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r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教学既有利也有弊,要科学地对待和恰当的使用。中职语文运用多媒体教学要回归课堂、回归语文教学主旨,发挥多媒体的长处,整合传统教学, 使之达到教与学的和谐。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091-02
  
  1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弊分析
  关于中职语文改革,教育者们提出种种破解之道。而在这些意见当中,大家谈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多媒体教学”。不少人对它寄予厚望,甚至认为它就是“力挽语文教学狂澜于既倒”的“对症良方”和“救命稻草”。但笔者认为,还是要辩证地、科学地看待和适度使用,发挥多媒体的长处,整合传统教学,达到其教与学的和谐。
  的确,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教育领域,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和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当中。相对于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形式,多媒体有其独到的优势:它综合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闭路电视等媒体手段,更加形象直观且富于声光效果,更能调动人的各种感官;能极大拓展教学信息资源,扩充教学容量;同时也节省了板书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如果辅以网络技术,把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参考书目、试卷分析、试题库、热点难点问题解析等相关资料放在网络上,构成交互式网络助学系统,就可方便学生随时浏览学习。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特别是对于语文这样一门注重人文价值传承的课来讲更是如此,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打开一扇大门的同时,也关上了几扇窗户:首先,多媒体技术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本身的感受和品味的能力,不利于学生文学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开发,不利于学生养成热爱阅读、深思熟虑的良好习惯;其次,在单位时间内人的接受能力总是有限的,如果不把握好信息量的“度”,很可能使一堂课沦为过量文本资料和动画音像等信息的集中轰炸,造成学生走马观花、穷于应付的局面;再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实际的课堂教学有时间差,不可能穷尽课堂教学的所有可能性,如果依课件按部就班,很可能使教学活动僵化呆板,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的现场互动。
  2 回归语文教育的主旨
  当然,没有必要夸大多媒体的作用,但也没有必要完全否定多媒体技术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确能有效增强课堂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益。但如何运用才算是“适当的”呢?
  2.1 确保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主导者地位:
  就语文教学而言,文学作品的知识结构和人文意蕴是学生力求建构的意义世界,学生对这个世界的建构应该是富有自己个性和创见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是引导、启发、协助、支持而非灌输、填鸭。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语文教师当然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和媒介的开发与利用。但是这种开发和利用要考虑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实际情况,要从教学的内容和目的出发,要考虑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有不少好处,而传统教学也绝非一无所长,关键是要善加利用,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而一切归根到底,是要依赖于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只有这样,课堂上教师教学语言才会生动鲜活、激情飞扬,灵感才能不断迸发,才能刺激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同教师一起酣畅地领略芬芳美丽、至真至美至善的语文世界,让大学语文课堂充满无穷魅力。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积极能动的参与者。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无疑有助于学生主动活泼的学习和更全面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多媒体教学要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受学生欢迎,也相对更有利于强化教学过程的民主性和开放性。要取得好的效果,教师首先在技术层面,要积极利用时间钻研使用技术,并能达到熟练使用的程度,使课堂教学流畅进行;其次要提高教学设计和课堂驾驭的能力,在教师讲授、学生参与以及多媒体课件之间找到合适的切换点,该讲解时讲解,该演示时就演示,该关机时就关机;其三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参与,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思考、提问、阅读和讨论,形成良性互动,教学相长。
  2.2 尊重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语文是一门文化基础课,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人文素质的培养构筑一个坚实的平台。它重在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一切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提升都要以大学语文的课文为切入点,必须做到“读进去”并“读出来”。原汁原味的语言文字的解读是任何声、形、光、电都替代不了的,文本本身的一切美不可言的要素(如语言、意境、形象)以及由这些要素所创设的无穷想象空间都要由学生自己去体悟。
  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课型,在多媒体的运用上要找到最佳匹配点,以体现出各种文体、课型的特点。比如诗歌,重在听、读能力的培养,它的美很含蓄,需要读者自己领悟和补充,应以反复诵读为基本手段,辅以范读录音播放,通过语言之美感受诗之美、情之美。如果将一堂诗歌赏析课用绚丽的外表包装进来,做成MV式的多感官全方位的赏析,面对应接不暇的画面和声音,对诗之美的欣赏由用心变成了用眼用耳又用心,分散了注意力,也使得诗歌本身所具有的那种独特的含蓄、蕴藉之美流于浅尝辄止的简单和浅薄。
  2.3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面对中职学生实际的情况,在尊重学科规律的前提下,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开发一些教学课件,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一定要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我们认为,一是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把“研究性教学法”、“问题讨论法”、“以情优教法”等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法应用到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去,教师把教学的内容(文本)制作成课件或影音资料,供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在轻松的氛围中讨论所学内容,教师加以引导、分析、评判、概括、总结,水到渠成地让学生掌握预定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二是中职语文教学可以采用“专题教学法”。因为中职语文课教学不是把学生培养成文学家、评论家,在课时极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文化素质的提高及其终身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因此不可能面面俱到,按照学科教育的模式那样把各章各节详细讲授,而只能打破章节体系,进行“专题讲座”式的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集中力量把一个一个专题讲得尽量透彻些,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099-01  初中数学强调思维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数学是思维训练要求较强的学科。初中学生尚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逻辑思维方式,正处于由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关键期。初中学生常常表现出心理和情绪的不稳定,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非智力因素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近年来越来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100-01  在新课程背景下,研究怎样的课堂教学能促进学生科学地思考问题,达到深刻地、本质地理解,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新课程实施以来,有些教师对数学教育的本质理解得不够深入,一味地追求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忽视了数学教育最为本质的特征——数学化,这对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数学素养的提高、数学思维水平的
期刊
【摘要】 心理学和二语教育理论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动机理论对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对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实验,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 学习动机;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
期刊
【摘要】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推测、发散、想象和创造的思维。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是发散思维的特性,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进行训练与培养,既可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发散思维,应激发求知欲,训练思维的积极性;转换角度思考,训练思维的求异性;一题多解、变式引伸,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发散思维  【中图分
期刊
【摘要】目前,语文正面临着边缘化倾向,如何才能让语文走出这种困境?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各项改革中重要的一环,而教学的互动更是创造了一个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平台:提问讨论是课堂互动的重要条件;现代技术手段是网络环境下的互动辅助;开放式教学、评价是互动的一体化链接。  【关键词】语文; 教学互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0
期刊
【摘要】韩语教学主要以听、说、读、写构成了统一的整体,但目前很多韩语专业中口语教学成为了一个薄弱环节。本文主要介绍了教师在口语教学中,通过使用若干个沟通策略,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韩语教学;口语;沟通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071-03    韩语口语的沟通策略是指用韩语沟通的过程中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098-01    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核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相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是与“个体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策略和学习组织形式,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小组中为完成共同目标,解决学习中的一些个人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的互相性学习
期刊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要求“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的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语文教学应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摒弃封闭、僵化、凝固的思维方式,而代之以“求变、求新、求异”的思维方式,以创造性思维理论指导,勤于、善于捕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成果,重组应用,在变与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194-02  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的发展。”在教育中人格的力量--榜样对学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给予学生的最直接的榜样有教师的人格魅力、家长的为人处世、同学的良好习惯、伟人的胸襟抱负  1 教师的人格魅力育人  教师的一个善举,会使学生产生无比的崇敬;教师的一点瑕疵,会使学生感到莫大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111-02    我工作的对象是中专学生。他们大都是中考成绩未上普高线的学生。其学习成绩和个性品质都不能令人欣慰。学习上表现为基础差、学习动机过弱、学习目的不明确、难以安心学习;个性品质上表现为:意志力薄弱、生活懒散、理想、信念不高、性格不良,消极的东西较多。  从教育心理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