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的渗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hensh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语文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笔者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的前提下,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小学语文教学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渗透式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优化教学环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1.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课堂是师生情感的交互场。课堂气氛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存状态”,这种“生存状态”是学生能否悦纳教与学的是重要的心理基础,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潜在教育因素。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理智碰撞的过程和人格感染的过程。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创设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氛围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将微笑带进课堂,把期盼带给学生,尊重、理解、宽容学生,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舒畅、宽松、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心理潜能,取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因此,我们要努力创设各种机会,使学生从成功的喜悦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悦纳自我,进而获得奋发向上的动力。
  2.培育积极的课堂心理情境
  罗曼.罗兰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的心中,总得自己的心中有阳光。”要发展学生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自身就应具有良好的态度和健康的心理。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也曾说过:要努力使课堂充满无拘无束的氛围,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好自己的情感,善于将自己的情感通过言语、表情、动作传播给学生,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认知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只有满面春风地走进课堂,精神饱满、情绪高昴,才能激发学生愉悦、兴奋的心理状态。反之,如果教师自己一脸怨气,无精打采,学生的学习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二、挖掘教材内涵,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合乎学科逻辑和学生心理规律的人类智慧的表现形式。其智力、伦理的心理价值是内隐的、潜在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促进学生智慧和人格的发展,就必须挖掘教材潜在的智力价值和精神价值,以兴趣吸引学生学习,以悬念维持学生的注意,以满足培养学生的自信,以情趣感染学生,使教学内容既有意义又有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挖掘教材内涵,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有的放矢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人文性是语文教材的一大特点。它们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了真善美,这些课文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教材。如在教学《给予树》一课时,我把讲解的重点放在最后一段:“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在体会句子含义时,我问学生:“妈妈为什么说金吉娅还送给了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呢 ?”“金吉娅在给小女孩买玩具娃娃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金吉娅爱心的可贵,并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给予的快乐,与人交往多“给”少“拿”,建立健康向上的心态。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针对少数学生自卑心强,对学习厌倦的心理,我结合台湾作家杏林子写的《生命 生命》一课,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以及“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这两句话的含义,让学生懂得人在有限的时间里应坚持不懈,尽自己的努力把事情做好,树立“没有最好,但求更好”的信念。
  三、把握课堂细节,优化学生人格
  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审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1.巧用导语,创设体验情境。
  导语,是课堂教学的序曲,精妙的导语能调动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在教学中老师要关于找准文本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把学生带入心理体验的情境之中。在教学《争吵》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你有因为小伙伴在某些方面比自己优秀而产生妒嫉的心理,进而与他争吵的事吗?”“如果有,你打算如何向你的小伙伴道歉呢?”这本来是课文中的“我”面临的道德难题,我把它转让给学生,让他们也经历一次在错误发生以后能否保持健康心理的考验。学生沉思了一会儿,心中有了答案。我接着说:“《争吵》中的“我”遇到的情况跟我们刚才设想的一样。同学们有没有兴趣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读得很投入……我相信文中“我”的收获也是学生们学完后的最大收获:对待友谊,对待朋友以及对待妒嫉心理,学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2.及时引导,揣摩人物心理。
  不少课文中都有对人物心理真实细腻的刻画,引导学生走入角色,揣摩人物心理活动,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掌声》一课中描写英子的句子并不多,前后只有四句,但就是这短短的四个句子,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物心理活动。我先抓住前面的三个句子,引导学生体会英子为什么会自卑,以及她的自卑表现在哪里?在此基础上,再紧抓“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这一句。让学生想象:此时,英子可能在想些什么?如果,你就是英子的同学,你想对她说些什么?通过这一角色的转换,让学生进入英子的内心世界。在学生充分地阅读文本后,让他们说说自己的体会。在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体会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掌声”的理解以及对文中的英子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等。通过这种感同身受的心理揣摩与发自内心的真诚告白,心理健康教育将会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的心里开花。
  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控制不良情绪,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有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语感是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同化。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在诵读、想象、分析、实践的过程中广化、强化、敏化学生的语感能力,培养学生一双警醒的耳朵。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语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和核心,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它决定着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
摘要:在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人们的口语交际水平相对匮乏,针对这一情形,本文将从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入手,分析当前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与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 口语 教学 现状 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口语教学目标:学生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地进行沟通与交往。农村小学语文老师也清楚地意识到口语交际课的重
在长期以来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一直存在着“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的现象,学生学习兴趣低是一个主要原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那么,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学
期刊
新课标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明确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应有机整合,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中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是多元的,学生在课堂上的需求也是多样的,因此,教学的有效性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体察文本差异,把握学生个性特点,实施灵活有效的教学,真正做到“适合
期刊
摘要:有效提问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关键环节,但目前课堂提问现状并不乐观,本文就当前课堂提问有效性缺失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和不足,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随着当前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越来越突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需要构建相互交流的学习平台,让学生积极的接受知识。对于小学的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就要转变以往教学的模式,变单向的输出为双向的交流和互动,本文就将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互动式 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 应用开展  在小学教育阶段,相关的规定和课程标准中就提出:小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
摘要:语文能力的内涵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作为教师有必要引领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掌握方法,不断进步。同时,在实践中,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有所感悟,有所创新,实现大语文教学观。  关键词:语文实践 提高能力 科学创新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句话强调了语文实践的重要性,其内涵是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直接与文章对话,掌握运用语文
我们用语言交流思想,传达信息,不仅表达要准确无误、清楚明白,还应力求形象、妥贴鲜明尽可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语言的美感。通常情况下,我们总是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在内容确定的情况下,修辞总是着力讨论下列三个问题:选用什么样的语言素材,采用什么样的修辞方式,追求什么样的表达效果。修辞是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汉字是音、形、义三者的结合体,要探讨和汉字特点相关的修辞,就
期刊
发散性思维以其独特性、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时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但要传授发散方法还应该培养对发散方法进行检索与提取的能力。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让思维能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运动,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使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可驾驭与可调控。  由一点出发,借助已有信息,让联想、想象向各个方向发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通
期刊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快更牢地记住生字.让学生通过玩一玩,在轻松中识字;编一编,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