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出了“恐龙”世界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bche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名一年级新生行为异常,自我认知出现了问题:深信自己是恐龙。他在生活中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恐龙的举动,经常违反校纪班规,并多次暴力殴打同学。学校心理教师通过打造家校教育同盟,长期陪伴,个体辅导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用耐心倾听、共情、情景模拟法等辅导技巧带他走出了恐龙世界。
  关键词:自我认知;儿童心理;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9-0062-04
  根据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会渐渐苏醒,能够较为准确地认识自我,并通过社会交往慢慢实现个体社会化,基本能够感知自己作为人而存在于世界上的特殊意义。小林(化名)自我认知出现了问题,他深信自己是恐龙,无视人类社会的规则和文化,无法适应集体生活,社会性发展严重受阻。小林的家人因此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小林却浑然不知。
  一、案例概况
  小林,一年级男生,刚入学班主任就发现他行为举止有些奇怪,经常模仿恐龙动作和吼叫,与同学们格格不入,无法和他们一起正常活动,经常弄哭班上的同学,不服从老师的教导。刚开始班主任以为他存在新生入学适应障碍问题,就把他推荐到学校心理辅导室,由我接手做他的心理辅导工作,然而随着心理辅导工作的深入,我发现问题有些严重,他不是单纯地缺乏规则意识,而是深信自己是恐龙,自我意识出现了严重错位。他还深信他们一家人都是恐龙,伪装成人类混迹于人类世界,每到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就会变成恐龙。白天的时候,他极力让自己看起来像人类,但有的时候却忍不住暴露了恐龙的一些本性,所以在学校里才有很多违反校纪班规和异常的行为。
  二、案例分析与处理
  对话班主任:小林情绪暴躁,容易跟同学发生矛盾,上课较少听从老师的安排。他常把自己当作恐龙,比如把座椅拉开,说尾巴放不下去了,在教室门外的走廊模拟恐龙狩猎,一有同学靠近就怒吼,若是同学不绕开,就推打别人。有一次把同学打倒后还在脸上补上几脚,班上另外有个同学也被他打得严重,耳朵外轮廓出血了,甚至隔壁班的同学也被他欺负过,非常严重的一次是用手掐隔壁班女生的脖子。他还会随意拿老师讲台的东西,如拿走讲台的水果和老师的水笔,用水笔在水果上戳洞,拿粉笔用尺子磨成粉,拿走老师的笔筒去装沙子丢向同学,因讨厌被批评教育踢打过多名科任老師,把我反锁在课室里。
  对话家长:小林是家中独子,父母工作很忙,孩子小时候是奶奶带的,奶奶很爱他,带得很好,几乎不用父母操心。家庭氛围是很民主的,从不打骂孩子,注意倾听孩子的想法,在家里谁都可以提建议,谁对听谁的,谁都有处罚权。他为什么打那些同学,是不是他们有地方做得不对,老师没看见,他受了委屈才那样的呢。孩子读幼儿园的时候没听说过这些问题,上了小学才被班主任反映存在那么多问题,为什么上了小学就有问题了呢?
  特别提醒:初次与家长会谈时,家长情绪十分激动,非理性地指责班主任和学校。遇到家长不配合的情况,心理教师首先不要情绪化,要冷静,防止情绪来主导思维,不要脱离工作框架和工作伦理,细细思考家长的行为动机,共情家长。
  通过沟通收集信息,丰富了我对小林的认识,班主任介绍的“症状”和家长介绍的成长史以及家庭教育方式,对我深入理解小林有很大的帮助,然而,我也深深感受了班主任的无奈和疲累,感受到了家长的疑惑、焦虑和担忧。针对这些问题,心理教师做了以下处理。
  (一)接纳情绪,打造教育同盟
  自小林进班以来,班主任天天要辛苦维持班级秩序,要处理多起投诉,甚至多次奔走在校医室和医院之间,向家长反映情况,家长却不理解班主任的工作,认为班主任故意针对小林。教育小林的工作压力和家长的误解让班主任又累又委屈,情绪低落。
  小林状况频出,家长除了要教育他,还要看望受伤学生,与对方家长沟通道歉,赔偿医药费,家长也是身心俱疲,还有焦虑和担忧。班里其他同学家长们都听说小林的事了,提醒自己的孩子不要离小林太近,小林的爸爸妈妈特别伤心,担心孩子会被贴上标签、被特殊对待、被边缘化。
  工作思路:班主任和家长都有压力和负面情绪,然而我们的目标其实是一致的,这就需要我们理解对方、尊重对方,形成一个教育同盟,发挥家校合力的作用。
  具体做法:
  1.破冰会谈。由我策划,分别向班主任和家长提出邀约,邀请他们来心理辅导室聊聊天,我先向小林爸爸妈妈介绍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对小林的教育和关爱,重点突出班主任不管怎么忙,对小林始终充满爱和耐心,举了大量事例予以佐证;接着再向班主任说明家长的努力和不容易,尤其是说到家长的委屈、担心和焦虑时,小林妈妈止不住地流眼泪,放下了心理防御,班主任也及时安抚了她,并向家长表态,自己不仅不会特殊对待小林,还要把他拉回到集体中来。班主任和家长的关系得到了缓和,我们形成了教育同盟。
  2.级部会议。考虑到小林举止怪异,易引起同学们的围观和嘲笑会进一步引发他的暴力行为,因此我和班主任一起找到级长说明情况,商议之后,决定开展级部会议。会议中,级长强调各班主任在日常教育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如尊重同学、不嘲笑他人、不对同学指指点点、不给同学取绰号等,创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3.联席会议。学校德育处组织召开了由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级长、家长代表、班主任、心理教师、科任教师代表参加的工作会议,会议淡化谁该为小林的现状承担责任,避免激化家校矛盾,重点放在如何做好小林的教育工作,德育处统筹规划,明确工作方向和具体要求。有了德育处领导的支持,班主任的压力减轻不少,家长也深感学校对小林的关心,主动向老师们请教家庭教育方法。
  (二)个体心理辅导,与孤独的“恐龙”为伴
  接到小林这个个案以来,我们一共进行了15次心理辅导,前6次是每周两次,7到10次是每周一次,11到15次是每两周一次,至今保持一月一次的辅导设置。   第一阶段(第1~3次辅导)
  收集信息,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在前三次心理辅导中,主要是以收集信息和建立关系为主,小林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达欲望都很强,一说起话来思维奔逸,滔滔不绝,很难被打断,因此心理教师以倾听为主。对于心理教师的一个基本的提问,他能围绕这个问题说上很久,考虑到他的个人特点和建立咨询关系的需要,心理教师没有刻意引导他转入下一个话题,而是让他尽情表达。在倾听的过程中,心理教师一边静静地观察他,一边梳理信息,在内心建构他的人物形象。然而让心理教师意外的是,在第一次心理辅导的时候,对于心理教师探询的个人基本信息,他的回答全部是关于恐龙的,他说自己是一只32岁的食肉霸王龙,所有的回答都围绕恐龙这个角色设定展开,就像在讲故事一样。我想,这或许是他在表达对教师群体的敌意,故意不好好回答。
  可是在第二次、第三次心理辅导中,他依然是以恐龙自居,从恐龙的角度跟我对话,他的整个思维体系都是与恐龙相关的,而且这个思维体系还具有逻辑性和稳定性。有几次我试探他,一个问题在几次辅导中重复问、变相问,比如在第一次问他的个人信息,他说自己是一只32岁的食肉霸王龙。在第二次辅导中,他开心地谈到他的一个朋友翼龙,我顺势对他说:“那你喜欢和你的朋友一起在天上飞吧。”他想都没想说:“我是霸王龙,飞不了。”第三次咨询中,我聊到:“你家里就你一个小孩,你会觉得孤单吗?”他立马严肃地纠正我:“我不是小孩,我是32岁的霸王龙。”无论哪个时机问他,问得多么猝不及防,他都稳稳地认定自己是一只32岁的食肉霸王龙,对于这个身份,他不是随口说说。我向家长求证,妈妈告诉我,孩子在家里是喜欢模仿恐龙,家里还有一个他做的恐龙窝,但她没有多想,以为孩子只是在玩游戏。我跟妈妈说,多留心观察,看他是游戏思维还是真的入了恐龙角色,后来妈妈反馈她跟孩子多次聊天,谈到角色问题,小林坚决认为自己不是人,是恐龙伪装的人。
  第二阶段(第4~6次辅导)
  探讨当下校园生活事件,引导小林宣泄情绪;探询小林自我意识偏差问题背后的原因。
  第三次咨询后,我暂时接纳他对自己是恐龙这一角色设定,与他探讨当下校园生活事件,了解小林对自己行为的看法,他看问题的角度是以自我感受为中心,以满足自己的一切需求为主,不顾校纪班规和别人的感受,无法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认为自己是霸王龙,是最厉害的,别人应该怕自己,对不迁就自己的人会有强烈的愤怒感。小林描述内心愤怒的场景非常清晰而具体,情绪激动时捶胸顿足、咬牙切齿,当他表达完的时候,表情明显放松了很多,不良情绪得到了宣泄,走出心理辅导室的时候心情也好了很多。
  谈到学校,小林说不喜欢学校,甚至想炸了它。一次,他提到自己做作业的时候,看到一只猫在那里被主人逗着玩,心里觉得很愤怒,凭什么动物啥都不干,自己要那么辛苦地学习,越想越气,就去追打那只猫,还说:“我抓住它,它就死定了!”他不想当人,这是他有恐龙情结的根源,他不想当人的情绪情感来源于做作业、学习的痛苦感和各种规则的约束。他关注学习和分数,是出于他的竞争意识,他希望自己比别人强,不是来自获得知识的成就感。他的性格争强好胜,做什么事情,都希望自己是最厉害的,他厌恶教育,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都厭恶,只要被管就厌恶,他希望自己是最强大的,而在他的意识里恐龙就是最强大的。
  第三阶段(第7~10次辅导)
  了解近期的情绪变化,运用情景模拟法再现现场,引导小林积极应对刺激事件;指导他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
  随着咨询关系的深入,小林越来越信任我、喜欢我,还试着去配合我,在我的心理课堂上,他能认真听讲,很少违反课堂纪律,他的亲人性终于体现出来了。在辅导情绪控制方面,我一改以前的被动,不再是单方面的听他宣泄,而是跟他互动,模拟当时的情景再现现场,再跟他讨论怎样做会好一点,怎样做不会受到批评,怎样做在学校里能过得轻松一点,然后再把讨论出来的方法表演出来,通过反复操作,他不仅学会了具体方法,还克服了心理障碍,适应了放下霸道强势的姿态、跟别人好好沟通的新交往方式。情景模拟法的顺利运用,在于他跟我有感情,愿意配合我,他的爸爸妈妈跟他感情更深,于是我把情景模拟法介绍给他的爸爸妈妈,让他们在游戏中教育孩子,手把手教给孩子一些社会规则,同时当孩子诉说自己与他人的冲突时,可以及时教给孩子一些化解技巧。
  在情景模拟中,我引导小林尝试各种情绪调节的方法,比如积极沟通、合理宣泄、转移注意力、自我暗示、肌肉放松、深呼吸、运动等,并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多自我觉察和有意识地去控制自己。
  第四阶段(第10~15次辅导)
  引导小林体验做“人”的快乐,撼动“我是恐龙”的观念;挖掘资源,提高他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在这一阶段的辅导过程中,我把重点放在小林的近期表现,评估前面的辅导效果,主要是通过了解他的学习生活、情绪状态、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情况来评估他的心理发展水平。根据他提供的信息,他好几次想发火的时候,忍一忍就算了,打人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不用惹一身麻烦,过得也轻松了,不会被老师和家长叫去教育。我追问:“你是怎么忍的呢?”他说:“我闭上眼睛不看他,深吸一口气,对自己说不跟他一般见识,然后扭头走了。”我说:“现在想想,那件事值得生气吗?”他手一挥,说:“没什么大不了,小事一桩。”“是的,有些错就犯在气头上,事后想想也没有什么,这几次你能控制住你的情绪,说明你越来越有力量,能够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我诚恳地表扬他,他开心地笑了。
  后来几次辅导,我继续引导他讲述学习生活中一些积极事件,通过分析澄清因果关系,强调他做得好的地方,因为在某个环节他是这样选择这样做的,才会有这样的结果,提高他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一次,他兴奋地告诉我,班上有人跟他玩了,玩吹纸游戏,一张卫生纸放桌子中间,他们对着纸吹,把纸吹到对方那边去就赢了。我看他说得那么开心,回应道:“有伙伴的感觉真好,你当时一定很开心吧。”他说:“是呀!”我瞅准机会问:“那小伙伴是人,都怕恐龙,怎么办?”他愣了一下,说:“那我跟他们玩的时候,就变成人好了。”我重复他的话问:“跟小伙伴们玩的时候,你是人,对吗?”他点点头,我说:“那你做人的时候,就是跟小伙伴玩的时候,玩的时候就是快乐的时候,做人也挺好的呀!”他表示赞同。他现在对自己是恐龙这个观念有些动摇了,基本能够控制情绪,行为举止正常了很多。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观察实验的方法,除了可以帮助学生对科学原理进行理解之外,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助于科学探究意识的提升。文章主要探讨科学教学观察实验的应用实践与教学方法。  关键词:科学教学;观察实验;教学方法;观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6-0095-01  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科学知识,而
“PLC基本应用和检修”是一门专业性比较强且理论与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是相当重要的,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果。以下是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的常用的六种教学方法。    一、 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为完成整个课程而必须掌握的概念和知识章节的讲解上,将根据整个教学任务划分为多个子任务通过任务的实现来完成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在学习PLC的基础知识和原理的过程中要循
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岁月倥偬中经历的所见所闻却是不少,书之竹帛,譬喻流水沉渣,譬喻行云散记。  去年我编了一个《沧海泛忆》的集子,(三联书店出版)与《行云散记》可谓姊妹篇,因为都写的是生活脚印,友情缅怀,文艺漫谈。  这本《行云散记》的集子内,我选进了三、四十年代的四篇旧作,虽然很粗糙,但写了真实。当时我还年轻,还不世情,还天真;因此顾虑少,下笔敢于直言不讳。比方在“祖母”里,我大胆地批评了父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提高,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当前,受考试和升学制度的影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逐渐偏离了课程设置的目标。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实现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实效,也同样要注重课后工作。  一、重视课堂效率,加强思想教育 
摘 要: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与写作是彼此互相关联的整体,在阅读中贯穿写作意识,在写作中强化写作技巧,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写作;互动;能力  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事实果真如此吗?一些学生,读了很多书,摘录了很多名言名句,可是下笔就六神无主; 一些学生,平时坚持练笔,可是依然写不出令人满意的作文。  问题出在哪儿?难道传统的观点,“阅读是写作的
编者按:  当今,是一个追梦的时代。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亚洲的梦,也是世界的梦。在这个辉煌的追梦时代,人们都会自然地、自觉地、自愿地努力去创意、创造、创业和创新,呈现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局面。  这诸多的创造与创新,都有一个共同的支撑点,这就是大智慧。大智慧的核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
评叶朗的《中国小说美学》    在“五四”以来的中国古典文艺理论研究中,小说理论是一个相当荒芜的领域。不承认中国有什么小说理论,或认为即便有,也不过是只言片语,并无理论性、科学性可言的看法根深蒂固。胡适在一九二七年写的《考证》一文,就曾将金圣叹的小说评点一笔砍倒,说他“用了当时‘选家’评文的眼光来逐句批评《水浒》,遂把一部《水浒》凌迟碎砍,成了一部‘十七世纪眉批夹注的白话文范’!”并指责说:“这种
〔关键词〕生涯规划;高中生;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4-0032-03  【活动理念】  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预则立,不预则废”,生涯规划显得十分重要。然而现实中很多高中生对于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处于迷茫与朦胧的状态,对未来生涯发展抱有无所谓的态度,这样极有可能形成“走一步看一步”的消极心理,从而影响三年的高中学习乃至
〔摘要〕心理健康的维护已成为目前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朋辈心理互助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普高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学段,如何在此期间有效开展朋辈心理互助,促成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稳定和提升,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也是一个难题。本研究以浙江省奉化中学舒心工作坊为例,尝试从团队创建理念、开展模式、反馈机制、评价管理等一系列内容着手,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普高生朋辈心理互助团队组织模式。  〔关
1. 教育目标  通过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育,使学生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知道孝敬父母和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尊敬父母和长辈。学会关心、尊重、宽容、理解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学会感恩,善待他人,谦虚宽容。感恩,来自于心理的满足,来自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