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理念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fla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是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习作)”、“口语交际”相并列的一个项目,在“教学建议”与“评价建议”中也作了单独说明,由此可见它在新课标中的位置。与此相应,依据新课标编写的各种实验教材中也出现了“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基于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点,以问题为中心,以语文学科为依托,凭借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而开展的旨在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的一种语文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的落脚点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传统意义上的语文学习相比,其主要特征可归纳为五个方面,即综合性、开放性、体验性、主题性、实践性。
  笔者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蕴含或体现了以下基本教育理念。
  一、教育目的观:教育是“人”的教育
  新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就是新世纪的人才观和教育理念。
  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新世纪的人才观和教育目的观。它不仅着眼于学生当前的发展,更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它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当前,更是学生的未来。因此,我们说语文综合性学习体现了当代教育目的观。
  二、课程观:课程是过程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狭隘的课程观逐渐被消解。当代的课程观已经从封闭性、静态性向开放性、动态性转变,认为“课程不仅仅是存在于‘观念状态’的可以分割开的‘计划’‘预期结果’或‘经验’了,课程根本上是生成于‘实践状态’的无法分解的、整体的‘教育活动’”。[1]这样,课程就由先验的存在变为现时的创造,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意义创造的过程。课程作为过程,则意味着进程和变化,意味着课程不是预设的一套要实施的计划,不是作为客观的学习内容生硬地摆在学生面前,而是一个具有生成性的展开过程,是学生获得体验的历程。
  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生成性、过程性。它通过一个个主题来展开,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综合的语文素养,而不是把最后的结论作为目标来追求。它是一种过程性、非线形的语文实践,而不是结论式的、直线式的的知识掌握。教师和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另辟蹊径,自主地开发和利用周围的课程资源来开展学习活动。因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看重的不是对某一问题的最后结论,而是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体验。因此,我们说语文综合性学习体现了当代的课程观。
  三、知识观:回归人性化
  传统的知识观只关注学科性知识、学问性知识、内容性知识,其结果是导致了学校教育的非人性化现象。一方面表现为,由于过于强调知识的专门化、学科化而忽视知识间的联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仅仅关注学问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远离了生动的现实生活。
  四、学习观:自主、开放、合作
  与传统的学习观相比,当代的学习观自有许多时代特色。
  其一,当代学习观倡导自主性学习。
  自主学习在古代也曾被重视,甚至前人留下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但由于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的限制,不可能大面积地真正实现自主学习。随着近现代个人意识的觉醒及对个性的崇尚,自主学习在教育领域被大力倡导。到了当今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当今的理念是:“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2]
  其二,当代学习观倡导开放性学习。
  开放包括时间、空间、方式诸方面的开放。在时间上,学习不局限于课堂,不局限于时间有限的学校教育;在空间上,学习不局限于教室,不局限于学校;在方式上,学习不局限于师生授受,不局限于书本学习。
  其三,当代学习观倡导合作性学习。
  人们愈来愈感觉到个人的知识经验总是有限的,彼此合作才能够扩大视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就非常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合作,认为通过合作可以使学习者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合作学习理论的倡导更能说明这一问题。
  从新课标中可看出语文综合性学习倡导自主的学习,“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强调“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它还倡导开放的学习,“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它更倡导合作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强调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评价的着眼点之一就是“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由此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当今学习观的基本理念。
  参考文献
  1.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5期。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0页。
其他文献
摘 要:课改是国家根据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而提出的行动。扎实推进课改是“时代潮流”,不搞课改是与时代背道而驰的。生本教育理论则是在当前大环境条件下顺应时代潮流而产生的一种思想和教育理念。  关键词:课改 课堂管理 家校  生本化教育道出了教育的本质,与新课程提出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是不谋而合的。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生本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期刊
摘 要:本文叙述了什么是物理教学案;在新课改形式下我们为何要编写教学案,编写教学案需要哪些准备工作;教学案的组成及操作。  关键词:新课改 教学案 目标 设计 训练  新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我国推进。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法、教学手段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对我们的备课、编写教学设计方案的要求也更高了。在此谈几点自己对编写物理教学案的认识。  一、什么是教学案
期刊
摘 要: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教育家吕叔湘曾经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阅读。”语文新课程从文化的积累和文化的建构高度,对课外阅读给予充分的重视。而小学一、二年级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有效指导其进行课外阅读,将对孩子终生学习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但当前我们农村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不懂有效的阅读方法,没有良好的阅读习
期刊
《数学课堂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创设情境、设疑引趣,激发探索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正道出了数学教学中激发兴趣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已有的生
期刊
为了适应新形势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要经常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传统课堂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学会合作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体会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最终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首先要转变自己的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近年来,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增加了“说课”这项新内容。实践证明,说课活动不受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简便易行,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合作性,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与研究、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矛盾。目前,这种形式已成为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课堂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要想把说课这项教学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就要解决说课说什么、怎么说、通过说课达到什么目的这一问题。
期刊
“谁掌握了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在未来发展中处于主动地位。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被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真正活了起来,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当然,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教师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只进行两三分钟,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唱戏”,学困生“看戏”;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
期刊
传统教学的备课也是一种教学设计,但这种设计大都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学决策往往是凭教师个人经验和意向而做出的。许多教师从重知识传授的理念出发,以教材和教学用书为研究重点,只要有教科书和教学用书,就进入规范的教学实践程式:教师用教材教学生。当面对着淡化了学科知识体系的《数学》新教材,教师们的困惑和茫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它需要克服教师教教材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自由争论中学习;相信尊重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学习。这样,我们语文课堂中的学生一定会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才是真正有生命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始终坚持把学习方法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使语文教学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 教学 学法 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