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请求言语行为是面子威胁行为,并对被请求者有强加性,所以发起者要用礼貌策略来维护其面子以确保请求顺利实施。因为人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在选择策略上有差异,在语言表达形式上也有差异,所以随着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有必要对英汉请求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以避免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语用失误。
二、理论框架
Austin1962年提出言语行为理论,他认为说话者说话时可同时实施三种行为: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1969年Searle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并将言语行为分为五类:陈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和宣告类。请求言语行为是说话人让听话人做事,所以属于指令类。Brown and Levinson 1978年把面子分为正面面子(positive face)和负面面子(negative face),并指出请求者要考虑双方的熟悉度,权力关系以及请求的大小,再决定使用何种策略提出请求。
三、异同及影响因素
Ervin Tripp把英语请求策略分为六类:
(一)需求陈述(need statements)多用于工作环境中老板对员工,或用于家庭中长辈对小辈的请求。如,“I want you to type this file.”
(二)祈使(imperatives)多用于家庭中长辈对小辈,或者是具有平等人际关系的家庭成员的请求。如,“Please answer the telephone, Lily. I am in bath.”
(三)嵌入式祈使(imbedded imperatives)通常请求者是受惠对象,并且请求对于听话者来说难度大时用此策略。如,“Could you borrow me $100?”
(四)允许式请求(permission directives)常用于工作环境中下属对上司,或是家庭中辈分小的,年龄小的对辈分大的和年龄大的请求。“Excuse me, I was wondering if you could open the door.”
(五)非明晰问句式请求(non-explicit question directives)常用于社会地位悬殊大的人际关系中。通常是地位低的提出请求,以便给双方都留后路。“Did you want the door open?”
(六)暗示请求策略(hints)它是最间接的请求策略。
它常使用在说话者不愿直接说出请求,因为请求比较特殊,或者是想给听话者选择的余地。如,“Tom, it is cold here.”
通过分析英语中常用的请求策略不难看出,这些请求策略的礼貌程度是递增的,并且程度的变化是受说话者的社会地位,社会距离和请求的难易程度所影响的。虽然一些英语策略的套用句式可以在汉语中找到对等的句子,但是两种语言中仍有明显的不能共有的句法特征。礼貌标志语“please”可以放在句首,句中或句尾,但是“请”只能用在句首,而且经常把礼貌称呼语“你”和“您”放在“请”和动词之间,如,“请您出示你的证件。”在英语里,情态动词的过去式经常被用来缓和请求的强加性,使策略变的更礼貌,但在中文里没有时态,所以没有情态动词过去式,就更不用说用这种形式使请求策略礼貌化了。但是英语里也没有对应的汉语中的“把”字句。如,“把门打开”。
另外,由于汉语文化侧重集体主义和等级制度,所以直接请求策略经常被使用,这样可以让说话者感觉自己是圈内的成员,进而加强人们之间的人际关系。称呼语也经常被使用,这不仅表示对听话者的尊重,还可以缩短说话者之间的距离,例如,“大妈,帮我开下门吧。”此外,汉语的思维方式是间接的,所以人们在请求时总是先陈述理由,再提出请求,例如,“小红,我昨天生病了,没能去上课,你能给我讲一下这道题吗?”但是英语文化注重的是个人主义和人人平等,所以间接请求策略经常被使用,这样就不会侵犯到听话者的负面面子。人们也使用呼语在英语中,但是多数只用来表明说话者之间的人际关系,而不是缩短社会距离。另外,英语思维模式是直接的,所以人们通常会先提出请求,再陈述理由。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要意识到英汉请求策略在语言表达形式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为它们各自遵循着不同的语言规范和文化背景,所以在今后的跨文化交流中,要正确理解这种文化差异,才能减少语用失误,使交流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Austin,J.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Oxford:Clareondon University.1992.
[2]Brown & Levinson.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 in Questions and Politeness: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E.Good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3]Ervin-Tripp,S.Understanding Requests.Linguistics.1987.
[4]Searle,J.R.Speech Act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9.
[5]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J].1992.(编辑郑云东)
请求言语行为是面子威胁行为,并对被请求者有强加性,所以发起者要用礼貌策略来维护其面子以确保请求顺利实施。因为人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在选择策略上有差异,在语言表达形式上也有差异,所以随着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有必要对英汉请求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以避免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语用失误。
二、理论框架
Austin1962年提出言语行为理论,他认为说话者说话时可同时实施三种行为: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1969年Searle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并将言语行为分为五类:陈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和宣告类。请求言语行为是说话人让听话人做事,所以属于指令类。Brown and Levinson 1978年把面子分为正面面子(positive face)和负面面子(negative face),并指出请求者要考虑双方的熟悉度,权力关系以及请求的大小,再决定使用何种策略提出请求。
三、异同及影响因素
Ervin Tripp把英语请求策略分为六类:
(一)需求陈述(need statements)多用于工作环境中老板对员工,或用于家庭中长辈对小辈的请求。如,“I want you to type this file.”
(二)祈使(imperatives)多用于家庭中长辈对小辈,或者是具有平等人际关系的家庭成员的请求。如,“Please answer the telephone, Lily. I am in bath.”
(三)嵌入式祈使(imbedded imperatives)通常请求者是受惠对象,并且请求对于听话者来说难度大时用此策略。如,“Could you borrow me $100?”
(四)允许式请求(permission directives)常用于工作环境中下属对上司,或是家庭中辈分小的,年龄小的对辈分大的和年龄大的请求。“Excuse me, I was wondering if you could open the door.”
(五)非明晰问句式请求(non-explicit question directives)常用于社会地位悬殊大的人际关系中。通常是地位低的提出请求,以便给双方都留后路。“Did you want the door open?”
(六)暗示请求策略(hints)它是最间接的请求策略。
它常使用在说话者不愿直接说出请求,因为请求比较特殊,或者是想给听话者选择的余地。如,“Tom, it is cold here.”
通过分析英语中常用的请求策略不难看出,这些请求策略的礼貌程度是递增的,并且程度的变化是受说话者的社会地位,社会距离和请求的难易程度所影响的。虽然一些英语策略的套用句式可以在汉语中找到对等的句子,但是两种语言中仍有明显的不能共有的句法特征。礼貌标志语“please”可以放在句首,句中或句尾,但是“请”只能用在句首,而且经常把礼貌称呼语“你”和“您”放在“请”和动词之间,如,“请您出示你的证件。”在英语里,情态动词的过去式经常被用来缓和请求的强加性,使策略变的更礼貌,但在中文里没有时态,所以没有情态动词过去式,就更不用说用这种形式使请求策略礼貌化了。但是英语里也没有对应的汉语中的“把”字句。如,“把门打开”。
另外,由于汉语文化侧重集体主义和等级制度,所以直接请求策略经常被使用,这样可以让说话者感觉自己是圈内的成员,进而加强人们之间的人际关系。称呼语也经常被使用,这不仅表示对听话者的尊重,还可以缩短说话者之间的距离,例如,“大妈,帮我开下门吧。”此外,汉语的思维方式是间接的,所以人们在请求时总是先陈述理由,再提出请求,例如,“小红,我昨天生病了,没能去上课,你能给我讲一下这道题吗?”但是英语文化注重的是个人主义和人人平等,所以间接请求策略经常被使用,这样就不会侵犯到听话者的负面面子。人们也使用呼语在英语中,但是多数只用来表明说话者之间的人际关系,而不是缩短社会距离。另外,英语思维模式是直接的,所以人们通常会先提出请求,再陈述理由。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要意识到英汉请求策略在语言表达形式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为它们各自遵循着不同的语言规范和文化背景,所以在今后的跨文化交流中,要正确理解这种文化差异,才能减少语用失误,使交流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Austin,J.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Oxford:Clareondon University.1992.
[2]Brown & Levinson.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 in Questions and Politeness: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E.Good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3]Ervin-Tripp,S.Understanding Requests.Linguistics.1987.
[4]Searle,J.R.Speech Act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9.
[5]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J].1992.(编辑郑云东)