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贵在有脉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gu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文类。但散文的文类特征并不像诗歌、小说、戏剧那样明显。因此,有人说,散文的特征其实是无特征,它写法自由,体式不拘,突出特征就是“散”。正因为如此,在散文的阅读教学中,一直存在种种问题,主要是散文阅读教学难以明确到底要“教什么”,于是教法上的随意性也就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在高中阶段,要么仍像初中那样,着力于生字生词的教学;要么着眼于篇章结构的机械分析,支离破碎的语言评析;要么在对文本蜻蜓点水的感悟之后,陷入任意的拓展延伸之中。
  其实,我们都明白,样式繁多文体各异的散文,虽然它的共性就是“散”,但这“散”是外在的、表象的,其思想情感的骨子里是“不散”,散文贵在散而有“脉”。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到的个性化的“文脉”。要找准“这一篇”散文的独特之处,就必须准确把握“这一篇”独特的“文脉”。
  首先,散文阅读教学通过把“脉”,来体悟“这一篇”的独特
  王荣生教授认为,散文阅读教学,要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散文阅读教学始终都在“这一篇”里。作者的人生经验、思想情感都熔铸在“这一篇”里。每一篇散文都有其个性化的言说对象,有其“独特的情感认知”。散文阅读就是要体会其独特的思想情感,体悟其独抒心机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流露心扉的语句。
  因此,散文阅读教学要注重“这一篇”本身,先着力把握“这一篇”的文脉。散文阅读的核心价值在于“分享作者的人生体验和语言表达的精准”。这样就必须走进作者和作品形象的内心世界。以《老王》教学为例,高中阶段教学《老王》,如果仍停留在分析老王与作者的“善良”品质,分析作者与老王的“幸”与“不幸”,就不能真正读懂作者。所以,笔者以为,教学的着力点应当在引导学生走近老王的内心世界,读懂作者的独特体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握文脉,必须发现老王的心理起伏,发现作者的情感脉络。文章开篇点出,“我”坐老王的车子,说一些“闲话”。这“闲话”是什么?真的就是闲话?在“我”看来,这是“闲话”,但在老王看来,则并非可有可无的“闲”话,而是可以将大半生中别人的冷眼与厌弃所带来的压抑和“苦恼”以及“失群落伍”的“惶恐”,有机会向杨绛先生一吐为快。这是老王愿意给“我家”送冰车费减半,送默存到医院而不要车钱的情感起点。对老王来说,车费减半、不要车钱都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心灵的慰藉,压抑苦恼中的一丝温暖,而不能单纯理解为老王善良和感激。这之前的内容都是为下面的故事铺垫张本的。这篇文章的脉络是:不幸的老王向我述说不幸——一吐为快后把我当成可亲可敬的“亲人”——得到了“亲人”的关心,乐于为“亲人”做事——老王病中来向“亲人”送香油和鸡蛋(真诚、渴望和感谢)——老王发现“我”并没有真正把他当成“亲人”——老王第二天在寂寞中死去。送鸡蛋香油这件事有更为细微的脉络,也就是老王内心的起伏和“我”的内心变化。老王满怀渴望来送鸡蛋香油——“我”简单地接过鸡蛋香油并给钱打发(引起老王的失望失落失意)——老王不要钱(要的是理解、感情)——“我”说“免得托人捎了”,把布叠好还给他(我对他的冷漠、不解或误解)——“我”无让座无安慰无表示,开门等老王走(老王苦恼、尴尬)——他笨滞转身走下楼(痛苦、压抑)——第二天死去(孤独孤寂中)。送鸡蛋和香油的环节,老王有一个复杂的内心变化过程:满怀渴望和希望而来,带着失意和失望而去,在孤寂痛苦中死去。“我”也有一个复杂的不为读者注意的内心变化过程:平常心——同情心——漠然心——反省心——愧怍心。纵观全文,文章开头写“我”与老王聊天,带出了老王的过去和现在,这是文章情感的逻辑起点;文章结尾写“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是文章情感的逻辑终点。在教学时我们虽能看到这一句是关键,但这种“愧怍”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又有着什么样的深刻内涵,只有通过把握文脉才能准确理解,才能体会作者历经几年深刻而高贵的自我反省所体现的博大情怀。
  其次,散文教学通过把“脉”,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这一篇”的方法
  文脉是思维流动的河流,是思想跃进的桥梁,能见出情感发展的“草蛇灰线”。脉或强或弱,或隐或显,或起或伏。散文教学当从引导学生感受“这一篇”独特的脉络开始,来把握这一篇的情感意蕴,掌握阅读散文的一般方法。
  把握文脉当然得先从梳理语脉入手。语脉通过一些句子来体现,这样的句子就是文章的脉络句。有体现整篇文章的脉络句,也有体现一个段落的脉络句;有显性的脉络句,也有隐性的脉络句。学生阅读时通过圈点勾画,便能发现文章的脉络思路。理出了语脉还是不行的,因为语脉是浮在表面的,交织在深处的还有一个隐而不显的情脉贯穿,情脉往往起伏曲折。把握情脉,便可见出作者对事物情感的发展变化过程,走进作者和作品的内心世界。比如有些教师教学《想念地坛》(这篇文章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的姊妹篇,是作者的后期散文,选入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提了各种问题,老师把这些问题经过整合一股脑地展示在PPT上,然后逐一讨论。由于这些讨论缺少对文本的整体把握,缺少对脉络思路的深入分析,因而显得各自为阵,支离破碎,于是课堂显得冷清死板,缺少灵动的思维碰撞。其实,学生提的问题完全可以在解读作品构思的过程中解决,教学过程的整体感也会随之增强。《想念地坛》的美和精髓恰恰在作者的心智变化过程和情感演进过程,这些都浑然天成地体现在行文的思路上。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如:文章开始说“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第二节又说,“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第五节又说“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绝”,如何理解?“生命的零度”、“写作的零度”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作者反复说起?文章中间写到“那个可怕的孩子”,为什么可怕?还有对文中众多疑难句子如何理解等。如果就问题而讨论问题,就缺少上下文的关联,缺少特定的语境,是不能深入解决问题的。只有通过反复品读文本,理出文章的语脉也就是思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阅读文本,把握文字背后的情脉,才能深入体悟语言的深刻含义,体悟作者的情感起伏。   再次,散文教学通过把“脉”,形成“这一节课”的“课脉”
  当下的散文教学仍然存在种种低效的问题,或支离破碎品味语言,或架空分析思想感情,或按照固定环节拓展延伸,或在单纯的写作技巧上花工夫。以把握文脉作为“这一节”课的总纲、总线或“课脉”,更能形成这节课一气呵成的教学过程,更能体现师生心灵互动和思维碰撞的水乳交融。
  笔者以欧阳代娜上《岳阳楼记》为例。欧阳老师是这样深入把握文脉的:
  ……我备课时首先发现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将浩瀚无际,风光万千的洞庭湖的胜景只用寥寥几句话就一笔带过去了?……我继续探求时,忽然发现一个关键句:“然则……得无异乎?”感到茅塞顿开,眼前豁然看到作者思路的轨迹:“异”字表明作者要另辟蹊径,“异”字是全文的题眼。……但当我抓住“异”字循文索章去追索时,又发现了第二个问题:文章的第三、四自然段,篇幅不小,占去全文的近半,可是这两段除了写景的辞藻生动形象、优美工整之外,并无新意啊!……那么,求异的思路是否在此中断了呢?这是作者的疏忽或败笔吗?带着这两个问题与作者讨论,原来第五自然段的首句已作出了回答:“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一个“异”字再次出现,把全文有机地联系起来了:高尚的人们是有不同于平常人所有的两种心态的。关键是“二者”一词的所指。这是我的第三个问题。它正是指课文第三、四两自然段所描写的“悲者矣”与“其喜洋洋者矣”这两种心态。写这两者还是为了反衬中心题旨。指出仁人志士异于常人的表现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既是对“以物喜,以己悲”者的劝勉,更是抒发自己伟大抱负的前奏。紧接着,一个千古不朽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自然而然地镌刻于天地之间了……”
  欧阳老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是理出了文脉,而上课也就有了自己的“课脉”,这个课脉就是着眼一个“异”字。抓住了“异”就抓住了关键,就抓住了文眼,就可以以一字而带动全篇。这样,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指向于赏读文本,品味语言,发现文中的“草蛇灰线”,体会文章的“伏脉千里”,感悟作者的博大情怀。
  她把三维目标融为一体,形成了她自己称之为的“立体交叉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所谓“立体交叉”,其实就是要求教学的各个环节围绕、指向教学内容的核心点,在课堂教学的流程中连贯地落实教学内容,也就是一节课要有一节课的主脑和主“脉”。用欧阳老师的比喻就是要“一锅出”,用王荣生教授的比喻就是“一根筋”。
  一篇散文的独特之处,体现在独到的思想和情感上,而思想情感体现在独特的运思和表达上。因此,散文教学贵在把握“这一篇”的文脉,通过把脉分享“这一篇”的独特,学习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同时形成一节课一气呵成的教学流程。
  胡云信,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江苏南京。责任编校:舒 坦
其他文献
楚尾吴头的交通要冲,渊远浩瀚的长江之滨,坐落着资源丰富的江南重镇——黄石。东临车水马龙的颐阳路,西依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在这闹市中有着一方净土,她就是湖北省综合办学实力五十强学校——黄石八中。闹市不闻蝉噪音,隔墙却晓读书声。在这样一片自由民主的人文沃土上,孕育着一朵瑰丽奇葩,那就是八中语文教研组。  心无杂念道自高,腹有诗书气自华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船渡人”。八中语文组现有22位教师,其中
语文教学目标的叙写,应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形式上的“怎么写”,即叙写的模式,二是内容上的“写什么”,即目标的定位。拙作《语文教学目标叙写的三种模式》(本刊2013年第2期)谈的是前者,本文将谈后者。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哪一门学科能有语文那样的灵动蕴藉,哪一片天地能有语文世界的斑斓多彩。”诚然,语文学科有着莫大的丰富和灵动,但对语文教师来说,也面临甄别与取舍的艰难。即如汪曾祺《金岳霖先生》这
1  如果你喜欢看石头,那你就去万山群岛吧。在我看来,万山群岛的石头,是天底下最好看的石头。真的,我不骗你。  其他地方也有供人看的石头,但那些石头都不像石头。它们有的像人,有的像兽,有的像鬼。当地的人为了招徕游客,往往还煞费苦心地给那些石头命了名,比如望夫石,领袖石,罗汉石;又比乌龟石,金猴石,卧牛石;还比如山鬼石,河神石,水妖石。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说实话,我不喜欢这些蹩脚的名字,这都是些骗人
文学教育理应重视阅读的感受和体验,并从中获得审美体验。感受与体验又只能在心灵开启之后,即在有了生命意识之后。因此,文学教育中,必须充分关注生命的存在,与鲜活的生命进行对话,以促成学生自身个体生命质感的生成、积淀与优化。  一.生命质感在审美的熏陶中生成  自我的存在,是接受美的感染的第一步,再尝试从语言文字中寻找自然美的所在。诵读与想象的能力只能赋予个体生命意识清醒者,从意识到自然生命之美,到意识
高中阶段的小说教学有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那就是选入教材的长篇小说节选部分,由于原著情节曲折多变,人物关系纵横交互,社会环境波澜壮阔,欲要由节选部分实现“窥一斑而见全豹”,并非易事。加之教学中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可面面俱到。因此,节选部分的教学定位及施教策略,是很值得认真探讨解决的问题。  立足全篇看节选,这是长篇小说节选部分教学毋庸置疑的考虑。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不厌其烦地介绍全文内
学贵有疑,问题教学是引领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策略之一。实践中,我们许多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都有问题教学的“影子”,但由于对这一教学策略认识的片面,操作中又难免不到位或走过场。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尝试构建语文问题教学策略体系,以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试从理念、策略、评价三个维度谈谈我们的探索,并求方家指正。  一.追求有意义的学习——问题教学的出发与归宿  为什么要采用问题教学策略?中
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确不够纯粹,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真的需要瘦身。  这不仅仅是因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因承载了太多的语文以外的东西而饱受业内人士诟病,更主要的还在于很多语文课堂因多出了一些费时费力但意义不大甚至毫无必要的教学环节而变得面目可憎。  诚然,所有学科的课堂教学包括语文课堂教学的确是由若干教学环节构成的,但并不是约定俗成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那特定的某一节课所必须全部具备的。教师的很重要
“前世杀了人,今生教语文”是流行坊间多年的口头禅。“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若能透视一下这笑谈背后的几许沉痛,几多无奈,倒可从中观照语文教育生态的诸多风貌。改变语文教育生态被人喊了许多年,但定下身来,我们不得不面临一个我们不愿面对但不得不面对的尴尬现实。  建国以来,语文的地位一直飘忽不定,外界对语文的淡漠、调侃与编派始终如影随形,政治化、道德化、语录化、虚无化是人们对语文的惯常记忆。14年前,
环境优美,阵容豪华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桐庐向来有“钟灵毓秀之地,潇洒文明之邦”的美誉,系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县城。浙江省桐庐中学,属省一级重点中学,位于富春江和分水江汇合处的省级开发区桐庐县城,东与富阳毗邻,西与建德接壤,南通杭千高速、新320国道,北接老320国道、05省道。学校占地面积290余亩,在职教职工230余人,6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00余人。语文教
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教师只给学生引导和指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学习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这些体现了新时期对语文教育的崭新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然而《语文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