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长篇小说节选的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y_s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阶段的小说教学有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那就是选入教材的长篇小说节选部分,由于原著情节曲折多变,人物关系纵横交互,社会环境波澜壮阔,欲要由节选部分实现“窥一斑而见全豹”,并非易事。加之教学中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可面面俱到。因此,节选部分的教学定位及施教策略,是很值得认真探讨解决的问题。
  立足全篇看节选,这是长篇小说节选部分教学毋庸置疑的考虑。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不厌其烦地介绍全文内容,学生则经如此的“二传”来记录大致的情节以及相关人物的性格特征等。这显然与鉴赏、品味、领悟的目标相去甚远。因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淡化节选,按照整文模式教授
  教材对长篇小说的选文处理基本会考虑到情节的相对完整。所以,教师可以对节选部分按照整文模式教授。如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三的《上海的弄堂》,虽然选自长篇小说《长恨歌》的第一章,但对其的研读和理解与小说主要内容并无必然的联系。选文只是使用诗化的语言对上海的弄堂的主要特色进行反复渲染和玩味,小说的主要情节并未展开,甚至没有出现一个小说中的人物。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完全忽略它的长篇小说属性,把它作为一般散文处理。教师引入小说情节的介绍反而会限制学生对“弄堂”这一意象的想象空间。
  将节选部分按整文模式处理,完全可以实现尊重学生鉴赏的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的教学目的。学生采用运用诵读和感悟的方式整体的全面的理解文本内容,在此过程中,经教师的点拨,披文入理、深度阅读。
  2.果断取舍,抓住核心特征分析
  教材中的小说往往以实现小说某一要素的解读为教学目标。像苏教版必修二的《边城》(节选)就很有典型意义。原著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教材选编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节选的文字感受一种超脱尘世的自然美、风情美、人性美。教师可以将教学的着眼点或着力点放在小说营造的生动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上,带领学生去体会作者清新质朴的笔触和细致委婉的描写,以语段甚至重点语句的赏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
  还有像必修四读本中的《曹七巧》,节选自张爱玲《金锁记》中人物众多悲剧行为中的一个——拆散女儿的爱情。故事本身就相对完整,对全篇不作介绍并不妨碍理解。
  3.合理补充,对节选部分适度扩展
  学生对长篇节选部分的解读较之短篇会困难一些,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指导学生对涉及的长篇小说进行有所针对的阅读,以具有整体感受。但需注意的是,对小说的其他部分的介绍不能简单死板,面面俱到,要注意采用一定的形式促进学生对所教长篇小说整体风貌的感受。
  就拿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来说,王熙凤的出场历来是课堂品读的重点,但如果只是通过课文节选部分去观照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就很容易产生随意给人物贴上脸谱标签的浅表性阅读的毛病,这对学生解读经典文本是很不上路子的做法。应当从全景的角度,让学生感知曹雪芹对“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嗟叹与同情,从而能较好地体悟到“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的原文意旨。
  4.提升素养,引领学生多元解读
  教师面对小说教学,也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特别是文学作品解读与品析的能力。必须承认,现阶段,我们的部分课堂仍然存在着一言堂的现象,长篇节选的课堂教学,方法上也比较单一、粗糙。其根本,还是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不够高,不敢放心大胆地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所致,这又无形中造成了精神的专制,影响到对小说多元解读的生成。
  由于自身素养的限制,教学很容易被小说文本本身束缚,特别是对长篇小说节选部分的教学无所适从,只能抱着教参,大谈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而无法真正走进文本内部。而精妙绝伦之长篇如《三国演义》《红楼梦》者,教师如无法尽释毛宗岗、脂砚斋评点其妙,无法对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加以分析,深入讨论,则小说的动人之处荡然无存矣。
  5.搭建平台,增强学生阅读感悟
  学生对长篇小说的整体感悟力不能仅仅依靠课本,适度地增大阅读量是非常必要的。应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教材选文的原本,可以采用写读书笔记、小说人物分析、原作改写等多种多样的作业形式来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开展“我喜爱的小说”阅读交流活动。促使学生在介绍、交流自主阅读长篇小说体会、经验的过程中,自觉地将整体介绍和部分精彩语段评析相结合,锻炼他们对长篇小说局部与整体关系的理解能力。
  王涛,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南京。责任编校:左晓光
其他文献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成长与发展。唤醒和润泽生命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人文性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决定了语文课程与生命关怀具有天然的联系。“言为心声”,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唤醒教育”,是点燃学生生命之火、拨动学生心灵琴弦的最温情、最有感染力和渗透力的途径。  现实的语文教育往往疏忽了对学生生命的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被践踏,学生
古人创作讲求“无一字无来历,无一字无出处”,这里的“来历”与“出处”就是模仿创作的范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仿自“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毛泽东曾仿李贺的“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创成“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名句。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善于模仿,进而达到自然纯熟的境界呢?  一.偷其字  叶圣陶先生说:“我们期望于我们的写作能力,最初步而又最切要的,
今年6月15日早晨上早自习,我一进办公室,听同事道汪金权老师逝世噩耗,心中堵得慌。   汪老师始终是蕲春三中的校友,始终是华中师范大学的校友。他在我校,永远是语文老师乃至其他学科老师的前辈;他在湖北省甚至全国教育界,是“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老师们的泰斗”。我觉得理应写点什么,怀念我县教育战线心目中的伟大而平凡的老师。   在我的记忆中,第一件事是难以忘怀的。   大约是2006年腊月底,那时我县
2012年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题考查的是王昌龄的《采莲曲》。考试结束后,考生和九年级语文教师一片哗然,学生大喊“坑爹”,教师感叹“坑老师”。因为这首诗《中考指南》没收录,不在复习之列。这是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荷”专题里的一首诗,平时教学只要学生理解大意,会背诵默写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出现在中考试卷中,确实让教师和考生始料未及。这致使很多考生在考场上束手无策,白白丢分。  让我们先来看看
南通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王爱华提出,小学语文课堂要达到“三味”,也就是“语文味”“儿童味”“家常味”。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反思:初中语文如何践行“三味”呢?在聆听了较多的专家的课,在与同行探讨一番后,我觉得初中语文也应该践行“三味”,即“语文味”“生活味”“成长味”。  下面,结合本人在初中教学中的几堂课的教学设计,谈谈我对“三味”语文课堂的理解与实践。  一.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2011年,语文味
同学们,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关于文学和当作家的体会。  只要一个人还活在世上,都跟文学脱离不了干系。如果你讨厌文学,文学就像苍蝇一样跟着你,让你烦;如果你爱好文学,文学就像花香一样熏陶你,让你心情舒畅。作为学生,你每天学习的语文课,读到的基本都是文学作品,而且都是经典的。在生活中,你说话有文采,能引经据典,别人会说你是喝过墨水的人;你走在大街上,看到的广告辞,都与文学有关,如“喝XX酒,做
楚尾吴头的交通要冲,渊远浩瀚的长江之滨,坐落着资源丰富的江南重镇——黄石。东临车水马龙的颐阳路,西依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在这闹市中有着一方净土,她就是湖北省综合办学实力五十强学校——黄石八中。闹市不闻蝉噪音,隔墙却晓读书声。在这样一片自由民主的人文沃土上,孕育着一朵瑰丽奇葩,那就是八中语文教研组。  心无杂念道自高,腹有诗书气自华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船渡人”。八中语文组现有22位教师,其中
语文教学目标的叙写,应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形式上的“怎么写”,即叙写的模式,二是内容上的“写什么”,即目标的定位。拙作《语文教学目标叙写的三种模式》(本刊2013年第2期)谈的是前者,本文将谈后者。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哪一门学科能有语文那样的灵动蕴藉,哪一片天地能有语文世界的斑斓多彩。”诚然,语文学科有着莫大的丰富和灵动,但对语文教师来说,也面临甄别与取舍的艰难。即如汪曾祺《金岳霖先生》这
1  如果你喜欢看石头,那你就去万山群岛吧。在我看来,万山群岛的石头,是天底下最好看的石头。真的,我不骗你。  其他地方也有供人看的石头,但那些石头都不像石头。它们有的像人,有的像兽,有的像鬼。当地的人为了招徕游客,往往还煞费苦心地给那些石头命了名,比如望夫石,领袖石,罗汉石;又比乌龟石,金猴石,卧牛石;还比如山鬼石,河神石,水妖石。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说实话,我不喜欢这些蹩脚的名字,这都是些骗人
文学教育理应重视阅读的感受和体验,并从中获得审美体验。感受与体验又只能在心灵开启之后,即在有了生命意识之后。因此,文学教育中,必须充分关注生命的存在,与鲜活的生命进行对话,以促成学生自身个体生命质感的生成、积淀与优化。  一.生命质感在审美的熏陶中生成  自我的存在,是接受美的感染的第一步,再尝试从语言文字中寻找自然美的所在。诵读与想象的能力只能赋予个体生命意识清醒者,从意识到自然生命之美,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