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华:用情怀做最好的国际化中国学校

来源 :职业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见施华女士的人,都无法把眼前这位秀外慧中的江南女子跟蜚声在外的青苗教育集团董事长的身份联系起来,因为她看上去太年轻、太温柔。她二十年如一日坚持用情怀在做最好的国际化中国学校,在这个过程里,她始终不疾不徐。如果时间能说话,它大概会说:“生命里那些获得与给予,放弃与追寻,都不过是至真至诚的一场坚守。”



  她身上有一种自发的诗意,她的目光中有一种润物无声的暖意,也有一种坚决果敢的凌厉;她可以像鹰一样对准目标迅速出击,也可以像春蚕一样吐丝不尽。在她身上,温润和勇敢是合二为一的。


摄影/黎明工作室

  风雨润桃李 黑白画春秋
  教育是值得坚守一生的事业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味和生命。爱与信仰,铸就了青苗教育的诞生之路。



  当时光倒回到1993年,青苗尚是一粒刚刚种下的青涩种子——共青团中央下属的国际青年交流中心承办了一个儿童英语培训班,这即是青苗幼儿园的前身。1994年,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教育专业毕业的施华,带着一身的蓬勃朝气和满腔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今后她为之坚守一生的教育事业中来。
  基于对教育的前瞻性观察,施华一手将当时这个儿童英语训练班打造成一所国际幼儿园——开展全英文课程,运用西式教学方法。这是施华与“国际教育”的初次邂逅,在90年代初,“国际教育”的概念还并不多见。
  但很快,施华意识到这样的完全西化模式并不足以应对未来发展趋势。 2002年,随着自己的儿子升入小学,集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及孩子家长双重身份于一身的施华,开始认真研究起学校教育的问题:如何实践真正的“中学西用”。无奈当时国内的国际小学教育具有普遍的局限性——没有中文课程,这让不少和施华一样想选择国际教育的家长踌躇不决,隐隐遗憾。
  在深入对比了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的各自优势之后,施华认为真正的国际教育,不应该是摒弃中国文化的教育,而应该是两种教育扬长避短,取各自之菁华,给孩子们提供最好而且最适合的教育。于是开办一所“结合中西方教育精华,实现中英双语母语化,培养真正的国际化人才”的学校变成为了施华当时的理想。
  2003年,经过三年的准备,面向中外国籍学生的双语学校——北京市朝阳区青苗国际双语学校正式成立,理想之花悄然绽放。
  回过头来看这段路程,人们可能会觉得这是一场“实验”,但青苗的办学绝对不是一场没有理论支撑的实验。把“爱、关心和支持”的承诺时时守在心里,“实验”就变成了共同的教育创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很快,青苗小学就从开学只有10个学生,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扩大到了50个。如今,仅阳光上东的青苗小学在校生就超过了660个,入学候选名单排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其他各个校区也基本达到饱和状态,需要等位入学。对此,施华至今都很感激这些学生家长:“他们相信我,愿意来让我做‘实验’。”
  时光荏苒,到2008年,当年入学的青苗小学生即将毕业,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在国际双语教育的路上走得更远,而不是在小学毕业后只能选择回到公立校或转向纯英语授课的国际学校。为了满足青苗小学家长对初中、高中教育的需求,同时实现基础教育的连贯性,一向敢想敢做的施华于2009年又开办了青苗国际双语学校初高中部,从而形成了青苗从幼儿园到高中十二年级一套的完整教育体系。
  正是当年破釜沉舟的决心和此后一往无前的坚持,换来了青苗的破茧而出。它的诞生,是青苗人共同孕育的结果。
  与其求划一,无宁展广性
  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语言仅仅是一种手段,青苗更在意的是培养孩子“兴趣的广博,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
  随着2014年8月顺义新校区的落成和启用,青苗成功打造了一所从学前班到12年级一贯制教育的旗舰学校,这标志着青苗国际双语学校全面发展时期的到来。2015年3月份,另一所旗舰园区——青苗国际幼儿园蓝港园也揭开了她美丽的面纱,青青幼苗正式进入她瑰丽的“花样年华”。历经了23年的茁壮成长,青青幼苗现在出落得亭亭玉立:从1993年成立之初的一家幼儿园成长为拥有14个校区、涵盖从幼儿园到初高中的中西合璧式教育集团,其精心打造的教育资源既覆盖北京城区,同时又将教育的臂膀延伸到南京和海南岛。如今来自35个国家的2000多名学生正在青苗接受着受益终生的教育。
  就像《礼记》所言:“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施华把这一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一以贯之地带到了青苗国际双语学校。但在青苗,你找不到一点中西方文化之间的断层与割裂,反而处处可见水乳交融的魅力。秉承“采中西合璧之萃,集文化融合之成”的教育理念,从北京到南京再到海口,每个青苗校区都彰显着中西合璧且别具一格的精彩:现代化设施与中国传统配饰默契融合;英语与汉语像和弦般同声奏鸣;联合国模拟教学与孔子讲堂和谐并存;不同肤色的学生和教师展现同一张笑脸……恰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种交融且自然的语言环境增强了学生快速掌握第二母语的能力。施华认为:“学语言最重要的是在浸入式学习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文化。小孩子是很开放的,接受能力很强,非常善于模仿学习。而如果从小就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成长就会更好。”   基于卢梭在《爱弥儿》里提到的差异化教育,除却语言优势外,青苗的教学环境也充分考虑到儿童天性的差异,强调促进个体的发展。坐在“青苗”的课堂里,当孩子们念出第一个陌生的单词就会听到老师们鼓励的话语:“You are so great!”你会发现,孩子们会欢呼雀跃般重复那个陌生单词,直到变得更加熟练。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一个思想与感情交织的世界,“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给予集体的一种影响。”



  在课程设置上,青苗小学部除了IB课程外,还坚持使用人教版的中文及数学课本,保证了学生跟所有的中国孩子一样掌握汉字汉语的基本知识和基础运算能力。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出真知,青苗摸索出来70%英文授课、30%中文授课的最佳比例,保证了青苗的孩子们在中英双语上达到双母语的标准。
  在施华看来,教育要全方面发展。因此青苗不仅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还开展了种类丰富的课外课。 其中中国艺术课、传统故事课和美式芭蕾课、篮球课都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们不仅要学习中英双语,更要学习历史人文、科学技术、戏剧音乐、文化艺术;既要培养孩子们的社会情感意识,又要培养孩子们的国际交流能力。为了传承中华经典,学校还特意开设了古代经典诗词、故事、古琴、昆曲、书法、水墨画、篆刻、围棋、专注和冥想、武术和中医养生等国学经典内容,把中华文化的经典魅力发挥到了极至。
  施华觉得,在全球化发展日益迅猛的今天,“做教育就是要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给孩子。”通过提供整体化的中英文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青苗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具备双语能力、多元文化视角和全球化意识的公民,他们同时拥有广博的知识和正直的品格,能够在不断发展的全球化环境中有担当,有作为,并最终取得成功。”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教育关乎一个民族的未来
  我们手中掌握的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孩子,我们如同雕刻家雕琢大理石那样在塑造他们——未来拥有国际情怀的世界公民。
  十几年来,从亲力亲为到为员工提供广阔施展平台,施华在青苗中的角色也不断在发生变化。
  在施华的管理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让员工真正把青苗当作自己的家。据青苗一位员工介绍,在青苗工作时间最短的骨干员工也有10年了,许多保育员、外教都在青苗工作了10年以上。施华认为自己从始至终只是一个幕后人员,真正站在前线、做出成绩的是青苗的员工,“鲜花、掌声、荣誉都是他们的,我在旁边鼓掌。职业女性做到一定阶段一定要学会给别人鼓掌。”
  在青苗人的共同努力下,青苗国际双语学校于2013年通过认证成为IB世界学校,2014年6月又荣幸地获得了美国西部院校联盟WASC的认证。“学习IB课程是特别辛苦的,但是之后到国外读大学就会很快适应国外的教学模式,因为青苗的思考方式、教学方式都是国际化的。”
  尽管如今的青苗,已然是花开大地、香飘四海,2014年的高中毕业生更是100%被国外知名高等院校录取,但是施华一直强调青苗是“具有国际化特点的中国学校”。因为在她看来,青苗的发展方向一定是中国学校,而不是纯粹的国际学校,“无论前面的定语有多少,中心词一定是中国学校。如果丢了中国的传统教育,那只是一个西方教育而已。作为真正的国际化教育,应该让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血脉相融。”



  施华正在着手实施的新项目就是在保持小班制授课等国际化教育方式基础上,将中文内容增加到70%,英文减少到30%。在这个项目中,学生高中毕业之后便会分流,既可以选择考取国外大学,也可以选择通过高考进入国内大学。“我们的孩子毕业以后也可以考北大、清华,不一定要上国际大学才能成才。”施华希望新项目能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随着青苗教育集团规模逐步扩大,也有很多投资方找到施华,但她一直保持慎物持重的态度,既不想错过好的合作机会,同时也担心“教育如果太商业之后,可能会被商业控制。”她坦承“要让教育纯粹”,资本可以为青苗创建未来,但绝不能让青苗背离初心!
  回顾青苗一路走来的历程,辛苦与欣慰兼而有之。“我钟爱我的选择。这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青苗就是要致力于将每一个学生——中国的、外国的——培养成具备双语能力、多元文化视角和全球化意识的世界公民。”
  天性乐观的施华坚信在中国逐渐开放的社会环境中,能兼收中西文化之长的新式人才更具竞争优势,而在青苗“中西合璧”的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则可以在两种文化之间游刃有余。这也是她一直期望的,“做最好的国际化的中国学校,担负起更多为中外孩子提供优质教育的责任。这是青苗人的教育梦,这也是青苗未来的努力方向!”
  情怀如斯。
其他文献
关于自己的时间  CR:您一天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A:我一般早晨五点半左右起床,开始在户外跑步,出差也不例外。跑步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它能带给我一整天的好状态。之后九点到公司上班,开始安排一些重要的工作,下午会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会见客户或者和员工开会。我的工作时间并不是特别长,但我要求自己每一分每一秒都高效,事半功倍。  CR:平时您不用加班吗?那周末呢?  A:购物中心行业有个好处就是离大家生
期刊
关于每日时间安排  CR:您一天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A:早上起来会读二十分钟的好奇心日报。上班路上了解当天日程。到公司后,给主管开会,安排当日工作,午餐时间前会看当日热点新闻,下午开小会总结当日工作问题,规划明日工作重点。下班后会去游泳,和朋友一起吃晚餐。回家追一集美剧,看一到两个章节喜欢的书,然后听音乐睡觉。  CR: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解决问题,完成工作事项?  A:对于时间管理,我一
期刊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外交部8月10日表示,玛丽亚·扎哈罗娃被任命为外交部信息与出版司司长,她因此成为俄外交部首位女发言人。这个面孔对媒体来说并不陌生——扎哈罗娃此前经常陪着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出席外交场合。而让不少中国人感到“亲切”的是,这位“外交女嘴”曾在北京长大,并精通中文。  扎哈罗娃自1998年以来在俄罗斯外交部工作,曾担任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新闻秘书。2011年至2015年担任信息与出版
期刊
不一起参加活动,不一起接受采访,廖一梅和孟京辉在大众面前刻意地保持着距离。也正因为如此,很多看他们戏剧的观众,并不知道他们是夫妻。虽然不常一起出现在公众场合,但他们在事业上珠联璧合,成就了一部又一部经典佳作。  廖一梅:很早我们就有不一块儿接受采访、不一块儿拍照这样的规矩。其实就是不想给一个预设,因为媒体都太期望了,他们特别容易给我们设定情景,什么时候该笑、什么时候该哭。我觉得那是一种表演,不想做
期刊
拥有一副惹人侧目的好身材日日在你的心愿清单中,欧美模特的丰胸翘臀我们可能学不来,但日系模特带有东方风味的五官神韵、清新纤瘦的身姿、质感十足的High Fashion脸却是你能仿效的实在榜样。  虽然个头没有欧美超模那般高挑,但是不论是硬照还是台步,她们也都有着超凡的表现力和强大的气场。本期,我们还请来知名的KEVIN老师亲自上阵指导你无限瘦下来!  日本混血 麻豆水原希子(Mizuhara Kik
期刊
亚洲彩妆天王被评为“亚洲最红的明星造型师”  宅女也要动起来:  1. 腹腰:以站立的姿势,双脚张开与肩同宽,腰杆打直,五指合并手掌略呈拱型,左右拍打腹部、腰侧,不要拍到腰后的肾脏位置。  2. 手臂:可将右手向上举起,将掌心放在脖子后方,用左手拍打右臂;换手也是以同样的方式拍打,能紧实手臂肌肉。  3. 臀部:找到臀部弧度最下方处,左手拍左臀,右手拍右臀,要稍微由下往上的弧度拍打。接着将臀部夹紧
期刊
站在舞台上的珊丽娜端庄优雅,说起自己的盘扣作品如数家珍,就像拥有出色子女的母亲一样,言语中都是骄傲和自豪。这个在上海出生长大的女人,用了半生的心血和精力只做了一件事,就是设计盘扣与中式服装。  沉迷盘扣拜师学艺  20世纪80年代,珊丽娜还是一名演员,所饰演的角色大多是民国时期上海滩的名媛,旗袍便是“标配”。工作中频繁的接触让她逐渐爱上了旗袍。后来珊丽娜结识了她的德国男友,婚后就随丈夫去了异乡,但
期刊
小店:「Dopamine」  回忆不再停留在抽屉里,而是时刻戴在身上  慢慢泛黄的电影票、默默褪色的火车票、渐渐变皱的机票……一张张地堆积在家中的抽屉里。然而纸类的旧物总是难以很好地保存。设计师Mary Wong为此以“Turning Trash Into Treasure”为理念创办了首饰品牌Dopamine。店里的饰品都是由具有纪念价值的纸张制作而成。客人更可以把有特别意义的纸张交给Mary,
期刊
关于每日时间安排  CR:您一天的作息是怎么安排的?  A:6点55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喝水,一定要先喝水,雷打不动。洗漱之后就运动,在小区里跑步,6公里左右。先慢走再冲刺这样重复几次。到公司一般是9点,上午11点之前是安排公司各门店报上来处理的一些文件,以及总部各职能部门的协调沟通;11点就下门店,看现场。下午一般是约谈。晚上有百分之五十的时间还是工作,晚餐的检查之类的;剩下百分之二十五是应酬,其
期刊
1907年生于广东中山的梁白波,从小就是一个有个性的人,她的娘家在上海北京路的一家废品店楼上,木扶梯摇摇欲坠,可以想象她跌宕的成长岁月。她毕业于上海新华艺专,绘画天分颇高,思想激进,学生时代就参加过共产党组织的南京路飞行集会——能迅速集合又能迅速解散的集会,这样的活动训练了她的机敏和果敢。  20世纪30年代初,梁白波加入了中国第一个油画艺术团体“决澜社”,并在其首次画展中展示了一幅别样的作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