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社会 ” 概念的解读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5554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分析,提出了自己新的社会观,给予了“社会”概念新的内涵,认为“社会”概念的生成是一条现实的动态之路。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说明了“人的本质”和“社会”的联系,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性和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应然性,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差异和前者必然会向后者发展的现实可能性。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社会;人的本质;共产主义;自然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8-0063-0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唯物主义著作,这部手稿初步展示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思想。在《手稿》中马克思抛弃了自己早期带有黑格尔色彩的关于“社会”的认知,另辟蹊径,赋予“社会”概念新的内涵,将“人的本质”与“社会”概念相联系,结合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情境,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差异和前者必然会向后者发展的现实可能性。
  一、马克思更新“社会”概念内涵的时代社会现实
  马克思早期关于“社会”的认识曾受到黑格尔的影响,在手稿中马克思对于“社会”的认识则有了进一步的改变。首先,马克思批判当时国民经济学家关于“社会”的认识。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国民经济学家以“市民社会”作为自身的理论前提,认为既定的经济现实就是现实世界的当有之境,生活在“市民社会”的人遵守着完全的利己主义,呈现出“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的社会状态,并认为这种相互博弈的竞争状态将会带来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社会中占比最大的人——工人则生活在一种贫困、不自由的状态之下,而且这种贫困、不自由的程度随着工人自身所创造的财富的增加而加重。“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规模和影响越大,他就越贫穷。”[1]47
  马克思则认为当时的国民经济学家仅仅是在描述一种既成性的社会现状,而没有去思考现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他们对于“社会”的认识还只是一种“批判的神学家”式的认识。
  其次,马克思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境况下人的异化。马克思对人有两个维度的规定:一是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这是一种事实性的澄清,属于描述性维度;二是人是自由的有意识的存在物,其中包含着价值判断,属于规范性的维度。
  正是由于马克思对人的独特认识,他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并进一步说明了关于人的异化的四个层次:1.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异化,人所生产的劳动产品成为统治自身的力量。2.工人同自己的生产活动异化,人自身的劳动不是在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反之是人本质力量的丧失。3.人同自己的类本质异化,将自身的类生活变成了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4.人与人自身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1]54
  费洛姆明确指出:“异化主要是人作为与客体相分离的主体被动地、接受地体验世界和他自身。”[2]对于马克思人的异化的观点不可单纯地认为四者相互独立,而要关注其内在的逻辑次第,其四层次论展示了马克思关于“人”“劳动”等概念的独特认识,也正是因为马克思对于这一切的独特认识,使他走出了“市民社会”,生发出了自身关于“社会”概念的独特解释。
  馬克思关于“社会”的独特认识从资本主义社会这一大背景入手,经过了费尔巴哈抽象的“类”的影响,他用挑剔的眼光对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一系列概念“工资”“地租”“资本”等概念展开批判,从中发现劳苦大众的生活现实背后真正的“凶手”,将政治经济学视域下所认为的“由生产、交换所构成的商业‘社会’才是真正的‘社会’”进一步探析,阐发出其与人的本质更加深切的认识,初步描摹出真正“社会”的模样。
  二、马克思视域下“社会”概念的独特内涵
  马克思在讨论“社会”概念时走了一条黑格尔概念论范式的道路,黑格尔从现实现象的存在论出发,认为现象是本质的体现,本质又是现象的确证,在这一基础之上走到了本质论的地盘,最后进入概念论的领域,认为新概念的产生既是根源于现实基础的,又是体现其内秘本质的。
  马克思的“社会”概念所根源的现实基础在上一节已经说明,那其内秘本质何如?
  (一)《手稿》中“自然”概念是研究和厘定“社会”一词的理论入口
  马克思在对于“人”做事实性澄清时指出:“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对象性”词源德文“objecti”,马克思从主客体两方面解之为两意:1.人需要对象来规定自己才能体现人自身生命本质的力量,主体规定客体,对象是被人所规定出来的。2.人规定对象时,对象也在规定人自身,在此过程中预设了外部世界的存在。在《手稿》中外部世界指称的即为“自然”,马克思在说明工人与自身的劳动产品异化时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1]48
  马克思认为“自然”是人所赖以生存之基础“人靠自然界生活”[1]52,是人从事感性活动的基石,没有这一事实的、自在的自然的存在,人的生活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此时的自然所指称的是“第一自然”。“第一自然”是指客观真实的存在物,还没有被人的实践活动所改造,作为一种可能被经验之物而尚未被主体所经验。
  与“第一自然”相对,哲学上还规定了“第二自然”,“第二自然”在马克思视域下即指人们生活于此世界的周围的感性世界,马克思指出:“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之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3]155   在自然中心主义者那里,认为自然是一个结合体,人类与非人类不存在分界线,马克思作为人类中心主义者,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更强调人的主体地位,认为自然所扮演的角色是一切能够被人所对象化的场域,他以自己独特的关于“人”“自然”的认识,将自然主义中心者视域下与冷冰冰的“荒野”同质的自然人变成了活生生的具有能动创造性的社会人,人在此变成了和动物不同之物,不因某个理由而存在,也不因为某个目的而存在,而是自己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改造自然来成为社会人,来生产自己生命的意义。
  在马克思的视域之下,自然和社会在理论上是互相定义的,人作为对象性的存在物,改造对象的过程是人自身生命本质力量的确证过程。自然作为人的感性活动的对象,一方面确证了人类生命的本质,自然界表现为他的现实,在另一方面人在改造自然,通过实践,自然界表现为他的作品,即“第二自然”。人改造对象的活动是社会性的活动。“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79-80
  对于“自然”概念的理解是理解“社会”概念的关键,只有正确理解了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去谈“社会”概念,并且从“社会”概念出发去挖掘世界发展的愿景,没有“自然”,那人的活动就没有了现实基础,人也就缺乏了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基础。
  (二)“社会”概念的生成是一条现实的动态之路
  在马克思的视域之下,“社会”概念不是一个先天的、继承性的概念,而是需要在历史中完成的概念。从人的类本质出发,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从感性的现实活动出发,才能理解其历史性和动态性。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一书中写道:“从本质上来讲,人是一种社会的动物……任何一个不能过公共生活的人或者自给自足到无需过公共生活的人都不是社会的成员,这意味着他要么是一头野兽,要么是一个神。”[4]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只有生活在社会之中才能称其为真正的人,这和马克思关于个体类和人类的矛盾的解决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马克思认为人的个体本质与类本质的“合类”要通过社会才能得以实现,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关系的总和。”[2]136马克思在《手稿》中借用了费尔巴哈的“类”概念来说明人的本质,“人是类存在物”[1]51,人能够认识自身生命的本质,并且能够在实际行动中造就自己的现实的社会本质。正是由于人能够在实际活动中造就自身的现实的社会本质,而人的个体生活和类生活不是各不相同的,由此每个人的本质不一,那如何能够实现“合类”?
  此外,個体将自身当作目的,最终目的却是要将“类”当目的,这中间不免有巨大的鸿沟,那如何跨越鸿沟?这两个问题都回到了上述马克思关于“合类”问题的解决上,即通过社会。
  在动物那里是不存在“合类”问题的,在动物的世界中动物的存在与本质是同一的,其完全依照自身的本能需要而活动,而人与动物不同,其不仅有肉体本能上的需要,还存在着人的精神方面的需要。
  此外,人的存在是一种被给予,而本质则是通过现实活动当下生成的,人的本质是在存在中生成的,所有“在场者”都落入了“存在先于本质”的窠臼,动物的存在与本质同一,所以是没有历史性的,是静态的,而人的存在与本质相脱离,是有其历史性的,是动态的。
  那如何使得存在确证自身的本质?在这里马克思认为此问题的解决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人与自然的和解,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解,自然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马克思在《手稿》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说明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而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第二个层次是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解决,在马克思的视域下,人同自然的关系也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介,人与自然的关系又以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中介。第三个层次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实现。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5]。
  马克思以上三个层次的界定,概括了人确证自身本质的思想进路,说明了自然、人的本质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1]79自然——人——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三者的有机结合不是先天给予的,而是通过现实的感性活动建立的,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是表现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对象,人作为一种对象性的存在物,通过自己的生命力和本质力量进行对象化活动,从而产生了对象,在这里马克思否定了“唯一存在物”,将关于人的认识置于群体之中,这也是马克思“社会”概念的重要内涵,也表明其“社会”是在人的活动中不断生成的。
  三、《手稿》中“社会”是理解 《手稿》中
  “共产主义”的关键
  在《手稿》中,马克思认识到了自然——人——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彼此之间是相互确证、相互丰富的,将“社会”看作是人与自然的相互生产和确证,这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于“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论述是一致的。
  马克思在《手稿》中从现实境况出发,揭露了在资本主义时期劳动的异化、人的异化状况。在人的异化状况下,劳动的现实化从原本确证人的生命本质的过程走向了反面,工人在劳动的过程中感受不到自由,劳动对于工人而言是外在于工人的,不属于他的本质。
  国民经济学家并不关注这一点,资本的逻辑是逐利,资本家为了更大的利润,一方面生产更多的商品,另一方面为了降低成本,减少工人的工资,工人得到的只是他作为工人而不是作为人那一部分的工资,并且国民经济学家试图以“工资”来掩盖对于工人剥削的本质。在这个阶段所形成的“社会”是政治经济学家眼中,由生产、交换所构成的商业“社会”,而不是马克思眼中由人的真正的实践活动所产生的“社会”。
  马克思通过分析商业“社会”所得出的本质,说明了“共产主义”是将来世界的必然形态。在商业“社会”由于异化劳动的存在,导致了私有财产的存在,私有财产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成果,是劳动对象化的成果。“私有财产的主体性质,私有财产作为自为存在着的活动、作为主体、作为人,就是劳动。”[1]70   马克思并没有一味地否定私有财产,与此相反,他认为私有财产是必然会出现的,私有财产是作为“发展了的矛盾关系,因而也是作为促使矛盾得到解决的能动关系”而存在的。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人的异化,异化必然导致私有财产的出现,私有财产一方面虽然会造成人的异化程度的加重,但是在另一当面也会带来物质生活资料的极大丰富,在物质生产资料极度丰富的基础之上,人才能够实现自身本质的复归,达成与自然和解的目的,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异化现象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规律,异化的解决必然也只有在历史中实现,其必然也是从异化本身扬弃而来的。
  现代人正处于一种两难境地之下,一边是人在世界飞速发展过程中自身的降格,一边是人们对于物质财富需求的欲望不减反增。在韦伯那里这是理性所带来的不可篡改的现实,世界的现代化走的是一条理性的道路。
  马克思则认为陷入两难境地之中的人是亟待解救的,这种解救是对个人的解救,也是对社会的解救,而实现这种解救的方式就是对私有财产的扬弃,通过这一进程最终走向“共产主义”,也只有在“共产主义”的现实境况之下,才能实现人的本质复归,实现人与自然真正地和諧相处,“社会”作为人与自然的相互生产和确证也才能最终展现出自己真正的模样。马克思认为的“社会”也就是人的本质复归的场域,走的是一条彻底扬弃私有财产的道路,是一条共产主义的展开与现实之路。
  四、结语
  《手稿》虽然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前期的一部未完成的笔记,但是其中关于“自然”“人”“社会”和“共产主义”等一系列概念的认识却十分深刻。这个时期的马克思正经历着思想“分娩”的阵痛,《手稿》则是其“痛苦”的产物,其中孕育着认识世界的深刻思想,理解其中关于“自然”的思想,将会对现在生态保护带来莫大的积极意义;理解“社会”概念的真正含义,将会为现实世界的生活提供哲学意义上的指导。
  带着这样一种认识,虽然不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些范畴作了当代的解读,或许其产生的“距离”会带来争论,但也会带来关于生活本身的思考,对现实生活或许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西方学者论《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56-5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783.
其他文献
【摘要】 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是他对乡村生活如归故里爱的绽放,这是一份良知洞穿历史和现实后的沉思。贾平凹的小说显现了不同形态的乡土情怀,他以独特的视角立体地展现了商州那片土地上的人民及生活,并以一个深深热爱商州这片土地的“农民”的身份写出了对故土深深地眷恋及在城市現代文明冲击下农民生活的深深忧虑。  【关键词】 故土情怀;难舍;忧思;考量;寻根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诸多变法中,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是成功的典例之一,而以失败告终的王安石变法也极具研究价值。由于二者所处的社会生产关系有很大的差异,使得研究需要从责任伦理以及信念伦理的角度入手,对商鞅和王安石变法进行深刻反思。最终,从其中探寻有利于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新启示。  【关键词】 变法;社会生产关系;责任伦理;信念伦理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 唐诗中蕴含的琵琶意象,展现的是唐朝诗人的个体意识和情感倾向。从唐朝的开始到大唐灭亡之间,唐诗所表现出来的成就,体现的是唐朝诗人的个人命运、家国情怀与文学追求,这也是中国诗歌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 琵琶;意象;唐诗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6-8264(2021)28-0045-02  琵琶是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一种传统乐器,分为高、中
期刊
【摘要】 中国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伟大象征。汉字是人们表达的重要途径,每个汉字都有它蕴藏的含义和背景。透过汉字,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每个汉字的背后都印有历史的足迹。本文对透过汉字审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轨迹进行探讨,通过对汉字的分析,来审视阻碍中国发展的根源,分析与西方国家的战争。通过汉字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顽强精神,并能看到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路径。  【关键词】 汉字;中国近代史;
期刊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电影市场迅速发展,爱国电影成为主要类型电影之一,其中,献礼片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爱国类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片之一,改变了传统献礼片中英雄视野叙述、革命过程再现等特点,从平民的角度出发,挖掘平民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小中见大,流露出中国自豪和人民爱国的主旋律,为献礼片的发展a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我和我的祖国》;献礼片;平民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发生重大国际事件的情况下中国对外援助的作用、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从历史角度、社会角度、互补角度,将中国对外援助行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转化的关联性进行梳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再次出现全球性事件时,中国对外援助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转化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对外援助;中华传统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
期刊
【摘要】 19与20世纪的西方小说显示“弑父书写”已经形成一脉相承的表现形式,其演绎方式各有倾向与特色,本文将其归为“显性”与“隐性”两大类型。显性的表现有“逆子弑父”和“恋母弑父”;隐性的则包括弱化男性与解构父权的表现。有关“弑父情结”的表现是有涵义的反叛,也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人文关怀精神。  【关键词】 弑父;父权;反叛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 《水经注》研究在当今已经成为魏晋南北朝研究的热点,形成了专门的郦学研究,但在史籍中对于郦道元的生平有所讹误,对此进行考证,得出郦道元家乡为涿县,关于酷吏的记载也有失偏颇。  【关键词】 郦道元;籍贯;酷吏  【中图分类号】K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8-0061-02  一、问题由来  郦道元,字善长,是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关于
期刊
【摘要】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我国哲学史上极具哲学灵性和哲学气质的智者,其玄妙深奥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哲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老子哲学中,“妙”作为老子首创的哲学范畴,与老子的核心哲学思想“道”有着密切的联系,且其所蕴含的美学思想为后世的文学艺术创作和理想人格追求提供了典型的范式。本文对老子“妙”进行释义,从“妙道”“妙理”“妙境”三个方面,以及后人对“妙”的发挥和实践着笔,探讨老子“妙”哲学
期刊
【摘要】 清代学术在中国学术史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清代学术之所以能蓬勃发展是与其时学者的治学方法和治学态度分不开的。通观《清代学术概论》全书,梁启超十分推崇以戴震为代表的皖派学人的学者精神,即求真务实的精神、善疑的精神以及创新精神,认为后世应加以继承和发扬。时隔百年,今天再读这部名著时,更应深刻体会清代学者科学的研究精神的内涵。  【关键词】 梁启超;学者精神;求真务实;创新;善疑  【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