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一起参加活动,不一起接受采访,廖一梅和孟京辉在大众面前刻意地保持着距离。也正因为如此,很多看他们戏剧的观众,并不知道他们是夫妻。虽然不常一起出现在公众场合,但他们在事业上珠联璧合,成就了一部又一部经典佳作。
廖一梅:很早我们就有不一块儿接受采访、不一块儿拍照这样的规矩。其实就是不想给一个预设,因为媒体都太期望了,他们特别容易给我们设定情景,什么时候该笑、什么时候该哭。我觉得那是一种表演,不想做这个。我们俩已经把生命里最好的东西放在剧场里,这已经足够,在生活里就不想再参与这样的表演了。
孟京辉:这一点算是我们俩的一个默契。我希望大家走进剧场是来看戏的,而不是来观察我们的生活,不想把我们的生活暴露给观众。
廖一梅:我们俩从来不是夫妻店,都是非常独立的个体,也给了对方足够的空间,充分尊重彼此的不同和彼此的意愿。现在为什么大家老爱说夫妻的事儿?就是因为夫妻经常剥夺了对方的空间,很多人认为两个人在一起,就应该在任何层面都统一步调,有一个共同的看法。其实不是这样的。
孟京辉:有媒体问过我,说你脾气大,她又特别直接,合作起来肯定会有摩擦,生活里也会吧?我跟他们说其实没有。因为你要写东西,就不爱说那么多废话,会更直接一些。可能你对很多事情都不太在意,但是你在意的事情一般都比较坚持。我呢,跟别人合作的时候要照顾到大家的情绪,所以相对来说会更加柔和一些。
廖一梅:有摩擦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人和人之间难免产生摩擦,会有一个彼此磨合、相互了解的过程。有时候,可能你需要宽容我一些,当然我也会宽容你,这是特别正常的事。而艺术很多时候是完全个性的,跟个人趣味有很大关系,就算两个人再相近,也会有观念和趣味上的差距。在这种时候,通常我俩遵循的原则是,看谁更加坚持。
孟京辉:这是我们的共识,所以一直不愿意一起接受采访。类似的问题其实很多,总有人会问,你写剧本的时候我干什么?其实我不太懂他们的逻辑,好像你闭关写剧本,我就会处在一个很孤独的状态里。其实我也在排练我的作品,做我的工作。在大家的概念里,夫妻两个人好像应该是绑定的,但我们不是,也不需要。
廖一梅:有一个人跟你有一段伴侣的时光,你会非常珍惜。但是你不能把它混为一谈,以为他就是你,或者他就是你的。我觉得咱俩最好的就是没有这种东西,所以别人臆想的那些对咱俩来说不是什么障碍。我会享受独自的时间,也会很享受跟你在一起的时间。我想要写东西的时候就自己住,写一个月,我都不用关注这一个月你在做什么。这肯定有人不理解。可是为什么要关注呢?我不太懂。
孟京辉:就说《恋爱的犀牛》,其实十五年来一直在变。刚开始吴越和郭涛的那一版,大家看到的是一台特别流畅、华美的演出,有一种特别强的逻辑性,内心也比较丰盈。后来找段奕宏和郝蕾演第二版,思念过去了,你想谁都得有点儿变化,而且得把他们俩的气质给带进这部戏里,也把当时整个社会的气息带进来了,变得很疯狂、很暴戾、很直接。后来有人问我,你中间那些东西怎么老变,我说那是因为这个时代变了。
廖一梅:记得咱俩以前有过一阵子,特别爱坐在观众席后面听观众的反应,确实特别逗:我们根本没有想到的地方,他们可能会特别特别感兴趣;你以为这个地方他肯定会笑,结果他们可能没一点儿反应;当然也有你认为他必然会感动的地方,确实有人哭了。观众这个群体是创作者无法预料的。所以我的意见是,只要把你自己充分地表达出来,然后去选择跟你契合的观众,或者说由观众来选择跟他契合的表达,这大概是一个正确的方法。但也有些人就是不喜欢,看咱们的戏站起来走的,那他可以去选择适合他的东西。谁也没有必要指责另一方没有接受自己。
孟京辉:比如一个老品牌,你的好多东西没有根据这个时代和社会改变,没有跟这些互动,那肯定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尴尬。我们的作品都是与时俱进的,都是在表现自我、表现社会、表现这个时代,还是挺有责任感的。那么就必然要把当下的东西都呈现在舞台上,光有激情不行,你必须得跟这个时代联系在一起。所以我觉得戏剧的这种尴尬,创作者的问题可能更加明显。
廖一梅:其实我觉得看大家怎么来定义所谓的“经典”,时间长也不是一个办法。比如说莎士比亚,现在我们觉得莎士比亚是最高雅的戏剧,但莎士比亚当年就是最平民的,它里面那些插科打诨的、粗俗的,其实才是最有质感的东西。只不过最平民化的东西,现在被演成了高大上。其实这也不符合原著,但你很难解释。当然,这也跟表演形式有关系,能不能被理解需要看当时大家的接受程度。比如《恋爱的犀牛》,十多年前刚开始的时候,也有好多人觉得看不懂,但是经典一定是一种共通的东西。
孟京辉:你说得对,我觉得像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这样的戏剧大师,看他们的作品你就会感觉到,好几百年下来人是没有变化的。所以一个编剧,要是能在自己的作品中把人这个特别有意思的东西给表现出来,那就是一种挺伟大的感觉了,比如你的《恋爱的犀牛》,其实因为《恋爱的犀牛》,让我们懂得了好多东西。
廖一梅:可以这么说,写小说的过程是在一个完全自我的世界里,但写剧本不是。因为一个剧本写完,最终是他人在替你呈现,小说就是一种自然呈现。写完一个剧本并不等于完成了一部戏,你要具备许多特别物质的东西,包括演员、道具、舞台、灯光等等,你要经过一些其他媒介,才能把它呈现在观众面前。
孟京辉:我排戏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走路摇摇晃晃的过程。我享受这种“动”的过程,就是因为享受这个过程,所以我对戏剧这事儿才能一直保有激情和能量。前段时间在墨尔本排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我觉得我一直在和布莱希特对话,特别来劲儿。你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我们俩就在我的脑子里这么对话、较劲儿,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是特别美妙的。
廖一梅说戏剧:
先锋戏剧,其实也是一个标签。但有时你不得不贴,因为你要让他知道这是一种新戏剧,和原来的不一样,他千万别抱着去看人艺的戏的愿望来看这个戏。这确实是需要的。但如果他只看了一个戏,就认定但凡这样、或者只有这样才是先锋戏剧,那又不是了,他就等于自己把自己关在一个笼子里了。
人是可以像“犀牛”一样那么勇敢的,哪怕很疼也是可以的,看你疼过了是不是还敢疼。大多数人疼一下就缩起来了,像海葵一样,再也张不开了,那最后只有变成一块石头。要是一直张着就会有不断的伤害,不断的疼痛,但你还是像花一样开着。
一个作品是不是经典,在于它是不是说出了人类共通的一些东西,内心的渴望或者内心的恐惧。你无论用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形式,只要传达出这样一种渴望,或者这样一种恐惧,它一定会在那个时代,甚至在每一个时代引起一些人的呼应。
讨好他人属于服务性行业,我觉得艺术不是服务性行业。电视剧无疑是大众娱乐了,电影也走向大众娱乐了,戏剧依然有可能保持它的这种艺术特性,以寓言的方式来描绘生活,在小众范围内争取更大的观众,我为这个现实感到庆幸。
廖一梅:很早我们就有不一块儿接受采访、不一块儿拍照这样的规矩。其实就是不想给一个预设,因为媒体都太期望了,他们特别容易给我们设定情景,什么时候该笑、什么时候该哭。我觉得那是一种表演,不想做这个。我们俩已经把生命里最好的东西放在剧场里,这已经足够,在生活里就不想再参与这样的表演了。
孟京辉:这一点算是我们俩的一个默契。我希望大家走进剧场是来看戏的,而不是来观察我们的生活,不想把我们的生活暴露给观众。
廖一梅:我们俩从来不是夫妻店,都是非常独立的个体,也给了对方足够的空间,充分尊重彼此的不同和彼此的意愿。现在为什么大家老爱说夫妻的事儿?就是因为夫妻经常剥夺了对方的空间,很多人认为两个人在一起,就应该在任何层面都统一步调,有一个共同的看法。其实不是这样的。
孟京辉:有媒体问过我,说你脾气大,她又特别直接,合作起来肯定会有摩擦,生活里也会吧?我跟他们说其实没有。因为你要写东西,就不爱说那么多废话,会更直接一些。可能你对很多事情都不太在意,但是你在意的事情一般都比较坚持。我呢,跟别人合作的时候要照顾到大家的情绪,所以相对来说会更加柔和一些。
廖一梅:有摩擦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人和人之间难免产生摩擦,会有一个彼此磨合、相互了解的过程。有时候,可能你需要宽容我一些,当然我也会宽容你,这是特别正常的事。而艺术很多时候是完全个性的,跟个人趣味有很大关系,就算两个人再相近,也会有观念和趣味上的差距。在这种时候,通常我俩遵循的原则是,看谁更加坚持。
孟京辉:这是我们的共识,所以一直不愿意一起接受采访。类似的问题其实很多,总有人会问,你写剧本的时候我干什么?其实我不太懂他们的逻辑,好像你闭关写剧本,我就会处在一个很孤独的状态里。其实我也在排练我的作品,做我的工作。在大家的概念里,夫妻两个人好像应该是绑定的,但我们不是,也不需要。
廖一梅:有一个人跟你有一段伴侣的时光,你会非常珍惜。但是你不能把它混为一谈,以为他就是你,或者他就是你的。我觉得咱俩最好的就是没有这种东西,所以别人臆想的那些对咱俩来说不是什么障碍。我会享受独自的时间,也会很享受跟你在一起的时间。我想要写东西的时候就自己住,写一个月,我都不用关注这一个月你在做什么。这肯定有人不理解。可是为什么要关注呢?我不太懂。
孟京辉:就说《恋爱的犀牛》,其实十五年来一直在变。刚开始吴越和郭涛的那一版,大家看到的是一台特别流畅、华美的演出,有一种特别强的逻辑性,内心也比较丰盈。后来找段奕宏和郝蕾演第二版,思念过去了,你想谁都得有点儿变化,而且得把他们俩的气质给带进这部戏里,也把当时整个社会的气息带进来了,变得很疯狂、很暴戾、很直接。后来有人问我,你中间那些东西怎么老变,我说那是因为这个时代变了。
廖一梅:记得咱俩以前有过一阵子,特别爱坐在观众席后面听观众的反应,确实特别逗:我们根本没有想到的地方,他们可能会特别特别感兴趣;你以为这个地方他肯定会笑,结果他们可能没一点儿反应;当然也有你认为他必然会感动的地方,确实有人哭了。观众这个群体是创作者无法预料的。所以我的意见是,只要把你自己充分地表达出来,然后去选择跟你契合的观众,或者说由观众来选择跟他契合的表达,这大概是一个正确的方法。但也有些人就是不喜欢,看咱们的戏站起来走的,那他可以去选择适合他的东西。谁也没有必要指责另一方没有接受自己。
孟京辉:比如一个老品牌,你的好多东西没有根据这个时代和社会改变,没有跟这些互动,那肯定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尴尬。我们的作品都是与时俱进的,都是在表现自我、表现社会、表现这个时代,还是挺有责任感的。那么就必然要把当下的东西都呈现在舞台上,光有激情不行,你必须得跟这个时代联系在一起。所以我觉得戏剧的这种尴尬,创作者的问题可能更加明显。
廖一梅:其实我觉得看大家怎么来定义所谓的“经典”,时间长也不是一个办法。比如说莎士比亚,现在我们觉得莎士比亚是最高雅的戏剧,但莎士比亚当年就是最平民的,它里面那些插科打诨的、粗俗的,其实才是最有质感的东西。只不过最平民化的东西,现在被演成了高大上。其实这也不符合原著,但你很难解释。当然,这也跟表演形式有关系,能不能被理解需要看当时大家的接受程度。比如《恋爱的犀牛》,十多年前刚开始的时候,也有好多人觉得看不懂,但是经典一定是一种共通的东西。
孟京辉:你说得对,我觉得像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这样的戏剧大师,看他们的作品你就会感觉到,好几百年下来人是没有变化的。所以一个编剧,要是能在自己的作品中把人这个特别有意思的东西给表现出来,那就是一种挺伟大的感觉了,比如你的《恋爱的犀牛》,其实因为《恋爱的犀牛》,让我们懂得了好多东西。
廖一梅:可以这么说,写小说的过程是在一个完全自我的世界里,但写剧本不是。因为一个剧本写完,最终是他人在替你呈现,小说就是一种自然呈现。写完一个剧本并不等于完成了一部戏,你要具备许多特别物质的东西,包括演员、道具、舞台、灯光等等,你要经过一些其他媒介,才能把它呈现在观众面前。
孟京辉:我排戏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走路摇摇晃晃的过程。我享受这种“动”的过程,就是因为享受这个过程,所以我对戏剧这事儿才能一直保有激情和能量。前段时间在墨尔本排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我觉得我一直在和布莱希特对话,特别来劲儿。你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我们俩就在我的脑子里这么对话、较劲儿,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是特别美妙的。
廖一梅说戏剧:
先锋戏剧,其实也是一个标签。但有时你不得不贴,因为你要让他知道这是一种新戏剧,和原来的不一样,他千万别抱着去看人艺的戏的愿望来看这个戏。这确实是需要的。但如果他只看了一个戏,就认定但凡这样、或者只有这样才是先锋戏剧,那又不是了,他就等于自己把自己关在一个笼子里了。
人是可以像“犀牛”一样那么勇敢的,哪怕很疼也是可以的,看你疼过了是不是还敢疼。大多数人疼一下就缩起来了,像海葵一样,再也张不开了,那最后只有变成一块石头。要是一直张着就会有不断的伤害,不断的疼痛,但你还是像花一样开着。
一个作品是不是经典,在于它是不是说出了人类共通的一些东西,内心的渴望或者内心的恐惧。你无论用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形式,只要传达出这样一种渴望,或者这样一种恐惧,它一定会在那个时代,甚至在每一个时代引起一些人的呼应。
讨好他人属于服务性行业,我觉得艺术不是服务性行业。电视剧无疑是大众娱乐了,电影也走向大众娱乐了,戏剧依然有可能保持它的这种艺术特性,以寓言的方式来描绘生活,在小众范围内争取更大的观众,我为这个现实感到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