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很多家长对孩子非常地呵护,尤其是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处处包办代替,很少给他们独立做事的机会。这样的一种家庭教育使得我们大多数的孩子到幼儿园了,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独立性比较差,意志力薄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立、自理的尝试。”因此不管是我们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有意识地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使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只有这样,孩子将来才能立足于社会。
在多年的实践教育中,我特别注重利用生活细节有效地提高幼儿的独立能力。
一、从小事入手,以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实际上幼儿期自理能力是独立性培养最主要的内容。刚刚入园的孩子,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服务能力与自我意识往往表现出许多“家庭特色”,如自己坐的椅子就不准别人坐、玩具掉在地上自己不捡,指使别人来捡、吃饭自己从不亲自动手,总是指使老师阿姨来喂……这些都表明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和自理能力的低下。针对以上现象,我通过讲故事,以身作则,做游戏等途经,逐步使幼儿由消极自我服务能力向积极的生活自理能力发展。
不论孩子做任何事,只要他会尽力去做,哪怕只有一点点成绩,或小小的进步,我都会给予肯定和赞扬,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不断提高自理能力。当然孩子们在家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一下子要让他们什么事都自己来有相当大的困难。只有激发孩子的兴趣,才能让他们全力以赴地克服困难学习新本领。如幼儿学穿衣服,我就采用让幼儿给布娃娃穿衣服的游戏来进行教学。孩子虽小,却喜欢当“爸爸”“妈妈”,因此给“娃娃穿衣服”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我先教他们认识衣服的领、袖、前襟、背面、裤脚等,然后让这些“爸爸妈妈”给布娃娃穿衣服,同时用自编的顺口溜辅助教学,以便使之更快地掌握要领。经过多次练习后再让幼儿自己给自己穿脱衣服,最后还组织了多次穿衣比赛。这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使幼儿的穿脱衣技能提高得非常快!
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为幼儿提供练习的途径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利用午餐的机会让幼儿练习正确使用餐具,利用午睡前后的机会让幼儿熟悉穿脱衣服的要领,起床后,让幼儿练习叠被子、整理玩具等。我还定期让幼儿帮着老师一起洗晒玩具等。有时去捡石子、捡树叶等,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持之以恒的练习,幼儿的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不失时机,培养孩子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陈鹤琴先生讲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就应该让他自己去想。遵循这样的教育原则我们就能够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我不急于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孩子,而是给孩子独立思考、探究的机会,引导孩子寻找答案。例如:我们在散步时发现了蜗牛,孩子们会问:“老师,蜗牛喜欢吃什么?”我没有急于告诉答案,而是和孩子们一起把蜗牛带回教室,和孩子们一起来喂养,在喂养的过程中大家知道了蜗牛爱吃的食物。
其次,应多创设让孩子独立地处理问题的机会。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冲突时有发生,如果所有的冲突都让教师参与解决,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而且还会增加幼儿的依赖性。实际上,幼儿之间的冲突没有多少利害关系,幼儿自己可以解决。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使幼儿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因此,当小朋友之间有了矛盾,我们可先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的方法、再启发引导孩子自行解决。尽可能让孩子在矛盾情景中,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自己独立解决纠纷,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一次晨间活动,两个小朋友为争一个玩具发生纠纷,各不相让,都要先玩,一名幼儿说:“我先拿的,我要先玩。”另一名幼儿说:“我也要玩这个,你要先玩我就没有玩的了。”这时我在旁边观察着,看看他们下一步怎么处理。他们争执了一会儿,有一名幼儿就说:“那我们一起玩吧。”结果另一名幼儿也同意了,这样一来纠纷他们自己解决了。当孩子出现纠纷时,教师应注意观察事态发展,也许他们会解决得更好。很多时候,幼儿的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出很多。放手让他们去做,对于幼儿来说,既是能力的培养,又是经验的积累与丰富。
三、家园配合,多给孩子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
在我们注重幼儿独立能力培养时,家庭里的独立能力培养也不容忽视。于是我还特别耐心细致地做好家长工作,调动家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幼儿园与家庭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我利用家长会、家长小报等宣传阵地,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独立能力的意义,计划及需要配合的事项,要求家长尽量让孩子管理自己的生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早晨起床后自己穿衣、自己洗脸、刷牙,大一些的孩子自己学会整理小房间等。让家长逐渐明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既不能做一个旁观者,不闻不问,也不能做一个事事包办的保姆,而应该做孩子的良师、益友,从生活上关心、从学习上引导。独立能力的培养,不仅使幼儿掌握了一些生活技能,而且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为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坚实良好的基础。
总之,让孩子用自己的手做事,用自己的脑想事,用自己的脚走路。我们的孩子才能做一个独立的、有用的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立、自理的尝试。”因此不管是我们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有意识地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使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只有这样,孩子将来才能立足于社会。
在多年的实践教育中,我特别注重利用生活细节有效地提高幼儿的独立能力。
一、从小事入手,以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实际上幼儿期自理能力是独立性培养最主要的内容。刚刚入园的孩子,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服务能力与自我意识往往表现出许多“家庭特色”,如自己坐的椅子就不准别人坐、玩具掉在地上自己不捡,指使别人来捡、吃饭自己从不亲自动手,总是指使老师阿姨来喂……这些都表明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和自理能力的低下。针对以上现象,我通过讲故事,以身作则,做游戏等途经,逐步使幼儿由消极自我服务能力向积极的生活自理能力发展。
不论孩子做任何事,只要他会尽力去做,哪怕只有一点点成绩,或小小的进步,我都会给予肯定和赞扬,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不断提高自理能力。当然孩子们在家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一下子要让他们什么事都自己来有相当大的困难。只有激发孩子的兴趣,才能让他们全力以赴地克服困难学习新本领。如幼儿学穿衣服,我就采用让幼儿给布娃娃穿衣服的游戏来进行教学。孩子虽小,却喜欢当“爸爸”“妈妈”,因此给“娃娃穿衣服”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我先教他们认识衣服的领、袖、前襟、背面、裤脚等,然后让这些“爸爸妈妈”给布娃娃穿衣服,同时用自编的顺口溜辅助教学,以便使之更快地掌握要领。经过多次练习后再让幼儿自己给自己穿脱衣服,最后还组织了多次穿衣比赛。这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使幼儿的穿脱衣技能提高得非常快!
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为幼儿提供练习的途径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利用午餐的机会让幼儿练习正确使用餐具,利用午睡前后的机会让幼儿熟悉穿脱衣服的要领,起床后,让幼儿练习叠被子、整理玩具等。我还定期让幼儿帮着老师一起洗晒玩具等。有时去捡石子、捡树叶等,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持之以恒的练习,幼儿的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不失时机,培养孩子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陈鹤琴先生讲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就应该让他自己去想。遵循这样的教育原则我们就能够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我不急于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孩子,而是给孩子独立思考、探究的机会,引导孩子寻找答案。例如:我们在散步时发现了蜗牛,孩子们会问:“老师,蜗牛喜欢吃什么?”我没有急于告诉答案,而是和孩子们一起把蜗牛带回教室,和孩子们一起来喂养,在喂养的过程中大家知道了蜗牛爱吃的食物。
其次,应多创设让孩子独立地处理问题的机会。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冲突时有发生,如果所有的冲突都让教师参与解决,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而且还会增加幼儿的依赖性。实际上,幼儿之间的冲突没有多少利害关系,幼儿自己可以解决。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使幼儿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因此,当小朋友之间有了矛盾,我们可先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的方法、再启发引导孩子自行解决。尽可能让孩子在矛盾情景中,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自己独立解决纠纷,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一次晨间活动,两个小朋友为争一个玩具发生纠纷,各不相让,都要先玩,一名幼儿说:“我先拿的,我要先玩。”另一名幼儿说:“我也要玩这个,你要先玩我就没有玩的了。”这时我在旁边观察着,看看他们下一步怎么处理。他们争执了一会儿,有一名幼儿就说:“那我们一起玩吧。”结果另一名幼儿也同意了,这样一来纠纷他们自己解决了。当孩子出现纠纷时,教师应注意观察事态发展,也许他们会解决得更好。很多时候,幼儿的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出很多。放手让他们去做,对于幼儿来说,既是能力的培养,又是经验的积累与丰富。
三、家园配合,多给孩子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
在我们注重幼儿独立能力培养时,家庭里的独立能力培养也不容忽视。于是我还特别耐心细致地做好家长工作,调动家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幼儿园与家庭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我利用家长会、家长小报等宣传阵地,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独立能力的意义,计划及需要配合的事项,要求家长尽量让孩子管理自己的生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早晨起床后自己穿衣、自己洗脸、刷牙,大一些的孩子自己学会整理小房间等。让家长逐渐明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既不能做一个旁观者,不闻不问,也不能做一个事事包办的保姆,而应该做孩子的良师、益友,从生活上关心、从学习上引导。独立能力的培养,不仅使幼儿掌握了一些生活技能,而且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为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坚实良好的基础。
总之,让孩子用自己的手做事,用自己的脑想事,用自己的脚走路。我们的孩子才能做一个独立的、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