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崇圣禅寺最清凉的避暑古刹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521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雪峰崇圣禅寺,位于福建闽侯县大湖乡境内福古线旁雪峰山,距福州市区76公里,始建于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开山祖师是著名高僧义存。唐闽王王审知到此朝山,问开山祖义存:“象骨峰有何异?”答曰:“山顶暑月犹有积雪。”王便赐山名为雪峰,沿袭至今。
  雪峰崇圣禅寺始建于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开山祖师义存是中国佛教史上的著名高僧。他精通禅道,弟子遍及全国,中国禅宗中的云门、法眼两宗就出自他的门下,在佛教史上颇有影响,全国有不少高僧在雪峰寺出家受戒、学道。新加坡的东莲小筑、法海、圣泉等禅寺都是它的廨院。当年高僧义存来雪峰传法,当地人谢效、方训等斩茅结庵于柽洋映凉台北,此为建寺之始,后逐渐扩大。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僖宗帝赠名“应天雪峰禅院”。唐乾宁元年(公元894年)移寺陈洋,即现址。当地富人蓝文卿施舍田宅建寺,闽王王审知也大力捐助,使殿宇遍布山间,僧众多达1500人。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正式改名“雪峰崇圣禅寺”。
  雪峰旧有象骨峰、蓝田庄、枯木庵、文殊台、金鳌桥、蘸月池、应潮泉、无字碑等二十四景,寺中珍藏的唐代贝叶经、镇寺之宝——缅甸玉佛、千佛塔基、唐代木雕观音等皆为稀世之宝,寺中尚有百亩牡丹园、千珠梅花、千叶宝莲、镇寺柳衫等珍稀古树名木。雪峰崇圣禅寺以宗教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因海拔较高,加上小气候因素,夏日气温比福州低6度~7度,是避暑和冬季赏雪的理想胜地。雪峰寺利用低纬度、高海拔的特点,引进山东菏泽牡丹,栽培成功100余亩、建成“雪峰寺南国牡丹园”。
  1000多年来,雪峰寺始终50年一小修,100年一大修,所以寺庙、佛像至今保存完好。峰寺内大雄宝殿宏伟壮观,有明木雕观音坐像两尊,善才、龙女立像及达摩祖师像。法堂右有义存祖师塔,是闽王王审知按义存自绘的图案建造的。塔身的花岗石来自江西瑞迹山,质地精细,每块石上都雕刻一个禽卵。塔内存有义存自撰的《难堤塔铭并序》和闽国御史黄滔的《雪峰真觉大师碑铭》。
  经过全面的重修与重建,如今雪峰寺已恢复建筑面积300余亩,现有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天王殿、禅堂、法堂、祖师纪念堂、凯淼塔院、云水堂、韦驮殿、枯木庵、尊客堂、斋堂、方丈楼、钟鼓楼、内外山门等。整座寺庙布局严谨,气势宏大,楼阁掩映,殿宇巍峨,使人在礼佛和游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体会到禅意禅机的奥妙。春赏牡丹、盛夏避暑、秋日禅话、冬雪访梅,成为人们心目中探古寻源、超然世外的理想观光胜地。
其他文献
旗山万佛寺的前身石松寺亦名石嵩寺,在闽侯县南屿镇旗山东麓的灵凤山下,因此初名灵凤寺。  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建寺。绍兴四年(1134年),寺僧天石在大岩石上破石植松,幸而成活,称为异事,所以得名。绍兴十年(1140年),寺僧立碑保护。碑曰:“住山老祖天石,上植松三本,一与寺门立名实;二与山林为标致;三与一切人作阴凉。勿剪勿伐,永荫此山。”碑上并刻诗《法真松》一首:“偃盖覆岩石,岁寒傲霜雪。
期刊
涌泉寺为闽刹之冠,是全国重点寺庙之一。寺院建在海拔455米的鼓山山腰,占地约1.7公顷,前为香炉峰,后倚白云峰,有“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的奇特建筑格局。  福建省福州市东南部的鼓山,海拔925米,以山巅有巨石如鼓,每逢风雨大作,颠簸激荡有声而得名。位于山腰海拔455米处的涌泉寺,前临香炉峰,背枕白云峰,风景秀美。  据清代黄任《鼓山志》记载,涌泉寺“其先为潭”。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填
期刊
福州开元寺始建于南朝梁太清三年(公元549年),素有“萧梁古刹”之称。近1500年来,福州开元寺几经兴废,唯有寺中铁佛岿然屹立。  福州有着“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的说法,在福州鼓楼区开元路就是“三山看不见”之一的芝山所在地,芝山上有一座福州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寺院——开元寺,至今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  福州开元寺是福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座寺院,其范围按现在的地名来说,东起井大路,西
期刊
吓退日本兵  据福州开元寺一位老僧人介绍,日本侵占福州时期,想把铁佛搬到日本去。一天,一伙日本兵在铁佛旁边搭起架子,想把铁佛的头部先割下来。想不到一个人刚爬上去,就从高高的架上摔下来,换一个人爬上去,还是摔下来。铁佛得以保存。  护殿免雹灾  1971年,福州遭遇了一场空前的雹灾,市区内许多瓦片屋顶都受到严重破坏。但令人惊奇的是,铁佛殿的范围内却没有下冰雹,殿堂由此得到完好的保护。  本为镇孽龙 
期刊
在福建省福州市北峰区瑞峰之麓,有一座唐代古刹林阳寺,为福州五大禅宗丛林之一。  林阳寺,古称林洋院、瑞峰院。据《三山志》记载:后唐长兴二年(公元931年),置林洋院。后晋天福元年(公元936年)创寺。开山祖师是志端禅师。志端(公元89l~公元969年),福州人,出家后拜安国弘王舀为师,后开创林阳寺,任住持。  明朝初年,林阳寺废驰。明末谢肇浙过寺时赋诗一首,描述了它的荒凉景象:  丛林一片掩垂藤,
期刊
福州圣泉寺,位于福州市(晋安区)鼓山镇园中村境内,始建于唐代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初名“法华寺”,传说僧人怀一苦于寺内用水困难,一日见两禽争斗,十分好奇,以杖拄地,顿时泉水涌出,故而在唐开元元年(713年),寺庙更名为“圣泉寺”。  说起鼓山“涌泉寺”,相信家喻户晓,可说起鼓山“圣泉寺”,却知者寥寥,孰不知“圣泉寺”不但也是一座与“泉”有关的寺庙,而且它的建寺时间比“涌泉寺”还早。  据《榕城
期刊
福州白塔寺,也称定光塔寺,坐落在于山西麓,为宫殿式建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五代时,白塔寺是福州名寺之一,唐天祐二年(905年)创建,原为藏经之所,两年后,为祝贺朱温即位,改名为“万岁寺”(俗名塔寺)。明代嘉靖年间主要殿宇大多毁于倭患。现存寺庙是清道光年间重建。  白塔寺在福州于山脚下,因寺内白塔而得名,真正的“学名”为定光古寺、定光塔寺,于唐天祐二年(905年),由闽王王审知创建,是五代时期
期刊
昭明寺为福鼎闻名海内外的千年古刹之一,建于南朝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相传为昭明太子萧统所敕建,题有匾额,故而得名。寺中的“七级浮屠”昭明古塔为福建省最早寺塔之一。  福鼎,地处闽浙交界的闽东地界,毗邻浙江温州,历来为闽越和瓯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中原文化的传入也比较早,自秦汉以来,便是闽浙之间的重要城镇。深厚的儒释道三家文化以及独具民族特色的畲族文化、独具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与闽东老区的革命精神
期刊
石室禅院位于全国最大的台商投资区——厦门市海沧新阳工业区内。南枕玳瑁群山,山间林木葱翠、飞瀑流泉,但闻晨钟暮鼓响彻寰宇。北望灵鹫山峰,放眼海天水阔、气象万千,好一派佛国景象。  厦门,为我国的四大经济特区之一,与台湾隔海相望,素以环境优美,风景秀丽而著称。闽南人自古崇佛,信仰普遍,故而灵山秀水缀以香火缭绕的寺院是厦门各景区的一大特色,闻名中外的寺院在闽南一带随处可见。  药师佛道场石室禅院位于玳瑁
期刊
莲山寺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之莲花山西麓,创建于宋朝,法脉属曹洞宗。《龙岩州志》载,此处怪石“有若莲瓣”,故名“莲山招提”。寺内供养观世音菩萨,香客如云,屡现灵异,清朝龙岩知县王有容礼大士有验,即捐金置香灯田,并立碑记其事,此碑至今矗立于寺前。  莲山寺位于福建龙岩莲花山西麓。据清乾隆《龙岩州志》载:“在怪石丛中有若莲瓣”,“故名莲山招提”。“建观音堂,屡现灵异,祈祷皆应”,相传有“仙人丹灶”遗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