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供电企业实施ERP财务管理项目,对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相信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同时,对遇到的问题加以克服和总结,ERP系统在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有着美好的前景。
关键词 ERP供电企业 财务管理
基于供电企业资产规模庞大、基建投资规模近年来成倍增加、购售电业务资金流量大等行业特点,供电企业应用ERP的重点目标是实施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即对固定资产的基建投资、完工转资、大修、调拨、报废、损毁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对庞大的购售电资金、项目资金实施有效管理,提高资金的整体使用率。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 通过WBS结构与业务网络的搭建, 对项目成本的核算更加精细化。
ERP系统通过对项目的定义, 业务网络的组建搭载相关数据与信息来实现项目管理目标, 主要是通过会计凭证与项目定义、项目分解结构( WBS编码)的集成, 实现对项目成本自上而下的预算分解、项目成本的精细化管理。1项目定义。项目定义是一个总括的项目描述, 对各类具体的基建项目, 如电网基建、技改项目、农电项目等分别定义了唯一的系统标准编码, 为有效实施项目管理提供了基本前提。2工作细分结构(WBS结构)。工作细分结构是以层次结构的形式将完成一个项目所要执行的任务层层细分所形成的项目结构,一般根据有关的工程概算制定每类工程项目的标准WBS项目分解结构。
ERP系统在核算工程项目成本时,需要将每笔成本对应到正确的底层WBS编码,并提供标准报表,根据WBS的树形分解结构,按项目类别或具体项目层层分解、穿透查询,并跟踪项目的付款进度。
2. 通过工单管理, 规范了固定资产大修费用的管理核算。
成本计算是ERP生产管理中的核心功能之一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成本中心会计、工单和获利能力分析。供电行业由于对固定资产的大修频繁,因此工单的应用较多。工单是一个全面网络化的管理会计系统, 该系统收集成本, 并用计划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对比来协助对工单与项目的监控。即在工单模块中, 相关的交易单据,例如委托领料单、退料单、委托入库单等都要跟工单相对应,归工单管制。集成到财务过账时,每笔大修业务产生的费用都会归集到对应的工单号上。除此之外,还可以针对工单下达预算,考核大修费用。系统提供标准报表, 可以清晰查询到成本费用与预算的比较分析、成本各因素影响分析等等。
3. 通过固定资产模块, 大大提高了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供电企业野外固定资产数量庞大,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由于实物资产与账务管理的分离,如何确保账、卡、物的一致成为固定资产管理的难点。透过EPR系统对固定资产资源建立信息管理平台,系统把传统的账务处理同具体发生的事务类型结合起来,反应固定资产的原值、净值、累计折旧等资金现状,通过与生产上的设备管理系统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加以跨模块的系统开发,可以实现设备与资产联动。具体作用归纳如下:1提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为各层次的管理需要服务。除了提供必须的固定资产报表,通过数据仓库从底层基础数据库直接去生成多种管理性报表和数据分析报表。2系统可以自动对当年各类固定资产进行折旧预测,不仅减少了工作量,还提高了准确性。3在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方面,系统与总账、物资、项目、设备等模块相互传递有关信息,保证资产数据的准确性。支持各种资产折旧、重估、清理的会计处理和财务报表,为企业确定有利的资产管理策略提供服务。
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如下需要改进的地方及解决方案:
1. 工程项目与固定资产管理。
尽管EPR系统对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更加准确,对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分析手段,比如折旧预测等。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1) 在工程项目完工转资方面,由于供电企业工程类型多数量大,按固定资产明细转资时就面临时间紧工作量大的实际困难。可行的解决方案是通过EPR系统开发实现辅助转资, 由系统自动导出标准的结算规则,减少工程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工作量。但单纯的系统开发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系统自动导出的结算规则是否适用? 相信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来改善。
(2) 在工程项目核算方面,系统具有高度集成性。因此,人机应用表现出较多的不灵活。比如,工程物资的发票校验,由于有些电力设备单价非常高,往往超出了供应商的开票限额, 供应商需要开具多张增值税票,因此实际税票上的数字就与系统中计算出的数字产生了差异。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启用差异科目( 即先将差额计入到差异科目中, 然后再结转到成本科目里) 进行解决,但人机应用不灵活的问题还有很多,这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断磨合,不断加以改善。
2. 资金管理。
EPR系统在项目资金管理方面, 相对于单纯的财务软件环境,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每个工程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都变得更加透明。在资金预测方面,系统给出了标准程序及报表, 但在实际工作中却难以应用。总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还未与营销系统接口,资金预测表只能根据财务的总账凭证来计算。也就是说所有的售电收入仅有一个合并的大数,整体进入现金流量的预测计算, 大大削弱了报表的有效性。2很多采购订单是在收货前才补录的,系统资金预测中集成的数据相对滞后。3国内的信用体系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在售电业务及往来付款等方面,缺乏明确的收付款条件,而系统正是通过在制证时输入收付款条件来统计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通过分析,不难看出上述三个主要原因中前两个可以通过系统开发接口、规范系统操作在短期内加以解决,但第三条原因就需要分别对各类用电客户、物资供应商建立明确的信用政策。但供电企业直接面对千千万万的用电消费者, 建立有效的信用政策仍需相当长的时间。
3. 工作流程化要求各工作岗位之间高度配合,对财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ERP系统主要按照流程来管理,和单纯的财务软件状态相比需要更紧密的配合,上一个环节的错误往往直接导致下一个环节的工作无法进行。而财务工作往往处于一个工作流程的末端,财务岗位除了要完成自己的操作外,还需要检查前面各环节的工作是否正确, 财务工作人员需要熟悉整个业务流程。
目前,ERP在我国供电企业的实施时间不长,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需要把ERP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予以克服和改进,才能使ERP系统在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有更加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杨林.基于B/S结构的ERP系统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J].电力信息化,2008,(9).
[2]王宝鑫,刘茂明.华电国际公司ERP实施方案[J].电力信息化,2009,(9).
关键词 ERP供电企业 财务管理
基于供电企业资产规模庞大、基建投资规模近年来成倍增加、购售电业务资金流量大等行业特点,供电企业应用ERP的重点目标是实施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即对固定资产的基建投资、完工转资、大修、调拨、报废、损毁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对庞大的购售电资金、项目资金实施有效管理,提高资金的整体使用率。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 通过WBS结构与业务网络的搭建, 对项目成本的核算更加精细化。
ERP系统通过对项目的定义, 业务网络的组建搭载相关数据与信息来实现项目管理目标, 主要是通过会计凭证与项目定义、项目分解结构( WBS编码)的集成, 实现对项目成本自上而下的预算分解、项目成本的精细化管理。1项目定义。项目定义是一个总括的项目描述, 对各类具体的基建项目, 如电网基建、技改项目、农电项目等分别定义了唯一的系统标准编码, 为有效实施项目管理提供了基本前提。2工作细分结构(WBS结构)。工作细分结构是以层次结构的形式将完成一个项目所要执行的任务层层细分所形成的项目结构,一般根据有关的工程概算制定每类工程项目的标准WBS项目分解结构。
ERP系统在核算工程项目成本时,需要将每笔成本对应到正确的底层WBS编码,并提供标准报表,根据WBS的树形分解结构,按项目类别或具体项目层层分解、穿透查询,并跟踪项目的付款进度。
2. 通过工单管理, 规范了固定资产大修费用的管理核算。
成本计算是ERP生产管理中的核心功能之一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成本中心会计、工单和获利能力分析。供电行业由于对固定资产的大修频繁,因此工单的应用较多。工单是一个全面网络化的管理会计系统, 该系统收集成本, 并用计划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对比来协助对工单与项目的监控。即在工单模块中, 相关的交易单据,例如委托领料单、退料单、委托入库单等都要跟工单相对应,归工单管制。集成到财务过账时,每笔大修业务产生的费用都会归集到对应的工单号上。除此之外,还可以针对工单下达预算,考核大修费用。系统提供标准报表, 可以清晰查询到成本费用与预算的比较分析、成本各因素影响分析等等。
3. 通过固定资产模块, 大大提高了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供电企业野外固定资产数量庞大,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由于实物资产与账务管理的分离,如何确保账、卡、物的一致成为固定资产管理的难点。透过EPR系统对固定资产资源建立信息管理平台,系统把传统的账务处理同具体发生的事务类型结合起来,反应固定资产的原值、净值、累计折旧等资金现状,通过与生产上的设备管理系统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加以跨模块的系统开发,可以实现设备与资产联动。具体作用归纳如下:1提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为各层次的管理需要服务。除了提供必须的固定资产报表,通过数据仓库从底层基础数据库直接去生成多种管理性报表和数据分析报表。2系统可以自动对当年各类固定资产进行折旧预测,不仅减少了工作量,还提高了准确性。3在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方面,系统与总账、物资、项目、设备等模块相互传递有关信息,保证资产数据的准确性。支持各种资产折旧、重估、清理的会计处理和财务报表,为企业确定有利的资产管理策略提供服务。
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如下需要改进的地方及解决方案:
1. 工程项目与固定资产管理。
尽管EPR系统对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更加准确,对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分析手段,比如折旧预测等。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1) 在工程项目完工转资方面,由于供电企业工程类型多数量大,按固定资产明细转资时就面临时间紧工作量大的实际困难。可行的解决方案是通过EPR系统开发实现辅助转资, 由系统自动导出标准的结算规则,减少工程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工作量。但单纯的系统开发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系统自动导出的结算规则是否适用? 相信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来改善。
(2) 在工程项目核算方面,系统具有高度集成性。因此,人机应用表现出较多的不灵活。比如,工程物资的发票校验,由于有些电力设备单价非常高,往往超出了供应商的开票限额, 供应商需要开具多张增值税票,因此实际税票上的数字就与系统中计算出的数字产生了差异。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启用差异科目( 即先将差额计入到差异科目中, 然后再结转到成本科目里) 进行解决,但人机应用不灵活的问题还有很多,这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断磨合,不断加以改善。
2. 资金管理。
EPR系统在项目资金管理方面, 相对于单纯的财务软件环境,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每个工程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都变得更加透明。在资金预测方面,系统给出了标准程序及报表, 但在实际工作中却难以应用。总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还未与营销系统接口,资金预测表只能根据财务的总账凭证来计算。也就是说所有的售电收入仅有一个合并的大数,整体进入现金流量的预测计算, 大大削弱了报表的有效性。2很多采购订单是在收货前才补录的,系统资金预测中集成的数据相对滞后。3国内的信用体系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在售电业务及往来付款等方面,缺乏明确的收付款条件,而系统正是通过在制证时输入收付款条件来统计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通过分析,不难看出上述三个主要原因中前两个可以通过系统开发接口、规范系统操作在短期内加以解决,但第三条原因就需要分别对各类用电客户、物资供应商建立明确的信用政策。但供电企业直接面对千千万万的用电消费者, 建立有效的信用政策仍需相当长的时间。
3. 工作流程化要求各工作岗位之间高度配合,对财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ERP系统主要按照流程来管理,和单纯的财务软件状态相比需要更紧密的配合,上一个环节的错误往往直接导致下一个环节的工作无法进行。而财务工作往往处于一个工作流程的末端,财务岗位除了要完成自己的操作外,还需要检查前面各环节的工作是否正确, 财务工作人员需要熟悉整个业务流程。
目前,ERP在我国供电企业的实施时间不长,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需要把ERP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予以克服和改进,才能使ERP系统在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有更加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杨林.基于B/S结构的ERP系统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J].电力信息化,2008,(9).
[2]王宝鑫,刘茂明.华电国际公司ERP实施方案[J].电力信息化,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