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中生命质感的优化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n80516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教育理应重视阅读的感受和体验,并从中获得审美体验。感受与体验又只能在心灵开启之后,即在有了生命意识之后。因此,文学教育中,必须充分关注生命的存在,与鲜活的生命进行对话,以促成学生自身个体生命质感的生成、积淀与优化。
  一.生命质感在审美的熏陶中生成
  自我的存在,是接受美的感染的第一步,再尝试从语言文字中寻找自然美的所在。诵读与想象的能力只能赋予个体生命意识清醒者,从意识到自然生命之美,到意识到自我在大自然怀抱里的存在价值。
  郁达夫《故都的秋》中所描绘的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触动人美好想象的正是自然与生命的质感。其中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深层之处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无论是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还是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无一不是内在生命情感的激发。
  生命质感并不拒绝丑的冲击,文学长廊里同样不拒绝丑陋的敲钟人。鲁迅笔下阿Q人性的丑陋,烙在心坎上,“套中人”别里科夫的猥琐,令人发笑。文学教育就是要从这些社会本相中,让学生感受到丑与美的冲击和是与非的映照。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个体生命意识的存在。
  生命的最初,是意识,而生命质感又生成于美丑的触动,不管是喜欢还是厌恶,凡是从喜欢或讨厌开始的阅读教学,必定是丰富多彩的,因为会带来更多未知的谜团,触发学生前行探索。
  二.生命质感在博览的积淀中升格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如今,怕是只学《诗》,仍然会“无以言”。阅读《记念刘和珍君》,要看看鲁迅对杨荫榆等人的态度,要看看当事者的态度,还可以看看《为了忘却的纪念》,试作一番比较;阅读《报任安书》,要看看司马迁所处的那段历史,去关注一下《悲士不遇赋》中司马迁的情感;阅读《逍遥游》,怎么能不看看庄子的寓言呢?怎么能不拿他与同期的诸子们比较一下呢?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让人物形象变得丰满,才能让见解变得深刻,才能让学识变得渊博。
  再说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这样一篇充满个人的“清、静、悲凉”心境的形神兼备的散文,不由得会让我们神游一番:这郁达夫该是怎样一位翩翩君子?为何偏偏选中这些“一椽破屋”、“蓝色的牵牛花”、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这些“清、静、悲凉”的景物?在20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就这样一个文人他该是面临怎样的一种人生坎坷?他消沉吗?
  在美的触动下,我们走近一个旧中国文人的身边,看到一位敏感多情的作家,为了谋生,他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与哀痛,内心充斥着悲凉。纷乱的民国时期,十年的旅日生涯,饱受屈辱的他,内心深切而热烈的呼喊。在文化积淀沉郁的古城,在寻根之旅的归处,在滋养了民族心态的故都,个人的不幸,社会的动荡,时局的腐败,连年的战乱,生活的颠沛,内心的孤寂,全被融化成温涩的泪水,充盈了双眼。就这样,我们能够探寻到一个人生,一个历史。当然,我们还可以走得更深,更远。
  生命的质感是需要成长的,它需要情感的灌溉,思想的喂养,才能韬光养晦。阅读教学,给予学生不同的生命体貌,给予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给予学生不同的人生体态。在一次次的阅读中,生命的质感变得细腻而独特,情感丰富,思想丰厚。
  三.生命质感在凸显个性中延展
  世界上没有任何两片树叶是相同的。在文学熏陶中,美感染我们,丑触动我们。在文学探寻中,不同的人生使我们眼花缭乱,不同的思想碰撞着我们。
  司马迁在《史记》中用自己的眼光记录下了他所知道的人与事,他主张“不虚美,不隐恶”。主张总是好的,但是毕竟是一个经历巨大磨难的人,对人世间怎可能无欲无求?一个对美与恶有着强烈激情的人,我总不相信他会完全客观。结尾“论赞体”,恐怕正是其热烈情感自然地喷涌吧!撇开历史,从文学的角度,我们只要知道这就是司马迁的生命质感的个性彰显即可。
  《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荆轲刺秦”,重头戏应该是荆轲的形象,但学生印象最深刻的却莫过于田光与樊於其之死。他们无法理解这两人为何要“白白”地送出自己的生命。在这个重视人的时代里,这是文学个性理解的一个时代特点。
  文学作品问世伊始,也就拥有了作者独特的生命质感。读者的品评,又会将其引入新的生命长河,使其获得更为丰厚的生命质感。因此,没有哪一部文学作品会拒绝阅读者的个性解读,而阅读者又会在个性化的解读中延展自己的生命质感。
  
  孙霞,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南京。本文编校:左晓光
其他文献
新课标实施至今,已经走过了8年的历程。应该说,新课程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的确也是万紫千红诗意盎然。但是,不可否认,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有的课堂老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新的弊端又不断暴露。现仅以阅读课为例,说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观念依然陈旧落后  1.阅读教学着眼于“教”的状况太多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成长与发展。唤醒和润泽生命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人文性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决定了语文课程与生命关怀具有天然的联系。“言为心声”,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唤醒教育”,是点燃学生生命之火、拨动学生心灵琴弦的最温情、最有感染力和渗透力的途径。  现实的语文教育往往疏忽了对学生生命的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被践踏,学生
古人创作讲求“无一字无来历,无一字无出处”,这里的“来历”与“出处”就是模仿创作的范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仿自“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毛泽东曾仿李贺的“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创成“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名句。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善于模仿,进而达到自然纯熟的境界呢?  一.偷其字  叶圣陶先生说:“我们期望于我们的写作能力,最初步而又最切要的,
今年6月15日早晨上早自习,我一进办公室,听同事道汪金权老师逝世噩耗,心中堵得慌。   汪老师始终是蕲春三中的校友,始终是华中师范大学的校友。他在我校,永远是语文老师乃至其他学科老师的前辈;他在湖北省甚至全国教育界,是“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老师们的泰斗”。我觉得理应写点什么,怀念我县教育战线心目中的伟大而平凡的老师。   在我的记忆中,第一件事是难以忘怀的。   大约是2006年腊月底,那时我县
2012年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题考查的是王昌龄的《采莲曲》。考试结束后,考生和九年级语文教师一片哗然,学生大喊“坑爹”,教师感叹“坑老师”。因为这首诗《中考指南》没收录,不在复习之列。这是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荷”专题里的一首诗,平时教学只要学生理解大意,会背诵默写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出现在中考试卷中,确实让教师和考生始料未及。这致使很多考生在考场上束手无策,白白丢分。  让我们先来看看
南通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王爱华提出,小学语文课堂要达到“三味”,也就是“语文味”“儿童味”“家常味”。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反思:初中语文如何践行“三味”呢?在聆听了较多的专家的课,在与同行探讨一番后,我觉得初中语文也应该践行“三味”,即“语文味”“生活味”“成长味”。  下面,结合本人在初中教学中的几堂课的教学设计,谈谈我对“三味”语文课堂的理解与实践。  一.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2011年,语文味
同学们,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关于文学和当作家的体会。  只要一个人还活在世上,都跟文学脱离不了干系。如果你讨厌文学,文学就像苍蝇一样跟着你,让你烦;如果你爱好文学,文学就像花香一样熏陶你,让你心情舒畅。作为学生,你每天学习的语文课,读到的基本都是文学作品,而且都是经典的。在生活中,你说话有文采,能引经据典,别人会说你是喝过墨水的人;你走在大街上,看到的广告辞,都与文学有关,如“喝XX酒,做
楚尾吴头的交通要冲,渊远浩瀚的长江之滨,坐落着资源丰富的江南重镇——黄石。东临车水马龙的颐阳路,西依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在这闹市中有着一方净土,她就是湖北省综合办学实力五十强学校——黄石八中。闹市不闻蝉噪音,隔墙却晓读书声。在这样一片自由民主的人文沃土上,孕育着一朵瑰丽奇葩,那就是八中语文教研组。  心无杂念道自高,腹有诗书气自华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船渡人”。八中语文组现有22位教师,其中
语文教学目标的叙写,应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形式上的“怎么写”,即叙写的模式,二是内容上的“写什么”,即目标的定位。拙作《语文教学目标叙写的三种模式》(本刊2013年第2期)谈的是前者,本文将谈后者。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哪一门学科能有语文那样的灵动蕴藉,哪一片天地能有语文世界的斑斓多彩。”诚然,语文学科有着莫大的丰富和灵动,但对语文教师来说,也面临甄别与取舍的艰难。即如汪曾祺《金岳霖先生》这
1  如果你喜欢看石头,那你就去万山群岛吧。在我看来,万山群岛的石头,是天底下最好看的石头。真的,我不骗你。  其他地方也有供人看的石头,但那些石头都不像石头。它们有的像人,有的像兽,有的像鬼。当地的人为了招徕游客,往往还煞费苦心地给那些石头命了名,比如望夫石,领袖石,罗汉石;又比乌龟石,金猴石,卧牛石;还比如山鬼石,河神石,水妖石。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说实话,我不喜欢这些蹩脚的名字,这都是些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