的皮毛与骨肉而已,并没有深察到文章的真正灵魂。  柳宗元在本文难道仅仅是讲述自己曾在永州的
老舍《想北平》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经典篇目,历经岁月沉淀,魅力依旧。笔者认为老舍先生不仅是将北平当做一座城来描写,更是当做一个家来思念,甚至是当做自己的母亲来深爱。  一、一座平和的城  北平是很多人心目中的一块圣地,它作为首都,历经数朝,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国际交流中心,是可以和欧洲的“四大历史都城”比肩的历史文化名城,但作者却并未高山仰止地仰望,而是带有强烈民族自豪感地平视。在课文的
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歌语言是一种浑然自成的语境,鉴赏诗歌是一种独具风味的审美体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既是教学的重点,同样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而目前宁夏地区所用的人教版语文必修教材,从必修一到必修五,诗歌篇目虽然几乎每本教材中都有涉及,但缺乏对诗歌整体解读的完整模块编排,这也成了学生在诗歌学习上的最大障碍:学习过的诗歌过少,学生缺乏对诗歌整体的认知,难以进入诗歌独特的意境,难以将诗歌与审美教育
糖,是个好东西,老少都喜欢,而且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成分。它经吸收转化为碳水化合物,给人体提供能量。我觉得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就是语文教学中的“糖”,既是孩子们喜欢的,更是教学所必需的。  语文教学中教师适时加“糖”,可以助力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语文课本里编排了一个“诚信”主题的单元,其中一篇课文是《守信》,講的是宋庆龄小时候为了等朋友到家里来玩而放弃了去向往已久的伯父家,但最后朋友并没有来,她在
人教版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二单元选了韦庄的《菩萨蛮(其二)》,这篇小词读起来非常简单,对于学生而言,在内容的理解上没有什么难度。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展现这首小词的特色,让学生能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笔者尝试在自己的教学中加入一点独特的思路,以期让学生在课堂上感悟到诗词这一传统文化的真正精髓。  一、探究词眼出奥妙,意象分析赏江南  在课堂的一开始,我和学生先用几分钟的时间将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