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而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教学水平等在总体上都低于城镇小学,因此,对农村的义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办学情况的研究显得更加重要。本文以故城县里老乡小学的办学条件、学生状况、师资队伍情况为突破点,总结了农村小学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对策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习将起到极大的作用。而农村的教育条件、教学水平等在总体上都低于城镇小学,因此,对农村的义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办学情况的研究显得更加重要。在寒假期间,我们走访了故城县里老乡的几所小学,专程采访了校长,对其办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以此为依据,对我区农村小学办学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基本情况
里老乡位于故城县北端,下辖19个行政村,现有人口约18000人,耕地38600亩。其中有完全小学三所,教学点一个。基本符合国家规定的5000:1开设小学的比例。
1.校舍
(1)建筑面积:根据2008年12月1日新颁布的《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要求,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体育活动场地、绿化用地三个部分。其中12个班规模的农村完全小学建筑用地标准为6021㎡,建设用地总面积达到15699㎡,而我走访的的三所完全小学根本达不到这一标准,其中最小的寒下小学建筑面积仅为1200㎡,并且这三所小学均没有400m标准环形跑道,只有1~2个篮球架和4个乒乓球台,绿化区域也基本忽略。
(2)建筑安全以及屋内设施:根据国家要求,乡村小学教学用房应达到乙等抗震要求,防火等级平房为二级,楼房为三级。所有小学均达到这一要求。
另外,这三所完小教室内的桌椅均为木质,使用状况良好,教室内配有电灯、电扇等基本设施。
2.办学设施
根据2008年12月1日新颁布的《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要求,完全小学应设置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教室(兼多媒体教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等,但是在里老乡调查发现,这三所小学均没有设置。
3.学生状况
目前全乡学前班及小学适龄儿童共计1780余人,在本乡就读约1350人,在县城、周边乡镇以及随父母、亲属外出读书428人。其中两个坐落于人口分布稠密地区的学校在校生各约为500人,另一所学校为350余人。所有学生均为走读生,无住宿生。
4.师资队伍
以其中人数最少的寒下小学为例,学生人数为348人,有15位老师。(国家规定农村小学23名学生配一位老师)这15位老师中12人有编制,有3人属于代课老师,没有编制。有编制老师的月薪为2500~3000元,代课老师工资为每年8000元。12位正式老师中,4人为中专学历,8人为大专以上学历。3名代课老师均为中年农村妇女,只教授学前班。
二、农村小学办学中存在的问题
(1)办学条件较为简陋。教学及配套用房不足,学校面积及功能分区未达到国家标准。
(2)教师的人数、结构存在缺陷。一是从学科教学的实际需求来说,人员相对紧缺、学科不配套的问题较为突出。二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在教师队伍中,教师学历偏低,专业知识不强、业务能力偏低。
(3)缺乏促进教育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家长重视教育的力度不够,学校在学生管理中的一些做法和学校组织开展的有关活动时常得不到家长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三、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对策
根据调查的情况,我们认为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应当采取以下策略:
(一)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切实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推进农村学校办学设备更新工程。教育主管部门要联合财政部门要深入学校作好调研分析,科学合理地安排学校公用经费,要保证学校经费总额能基本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求。要努力推动农村基础教育的配套设施建立健全,使乡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成果。
(二)进一步调优资源配置,努力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
逐步建立起教师合理流动机制。目前,县城学校是全县优质师资最密集区,县城学校在师资配备上高出农村学校一个较大的层次;农村学校师资配备校际间又有较大的不平衡性。为促进师资合理流动,宜逐步推动乡与县之间的教师轮岗调换制度,使部分乡村教师到城市中来,部分县级教师到农村中去。
(三)进一步改革教育人事制度,不断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1.有效推进教师全员聘任制改革
制订与出台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实施方案,由县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按需设岗的要求,对各学校核编定岗,由学校组织实施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全员聘任制改革。在实施全员聘任制的过程中,可允许农村学校依据工作实际需要,招聘一定比例的拥有教师资格的社会从业人员,方可保证农村学校全员聘任制改革不会因教学岗位人员不足而流于形式。
2.全面实行教师绩效工资制度
当前,教育行业中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实施了绩效工资制度,但在目前的农村小学由于思想观念的束缚,他们所理解的绩效工资就是“涨工资”,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少学校依然是“打和牌”,不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得经济杠杆未能在调节与规范教师工作行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的调控,一是要保证绩效工资考核发放的民主性、真实性,二是要合理拉开工资差距,真正做到依据德、能、勤、绩等综合因素考核发放。做到有为才有位、绩酬挂钩、优绩优酬。从而形成勤于学习、乐于钻研、敬业爱生、廉洁从教的良好风尚。
参考文献:
[1]《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2008
[2]刘豪兴.《农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李少元.《城镇化的挑战与农村教育决策的应对》,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对策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习将起到极大的作用。而农村的教育条件、教学水平等在总体上都低于城镇小学,因此,对农村的义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办学情况的研究显得更加重要。在寒假期间,我们走访了故城县里老乡的几所小学,专程采访了校长,对其办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以此为依据,对我区农村小学办学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基本情况
里老乡位于故城县北端,下辖19个行政村,现有人口约18000人,耕地38600亩。其中有完全小学三所,教学点一个。基本符合国家规定的5000:1开设小学的比例。
1.校舍
(1)建筑面积:根据2008年12月1日新颁布的《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要求,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体育活动场地、绿化用地三个部分。其中12个班规模的农村完全小学建筑用地标准为6021㎡,建设用地总面积达到15699㎡,而我走访的的三所完全小学根本达不到这一标准,其中最小的寒下小学建筑面积仅为1200㎡,并且这三所小学均没有400m标准环形跑道,只有1~2个篮球架和4个乒乓球台,绿化区域也基本忽略。
(2)建筑安全以及屋内设施:根据国家要求,乡村小学教学用房应达到乙等抗震要求,防火等级平房为二级,楼房为三级。所有小学均达到这一要求。
另外,这三所完小教室内的桌椅均为木质,使用状况良好,教室内配有电灯、电扇等基本设施。
2.办学设施
根据2008年12月1日新颁布的《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要求,完全小学应设置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教室(兼多媒体教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等,但是在里老乡调查发现,这三所小学均没有设置。
3.学生状况
目前全乡学前班及小学适龄儿童共计1780余人,在本乡就读约1350人,在县城、周边乡镇以及随父母、亲属外出读书428人。其中两个坐落于人口分布稠密地区的学校在校生各约为500人,另一所学校为350余人。所有学生均为走读生,无住宿生。
4.师资队伍
以其中人数最少的寒下小学为例,学生人数为348人,有15位老师。(国家规定农村小学23名学生配一位老师)这15位老师中12人有编制,有3人属于代课老师,没有编制。有编制老师的月薪为2500~3000元,代课老师工资为每年8000元。12位正式老师中,4人为中专学历,8人为大专以上学历。3名代课老师均为中年农村妇女,只教授学前班。
二、农村小学办学中存在的问题
(1)办学条件较为简陋。教学及配套用房不足,学校面积及功能分区未达到国家标准。
(2)教师的人数、结构存在缺陷。一是从学科教学的实际需求来说,人员相对紧缺、学科不配套的问题较为突出。二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在教师队伍中,教师学历偏低,专业知识不强、业务能力偏低。
(3)缺乏促进教育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家长重视教育的力度不够,学校在学生管理中的一些做法和学校组织开展的有关活动时常得不到家长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三、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对策
根据调查的情况,我们认为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应当采取以下策略:
(一)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切实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推进农村学校办学设备更新工程。教育主管部门要联合财政部门要深入学校作好调研分析,科学合理地安排学校公用经费,要保证学校经费总额能基本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求。要努力推动农村基础教育的配套设施建立健全,使乡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成果。
(二)进一步调优资源配置,努力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
逐步建立起教师合理流动机制。目前,县城学校是全县优质师资最密集区,县城学校在师资配备上高出农村学校一个较大的层次;农村学校师资配备校际间又有较大的不平衡性。为促进师资合理流动,宜逐步推动乡与县之间的教师轮岗调换制度,使部分乡村教师到城市中来,部分县级教师到农村中去。
(三)进一步改革教育人事制度,不断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1.有效推进教师全员聘任制改革
制订与出台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实施方案,由县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按需设岗的要求,对各学校核编定岗,由学校组织实施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全员聘任制改革。在实施全员聘任制的过程中,可允许农村学校依据工作实际需要,招聘一定比例的拥有教师资格的社会从业人员,方可保证农村学校全员聘任制改革不会因教学岗位人员不足而流于形式。
2.全面实行教师绩效工资制度
当前,教育行业中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实施了绩效工资制度,但在目前的农村小学由于思想观念的束缚,他们所理解的绩效工资就是“涨工资”,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少学校依然是“打和牌”,不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得经济杠杆未能在调节与规范教师工作行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的调控,一是要保证绩效工资考核发放的民主性、真实性,二是要合理拉开工资差距,真正做到依据德、能、勤、绩等综合因素考核发放。做到有为才有位、绩酬挂钩、优绩优酬。从而形成勤于学习、乐于钻研、敬业爱生、廉洁从教的良好风尚。
参考文献:
[1]《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2008
[2]刘豪兴.《农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李少元.《城镇化的挑战与农村教育决策的应对》,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