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在童年温润的文字中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07403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6月,我去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听课,青年教师左海霞在一年级执教了绘本阅读指导课《我爸爸》。课上文图互赏,童趣十足,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开始对“绘本”情有独钟,并由此引发了我对低年级课外阅读的一些思考。
  课堂教学实录:
  片断一:
  教师出示了一张“我爸爸”的图片:
  师:你觉得他长得怎么样?
  生:他有点胖,有点呆。
  师:画家“安东尼·布朗眼里的爸爸却是——“我的爸爸,他真的很棒!”
  教师巧妙的引导,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之后,教师又出示了6幅画面,学生被绘本奇思妙想的情节和夸张有趣的画面所吸引,看得津津有味,读得快快乐乐。
  片断二:
  师:小朋友们继续看图,“我爸爸”在哪呢?(出示一幅图,画面上没有文字,出示句式:“我爸爸像____一样______ ”)画家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1:爸爸像马一样吃得很多。
  师:你真了不起,一下子就知道了作者要说的意思!
  师:再看看这幅,(出示:鱼)他又想说什么呢?
  生2:爸爸游泳像鱼一样自由自在。
  生3:爸爸游泳时像鱼一样灵活。
  ……
  师:再看看这两幅图,(出示:猩猩、河马)选一幅说说爸爸怎么样?
  生4:我爸爸像猩猩一样有强壮。
  生5:我爸爸像河马一样快乐。
  ……
  师:看看作家是怎么说的。
  (出示每一幅图的文字)
  我真佩服你们呀,跟大作家写的一模一样。谁再来读读,读出爸爸的强壮,读出爸爸的快乐!
  有感而发:
  一、品尝童年的趣味
  绘本的出现让小学生的阅读拥有了童年的趣味。绘本的图夸张可爱,充满童趣;绘本的文字简洁幽默,意犹未尽,留给学生们丰富的想象空间。绘本的篇幅不长、文字不多,学生不容易产生阅读疲劳。学生们在阅读时兴致盎然,在教师巧妙的引导下,很容易激起表达的欲望。学生在阅读《我爸爸》时,一下子就被幽默十足又感人至深的故事所吸引:穿着格子袍的老爸时而变成灵活的鱼儿,时而变成可爱的河马,时而变成空中飞人,时而变成舞蹈家,多有趣味啊!
  这才是真正属于童年的阅读:溪水一样清澈,绿叶一样新鲜,星星一样闪亮,花朵一样美好。
  二、品味图文的魅力
  绘本的最大特点是图文并茂,它既不是带插图的文字书,也并非配上文字的图画。在绘本中,图与文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同等重要的因素。左老师在课堂上通过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关注了读图,又通过听一听、读一读、演一演等方式重视了读文。图与文的结合,在让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的指导恰如其分地凸显了绘本的特色,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完满诠释了绘本阅读的理想境界:文本相谐,意趣共生。课堂上学生们是多么的快乐,那份快乐,荡漾在学生们的心里,洋溢在学生们的小脸上,弥漫在同伴间的相互交流之中,见之让人欣喜。
  三、品悟语文的内涵
  绘本的语言具有形象性、重复性及简洁性。在多种形式的学习中,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中,学生们感受其语言的魅力。这节课上,左老师介绍画家安东尼·布朗后,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再启发学生想象,并相机指导学生朗读,挖掘并培养了学生们细心观察和潜心思考的能力,同时教会了学生们阅读绘本图书的方法。在语言训练中,学生们轻松地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用“……像……一样……”的句式来进行口语表达。在欢愉、宽松的课堂环境中,学生们快快乐乐地学语文用语文,丰富了语言感知。读、思、言的训练在整节课中相依相溶,语文素养的培养渗透其中,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的阅读”。
  (责编 黄桂坚)
其他文献
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抓住字词句段、听说读写,实实在在,显现出语文训练的扎实;应该精于预设、巧于生成,实实在在,显现出语文内涵的厚实;应该手段简便、过程简约,实实在在,显现出教学的朴实。    一、“实在”的教学方法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说:“学生学习语文如同在黑暗的胡同里行走,需要教师给予直接的帮助。一味地让学生自主,缺乏具体阅读方法的切实指导,就像学生在黑暗中胡乱地摸索,徘徊不前,阅读
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国际化、现代化、社会化和信息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一场教学革命已经在中国的教室里迅猛地展开了。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需求,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新亮点和突破口。  现代教育技术的参与,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充实了,层次明晰了,色彩绚丽了,课文也随之“活”了。语文课堂插上现代教育技术这双翅膀,既深化了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效率,又培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初步的猜测和推理,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使其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在和同伴的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玩过“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吗?(玩过)老师也特别喜欢
小学语文阅读的目的除了让学生获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采用创新阅读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培养与提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几种创新阅读法。    一、质疑法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缘于疑。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是起源于大胆的“质疑”。其中包括:  1.发散质疑。一点多疑,以发散思维为特征,呈放射型。教师
当前,我们所倡导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从形式入手,探究形式是如何承载或表达意义的;语文教师都达成了共识,即语文教学需要恢复“原生态”,在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揣摩语言方面狠下工夫。《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儿》一课条理清晰,如何成功选准文本中的教学点,运用简约平实的方法,体现语文的特质,我作了以下尝试。  一、直奔主题有效铺垫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许多语文教师想尽办法追求一个巧妙的开头。其实语文课堂的开场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外阅读成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全新的领域。如何将课外阅读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可以从创新激趣方式,注重方法指导,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做起。  一、创新引导形式,
养成教育是指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教育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加强养成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提高民族素质的迫切需要。  追溯我国教育的渊源,在古代就有“蒙以养正”的思想。“蒙以养正”说的就是德育工作要从小抓起,从早抓起,把“训养”作为儿童道德习惯形成的主要措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少
教材中的练习题的设计有些是写明让学生找找规律,有些却没有明确要求,我们应根据练习题的特点,挖掘教材中的练习题所隐藏的功能。  如北师大版教材P51练习四的第1题:  我布置学生先独立完成表格,然后仔细观察。发现有什么规律。没等我说完,小柯就喊出来:“老师,有规律的!”我马上表扬他真细心、爱观察,然后提醒学生要像小柯那样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这道填表题中藏着多少数学知识和数学秘密,可以同桌两人互相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有关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勇斗邪恶的精神。  2.借助多媒体画面及关键词语激活思维,体味人物形象,根据文本内容口述或创造性地讲述哪吒闹海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抓住有关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读中感悟、体味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引发思考  1.齐读课题,引发思考。突出主人公怎样读?突出课文的中心
根据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字习“遨游汉字王国”中“有趣的汉字”而设计。谐音的表现形式很多,学生通过工具书、网络等去搜集。通过四个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谐音特点,感受汉字的有趣与神奇,弘扬民族文化。    一、说歇后语,感受谐音趣味美    案例:  师:大家已经了解了什么是谐音,在我们的汉语里有着丰富的谐音文化,谁能试举一例。  生:外甥打灯笼一照旧(舅)  师:不错,这就是谐音歇后语。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