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因此我在刚接手新班级时,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以法治班的做法。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明确班规的意义。先向学生讲述班规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一样,它具有可操作性、互制性、灵活性。
其次,全体学生参与,让每个人都成为“立法者”,主要通过学生周记《假如我是班主任》的基础上,征集“金点子”,然后确定班规,使学生觉得这不是老师在管自己,而是自己对自己约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
再者,强调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充分发挥班规的作用。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民主参与,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起来效果还不错,
二、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摆在首位,做到心里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为此,在班级中我展开了“老师学”,“我也学”的活动。强化学习的氛围。形成了你学、我学、大家学的浓厚学习风气。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做得扎实有效。
2.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
3.巧抓机遇,不失时机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我们的做法是:摒弃“说教式”、“灌溉式”、“挤压式”的教育方式。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地转化为道德行为。
三、关于有过错学生的教育
1.寻找原因
医生治病要从诊断开始,教师教育学生也是同样的道理。首先必须要搞清楚问题是哪里产生的。学生的过错行为是由于一些不良外部条件的影响通过学生内部的心理活动而产生的,所以我们不仅要从客观方面找原因,也要从主观方面找原因。
从外部的客观原因来看,不外乎是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尤其是家庭,它是社会的细胞,父母又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的不正确必然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例如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无形中就给小孩沾染了坏作风;父母的打骂、溺爱使孩子产生畸形性格等。此外,在学校教育方面,“分数”仍然是师生的命根,这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
从内部的主观原因来看,首先道德认识上肤浅片面、无知。例如对于“尊敬师长”的要求,学生就可能认为对自己班或者自己的父母才尊重,而对于其他班的老师或社会上的长者则不尊重;其次意志力薄弱,自制力不强,缺乏抵抗诱惑的能力。例如学生明明知道不完成作业是不对的,但因为电视好看,而控制不了自己,结果没有完成作业等等。
学生产生过错行为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去诊断问题,综合地分析各种因素在学生身上的发展过程。
2.给予自信
有过错行为的学生由于常常受到教师的批评、指责,同学们的取笑、歧视,其心理总是比较心虚、敏感的,对教师和周围的同学也存有戒心。要消除这些有过错行为的学生的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应设法给予他们自信,谅解他们的过错,信任他能改正过来,从根本上改变同他们的关系。如果发现该学生的兴趣所在,就让他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发现该学生的优点,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成绩,也应在大家面前肯定,鼓励他。但要真正取得效果,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毕竟这是一项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教师在给予学生自信的同时,也要给予自己信心,坚信这些有过错行为的学生,是完全能够改正的。多念他们的优点,少想他们的缺点;多说他们的可爱,少想他们的不足,那你就会发现学生越来越可爱,越来越听话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矫正过错行为也不是一次两次教育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学生的一错再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也不能认为是学生的屡教不改,这是变化中的新错误。这项细水长流的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的特点。教师认识到这一点,就能放宽自己,满怀热情,培养和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稳定和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因此我在刚接手新班级时,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以法治班的做法。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明确班规的意义。先向学生讲述班规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一样,它具有可操作性、互制性、灵活性。
其次,全体学生参与,让每个人都成为“立法者”,主要通过学生周记《假如我是班主任》的基础上,征集“金点子”,然后确定班规,使学生觉得这不是老师在管自己,而是自己对自己约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
再者,强调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充分发挥班规的作用。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民主参与,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起来效果还不错,
二、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摆在首位,做到心里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为此,在班级中我展开了“老师学”,“我也学”的活动。强化学习的氛围。形成了你学、我学、大家学的浓厚学习风气。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做得扎实有效。
2.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
3.巧抓机遇,不失时机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我们的做法是:摒弃“说教式”、“灌溉式”、“挤压式”的教育方式。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地转化为道德行为。
三、关于有过错学生的教育
1.寻找原因
医生治病要从诊断开始,教师教育学生也是同样的道理。首先必须要搞清楚问题是哪里产生的。学生的过错行为是由于一些不良外部条件的影响通过学生内部的心理活动而产生的,所以我们不仅要从客观方面找原因,也要从主观方面找原因。
从外部的客观原因来看,不外乎是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尤其是家庭,它是社会的细胞,父母又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的不正确必然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例如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无形中就给小孩沾染了坏作风;父母的打骂、溺爱使孩子产生畸形性格等。此外,在学校教育方面,“分数”仍然是师生的命根,这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
从内部的主观原因来看,首先道德认识上肤浅片面、无知。例如对于“尊敬师长”的要求,学生就可能认为对自己班或者自己的父母才尊重,而对于其他班的老师或社会上的长者则不尊重;其次意志力薄弱,自制力不强,缺乏抵抗诱惑的能力。例如学生明明知道不完成作业是不对的,但因为电视好看,而控制不了自己,结果没有完成作业等等。
学生产生过错行为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去诊断问题,综合地分析各种因素在学生身上的发展过程。
2.给予自信
有过错行为的学生由于常常受到教师的批评、指责,同学们的取笑、歧视,其心理总是比较心虚、敏感的,对教师和周围的同学也存有戒心。要消除这些有过错行为的学生的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应设法给予他们自信,谅解他们的过错,信任他能改正过来,从根本上改变同他们的关系。如果发现该学生的兴趣所在,就让他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发现该学生的优点,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成绩,也应在大家面前肯定,鼓励他。但要真正取得效果,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毕竟这是一项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教师在给予学生自信的同时,也要给予自己信心,坚信这些有过错行为的学生,是完全能够改正的。多念他们的优点,少想他们的缺点;多说他们的可爱,少想他们的不足,那你就会发现学生越来越可爱,越来越听话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矫正过错行为也不是一次两次教育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学生的一错再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也不能认为是学生的屡教不改,这是变化中的新错误。这项细水长流的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的特点。教师认识到这一点,就能放宽自己,满怀热情,培养和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稳定和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