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阅读 领悟表达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lw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新课程标准(小学高年段)给我们指出了明确的教学方向。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既要引领学生读懂课文写了什么,更要指导学生领悟作者是怎么表达的。
  一、重视预习,产生期待
  预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有效的预习,应该是学生产生较为强烈的期待,期待着在课堂上能与同学、老师交流碰撞。如果一直停留在读读课文、画画新词、查查字典……学生难免会产生厌烦情绪,所以预习方法的渗透、指导很重要。通常在第一课时开始,我会和学生交流预习课文的方法。孩子一般都会从课题入手,就文章的题目发问。在预习叙事类课文时,他们会问课文围绕课题讲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预习写人课文时,他们会问主人公给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是通过什么事?哪几件事来写的?在预习说理性课文时,他们会围绕课题问作者要说明自己怎样的观点?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等等。
  预习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非常重要。如预习《灰椋鸟》时,根据积累,他们会想这是写小动物的文章,这灰椋鸟的外形?这灰椋鸟有怎样的生活习性?预习《谈礼貌》,他们就会想到曾经学过的课文《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预习《只拣儿童多处行》时,他们就会想这是游记,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在颐和园的所见、所闻、所感呢?
  随着预习习惯的养成,学生自然而然就会由“粗放”到“细节”。当学生在预习中能够关注到细节的时候,他一定会对你的课堂充满期待。
  二、找准“抓手”,整体把握
  “导读”需要“抓手”,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篇优秀的作品总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它们可以是文题、文眼,可以是关键的词语、句子……这些“点”或统领全文,或概括内容,或提示中心,或流露情感……找准这样的“抓手”,是破译全文密码的关键所在。
  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我围绕两个问题组织教学。1、这是一个 的园子?2、为什么“我”在祖父的园子里会如此的自由自在?在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二和十三自然段过程中,学生不难从萧红这独特的,甚至有些稚拙的言语表达中,充分感受到萧红对“自由”的渴望。“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这句话不仅是全文内容、情感的密码,同样也是萧红在本文表达上的密码所在。教学时,抓住这一“抓手”,课文的内容、情感解决了,表达方法也有所领悟了。
  在一些关键、重要段落的教学时,同样要讲究“整体把握”。如课文《灰椋鸟》重点段落第四自然段教学时,我围绕两个问题设计教学:
  1.读整段,你头脑会出现哪些词?(蔚为壮观、声势浩大、气势非凡、浩浩荡荡、密密麻麻……)
  2.再读整段,看作者是怎样将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写出来的?
  (顺序清晰:一开始……没有几分钟……先回来……后到的……;准确的比喻让归林壮观的场面更形象具体;适当的联想、拟人让读者身临其境、浮想联翩。)
  “整体把握”不等于感知、把握整篇课文,它与段、句、字词的关注不但没有冲突,相反主要体现在对段、句、字词的关注,除非那些字词等是“非关紧要”(朱熹语)的。把握了整体,对教材就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对教学内容、教学流程乃至学生发展的把握也就更实在、更清晰。
  三、诵读体会,还原画面
  诵读是感悟体会最有效的方法。要让学生的感悟体会真实而又深刻,将干瘪枯燥的文字还原成形象鲜活的画面必不可少。如何实现有效的“还原”呢?
  散文家赵丽宏《望月》第二自然段月光吐洒清辉的描写,百十来字,短短四句话。课堂上如果没有有效的指导,只是边读边想,学生很难在头脑中呈现出一个安详、静谧的画面。从天上到江面、从江面到江两岸,由近及远,如果我们引导学生理一理表达的顺序,再配上音乐,月洒清辉的画面一定会愈发清晰。
  现代作家马朝虎《水》第二自然段雨天洗澡的描写。教学时,抓住“痛痛快快”指导诵读。孩子们“脱得光溜溜”“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仰起头,张大嘴,吃来自天空的水”;大人们虽不能无遮无挡,男人们……,女人们……从“痛痛快快”发散开去,孩子和大人雨天尽情地享受水带来的抚摸与清凉的画面怎能不跳入眼帘呢?
  这样的诵读,不是简单的读读而已,而是在老师精心指导下,(或帮助学生梳理表达顺序,或抓住关键词句……)努力通过画面还原的方式让学生与语言文字、文本产生深入的对话。它是理解文本的有效方式,它更是师生与文本情感的交融。
  四、打磨词句,指向表达
  诵读、还原,当画面在孩子们头脑中出现的时候,可以说我们的阅读教学成功了一半。还有一半就是应该引领孩子们去思考作者是用怎样的词句去呈现这样的画面,又是如何用适当的词句去流露情感的。
  教学《水》第一自然段时,我围绕课后问题:“‘我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找出有关句子仔细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生动描述的。”组织教学。
  师:作者出生的地方是个严重缺水的地方。缺水缺到什么程度呢?作者是通过怎样的语言表达的呢?
  生1:这一组数字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村子的人,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跳上一担回家。作者就是抓住了这一连串的数字,让我们充分感受到“缺水”。
  生2: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意思是说,村子没有什么比水更珍贵,一个“最”让人印象深刻。
  生3:“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作者用近似夸张的语言告诉我们水有多珍贵,而且这是村子说得最多的话。这儿又用一个“最”字,不仅不让人感到啰嗦、重复,更彰显了水的弥足珍贵。
  学语文需要学会像作家一样去构思,如果是我,我该怎么来写?主动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选材用材的良苦用心。一句话,要思考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如教学《月光启蒙》时,首先我让孩子们通过朗读将母亲在月光下给我唱民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的画面呈现出来。接着,问:如果说上一篇课文《爱如茉莉》表达的是父母之间那如茉莉般洁白纯净,散发着缕缕幽香爱的话,那么这篇课文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最后,让学生通过默读批注的方式探究:作者是怎样用细腻的语言将这份对母亲的情感流露出来的?
  有了这样的问题导向,学生自然会关注作者如何将唱民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写具体,会思考在表达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关注文中三处具有点睛之笔的议论抒情。
  其实,语文教学并不复杂,平时教学时,我们就应该化繁为简,从抽象走向“形象”,从繁琐客观分析走向入情入境的体验感悟,从内容理解走向语言品味、表达领悟。“导”为“悟”,教师应从领悟方法出发,引领课文阅读。
  (责编 张亚莎)
其他文献
最近,市好课比赛在我校举行。我先后聆听了八位教师执教的《孔子游春》。旁边的一些同行连续听了两三节课后便唉声叹气地感慨:“听同样的内容真没劲!”而我却恰恰相反,特别期待教师们对同一教材的不同诠释,我默默地欣赏着、比较着,越发深刻地品味到课堂的真意味。  《孔子游春》一文中孔子论水的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
低段学生生活经验少,词句积累不丰富,因此在写话时常常是无从下手。如果教师不加以有效地指导,只单纯鼓励学生凭借兴趣写话,可能会给日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留下隐患。因此,教师要以课内写话为抓手,充分研读教材,发掘文本资源,创设写话点,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多元写话。  一、模仿写话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语文的技能。”人教版低段教材中很多文章的语言规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千百年来对老师这个角色的诠释,而学生,自然而然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如今。这一传统观念受到现代教育理念的冲击。专家们指出。教师应定位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但是,现在仍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仅是一句口号而已。其实,教师要把握好引导的“度”,有时退居幕后,甚至故意“谦让”一回,也许会更有利于学生的自
在公开课上或是赛课上,执教者为我们展示的课例大都是精读课文的教学,略读课文只能待在“被遗忘的角落”。究其原因是略读课文的教学是现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两难境地”:教深了,不仅课时吃紧,还会混淆了与精读课文的界线,影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形成;教浅了,又担心略读变成自读,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于是就出现了精、略不分等现象。大家只是自己摸索着教,该怎么教?实践起来五花八门,难以驾驭。  《小学语文教师》
童话是心田那一颗幸福的种子,童话是心底那一抹温柔的感动,童话是心路那一道深刻的哲学,童话是心扉那一片诗意的浪漫……走进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我们就一起走进了童话的世界,《巨人的花园》就是本单元带给学生的第一份惊喜。    一、走近“花园”看童话——解读教材  巨人有一个神奇的花园,孩子们给花园带来了美丽和欢乐,而自私的巨人却赶走孩子破坏了美好的一切。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终于醒悟,和大家一起
小语教材苏教版第二册的《放小鸟》一文,叙述了作者从“得到小鸟”、“喂养小鸟”到“放飞小鸟”的过程,表达了作者“爱护小鸟,就要让小鸟自由”的思想感情。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真正感受作者的“爱鸟”之情呢?我领着学生一次次走进文本,探究文本,与文本对话,创造了一个强有力的“智慧场”、“情感场”。    一、走进文本,让思维碰撞思维    课文中描述的小鸟是那样可爱——“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
小学生的朗读如同新家具,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形,而这种变形似乎将课堂教学中的所有生成彻底删除。比较经典的场景是这样的:在教学一篇课文时,学生往往能读得声情并茂,可等学到下一个单元,或是总复习阶段,他们再读这篇曾经读得很动情的课文时,却味同嚼蜡,再也没有当初那种风起云涌的感动,甚至连初读这篇课文时的原点都回不到了。  从“朗读还原”这一奇怪现象不难看出,学生的朗读也许更多的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性模仿。比如,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更是重中之重。但一直以来,阅读教学策略的选择总是未尽人意,如何让阅读教学更有效,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理想追求。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阅读课教学策略的选择也随之发生了许多喜人的变化。   一、初读课文——变“蜻蜓点水”为“重点检查”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不管是观摩课、公开课还是常态课,导入新课后,绝大部分教师让学生带着要求初
《鞋匠的儿子》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主体部分是人物的对话。怎样设身处地地理解对话情境以及林肯演说内容背后彰显的人格魅力呢?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教学本课时,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尝试:    一、深思生情,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六年级的学生不管是知识面的广度还是认识的深度都在不断提升,对一个问题常会深入思考,并组织语言,以求更缜密的回答。在上了
一、说一说:铺设温故知新的大道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让学生机械、刻板地照本宣读,而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内容,用积极的情感体验去感受阅读。  1.说画面。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黄鹤楼送别》一课时,笔者适当引导学生根据“黄鹤楼”“孤帆”“远影”“江水”等词语去描绘出一幅诗情画意、依依惜别的送别场景,让学生在脑海中勾画出一个直观形象的离别画面,让其有一种飞越时空、身临其境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